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创新的思考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创新的思考. 郭 滨 (黑龙江科技学院 《 煤炭技术 》 杂志社,哈尔滨 150036 ). 摘要:. 科学技术期刊的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编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科技期刊作为科技评价的平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创新是科技期刊的主题,只有这样,我国科技期刊才能成为精品,期刊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走在世界前列。 关键词: 科技期刊;发展;创新;思考 会员登记号: 0636. 1 前言.

dali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创新的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创新的思考 郭 滨 (黑龙江科技学院《煤炭技术》 杂志社,哈尔滨 150036)

  2. 摘要: • 科学技术期刊的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编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科技期刊作为科技评价的平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创新是科技期刊的主题,只有这样,我国科技期刊才能成为精品,期刊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走在世界前列。 • 关键词:科技期刊;发展;创新;思考 • 会员登记号:0636

  3. 1 前言 •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期刊在促进科技交流,繁荣科技事业,转化科技成果和宣传报道科学技术方针、政策与管理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数量逐年增加,办刊水平显著提高,编辑队伍成长壮大,呈现出了我国科技期刊强劲发展的好势头。 • 科技期刊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背负着历史的重任,传递着时代的信息,标志着科技的创新[1]。 • 科技期刊又是没有围墙的传媒大学,永不闭幕的学术会议,社会产品与经济产品的加工厂。

  4. 科技期刊更是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百家争鸣”的论坛,经验交流的窗口,沟通信息的渠道,辛勤耕耘的园地,成果转化的桥梁,管理决策的助手和科技创新的导向。科技期刊更是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百家争鸣”的论坛,经验交流的窗口,沟通信息的渠道,辛勤耕耘的园地,成果转化的桥梁,管理决策的助手和科技创新的导向。 • 简言之,科技期刊是科技交流的平台,科技评价的平台,科技转化的平台,科技创新的平台。无疑搭建这一平台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所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以自身的职责践行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多次提出:“开展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理论,以及党中央近期提出建立创新国家的伟大战略方针。这是接轨国际,跨越世纪的主旋律。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科技期刊在这一理论、方针的指引下,必须探索出一条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路子,实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质量创新、评价创新、经营创新、制度创新、队伍创新等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这是面向世界的关键所在。科技期刊工作者应该承担起这一创新的历史责任。

  5. 2 宏观管理创新 • 我国的科技期刊按主办单位分类有4种:高等院校主办的学术类学报;科研院所主办的技术类期刊;大型企业主办的技术类期刊;社会团体主办的科普类期刊。这些期刊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具有很清晰的主管单位,随着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科研院所转制并入,高等院校整合搬迁,政府部门职能转换,致使原本隶属于行业系统主管的科技期刊,雾里看花,一时间弄不清谁为主管单位,只好凭着感觉走。一些原国家部委或国家局的所谓全国性期刊(业外人士称之为国家一级期刊),无论是人家改名换姓,还是职能转换,抓住原单位人马不放手。中国人有句话叫做:人熟为宝。凡此种均出身名门高贵的期刊。原主管单位行政管理职能皆无,已转变为国家行政执法监督职能,从形式到内容均改变了,可这些期刊社跟定你了,你变我不变,赤胆忠心,有驴唇不对马嘴的尴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出身好,不能降到地方主管,否则,我这核心期刊,名气大损,效益大跌。

  6. 另一种情况是:主办单位的转并,致使上下专业的不一致。如搞土豆研究的期刊,因主办单位并入了搞航天的上级,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另一种情况是:主办单位的转并,致使上下专业的不一致。如搞土豆研究的期刊,因主办单位并入了搞航天的上级,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 诚然,随着改革发展的变更,科技期刊很难再像从前那样按部就班的按系统、行业、专业理顺主管单位,可试图取消期刊社的主管单位。 • 科技期刊步入市场经济,主办、主管单位正在取消资金或减少资金支持,这是不争的事实。试想如果没有经费上的支持,主管单位到底能管些什么。何况现在大多科技期刊与其主管单位根本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这种主管单位就无实质性意义,也监督不了主办单位对科技期刊的政治、技术、业务工作的指导。说到底也就每年让主管单位盖个公章以应付期刊年检而已。

