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强直髋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强直髋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刘 又 文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部疾病研究治疗中心. 强直髋的类型及病因. 两种 骨性融合 纤维融合. 常见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结核 化脓性髋关节炎 髋关节骨关节炎 髋关节创伤 髋臼骨折 股骨颈骨折. 文献回顾.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外周大关节的发生率为 20%-73% ,其中最易受累 的是髋关节,常发生纤维或骨性融合且多为双侧

dais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强直髋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强直髋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刘 又 文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部疾病研究治疗中心

  2. 强直髋的类型及病因 • 两种 • 骨性融合 • 纤维融合

  3. 常见病因 • 强直性脊柱炎 • 髋关节结核 • 化脓性髋关节炎 • 髋关节骨关节炎 • 髋关节创伤 • 髋臼骨折 • 股骨颈骨折

  4. 文献回顾 •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外周大关节的发生率为20%-73%,其中最易受累 的是髋关节,常发生纤维或骨性融合且多为双侧 • Forestier J, Involvement of Peripheral joints, p. Springfield, IL, 1951 Wordsworth BP, Br J Rheumatol 25:175, 1986 • 关节置换术因其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最大限度重建关节功能而成为治疗的有效措施 • Sweeney S, J Rheumatol, 2001, 28(8): 1862-1866. Tang WM, J A rthroplasty, 2000, 15 (1): 52- 58.

  5. 强直髋的技术难点 • 麻醉:因骨盆、脊柱畸形,硬膜外麻醉困难时,经口鼻插管全麻。 • 体位:屈曲、内收、外旋畸形,切口显露、变换体位困难。 • 截骨:多次截骨,定位旋转中心。 • 后期康复:肌力下降,尽早功能锻炼。

  6. 骨质疏松 ---伴随医源性股骨骨折和髋臼内陷风险! • 技术挑战 找到合适入路 and 找到真正的髋臼

  7. 术前准备 • 全身情况 • 心肺功能 • 脊柱、骨盆及下肢诸关节畸形和功能 • 麻醉方式 • 假体类型 • 假体放置位置

  8. 术中、术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 手术入路的选择 • 软组织松解及平衡 • 股骨颈截骨及髋臼清理 • 髋关节中心的重建、偏心距的恢复 • 真臼的确定 • 假体的选择 • 异位骨化的预防

  9. 手术入路的选择 • 髋关节髋骨性强直致术中股骨头不能脱出,影响术野的显露,因此切口选择非常重要 可以直视臀肌,同时可行大转子截骨 术中副损伤较少 能够充分显露髋关节 对髋臼进行全方向的观察 • 外侧入路 • Kevin Hardinge,J Bone and Joints Surg.Br ,1977 ,59: 385~392

  10. 大转子截骨、保持臀中肌大部的完整性 允许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 后外侧入路

  11. 显露及截骨均方便 便于股骨颈截骨 可以切除高于髋臼的骨赘 便于髋臼锉磨取臼内剩余股骨头,保留骨量 • 前后路联合入路 • 王志伟,股外侧切口前后联合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髋 ,2010年

  12. 我们的体会 • 取决于术者的习惯和解剖的熟悉程度 • 后外侧入路对前方挛缩软组织的松解较困难 • 我们习惯采用外侧WatsonJones入路

  13. 软组织松解和平衡 • 髂腰肌 • 股骨内收肌群 • 充分切除关节囊和疤痕 • 注意保护臀肌

  14. 股骨颈截骨髋臼清理 • 股骨颈骨块切除截骨法(两步法) ①:股骨颈楔形骨块截骨 前宽后窄 避免用骨刀截取前方骨皮质 并发髋臼前壁骨折 ②:脱位后截除股骨颈多余部分

  15. 术中逐块凿出股骨头

  16. 髋臼清理 利用闭孔位置定位髋臼 触及臼底脂肪垫,避免磨锉过度,出现臼底骨缺损 • 自下向上顺序

  17. 使用髋臼锉 • 小号 • 下部开始 • 中心定位 • 以卵圆窝脂肪组织、髋臼横韧带为标志确定髋臼中心 • 必要时术中可进行透视 • 反复探底、避免臼底磨穿

  18. 运动中心重建、偏心距恢复 • 最大程度活动范围 • 最小几率脱位风险 • 运动中心重建 • 股骨偏心距重建 • 软组织平衡 • 肢体等长 运动中心(股骨头-髋臼) 软组织平衡(偏心距、外展力臂) 肢体长度(运动中心-股骨假体位置)

  19. 真臼的确定 • 研究表明,骨性融合多发生在负重区外上方。

  20. 股骨假体选择 • 生物柄还是骨水泥柄? • 年龄较轻。 • 伴有骨质疏松,股骨近端形态呈烟囱样改变。 • 考虑远期可能的翻修手术。如果骨质条件允许,我们倾向于使用生物型股骨柄。

  21. 异位骨化的预防 • 原因: • 代谢类骨病本身造成术后异位骨化 • 术中髋周软组织的损伤 • 术中残留碎骨屑清除部彻底 • 处理: • 尽量减少髋周软组织损伤 • 完善骨屑的清理 • 术后常规口服非甾体药物2周

  22. Case1 男,33岁,强脊炎双髋关节强直

  23. Case2 男,45岁,双侧髋关节疼痛、强直3年

  24. 术后2年内固定失效、关节强直 Case3 男,15岁,股骨颈骨折术后2年关节强直

  25. 术后10年 术后11年 关节活动度差

  26. 小结 • 手术时机: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保守无效应及早手术,发病越早,后期需要行人工全髋置换的可能性越大 • 软组织充分松解:功能、神经 • 假体选择:以骨质量、股骨近端髓腔形态特点为标准

  27. Tel:13703493336 E-mail:liuyouwen543@sina.com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