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k likes | 2.13k Views
埔里榮民醫院精神科詹益忠醫師. 影響人類心靈與行為的生理系統. 影響我們心靈與行為的兩個重大生理系統 神經系統 : 它 是一套生理網路使我們可以與環境互動,透過它,我們知覺、處理與回應來自環境的與身體內部的訊息 中樞神經系統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 ,包括腦與脊髓神經 周邊神經系統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 ) ,包括身體四周的神經系統。
E N D
影響人類心靈與行為的生理系統 • 影響我們心靈與行為的兩個重大生理系統 • 神經系統:它是一套生理網路使我們可以與環境互動,透過它,我們知覺、處理與回應來自環境的與身體內部的訊息 •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包括腦與脊髓神經 • 周邊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包括身體四周的神經系統。 • 內分泌系統: (endocrine system)是藉著腺體分泌達到生理溝通的一套系統腺體(gland)是由一群製造與分泌化學物質的細胞所組成。內分泌系統釋放化學物質到血液中,然後經由血液帶著分泌物質到特定的細胞中,某些細胞對此化學物質有回應。
中樞神經系統-腦與脊髓神經 • 大腦(brain)是身體最直接負責思考、情緒、動機與行動的器官 • 腦部重量佔成人總重量約2.5%,但腦部使用了20%(約1/5)的血液中的葡萄糖與養分。腦部有許多神經元(neurons,神經細胞)可以幫助神經系統相互溝通 • 脊髓神經的功能 • 搜集來自周圍神經的訊息傳輸回腦部 • 將腦部訊息傳輸到周圍神經
大腦的主要結構及功能 普通心理學(2006),P.72
內分泌系統-續 哪些分泌系統最重要? • 腎上腺位於腎臟之上,對情緒、能量控制與壓力反應有重大影響。 • 甲狀腺位於喉嚨之前,控制細胞的新陳代謝。 • 腦下腺被下視丘所控制,位於嘴部之上,有時被稱為主導腺體(master gland),控制其他腺體 • 身體以兩種方式監控內分泌系統 • 檢查血液中每一荷爾蒙的濃度 • 檢查荷爾蒙對特定生理過程造成的影響
認知學習能力與情緒(續) • 使用大腦的方式
腦部損傷及心理疾病 頂 顳 • 易損傷的神經細胞 • 男性:額葉、顳葉 (思想感覺混亂、易怒) • 女性:海馬體、頂葉 (健忘、失去方向感) • 心理疾病 • 憂鬱症(機率女:男=2:1) • 嬰兒期前列腺素影響男性大腦:孤獨症、誦讀困難症、兒童多動症 枕
壓力 • 壓力定義為: 接受者主觀認為的威脅(perceived threat)。 • 古典的定義─ 壓力是生活中自然與正常的一部分,來生活中的種種變化。 • 新的定義─ 適應:當外界的需求多於我們所能負擔的範圍時,所產生的生理、心理或肢體反應稱之壓力反應。
壓力與壓力源 • 壓力(反應)是指內外在事件或變化,已超過個人能力所能負荷,而帶來認知、情緒或生理不適的感覺。 • 壓力源是指引起壓力反應的任何刺激,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 • 壓力源可分為如下: • 心理 • 社會 • 生理
壓力的來源 • 身體(生理)層面: • 感冒、病痛、癌症、腦血管病變…等身體之不適 • 心理層面: • 性格特點、焦慮、忌妒、好勝、自卑、內在衝突…等 • 社會及環境層面: • 家庭、學校、朋友、工作、婚姻、人際關係、社會標準、噪音…等
「一般適應症候群」理論 • Hans Selye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理論 (簡稱GAS),指出即使壓力源不同,也會導致一般性的身體反應。一般適應症候群包括三個階段:警報期、抵抗期與耗竭期。 • 警報期的初期,也就是剛面臨壓力時,身體的抵抗力先是下降,進而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生理功能加強、抵抗力上升,所以第一階段又可分為震撼與反擊兩個時期。在耗竭期的階段,腎上腺等內分泌業已枯竭,抵抗力直線下滑,此時容易罹患憂鬱、疾病甚至死亡。
壓力的反應? • 一般適性併發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s; AS) 1) 警覺 (alarm) 2) 抵抗 (resistance) 3) 耗盡 (exhaustion)
