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59 Views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组织管理及任务书填报的有关说明.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定位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与管理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任务书填报说明 任务书填报时间安排. 为全面贯彻落实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 2006 年,我国启动了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 4 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力争实现重点跨越,引领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定位. 1 、背景介绍.
E N D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组织管理及任务书填报的有关说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组织管理及任务书填报的有关说明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定位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与管理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任务书填报说明 任务书填报时间安排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我国启动了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4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力争实现重点跨越,引领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定位 1、背景介绍
2009年,温家宝、刘延东等领导同志指示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干细胞研究,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上取得突破,为重大疾病防治和再生医学发展提供科学支撑。2009年,温家宝、刘延东等领导同志指示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干细胞研究,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上取得突破,为重大疾病防治和再生医学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按照领导要求,科技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决定将“干细胞研究”从发育与生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独立出来,设立“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初正式启动实施。 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定位 1、背景介绍
为应对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在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国际谈判和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方面的重大科技需求,依据《规划纲要》在“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的重大战略需求,2010年,我国启动实施了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定位 1、背景介绍
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定位 2、重点支持范围 • 蛋白质研究 • 量子调控研究 • 纳米研究 • 发育与生殖研究 • 干细胞研究 • 全球变化研究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3、定位
4、主要任务和目标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解决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力争在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
1、管理原则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按照“竞争、公开、择优、问责”的原则组织实施。 (一)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解决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强化科学目标导向、鼓励学科交叉。 (二)坚持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坚持“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开、公平、公正”。 (三)坚持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注重支持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及优秀研究团队。 (四)坚持科学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及完成结果实施全面考评。
2、管理各方职责 科技部: (一)制定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规划; (二)制定实施细则及相关管理规定; (三)组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 (四)编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年度任务,发布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五)建立国家科技计划备选项目库,负责项目申报受理、评审、评估、立项、结题验收等工作。 (六)负责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协调、监督等工作。 (七) 建立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依托部门: 科技部委托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或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等作为项目依托部门,协助进行项目组织实施的监督与管理。 项目依托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督促项目实施,协助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项目研究计划、调整方案和结题等提出审查意见;承担其他需要组织协调的工作。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负责项目经费管理,为项目组织实施提供条件保障,负责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和研究成果的管理;协调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审查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以及项目其他上报材料。
课题承担单位: 负责课题经费管理,为课题组织实施提供条件保障,负责课题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和研究成果的管理;协调处理课题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审查课题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以及课题其他上报材料;接受科技部及专家组的指导、检查和验收等。