  7. 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科技期刊以主办单位管理为主或放弃主管单位的管理是切实可行的,谁主办谁主管谁负责。如果非得有个主管单位,那么国家出版总署所属的各省、市、区、地新闻出版局是科技期刊最好的主管单位。而把经营出版交给期刊社,由主办单位负责人员管理、专业技术、报道范围与方向。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科技期刊以主办单位管理为主或放弃主管单位的管理是切实可行的,谁主办谁主管谁负责。如果非得有个主管单位,那么国家出版总署所属的各省、市、区、地新闻出版局是科技期刊最好的主管单位。而把经营出版交给期刊社,由主办单位负责人员管理、专业技术、报道范围与方向。 • 简约而不简单的管理模式,对科技期刊的发展有利,而那种只图虚名或只挂假名的主管单位,一旦真的有事,很难出面对科技期刊负责,这是事实所证明的了。所以在期刊社还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情况下,主办单位应为自己的科技期刊的政治、经济、业务、质量、队伍、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负全责,必将行之而有效。

  8. 3 出版政策创新 • 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是3人一伙,5人一帮,甚至是1人单打独凑,似工作队,像散兵游勇,大多既无财权,又没有人权。编辑人员的创造性难以发挥,队伍的素质难以提高。一些主办单位受经济拮据,人员安排的困扰,把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定为条件科室,不予以重视,同样的技术职称,编辑人员的岗位工资要比所谓主线科室拿的少,更是挫伤了编辑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可悲的是这项伟大事业的从业者大多是主办单位的老弱病妇。队伍老化,专业异化,观念僵化,行动钝化。再者,无论是学什么专业,都可以退役到期刊社,比如:学采煤的安排到《地方病》编辑部当编辑等等。

  9. 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期刊向着国际化、网络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建议期刊管理部门在试点的基础上,要加速解决以下问题[2]: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期刊向着国际化、网络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建议期刊管理部门在试点的基础上,要加速解决以下问题[2]: • (1)加快在各省市区地成立相应的期刊集团,集约化管理,多元化组合,多媒体经营。 • (2)加快促使杂志社建立独立的法人地位,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 • (3)开展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减少期刊数量,提高期刊质量,打造品牌期刊,冲入国际市场。 • (4)具备一定条件和规模的科技期刊社,可批办出版社,使出版资源合理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大、做强、做精科技期刊事业。

  10. 4 经营理念创新 • 科技期刊作为特殊的商品已处在市场经济之中,科技期刊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物质条件作保证。目前,主办单位日趋减少或根本无办刊资助,而增支因素又日益上涨,如人员培训、人才招聘、排版印刷、用纸装祯、办公装备、工薪酬劳、保险税收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鉴于科技期刊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发行量小这一特殊情况,单靠发行增收是杯水车薪,连印刷费都挣不出来。为此,科技期刊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在注重社会效益、质量意识、信誉意识、竞争意识的前提下,要牢固地、刻不容缓地树立效益意识。如果质量是根本,信誉是保证,竞争是手段,则效益才是灵魂。没了效益就守不住科技期刊这块阵地。面对市场,适应市场,从商品市场交换中取得自身经济效益,才能求生存、谋发展。否则,我们所谈的一切创新均为空谈。

  11. 1999年9月11日《哈尔滨日报》二版“一次惜别,一次飞跃”的文章,活生生的阐述了哈报集团走产业化之路的成功经验及可行性,为科技期刊社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并从中可以感悟到[3]:1999年9月11日《哈尔滨日报》二版“一次惜别,一次飞跃”的文章,活生生的阐述了哈报集团走产业化之路的成功经验及可行性,为科技期刊社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并从中可以感悟到[3]: • (1)要树立大市场的核心意识 • 把科技期刊作为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特殊商品,按产业来运营,与产业资本融合,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 (2)把科技期刊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 把“高质量办刊,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作为办刊方略,善于营销这种无形资产下的特殊商品,让无形资产不断增值,科技期刊的实力就会更强,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12. (3)做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 “一业”即围绕科技期刊自身条件创造效益,适当提高期刊订价,收取版面费,承揽发布广告,扩大发行量,出版增刊、副刊或学术论文集,联系友好协办单位,出版网络、电子版本期刊;“多经”即利用科技期刊外延条件扩大增收:有偿技术咨询服务、编写科技书籍、举办技术培训班、承办专业会议以及打印制版、广告设计、自办发行、科技文字翻译等。 •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编辑部门长期以来靠吃主办单位“皇粮”的日子必将成为过去。尽管我们自己认为从事的工作再伟大,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服务性,单靠拨款过日子,我国科技期刊永远长不大,也很难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坚信:科技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期刊通过创新也一定能转化为生产力。

