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k likes | 1.31k Views
地质地貌学. 丁树文. 实验一 非硅酸盐矿物的认识. 目的与要求. 理解矿物含义 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 掌握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 矿物的认识方法. 形态. 光学性质. 力学性质. 其它性质. 形态. 结晶习性: 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在相同生长条件下常生成一定形态。 单体形态 一向延长型:柱状、针状。如石膏 二向延长型:板状、片状。如云母 三向延长型:粒状。如橄榄石. 光学性质. 颜色. 条痕. 光学性质. 光泽. 透明度. 颜色与条痕. 成因:自色、他色和假色 描述方法: 准色谱法:斜长石(白色) 二元法:橄榄石(黄绿色)
E N D
地质地貌学 丁树文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矿物含义 • 掌握矿物的认识方法 • 掌握常见矿物的典型特征
矿物的认识方法 形态 光学性质 力学性质 其它性质
形态 • 结晶习性: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在相同生长条件下常生成一定形态。 • 单体形态 • 一向延长型:柱状、针状。如石膏 • 二向延长型:板状、片状。如云母 • 三向延长型:粒状。如橄榄石
光学性质 颜色 条痕 光学性质 光泽 透明度
颜色与条痕 • 成因:自色、他色和假色 • 描述方法: • 准色谱法:斜长石(白色) • 二元法:橄榄石(黄绿色) • 类比法:黄铜矿(铜黄色)、雄黄(桔红色)
矿物的颜色 矿物颜色的三种描述方法: 标准色谱法:斜长石(白色) 二元法:橄榄石(黄绿色) 类比法:黄铜矿(铜黄色)、雄黄(桔红色)
透明度 • 透明矿物 • 半透明矿物 • 不透明矿物
光 泽 光 泽:指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波的能力。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非金属光泽 玻璃光泽 油脂光泽 珍珠光泽 土状光泽 光 泽
力学性质 解理 断口 力学性质 硬度 比重
解 理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矿物的解理是严格受其内部构造所控制的,所以性质稳定,是鉴定矿物的主要根据。只有粗大晶体的矿物,能用肉眼看到其解理,非晶质或颗粒太小的晶质矿物无法直接观察其解理。 极完全解理 [云母] 完全解理 [方解石] 中等解理 [斜长石] 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石英、磷灰石] 解 理 解理面与晶面的区别? 解理与断口的关系?
断 口 断口:矿物受力后成不规则的破裂,呈凹凸不平的破裂面。 根据断口面的形状、平整情况,断口可分为两种: 贝壳状断口→断口面似贝壳,具弯曲同心状条纹[石英] 参差状断口→ 断口面不平坦,高低参差[磷灰石] 解理与断口的关系?
硬 度 硬度:矿物抵抗别的东西对它的摩擦和刻画的能力。 摩式硬度计:10级 指甲(2.5-3)、小刀(5-5.5)、钢锉(6-7) 硬 度
比 重 比重:矿物的比重取决于组成矿物的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和结晶构造(g/cm3)。 轻矿物类(<2.5) → 石油、石膏、食盐、煤 中等矿物类(2.5-4 )→ 方解石、石英、长石、云母 重矿物类 (>4 ) → 重晶石、黄铁矿、毒砂 比 重
矿物的化学性质 方解石 白云石
作业 • 全面描述方解石和石英的一般特征 • 比较下列各组矿物的特征 • 方解石与白云石 • 黄铁矿与黄铜矿 • 赤铁矿与褐铁矿
目的与要求 • 巩固矿物的认识方法 • 理解硅酸盐矿物的一般特征 • 掌握常见硅酸盐矿物的典型特征
作业 • 全面描述白云母的一般特征 • 比较下列各组矿物的特征 • 石英与斜长石 • 角闪石与黑云母 • 正长石与斜长石
目的与要求 • 理解岩浆岩的含义、结构、构造与生成环境的关系 • 学会辨别岩石中的矿物组成 • 掌握岩浆岩的认识方法 • 掌握常见岩浆岩的典型特征
岩浆和岩浆岩 岩 浆:地壳深处和上地幔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富含挥发性成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认识方法 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化合物、造岩矿物、颜色) ↓ 产状、结构 & 构造 ↓ 岩浆岩分类表 ↓ 岩石名称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岩浆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Si、Fe、Ca、Mg、Na、K、Ti等,其次是Mn、P、H、B等,它们占岩浆岩总质量的99%以上。 化合物:岩浆岩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Al2O3、CaO、Na2O、FeO、MgO、K2O、Fe2O3、H2O等9种化合物,占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的98%左右(岩浆岩实际上是铝硅酸盐)。 造岩矿物: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占火成岩矿物总含量的99%)。
鉴定矿物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是岩浆岩分类、鉴定和命名的主要依据。 鉴定矿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无石英及其含量; (2)有无长石,属于正长石还是斜长石及其含量; (3)深色矿物的种属及其含量; (4)在野外还应注意矿物的风化。 要准确地把岩石中矿物鉴定出来,可以借助其颜色。
色 率 颜色的深浅取决于岩石中暗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 标本上估计色率可大致判别岩石的成分和类别。
岩浆岩的产状 产状: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与围岩的相互接触关系。
岩浆岩的结构 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和晶粒相对大小及矿物间相互结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
岩浆岩的构造 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列、配置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岩石的外貌特征。 岩石的构造可用于判断岩石的形成条件和环境,并且是岩石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业 1.全面描述花岗岩的一般特征? 2.比较下列各组岩石 流纹岩 | 安山岩 | 玄武岩 流纹岩 | 粗面岩 | 安山岩 流纹岩 | 花岗岩;伟晶花岗岩 | 花岗岩 花岗岩 | 闪长岩;正长岩 | 闪长岩
目的与要求 • 理解变质岩的含义 • 理解沉积岩的主要结构和构造 • 掌握沉积岩认识方法 • 掌握常见沉积岩的典型特征
沉积岩的认识方法 颜色 物质成分 结构 构造
沉积岩 沉积岩: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经过风化剥蚀,在原地或被搬运到不同环境的地方沉积下来,再经过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物质(松散、富含水分) → 沉积岩 造岩矿物:
沉积岩的颜色 决定因素:碎屑成分和胶结成分、混入杂质的颜色、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形成后的变化。 • 沉积岩的物质组成 [长石砂岩] • 胶结物[泥质、钙质、硅质/铁质] • 不含色素的高岭土、蛋白石、石膏、石英砂岩、方解石、白云母等 • 常反映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条件[红色、黄褐色/灰绿、绿色/灰色、黑色]
沉积岩的结构 碎屑结构:岩石或矿物碎屑被胶结物胶结起来所形成的岩石结构,是碎屑岩特有的结构。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 → 沉积环境
作业 1.把观察到砾岩的特征填入下表 2.如何区分下列各组岩石 砾 岩 | 砂 岩; 石灰岩 | 白云岩 泥 岩 | 页 岩; 页 岩 | 板 岩
目的与要求 • 理解变质岩的含义 • 认识变质岩的主要结构和构造 • 掌握变质岩的认识方法 • 掌握常见变质岩的典型特征 • 理解三大岩类的特征和区别
变质岩的认识方法 形态 光学性质 力学性质 其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