计划专家组: (一)开展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发展战略研究,对计划组织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二)负责提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年度申报指南建议,受科技部委托主持项目复评、项目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工作; (三)跟踪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向科技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并定期向科技部提出咨询工作报告; (四)承担科技部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项目首席科学家: 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主要职责: (一)制定项目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组织研究队伍,聘任课题负责人; (三)把握学术方向和研究重点; (四)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学数据共享; (五)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调整方案; (六)组织项目年度总结、中期总结,验收课题; (七)接受科技部和财政部组织的检查,支持专家组的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研究方向、研究计划、研究经费等方面的重大调整,应由项目专家组民主决策。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好比相当大的作战任务,项目首席科学家要领导一个大的团队协同作战,……所以项目首席科学家是一个多种部队联合作战的指挥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好比相当大的作战任务,项目首席科学家要领导一个大的团队协同作战,……所以项目首席科学家是一个多种部队联合作战的指挥官。 项目首席科学家要有战略考虑,要带领一支大的部队,选择打击的方向和突破口。这些在技术战略的选择上是非常重要的,然后组织各种不同的部队从不同的方向开展进攻,协同作战。项目首席科学家不仅要领导研究团队通过基础研究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而且要能够让社会、政府和企业真正了解这些规律,能够运用这些规律产生的成果来形成生产力,或者形成国家计划或经济部门进行战略规划的咨询意见。 -摘自周光召在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9年项目实施会的讲话
项目秘书或项目办公室 项目应聘任专职或兼职秘书,必要时可成立项目办公室,协助首席科学家处理日常事务。
3、实施流程及有关要求 • 项目启动 • 召开项目实施启动会议 • 明确、落实研究任务 • 明确项目内部管理制度
年度总结 项目首席科学家每年11月中旬前应对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按规定要求向科技部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推荐2-3项重要进展 年度执行情况统计数据表(网上常年开放)
成果标注 项目实施形成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专利、软件、数据库等,均应标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资助”及项目(课题)编号。 英文: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及项目(课题)编号 代表性成果必须是第一、二标注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项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课题设置、研究队伍、研究经费等重大事项调整或变更时,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按程序向科技部报告并提请审批后执行。
中期评估 实行滚动支持、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 项目执行2年左右进行中期评估 目的: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 调整和优化课题设置、经费和人员配置。 主要评估:工作状态、研究前景
工作状态:主要指研究任务的落实情况、承担单位支撑条件的落实情况、研究思路的创新性、研究队伍的开拓创新意识、学术交流情况、项目管理是否规范等。 研究前景:主要指项目预期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国家安全或科技自身发展重大需求的贡献和作用、研究工作的创新前景、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等。 中期评估要避免急功近利等浮躁现象,不要片面强调研究成果或论文数量。
分两个阶段: 1. 项目中期总结: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对各 课题前两年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2. 项目中期评估:科技部负责,对项目的工作 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评估。 时间安排:7-9月进行 编制项目(课题)计划任务调整方案 编制项目后三年经费预算
结题验收 项目执行期满后,进行结题验收。 项目验收的重点: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创新性、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 两个阶段: 1. 课题验收: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 2. 项目验收:科技部负责 时间安排:9-11月进行
课题验收: 验收依据:课题计划任务书、课题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课题结题验收总结报告 验收重点:课题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课题对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
项目验收: 验收依据:项目计划任务书、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项目结题验收总结报告 验收重点: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创新性、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4、几个重要文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 《科学技术评价办法》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5、几点注意事项 注重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结合,强调引领和带动作用 强化科学目标导向,注重优秀团队建设 各课题紧紧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开展研究 注重学术交流,加强合作 加强数据共享 充分利用管理系统,随时填报数据和进展 建立项目简报制度,注意科普宣传,避免仅仅是会议报道
此外,受科技部委托,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负责《中国基础科学》杂志和《基础研究快报》,欢迎大家投稿。此外,受科技部委托,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负责《中国基础科学》杂志和《基础研究快报》,欢迎大家投稿。 联系人:江海燕 墨宏山 联系电话:010-58881071,58881079 电子邮件:cbs@htrdc.com
