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13 Views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与语言训练 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王淑荣. 一、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 认知是指人们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 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感知能力、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一)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及训练指导 1 、视觉训练 ①颜色辨别训练 ②物体形态辨别训练 ③集中视力训练
E N D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与语言训练 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王淑荣
一、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 认知是指人们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感知能力、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一)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及训练指导 1、视觉训练 ①颜色辨别训练 ②物体形态辨别训练 ③集中视力训练 ④视力转移训练⑤视觉追踪训练 ⑥视觉搜索训练 (太阳镜、不要选择荧光灯、避免高对比度颜色) 2.听觉训练 ①声音辨别训练 ②听觉记忆训练 (脱敏法、拉长辅音、减少背景声音)
3.触觉训练 ①冷暖辨别训练②凉、热辨别训练 ③粗糙、干湿、平滑、软、硬、粗细辨别训练 ④触摸儿童,产生肤觉 ⑤拥抱儿童进行触摸强化 ⑥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手臂和腿。 4.味觉训练 ①甜味认识②酸的认识③咸味认识 ④苦味认识⑤辣味认识⑥多味认识 5.嗅觉训练 ①香味认识②臭味的认识 ③霉味认识④不同气味认识
6.感觉统合训练 (1) 感觉统合是指人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向环境反馈信息的互动过程,具体地说:当外界刺激,通过人的视、听、味、嗅各种感觉器官、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筛选,然后才能指挥身体对外界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的统合。 (2)感觉统合训练是以科学有效地运用社会环境和使用各种物理器材为手段,以运用适当强度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地发展儿童感觉器官功能的协调能力,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整合功能,使其以感觉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训练。
训练方法、 (1)适合触觉过敏的训练 ①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带刺的球对儿童全身各个部位挤压按摩。 ②用大毛巾把儿童裹起来,让儿童在毛巾中滚动,来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 ③用不同质地的毛刷、干布等摩擦刺激儿童的手指、掌心、躯干、四肢的皮肤 ④让儿童在球池内作各种运动 ⑤用梳子梳头,或用吹风机吹动全身部位 ⑥玩橡皮泥、湿面粉或泥巴 ⑦在浴缸内做沐浴游戏 ⑧用泡沫软垫或用木棉枕头把儿童挤压在中间,从轻到重挤压身体的不同部位 ⑨穿越彩色山洞、四肢爬行、翻滚。
2)适合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方法 ①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挺胸抬头,并拢双腿,从大滑梯上向下俯滑到地板上,并从地面再滑回起始处,反复来回滑行 ②坐在吊网内左右前后旋转摆动 ③走平衡台或走直线;拍球、运球行走 ④坐在羊角球上或站在蹦蹦床上跳跃 ⑤跳绳、荡秋千、在草地上翻滚、攀爬绳架等 ⑥坐在独脚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⑦站在平衡台上接球或拍球 ⑧让儿童坐在盆底为半球形的塑料盆中轻轻摇晃,摇晃强度及时间根据儿童的反应进行调整
(3)适合听觉统合失调的训练 听觉统合训练是通过让孤独症儿童聆听经过听觉统合训练仪调制的音乐,根据他们听觉测试的情况,决定是否过滤某个音频或降低音乐中的高频或低频的声音,来矫正他们听觉系统对声音的处理失调,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他们的言语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
综合训练指导 1、游戏活动中的肢体动作感觉训练 (1)训练项目:球类运动、骑车、游泳、滑冰、简单体操、跨越障碍物、攀爬运动、通过有障碍的空间、单脚站立走平衡木、跑步、跳绳。 (2)训练中应注意问题 ①因人施教 ② 几个项目可同时进行,也可一段时间集中训练一个内容 ③ 每个项目训练的时间可因人而异 ④ 注意安全 ⑤ 适当轮换活动内容 ⑥ 与孩子一起活动 ⑦ 注意在运动中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2、生活中的肢体动作感知训练 (1)训练项目:走马路牙、走直线、倒走、推车、端水、高出取物、空手及搬运东西上下楼梯、扫地、擦桌子、两人合作移动大物品。 (2)训练中应注意问题 ① 针对孩子的弱项训练,遵从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过程。 ② 让孩子参与生活,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3、游戏活动中手部动作感觉训练 (1)训练项目:穿珠、玩橡皮泥捏物、拼插摆放各种小型玩具、折叠纸张、绘画、涂色、用各种笔描绘各种线条及书写数字、拧螺丝、剪纸和使用剪刀相关的活动。 (2)注意问题 ① 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训练时间要因人而异。 ② 注意安全 ③ 注意轮换项目 ④ 注意语言和表情的交流,尽量与生活情景相联系 ⑤ 注意保留孩子的作品
4、生活中的手部动作感觉应用训练 (1)训练项目:拿筷子、用勺子、捡小物品、打开盒盖取物、打开开关、穿脱袜子、系鞋带、扣扣子、开关门、开锁、一页页翻书、用绳子打结、从有拉锁的包里取物、开关水龙头、削铅笔、向另一个容器里倒液体、用剪刀剪开食品包装袋。 (2)注意问题 ① 针对弱项训练 ② 在训练中遇到很大困难,可先回避,过一段时间再教,不要给孩子形成挫折感。 ③ 让孩子参与生活,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将游戏训练中获得技能向实际生活中迁移,这是动作训练的终极目标。
(二)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培养及训练指导 1.目光对视训练 2 .利用无意注意去发展有意注意 3.培养儿童关注周围世界的行为习惯 4.充分利用桌面活动培养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
训练指导 (1)在孩子自我沉迷的时候,经常唤醒孩子。 (2)在各种认识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3)在孩子认识活动中,减少干扰孩子注意的各种因素。 (4)将有意注意的时间分割成孩子容易完成的段落,让孩子成功。 (5)使孩子认识的内容和过程形象化、趣味化、多样化、生活化。 (6)让孩子理解注意的意义,体验不注意的实际危害。 (7)注意难以维持的时候,需要外因辅助。 (8)指令简单明确,不要过多重复。 (9)培养自我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