Alarm level(警覺) • 當我們心理感到壓力源時,大腦的皮質層(cerebral cortex),便會集中注意力,它會瞬間觸發自律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負責解釋外界發生的事件。 • 如我們遇到突發狀況,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 • 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心臟跳動抽打的血液量,增加含氧量,刺激產生更多的葡萄糖,瞳孔擴張,視覺靈敏,準備隨時做反應。 • 丘腦下部分泌促腎上腺皮質荷爾—發出訊號釋放出皮質醇快速儲存養分,應付人體能源的需求。 • 最後,人體腦部會釋放出腦啡,減輕因壓力所造成的疼痛。
威脅 恐懼 Fear & Threat 丘腦 Thalamus 分析與意志 新皮質 Neocortex 杏仁核Amygdala 情緒哨兵 情緒、應變中心 • 戰退賀爾蒙 • 動員運動中樞 • 激活循環系統、肌肉及消化系統 • 腦幹:驚嚇表情、肌肉有力、心跳加速、 • 血壓升高、呼吸減緩、精神集中 Fight & Flight response The Environmental-neuropsychological interface of Crisis
Resistance Level (抵抗) • 在警覺階段之後立即開始 • Exhaustion Level (耗盡) • 用來抵抗壓力源的生理與心理能量都被用盡 • 如果耗盡時間過長,並且缺乏適當的補充,皮質醇的分泌便會造成人體免疫系統衰退,降低對於各種不同突發狀況的回應能力。
壓力的來源 • 四個主要的環境壓力來自於:挫折、衝突、壓迫感、及變遷。
挫折(frustration) • 挫折(frustration):因無法滿足需求或慾望所造成的結果。 • 引起壓力常見的挫折包括延遲、瑣事、資源不足、失落、失敗、及歧視。
衝突(conflict) • 衝突(conflict) :兩個或兩個以上不相同的動機同時被激發。 • 心理學家通常區分出四種衝突形態:雙趨、雙避、趨避、以及多重趨避。
衝突的形態 + + 郊遊 雙趨衝突 人 看電影 - - 忍受牙痛 雙避衝突 人 看牙醫 + - 趨避衝突 人 整理家務 + + 多重趨避衝突 尋找新 的待遇 較好的工作 留在熟悉 的待遇較 差的工作 人 - -
雙趨衝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 • 雙趨衝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 指當個人必須從兩種或更多的可欲選擇中選擇一項時的衝突。 • 這種「正-正」衝突多半來自於我們的時間、 空間、精力、及個人資源的限制。
雙避衝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 • 雙避衝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 :指人們必須從兩種或多種不喜歡的選擇中選擇其一時的衝突。
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 • 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當一個目標同時具有正面及負面的特性時所產生的衝突。
多重趨避衝突(multiple 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 • 多重趨避衝突(multiple 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當一個人必須在多個,同時具有正面及負面特性的目標中做選擇時,所造成的衝突。
壓迫感(pressure) • 要求個體加快、加強、或改變行為的適應需求。 • 較常造成壓迫感的來源: 1.競爭 2.期限 3.超載 4.人際關係
變遷 • 生活本生就是改變,不管改變的來源是什麼,也不論人們喜歡或不喜歡改變,它一定會產生壓力,因為它干擾了人們的生活。 • 只要在某階段時間測量改變的次數,便可估計某人經歷多少的壓力。他們的社會再適應評估表(Social Readjustment Scale,SRAS),就是為此設計的。
壓力來源->社會再適應量表 (Holmes & Rahe) (Holmes, T.H.& Rahe, R.H.,1967)
※ 表111 社會再適應評估表 事件 衝擊量(LCUs) 事件 衝擊量(LCUs) 配偶死亡 工作上責任的改變 29 離婚 73 兒女離家 29 分居 65 姻親的煩惱 29 坐監 63 傑出的個人成就 28 家人死亡 63配偶開始或停止工作 26 受傷或生病 53入學或畢業 26 結婚 50生活狀況的改變 25 被解雇 47個人習慣的改變 24 婚姻諮商 45 與上司的煩惱 23 退休 45 工作時數或狀況的改變 20 家人的健康狀況改變 44 住所的改變 20