1.必须依据通过综合咨询的项目申请书和评审反馈意见编制任务书1.必须依据通过综合咨询的项目申请书和评审反馈意见编制任务书 不能任意扩展内容或进行大的调整 根据评审专家意见进行调整 不能降低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有关指标 项目研究内容、目标、课题设置、课题负责人及承担单位有调整的,要提交报告,说明理由 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任务书填报说明
2、项目计划任务书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 项目基本信息 立项依据 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研究方案 年度计划 科学数据汇交计划 研究队伍 经费概算 项目首席科学家签字 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签字盖章 项目依托部门意见
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以科技部批复的名称为准; • 项目起止时间2012年1月-2016年8月; • 依托部门、第一承担单位以科技部批复为准; • 专业填目前所从事研究的专业,按二级学科专业填写。 • 项目摘要应包括项目的立项依据、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课题设置等。字数在1000字以内。
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专家组成员由7-9人组成,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应为项目专家组成员,其中不承担本项目研究任务的专家应不少于3人,来自同一单位的项目专家组成员不超过3人。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专家不能作为项目专家组成员,也不能作为项目的学术顾问等。
立项依据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简述项目的目的、意义以及所面向的国家需求。 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根据项目的总体设想,提出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要适当解释科学问题的内涵; 分层次、有条理地具体列出项目的研究内容,应以项目为整体叙述,不能按课题分列。
预期目标 包括总体目标及项目五年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是指该项研究的总目标,五年预期目标是项目执行五年所要达到的目标(不需分年度列出) 五年预期目标必须说明项目五年内将完成哪些研究任务、所要达到的指标、理论上在哪些方面可能取得何种程度的突破、对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作出的贡献以及相关成果。
研究方案 包括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的总体思路和创新点、课题设置以及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实现项目五年预期目标的总体研究思路和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 创新点。 课题设置,分别填写每个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课题参加人员及课题在整个项目经费中所占比例等。 说明各课题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项目总体目标和五年目标的关系。
特别注意: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分别叙述。 课题负责人必须保证其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本课题研究(6个人月);课题负责人为1人。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每个项目所有参加人员总数不超过20人,承担单位不超过6个。 课题经费比例:只说明经费比例,不需说明具体经费数。
年度计划 研究内容要具体说明当年需完成的研究任务。 预期目标要说明所能解决的问题或所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的进展程度,应提出明确的考核指标。 特别注意: 以项目为单位做整体叙述,不按课题分列。 叙述研究计划,而不是工作计划。 科学数据汇交计划 结合项目自身特点,提出科学数据汇交计划,包括数据汇交的内容和形式。如没有,则填“无”。
研究队伍 研究队伍总人数:即参加项目的所有人员数(不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 项目首席科学家简介包括项目首席科学家姓名、业务简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学术水平和组织能力,500字以内。首席助理简介要求同项目首席科学家。不得自行设置首席助理。 主要学术骨干: 按课题顺序列出。注意控制总人数,并且与课题设置中列出的人员一致。 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课题负责人必须是学术骨干,且工作时间6个月以上/年。 承担单位:单位名称要规范。承担的主要任务要简述,但必须体现该单位在项目中的作用。不能仅填写课题编号和课题名称。
经费概算 根据项目所作的经费概算表填写。 项目首席科学家签字 项目首席科学家应在所有正式上报的项目计划任务书中亲笔签字。 项目依托部门意见 如有两个依托部门要分别签字盖章。
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年度计划 课题承担人员 课题负责人签字 课题承担单位盖章 项目首席科学家意见 3、课题任务书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要紧密围绕项目的五年目标,分层次、有条理地叙述,突出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与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课题预期目标一致,并详细描述。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详细说明实现课题预期目标的总体研究思路、工作安排以及技术路线的创新性、可行性。 年度计划 分别阐述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研究内容要具体说明当年需完成的研究任务;预期目标要说明当年所能解决的问题或课题研究的进展程度,对预期目标要有较为具体的描述
课题承担人员 包括所有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 专业技术职务应填写其职称,不应填写学位; 已有的参加研究的研究生需列出,在专业技术职务栏注明博士生或硕士生。列出参加课题的每年工作时间但不计入项目全时工作时间; 课题承担人员应在课题任务书中亲笔签名。 项目首席科学家意见 项目首席科学家对课题研究计划提出意见,根据审定的预算填写批准专项经费额。
4、填报的具体步骤 项目计划任务书和课题任务书在网上填报 • 输入网址: http://www.973.gov.cn/areamana.aspx • 进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系统,输入项目/课题的帐号和密码 • 按标题顺序填写任务书各项内容 网上填完后,注意审查文本的格式。 • 双面打印,封皮用白色厚纸,勿用塑料封皮。
四、任务书填报时间安排 12月29日-1月4日各项目(课题)登录973计划计划管理系统网站(http://www.973.gov.cn/areamana.aspx),根据反馈意见在网上编制项目计划任务书和课题任务书。 1月4日网上提交项目计划任务书和课题任务书初稿。 1月9日 科技部反馈任务书审核意见。 1月9-11日项目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项目任务书和课题任务书,从系统提交。 1月17日前经联络员审核无误后,在线打印项目计划任务书一式7份,需要签字、盖章,全部为原件,报送到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特别注意:30日17:00之前务必将各课题名称、负责人、承担单位等信息填写完成,并保证各项信息准确、完整,以便启动预算编报工作。 填报过程中如有 问题请与联络员联系。 关于预算书编报的安排请注意条财司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