1 / 35

第 10 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 10 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 10 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 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导入. 上海英商怡和洋行 ( 1843 年开设). 导入. 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 文明的中国在列事强军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中英鸦 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解体。. 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中英双方签订 《 南京条约 》.

dam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0 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2. 导入 上海英商怡和洋行 (1843年开设)

  3. 导入 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散。固守古老 文明的中国在列事强军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中英鸦 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解体。

  4. 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5. 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军舰进逼南京江面。清政府不得不宣布议和,派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图为中英双方在南京江面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时的情形。

  6.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情形

  8. 护送英法侵略军代表出席《北京条约》签订仪式的英军队伍护送英法侵略军代表出席《北京条约》签订仪式的英军队伍

  9. 十一口通商图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频繁来九江的外国商船

  11. 英法租界交界处

  12. 天津法租界

  13. 天津比利时租界

  14. 上海租界图

  15. 上海租界

  16. 上海法租界 返 回 返 回

  17. 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18. 1842—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19. 外国秤广告

  20. 外国火油广告

  21. 19世纪90年代,“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22. 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图为1891年上海码头外国船只卸货情景) 返 回 返 回

  23. 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24.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业

  25. 松江布、白皮布

  26.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27. 松、太(松江、太仓地区)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包世臣《安吴四种

  28.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29. 难民 以流浪为生的乞丐

  30. 上海的棚户

  31. 20集电视连续剧《买办之家》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天津。全剧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景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中国社会与历史风云。 《买办之家》剧照 返 回 返 回

  32. 最惠国待遇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

  33. 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这样说道:“经过和这么一 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 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 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 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西印度之上,只比欧洲大陆上某些小王国如比利 时、葡萄牙或那不勒斯稍微多一点点,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请联系课文思考,这个“奇怪的结局”是怎样造成的?

  34. 自我测评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35. 结 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