※ 表111 社會再適應評估表 事件 衝擊量(LCUs) 事件 衝擊量(LCUs) 懷孕 40轉學 20 性生活上的困難 39 休閒活動的改變 19 工作的再適應 39 宗教活動的改變 19 經濟狀況的改變 38 社交活動的改變 18 密友的死亡 37 抵押或貸款低於美金10000元 17 工作性質的改變 36睡眠習慣的改變 16 與配偶爭吵次數的改變 35 家庭聚會成員的增減 15 抵押或達美金10000元 31 飲食習慣的改變 15 抵押或貸款贖回權被取消 30 假期 13 家庭新成員的加入 30 輕度違法 11
SRAS的缺點 • 一、SRAS中所列舉的只是一小部份而已。 • 二、正向事件可能較不具威脅。 • 三、缺少很多極為重要但較不戲劇性的生活事件。 • 四、個人如何知覺該事件及該事件對這個人的意義。 • 五、沒有包括因為科技所造成的壓力。
生活改變單位&未來衝擊 • 生活改變單位(Life Change Unit, LCU):社會再適應評估表中例舉的事件所造成的壓力程度的一個量的測量。 • 未來衝擊(future shock):由快速的、科技的、社會的、和文化的改變所造成的壓力。
自我引發的壓力 • 人們在沒有真實壓力源的情況下,給自己施加壓力,很多人因為對自己或別人存有非理性的信念而承受了不必要的壓力。
常見的非理性信念 • 1.不論我做任何事,別人一定要喜愛和贊同我。 • 2.我必須能幹、勝任一切,而且做任何事都要成功。 • 3.行為不檢點的人就是壞人,理應受人責難及處罰。 • 4.如果事情沒有照我的希望發生,就是不幸。
常見的非理性信念 • 5.我們無法控制自己不愉快的情緒。 • 6.如果健步愉快的事即將發生,我必須時時刻刻加以注意並且擔心。 • 7.我們最好避開問題或找一條簡單的解決之道。 • 8.過去經驗的影響事不可能消除的。 • 9.我的困難如果沒有找到完美的解決方式,那將是一場災難。
憂鬱的根源 • 貝克(1976)認為憂鬱的根源在於人們扭曲的思考。 • 佛洛伊德也指出一些非理性想法(通常根植於孩童期)可能造成成人的不幸。
影響壓力嚴重程度的因素 • 壓力的嚴重度是由三個因素所決定的: 1.調適要求的特性。 2.個人的特性。 3.個人所能獲得的社會資源。
調適要求的特性 • 壓力嚴重度亦受調適要求的數目、期間、可預測度、急迫度等的影響。 • 數目:隨著調適要求次數的增加,個人體驗到的壓力嚴重度也隨之增強。 • 期間:調適要求的持續期間長短,明顯地影響壓力的嚴重程度。
調適要求的特性 • 可預測度:以個不可預測的事件,常會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 急迫度:當考試近在眉睫,不管他是低焦慮者或是有信心者,學生的焦慮都會提高。因為書讀得相當辛苦,學生因此對自己的動機、興趣、及能力感到懷疑。
個人的特性 • 對一個人非常具有壓力的情境,,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可能只有稍微的壓力或完全沒有壓力。 • 這種差異來自三個因素: 1.相同情境對不同人代表不同的意義。 2.每個人過去的經驗及對情境控制感的知覺不同。 3.某些人對壓力比較敏感。
情境對個人的意義 • 不僅僅壓力事件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義,而且我們有時尚不能了解該事件如何影響自己。
過去經驗及控制感 • 熟悉的情境比不熟悉的情境壓力程度低。 • 過去在相同的情境中有成功調適經驗的人,壓力程度將大幅減低。 • 事實上我們能否控制情境的影響力,不如我們對自己能否控制情境的信念或知覺來的重要。
個人可獲得的社會支持 • 人際關係緩衝了壓力情境的衝擊。與別人保持親密關係的人較能忍受壓力事件。 • 社會支持與良好因應之間的關係也許並非因果關係。社會支持固然是可以減輕壓力,但能有效處理壓力的人也可能較能與別人維持長久且滿意的關係。
正向的壓力 • 否定所有的壓力亦即是否定人生。「完全逃離壓力就是死亡」。任何調適要求只要以熱心,期盼及勝任的感覺來因應,都可能成為良質壓力。 • 有些人會主動地尋找危險與冒險,尋找新經驗,或其他刺激。這些人為「感覺追求者」。
壞的壓力與好的壓力 • 壞的壓力(distress):就長期而言,會產生負面、消極 與不好結果的壓力。 例如:感到自己工作超過負荷、自己能力完全 無法處理手上的工作。 • 好的壓力(eustress):就長期而言,會產生正面、積極 與順遂結果的壓力。 例如:升官、加薪、記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