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838 Views
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 小消化腺是指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大消化腺是指位于消化管壁以外的大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它们均由分泌部和导管构成,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性消化。. 一、胰腺 胰腺表面覆以薄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并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为许多界限不明显的小叶。 胰腺的实质部分又分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胰腺光镜像 ( 示胰小叶 , ↑ 胰岛). (一)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1 .腺泡 腺细胞具有典型的浆液性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E N D
消化腺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 • 小消化腺是指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 大消化腺是指位于消化管壁以外的大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它们均由分泌部和导管构成,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性消化。
一、胰腺 胰腺表面覆以薄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并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为许多界限不明显的小叶。 胰腺的实质部分又分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一)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1.腺泡 腺细胞具有典型的浆液性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分泌颗粒 胰腺腺泡细胞电镜像
胰腺的腺泡腔面可见数个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是由闰管起始段的上皮细胞伸入腺泡腔内所致。胰腺的腺泡腔面可见数个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是由闰管起始段的上皮细胞伸入腺泡腔内所致。 • 腺细胞能分泌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 腺泡细胞还分泌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有效防止上述两种蛋白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
★ 胰腺光镜图象(★腺泡 ▽导管 ↑胰岛)
★ ★ 2.导管 由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 • 从小叶内导管到主导管随管径增粗,管壁逐渐增厚,上皮由单层立方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主导管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并可见有杯状细胞。 胰腺外分泌部光镜像(★导管)
(二)内分泌部 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构成,细胞团似岛屿散布于胰腺腺泡之间,故称之为胰岛。 HE染色胰岛着色浅淡。 胰岛大小不一,细胞呈团索状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人胰岛细胞主要有A、B、D、PP四种。
1.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布于胰岛的周围,分泌高血糖素。1.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布于胰岛的周围,分泌高血糖素。
2.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均匀地分布于胰岛中,分泌胰岛素。2.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均匀地分布于胰岛中,分泌胰岛素。
3.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以旁分泌的方式分泌生长抑素。3.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以旁分泌的方式分泌生长抑素。
4.PP细胞:数量极少,分泌胰多肽。 三、肝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具有极其复杂的生化功能,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 肝表面覆以致密结缔组织的被膜,肝门部的结缔组织随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的分支伸入肝实质,将实质分隔成许多肝小叶。
猪 肝 人 肝 肝小叶光镜像
(一)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面棱柱体,长约2mm,宽约1mm,成人肝有50万~100万个肝小叶。 肝小叶中央有一条贯通其长轴的静脉,即中央静脉,肝板呈放射状排列在其周围,肝板之间有肝血窦。肝板是由单层肝细胞排列形成的凹凸不平的板状结构,其断面呈索条状称肝索,相邻肝板分支吻合形成网。
肝板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即为肝血窦,经肝板上的孔相互间沟通连接成网状。肝板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即为肝血窦,经肝板上的孔相互间沟通连接成网状。 1.肝细胞 肝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大而圆,居中,染色浅,双核较多。HE染色时,肝细胞的胞质呈嗜酸性,含有弥散分布的嗜碱性团块,胞质中的糖原和脂滴大多消失而留下小空隙状。
每个肝细胞有三种不同的面,即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邻接面。每个肝细胞有三种不同的面,即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邻接面。
EM下,胞质内各种细胞器都很丰富,为体内细胞之最。EM下,胞质内各种细胞器都很丰富,为体内细胞之最。 (1)粗面内质网:形成胞质中嗜碱性的团块。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能合成多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脂蛋白、补体等。
(2)滑面内质网:为许多散在的小管和小泡,有多种酶系,这些酶对细胞摄取的有机物进行连续的合成、分解、结合、转化等反应,如胆汁的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等,大量化合物的生物转化。(2)滑面内质网:为许多散在的小管和小泡,有多种酶系,这些酶对细胞摄取的有机物进行连续的合成、分解、结合、转化等反应,如胆汁的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等,大量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3)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蛋白中,一部分转移至高尔基复合体,经加工后再以分泌小泡释放入血窦。
(4)线粒体:遍布胞质内,数量很多,每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4)线粒体:遍布胞质内,数量很多,每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 (5)溶酶体:数量和种类均较多,大小不等,溶酶体参与肝细胞的代谢和细胞器的更新过程,也参与胆红素的转运及铁的贮存。 肝细胞中还有多种包含物,如糖原、脂滴和色素等。
2.肝血窦: 其腔大而不规则,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窦内有肝巨噬细胞。 (1)内皮细胞:特点是有大量窗孔,无隔膜;内皮细胞间有间隙;内皮外无基膜,仅有少量的网状纤维。
人肝小叶内的细胞光镜像(▽肝巨噬细胞↑双核肝细胞)人肝小叶内的细胞光镜像(▽肝巨噬细胞↑双核肝细胞)
(2)肝巨噬细胞:又称库普弗细胞。其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皱褶、微绒毛等。胞质内有发达的溶酶体,并常见有吞噬体和吞饮泡。肝巨噬细胞由血液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2)肝巨噬细胞:又称库普弗细胞。其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皱褶、微绒毛等。胞质内有发达的溶酶体,并常见有吞噬体和吞饮泡。肝巨噬细胞由血液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
(3)窦周隙: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由于肝血窦内皮通透性大,故窦周隙充满了血浆,肝细胞血窦面的大量微绒毛便浸泡在血浆中,可以和血浆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3)窦周隙: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由于肝血窦内皮通透性大,故窦周隙充满了血浆,肝细胞血窦面的大量微绒毛便浸泡在血浆中,可以和血浆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 窦周隙内有一种形态不规则的贮脂细胞,其主要的特征是胞质内含有许多大的脂滴。
贮脂细胞的功能之一是贮存维生素A。贮脂细胞的另一功能是产生细胞外基质,即产生窦周隙内网状纤维。贮脂细胞的功能之一是贮存维生素A。贮脂细胞的另一功能是产生细胞外基质,即产生窦周隙内网状纤维。 (4)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面的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肝细胞在胆小管面形成许多微绒毛,突入胆小管腔。靠近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膜之间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
周围的细胞间隙,以防止胆汁外溢入血。 胆小管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胆汁经窦周隙溢入血液,导致黄疸的出现。 (二)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之间不规则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或汇管区。 其中有三种伴行的管道,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小叶间动脉:管壁较厚、腔小而规则; • 小叶间静脉:管壁薄、腔大而不规则; • 小叶间胆管:单层立方上皮构成,它们向肝门方向汇集,最后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模式图 光镜图 肝门管区
肝门管区(★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胆管 ↑小叶间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