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1.25k Views
第十二章 大洋洲 ( 一 ) 澳洲、紐西蘭. 學習重點. 澳洲、紐西蘭自然環境特色 澳洲、紐西蘭的原住民文化 澳洲、紐西蘭經濟活動的展開 紐西蘭的生活方式 澳紐的脫歐入亞歷程. 第一節 澳洲 第二節 紐西蘭 第三節 脫歐入亞. 第一節 澳洲. 澳洲與各大都市的距離. 澳洲、紐西蘭地形圖. 資料來源: Edward B. Espenshade, Jr. (1990), Good's World Atlas. U.S.A. : Rand McNally, p202-203. 澳洲自然環境 ( 一 ). 地質:古老地塊,距各大洲遙遠 活化石博物館
E N D
學習重點 澳洲、紐西蘭自然環境特色 澳洲、紐西蘭的原住民文化 澳洲、紐西蘭經濟活動的展開 紐西蘭的生活方式 澳紐的脫歐入亞歷程
第一節 澳洲 • 第二節 紐西蘭 • 第三節 脫歐入亞
澳洲、紐西蘭地形圖 資料來源:Edward B. Espenshade, Jr. (1990), Good's World Atlas. U.S.A.:Rand McNally, p202-203 .
澳洲自然環境(一) • 地質:古老地塊,距各大洲遙遠活化石博物館 • 東有大分水嶺,中為低地,西部為高原(岩漠) 看圖片
澳洲西部 資料來源:世界百科全書(1987),美洲IV、大洋洲、南極。臺北:光復書局,頁83
澳洲自然環境(二) • 氣候: 1.大分水嶺以東:夏雨型暖溫帶氣候 2.大分水嶺以西:為半乾燥氣候 3.西部高原:為熱帶沙漠氣候 4.西南角與阿得雷德:為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5.北部:以莽原氣候為主
1.副熱帶高壓 2.背東南信風 3.涼流影響
1.夏季I.T.C.Z.籠罩。 2.冬季為盛行風之背風側
1.東南信風 2.東澳暖流 3.多對流雨
1.夏季副熱帶 高壓籠罩 2.冬季西風籠罩 3.終年西澳涼流 經過
澳洲自然環境(三) • 大多是乾旱的土地 • 使大型動物無法在此獨霸一方,每一物種都設法適應土地如無尾型的活動遲緩,減少能量耗損,連腦容量也越來越小 • 東南部與南部阿得雷德最適人居,原住民因此受到排擠
現代經濟活動的展開 牧羊業發展因素 • 1796年引入美麗奴羊 • 廣大的市場需求與豐厚的利潤,促進澳洲牧羊業快速發展 • 越過大分水嶺山脈向中部低地擴張
牧牛業發展因素 • 1880年代冷凍設備與遠洋交通事業的發展 • 肉類及乳製品的運銷,受距離限制大為減小,刺激澳洲養牛業的興起,成為歐洲肉乳產品主要供應地之一 • 特色:粗放,一個牧人管理一千頭牛
牧草 500公頃 放牧羊隻 1250公頃 農地 2000公頃 榖物 250 公頃 粗放的混合農業 • 提高了土地使用 價值 • 產品多樣化,降 低了市場風險
畜牧業分布與氣候、人口 • 夏雨型暖溼氣候 •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畜牧業分布與氣候、人口 • 莽原氣候 • 半乾燥氣候
農業工礦之因素 • 二次大戰期間,澳洲國民普遍深悟到孤立國家的不定與脆弱 • 為了提供戰時的需求
澳洲礦業 • 地質年代古老 • 礦產豐富 • 1960年後澳洲礦物及礦產品占輸出總額29% 看圖片
澳洲工業 • 利用原料供應方便的優勢,吸引企業投資 • 汽車工業最為關鍵 1948年通用汽車公司設廠 帶動其他工業:家電、石油、化學 • 1980年代工業產值占36% • 目前澳洲經濟結構已轉為農礦工業並重 回目錄
90%的英國後裔,10%的毛利人 • 豐富的地熱與觀光資源 1.新褶曲山縱貫兩島 2.北島:火山活躍,地熱豐富 「活的地形 3.南島:多峽灣等冰河地形 教室」 看圖片
氣候-溫帶海洋性 • 氣候: 1.溫帶海洋性氣候 2.降水受「西風」影響,雨量西多東少 • 牧業: 1.雨量西多東少,西岸林木茂盛,東岸多草坡;所以西側多牧牛,東側牧羊 2.人口少, 所以牧重於農 • 近年來,工、礦業生產逐漸提升 看圖片
科學化的畜牧業 • 大牧場經營:設有電動擠乳站 • 牧場實施輪放:改良和培育優良品種 • 開發優良人工草場:單位面積牲口數量高 • 紐西蘭畜牧業具有品質高、成本低、售價低的競爭優勢 看圖片
畜牧業與氣候 回目錄
二次大戰前:羊毛、肉類、小麥銷英國 • 二次大戰後:農工礦並重,市場英國 • 二次大戰間:紐銷英比例高達90% • 其後:經濟、文化、心理等依賴英國 • 比英國更英國化 看圖片
成為亞太地區一員的歷程 • 重歐而不願意加入「亞洲」 • 移民多元性與大英國協的關係質變 • 1970年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EC) 1994年的歐洲聯盟「關稅壁壘」 經濟飽受打擊尋找出路 歐洲市場萎縮 東亞人口成長與經濟起飛 轉向與東亞各國經貿往來
與亞洲經貿關係 • 擬定國家發展策略時,展現脫歐入亞 • 積極參與1989年成立之亞太經合會(APEC)之組織活動,加深與亞洲各國的經貿關係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 目標在貿易自由化,擴大經濟合作,加強投資等 • 汶淶、印尼、馬、菲、新加坡、泰、日、韓、美、加、澳、紐等十二國;其後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巴布亞新幾內亞及墨西哥、智利、秘魯、獨立國協、越南加入成為會員
圖12-13 回目錄
8456-p148 BACK
8456-p154 BACK
照12-8 BACK 資料來源:Warren Jacobs and Robin Smith(1992), A Portrait of New Zealand. Kowhai, p27
圖12-9 BACK
圖12-10 BACK
照12-16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