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84 Views
張家界. 視疲勞的中醫 治療與調養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 志英. 视物距离相对缩短 近距离使用视力的时间正在延长 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视疲劳已成为眼科常见的临床症候之一 视疲劳虽然不是致盲性眼病,但是常常因近距 离工作或阅读时有明显的头痛眼胀、视觉障碍、以 及焦虑的情绪而无法坚持工作和学习,直接影响学 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素,甚至影响身体 如何預 防、治疗和调养视疲劳已成为眼科界和 现代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 概述 二 定義 三 視疲勞的分類 四 中醫學對視功能的認識 五 中醫學對視疲勞的認識 六 臨床表現
E N D
視疲勞的中醫治療與調養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志英
视物距离相对缩短 • 近距离使用视力的时间正在延长 • 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视疲劳已成为眼科常见的临床症候之一 • 视疲劳虽然不是致盲性眼病,但是常常因近距 • 离工作或阅读时有明显的头痛眼胀、视觉障碍、以 • 及焦虑的情绪而无法坚持工作和学习,直接影响学 • 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素,甚至影响身体 • 如何預防、治疗和调养视疲劳已成为眼科界和 • 现代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 概述 • 二 定義 • 三 視疲勞的分類 • 四 中醫學對視功能的認識 • 五 中醫學對視疲勞的認識 • 六 臨床表現 • 七 視疲勞的檢查與診斷 • 八 視疲勞的治療與養生 • 九 結語
視疲勞又称眼疲劳 • 是以患者眼的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形成的一组错综复杂的综合症状 • 视疲劳的定义不明确 • 目前认为是属于心身医学的范畴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视疲劳的认识和分 • 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
视疲劳患者了使眼睛能清晰和准确的阅读或工作视疲劳患者了使眼睛能清晰和准确的阅读或工作 • 有意识地努力控制眼睛,不断克服视觉或双眼视觉所 • 出现的朦胧、复视、视力不稳定的症状,从而发生眼 • 睛疲倦或视朦、情绪焦急而无法坚持阅读或工作 • 视疲劳是一种自觉症状群,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
定義(Duke-Elder):为达到最佳视力有意识地 • 调节仍不能满意时所感觉到的症状,当眼睛需要连续 • 精确工作时就必须自我调节 • 曾庆华:视疲劳是指久视后出现眼胀、头痛、头 • 晕、眼眶胀痛等自觉症状肌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 • 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 •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眼科學》
(一)职业性视疲劳 • 1 职业因素所致疲劳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 2 职业性视疲劳的发生因素 • (1)产品过小 • (2)照明与环境 • (3)工作时间 • (二)电脑终端性视疲劳
(三) 眼外肌性视疲劳 • 1 外隐斜 • 2 内隐斜 • 3 垂直隐斜与旋转隐斜 • (四) 屈光性视疲劳 • (五) 神经性视疲劳
(六) 视器异常症状性视疲劳 • (七) 征候性视疲劳 • (八) 调节性视疲劳 • (九) 不等像视疲劳 • (十) 屈光参差性视疲劳 • (十一) 光源性视疲劳 • (十二) 全身病性视疲劳
视疲劳 属中医学 肝劳 范畴 • 《医学入门 ·杂病分类 ·眼》 • 读书针刺过度而(目)痛者,名曰 • 肝劳,但须闭目调
视万物 • 辨五色 精、气、血、津液 濡 养 眼 睛 灌 注 五脏六腑之精气
明 ·傅仁宇《审视瑶函 ·内外二障论》认为 • 心藏乎神,运光于目……凡此皆以目不转睛而视, • 又必留心内营。心主火,内营不息,则心火动,心 • 火一动,则眼珠隐隐作痛 • 目为肝窍,生于肾,用于心,其病机与肝、心、肾有关 (一)中醫病因病机
久视劳心伤神 耗气损血 劳瞻竭视 肝肾精血亏耗 目失所養 调节失司 视疲劳
(二)西医学认为产生视疲劳的因素 • 1. 环境因素 • 2. 眼部因素 • (1)非正视眼没有矫正,导致影像模糊 • (2)调节不足或调节过度 • (3)融合功能减低 • (4)调节、复辏、AC/A比率异常 • (5)隐斜 • (6)双眼异像症,屈光参差 • (7)不合理的眼镜矫正 • (8)其他眼病 • 3. 自身因素:机体因素与功能因素
视疲劳发生的眼部因素多与眼肌的使用不当 • 或过度紧张有关 • 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 • 视疲劳与脾有密切关系 • 综上所述,现代中医学认为眼疲劳与心、肝、 • 脾、肾、气、血相关