(三)孤独症儿童的记忆能力培养及训练指导 1.充分调动孤独症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和记忆 2.指导孤独症儿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意义识记 3.注重反复练习 4.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喜好,培养他们的有意识记。
训练指导 (1)多和孩子玩记数字的游戏。 (2)请孩子帮做家务。 (3)教孩子养成将玩具或自己的东西排序、收拾好的习惯。 (4)购物前让孩子记住欲购物品的图像,到卖场再凭记忆协助寻找。 (5)外出时,引导孩子观察人、物、事的特色,学着认路。 (6)鼓励孩子用绘图方式画出快乐的体验。 (7)多给孩子讲故事,并让孩子复述或回答问题。 (8)经常给孩子一段话或一篇文章,让孩子阅读并记住或完成一些练习。
(四)孤独症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孤独症儿童的思维能力主要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 思维发展的顺序: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作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1. 处理好教知识与练思维的关系 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都是思维的内容,知识学习是思维的载体,不能离开具体知识空洞地训练思维,教知识和练思维两者不可分割,要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在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2.训练方法: (1)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2)丰富孤独症儿童的感性经验 (3)教给孤独症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 ①学习从对方的角度思考 ②学习从两个角度思考 ③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灵活性思维
二、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一)首先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1.语言的表达是在动机驱动下的自觉行为,任何语言都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达。(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语言运用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表达的动机、表达的内容、表达形式。) 2.语言表达是在动机驱动下的自觉行为,任何语言都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达,表达的动机、表达的内容、表达的形式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 3.语言与运动有关 4.语言的学习是每时每刻,注意与家长的配合。
5.要走出语言教育的误区 (1)语言教育的两个误区 ①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忽略了启发孩子去理解使用语言的意义,甚至剥夺了孩子使用语言满足需要的机会。 ②没有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联系起来的观念
(2)怎样走出这两个误区 ①把表达的需要还给孩子,从内部启动孩子的表达需要。 ②停止强化错误的沟通方式。 ③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6.强调在生活中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语言
(二)语言的基本理论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以言语形式进行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意结合系统,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 言语是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具体运用,包括说的行为和说的结果。 言语是有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黄昭鸣等《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认知能力是语言的发展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又会影响到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语言训练的原则 语言训练自始至终应遵循的原则是:孩子产生生理、心理需要---需要诱发表达的内在动机---辅助孩子学习语言、应用语言(让孩子知道怎么说)实现需要的满足---以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强化孩子对语言功能的理解。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早的、不断地对儿童说话 2.耐心细致(“温柔坚持”) 3.寓教于乐 4.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5.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6.不必刻意矫正和过多重复练习
(四)语言训练的实施 1.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1)评估 ①要求技能的评估 ②命名技能的评估 ③仿说技能的评估 ④交互式语言技能的评估 ⑤表达性语言方面的评估 ⑥接收性语言技能的评估 ⑦模仿技能的评估 ⑧非语言技能的评估
(2)个别训练和集体环境的创设 ①个别训练环境 ②集体环境的创设 (3)人际环境的创设 ①师生依恋: ②同伴依恋:
2.发音训练 3.对于完全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的训练 (1)交流练习。 (2) 教儿童打招呼。 (3) 指点。 (4) 描述 (5)用适当的沟通方法替代不适当的沟通方法或问题行为。 (6)建立交流情景。 (7)增加儿童目光对视
4.对于有些语言的孤独症儿童的训练 (1)增加主动语言 (2)创造语言交流的情景 (3)家长或老师描述儿童的活动 (4)声音:孤独症儿童常常说话声音很低,可以利用玩 “音量”游戏来改变。先让儿童大声说一句,然后再小声说同一句。你说:“大声一点”,就示范大声说:“我要冰淇淋!”,然后说 “小声一点”就示范小声说:“我要冰淇淋”。
5.对于语言比较好的或已经可以说3个字以上句子孤独症儿童的训练5.对于语言比较好的或已经可以说3个字以上句子孤独症儿童的训练 (1)增加新词汇 (2)事先预习 去一个地方以前 ,先和儿童了解与这个地方有关的知识. (3)分类 在随便玩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分类练习或游戏。一个人提出一个类别,例如“水果”,然后大家来说出与这个分类相关的东西,如苹果、橘子、香蕉等等。 (4)有更高的语言水平的儿童可以和他谈论过去或将来的事情
(五)语言训练的方法 1.生活训练法。 2.游戏的方法。 3.记忆模仿法。 4.“代说”法。 5.“诱说”法。
Thank You and Bye 联系电话:13646466639 电子信箱:wangshurong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