  13. 5 期刊评价创新 •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建立,起步较晚,还不完善,要建立科学、公正、简便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尚需做大量的工作。在这方面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与遴选评价做出了贡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自本世纪以来,社会上,尤其是高等院校对“核心期刊”的推崇及对进入SCI数据库的痴情程度,一浪高过一浪,一年胜似一年。 • 众所周知,SCI和“核心期刊”原用于检索文献,实属情报文献计量学范畴,而近几年来,一些高校人云亦云,根本不知“核心期刊”为何物,却独有“核心期刊”之钟情,这种风情万种,给期刊界带来了坏风气,给科技评估带来了迷信。这种迷信必将为期刊界带来弊端与腐败。正是由于某些高校的炒作,进入SCI或成为“核心期刊”成了中国科技界信赖的试金石。我们说,评价科技期刊,既要面对国际化,又要结合国情,神化、异化、夸大“核心期刊”的作用,总觉得不那么清醒,对此,谁来把握期刊界的风向。

  14. (1)国家出版、科技、教育及有关部门对此现象不能半推半就,坦言对“核心期刊”之风既不承认也不反对态度,实为默许。(1)国家出版、科技、教育及有关部门对此现象不能半推半就,坦言对“核心期刊”之风既不承认也不反对态度,实为默许。 • (2)S.C.布拉德福手工时代发现的定律,放在现在的电子时代来检索分析科技期刊,出入甚大。当代期刊在影响周期、种类、专业、分布、数量上均有相左于布氏的发现规律。一个小范围的欠缺的发现,值得我们去追捧?毫无意义。洋为中用,没错,但要摈弃糟粕。我国是科技期刊大国,要建立一套科学、公正、能促进科技期刊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评价体系,并做世界上最好的、最大的科技期刊数据库。 • (3)严格执行出版总署制定的《科技期刊管理办法》,本办法有明文规定,哪些文字可以印在期刊封面或版权页,各省、市、区、地出版管理部门年检时应认真检查纠正。凡在封面印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相近字样的期刊均应纠正。挺好的一张脸,抹一下子粉,就这么粉墨登场,像演戏一样,并不好看,还是还科技期刊一张干净的脸吧。

  15. 说到“核心期刊”总让人思绪万千,甚至费解。我们高校决策者——是文化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像社会上追捧“超女”一样作为“核心期刊”的粉丝,尤其一些三流的高校也随帮唱影,可悲也。值此有必要解析我国的所谓“全国性中文核心期刊”:说到“核心期刊”总让人思绪万千,甚至费解。我们高校决策者——是文化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像社会上追捧“超女”一样作为“核心期刊”的粉丝,尤其一些三流的高校也随帮唱影,可悲也。值此有必要解析我国的所谓“全国性中文核心期刊”: • ——目前我国“核心期刊”名出多门,没有国家任何一个行政主管部门加以授权,你说不合法,但人家从信息图书情报文献为出发点搞这种研究也没有错。所以核心期刊狂热风,不是月亮惹的祸,而是看月亮的人心思太重。 • ——既然“核心期刊”没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授权,那么任何一个机构甚至本期刊社都可以认定自己办的科技期刊就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不对吗?有什么过错。

  16. ——就算是国家授权的机构发布的“核心期刊”,按照“核心期刊”筛选周期为前4年,所谓的“核心期刊”也是过去时,至少是4年前的评价,并非是现在时。又“核心期刊”为动态式,不能保证贵刊如同封建帝王那样世袭。如此说来,作者4年前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章,称其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而现在发表的文章与所有科技期刊应是同样的,没有贵贱之分,名门之别。只有4年后才能定论作者文章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如果这时只在一个曾是“核心期刊”的杂志发表文章就认定作为评职、晋升、获奖、打分的依据,太不科学,更不讲究,得冤枉多少人才。——就算是国家授权的机构发布的“核心期刊”,按照“核心期刊”筛选周期为前4年,所谓的“核心期刊”也是过去时,至少是4年前的评价,并非是现在时。又“核心期刊”为动态式,不能保证贵刊如同封建帝王那样世袭。如此说来,作者4年前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章,称其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而现在发表的文章与所有科技期刊应是同样的,没有贵贱之分,名门之别。只有4年后才能定论作者文章是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如果这时只在一个曾是“核心期刊”的杂志发表文章就认定作为评职、晋升、获奖、打分的依据,太不科学,更不讲究,得冤枉多少人才。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伴着狂热后的冷静,科技界的同仁定能还“核心期刊”原本之功效。高等学校是教书育人,崇尚科学,厚德载物的殿堂,决不能像企业厂商推销产品时把印有“中央电视台榜上有名”都作为行销招牌,太蒙人了。其实这又有什么,能说明这个产品就好,不能,中央电视台作广告也收费,只不过是个广告发布单位而已,只要企业肯拿钱在联合国都可上榜。因此,我们不要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冷静清醒为好,以我所能干之所能之事,脚踏实地的努力为读者服务,固科技期刊之本,创科技期刊之新。

  17. 探索研究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创新,要正视人为的错位,坚决予以复位[4]:探索研究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创新,要正视人为的错位,坚决予以复位[4]: • ——时代的错位。英国文献家S.C.布拉德福首次提出核心期刊赖以存在的“文献离散定律”是在上世纪30年代,那时靠手工检索,且在小范围期刊内,得出的核心期刊概念,在当今电脑时代大行其道,岂非时代错位。 • ——行业错位。核心期刊是从文献研究人员角度通过提供俯瞰式的、统计式的、粗略的研究,并非专业科技人员研究成果,岂非行业错位。 • ——评定错位。“核心期刊”炒作,使评刊与评文混淆不清,岂非评定错位。 • ——时差错位。评定“核心期刊”是前4年载文之贡献,而今所载其不是“狐假虎威”,后4年之“狐文”乘假虎之余威,而晋升有用,岂非时差错位。 • 在中国,科技期刊既无核心,又无级别,这种迷信“核心期刊”或“核心期刊”迷信必将走向终结。

  18. 6 编辑队伍创新 • 科技期刊要想赢得市场,办品牌精品期刊,必须有一支创新意识强,懂业务,善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 首先,坚持新闻出版部门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 • 其次,强化编辑人员的服务、竞争、创新和营销意识,不断地深化学科知识、编辑知识、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编辑方法,精通英语和计算机知识。 • 再次,重视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培训,参加业务研修班,以提高编辑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参加期刊界各类学术交流,开阔编辑人员眼界。

  19. 7 外部条件创新 • 科技期刊的竞争随着国际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将十分激烈,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的情况下,为赶超国际科技期刊水平,使我国科技期刊朝着健康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建议国家新闻出版、科学技术、工商税务、主管主办等部门单位,给予科技期刊舆论导向的支持,政策倾斜的支持,税收减免的支持,以及办公条件的支持等。 • ——舆论支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及相关协会、学会等团体,要对科技期刊的平等竞争作出宏观管理,提倡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文章,反对只认准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否则,国外的期刊越办越好,核心期刊稿件越来越多,而我们国内的期刊,尤其是非“核心期刊”就举步维艰,“百家”难“争鸣”。

  20. 同时,要通过会议、网络或文件宣传科技期刊常识。目前,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在高校粗暴地把国家期刊给分为3、6、9等,认定全国性刊物为国一级,地方性刊物为省二级,按此类推,就会有市三级,县四级,乡五级,队六级,也不知国企办刊是哪级。我国大学皆有学报,学报又是什么级。这种问题,在办刊中我们常遇到。有些高校把“核心期刊”定为国家级。把凡前面带中国两字的科技期刊定为国家一级刊物,晋级好使,可见多么荒唐。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平时宣传不够,管理不到位。再之封建意识作怪,及用人单位的霸气所致。同时,要通过会议、网络或文件宣传科技期刊常识。目前,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在高校粗暴地把国家期刊给分为3、6、9等,认定全国性刊物为国一级,地方性刊物为省二级,按此类推,就会有市三级,县四级,乡五级,队六级,也不知国企办刊是哪级。我国大学皆有学报,学报又是什么级。这种问题,在办刊中我们常遇到。有些高校把“核心期刊”定为国家级。把凡前面带中国两字的科技期刊定为国家一级刊物,晋级好使,可见多么荒唐。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平时宣传不够,管理不到位。再之封建意识作怪,及用人单位的霸气所致。 • ——政策支持。一是非公有制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其技术经济实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允许申办科技期刊。二是制订相应政策,对在国内、国外科技期刊发表文章的评价科学水平上一样。三是发表费(版面费)收取有文可依,名正言顺。

  21. ——税收支持。科技期刊是商品,但它是特殊商品,具有二重性:精神产品;物质产品。目前,让科技期刊承担营业税、教育附加税、城市建设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10几个税种,使得小小的科技期刊社难以承受。但愿国家或地方税务部门制定如同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那样减免科技期刊社的税收。这种减免保持5-10年左右也好,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税收支持。科技期刊是商品,但它是特殊商品,具有二重性:精神产品;物质产品。目前,让科技期刊承担营业税、教育附加税、城市建设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10几个税种,使得小小的科技期刊社难以承受。但愿国家或地方税务部门制定如同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那样减免科技期刊社的税收。这种减免保持5-10年左右也好,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 • 在当前至少有一种费用——版面费的收入不应纳税,从审计角度这是“非法”收入,从与作者合作的角度,实为一种捐助。如果向税务纳税,“非法之非法”就是合法。而收捐助税又是“非法”。版面费应算何种收入,应有界定。 • 期刊社(编辑部)隶属于本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单位,为非法人单位,只是本单位的下属科室,要纳税应有法人(主办单位)缴纳,这样合情合理又合法。

  22. 本世纪以来,科技期刊收取版面费是新情况、新事物,有关部门应分析这一新生事物,不能简单的从一而论,要科学的定义,合理合法的变通操作,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本世纪以来,科技期刊收取版面费是新情况、新事物,有关部门应分析这一新生事物,不能简单的从一而论,要科学的定义,合理合法的变通操作,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 ——单位支持。主办单位能真正理解、重视和扶持期刊社的工作是重大的支持。要爱护关心编辑工作者,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力所能及的为出版单位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选派政治上合格,业务能力强,复合型高素质人员充实期刊社。一些经济渐已独立的期刊社,刚刚起步跨入市场,不要急于就收取管理费,想方设法从中提成分成,要留有余地,让科技期刊事业的蛋糕做大。 • 建议这种提成积累用于期刊的办公装备等公共设施条件投入上,以提高期刊社的竞争实力。

  23. 8 结语 • 近几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有了长足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创新给予极高的重视,并投入了一定资助金,努力打造品牌期刊。作为科技期刊其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探索研究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提高刊物的内在质量与效益。扭转当前存在的为作者办刊,为成为核心期刊办刊,为进入SCI办刊,低水平重复办刊的病态状况,开创一个和谐进步、积极向上、科学公正的科技期刊发展、评价、创新的崭新局面。

  24. 参 考 文 献 • [1]王振永. 试谈科技期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C]. 哈尔滨:黑龙江省科技期刊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1990,5. • [2]郭滨. 科技期刊产业化微探[J]. 科技与管理,1999,(4):21-23. • [3]朱晓东,宋培元.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管理政策创新的思想[J].编辑学报,2006,(2):83-86. • [4]石鹤峰,张大明. 关于核心期刊的若干错位[C]. 北京:第三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05,158-159.

  25. 作 者 简 介 • 郭滨(1957—),男,哈尔滨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会员(0636),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协会理事、论文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全国专家委员,黑龙江省出版理论研究会理事,现任《煤炭技术》杂志社主编/编审。 • Tel:0451-55646369 55656369 • Fax:0451-55656369 • E-mail:gb-369@126.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