(一)眼部症状 • 1.眼球和眼眶周围的不适或疼痛感 • 2.鼻根部或颈部的酸胀感 • 3.怕光、流泪、视物双像等 • 4.眼部干燥、异物感、眼睑痉挛或沉重感 • 5.视物模糊,不能久视 • 6.视字迹或细小物体的瞬间跳跃、消失或复像 • 7.眼球运动失灵 • 用意识控制症状可暂时缓解 • 还可以出现角膜上皮糜烂、泪液减少、调节时 • 间延长,调节近点移远,集合力异常等
(二)全身症状 1. 头痛或偏头痛 2. 困倦思睡 3. 眩晕失眠 4. 面部肌肉抽搐 5. 多汗、烦躁不安 6. 消化不良 7. 恶心、嗳气 总之,视疲劳是以患者的自觉症状为基础,由机体条件和精神状态相交错的症状群
(一)问诊 • 1. 取得病人的信任和理解 • 2. 了解发病经过,既往病史,工作生活环境 • 3. 选择检查项目 • (二)视力和屈光状态的检查 • 1. 远视力和近视力及矫正视力 • 2. 验光(了解眼屈光状态的性质和程度) • 3. 检测目前所戴的眼镜是否合适
(三)调节功能检查1.近点距离2.调节时间3.调节持续时间(四)眼外肌检查1. 眼球运动和固视状态2. 5m 和 33cm用Maddox杆和翼检查有无眼位异常(裸眼和戴镜)
3.集合功能检查 • (1)集合近点 • (2)融合范围 • (3)集合功能负荷试验 • (五)视象不等检查 • 空间影像计(Space Eikonometer) • 标准影像计(Standard Eikonometer) • 视像不等检查表(粟屋忍1982) • (六)眼常规检查 • (七)体格检查
(一)基本理论 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养生学 预防观以内为主 基本理论 养生观形神并重 固本观惜精养神
. (二)基本原则 顺时摄养 综合调养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清净养神 基本原则 节欲养肾 饮食调养 环境保健 运动保健 药物调补
传统运目保健 • 按摩健目 • 闭目养神 • 饮食与药物健目 (三)基本措施 矫正屈光不正 中医养生保健 眼部直流電 物离子導入 紅外綫閃爍增視力
工作学习环境合理设计 •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基本措施 环境保健 重视环保
1 矫正屈光不正 不是治疗方法 误 区 更容易使屈光度增加 心理辅导 度数合适 优质镜片 对 策 框架轻巧 医学验光 配戴眼镜 正确配戴 保养方法
特 点:简单、有效 • 作 用:预防、缓解视疲劳 • 适应症:屈光不正、长期近距离使用目力者 • 方 法:每日早、午、晚各静坐闭目1次, • 每次5-10分钟 • 注 意:闭目时须全身自然放松,排除杂念 2 . 闭目养神
理论基础:心、脾、肝、肾、气、血 • 药物选择:益气、健脾、舒肝、补肾、养血 • 剂 型:丸剂、胶囊、口服液 • 治 法:全身症候辨证 3. 药物养目 治疗 3个月 停药半月 第二疗程 服药时间 1个月 停药2月 保健
(1)气血亏虚证 • 症状:久视后视物模糊,眼胀、头晕;兼见心悸、 • 健忘、神疲,便干,舌淡苔白,脉沉细 • 治法:补养气血,养心安神 • 辨证要点:气血亏损,目中经络涩滞,目失濡养, • 心悸、健忘、神疲等全身症状 • 方药: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或滋心阴口服液 • 生地黄 五味子 当归身 天门冬 麦门冬 远志 • 柏子仁 人参 酸枣仁 元参 丹参 茯苓 桔梗 • 服法:每次10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肝肾不足证 • 症状:久视后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痛,干涩,兼见头 • 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苔少,脉細 • 辨证要点:肝肾精血亏损不足,筋失所养,调节失司 • 腰膝酸软、舌脉 • 方药:杞菊地黄丸(胶囊) • 枸杞子 熟地黄 山药 茯苓 • 山茱萸 牡丹皮 菊花 泽泻 • 服法:每次10g,每日2次
(3)眼 药 水: 珍珠明目滴眼液 • 麝香明目滴眼液 • 作 用: 缓解睫状肌的痉挛 • 调节紧张状态 • 用 法: 滴双眼 • 每次1-2滴,每日6-8次
4.针刺养目 • (1)体针 • ①肝肾亏损 • 治 法:滋补肝肾,养血益精 • 选 穴:肾經、肝經、胃經 • 常用穴位:肝腧,肾腧,太冲,风池,足三里,睛明,承泣,四白,太阳 • 每次取1-2穴,每日1次 • 14天/疗程。 中度刺激,不留针
②劳倦伤脾,脾失健运 • 治 法:益气健脾,和胃明目 • 选 穴:脾经、胃经、膀胱经 • 常用穴位:三阴交,血海,胃腧,脾腧,承泣 • 1次/日, 14日/疗程 • 針灸并用,用补法
(2)耳针 • 取耳穴:肝,肾,心,脾,肺,目1,目2, • 内分泌,眼 • 采用耳穴压丸,丸用王不留行子或制作压 • 穴专用的杞菊地黄丸,胶布固定,保留1周 • 每日坚持用手按压4-6次,以养肝明目 4. 针刺养目
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系列闪烁增视仪 • 原理:利用多频红黄绿光交替闪烁刺激视觉系 • 统 视红锥细胞 视觉中枢兴奋 • 利用瞳孔对光反射 诱发调节反射 • 改善调节机能 • 配合脉冲电刺激眼眶周围的穴位,对消除视疲 • 劳、延缓或减轻老视有明显效果 (3)闪烁增视配合眼眶周穴位电刺激
5. 眼部直流電中葯藥物离子导入法 • 作用:直流電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增加眼部血 • 液循环,改善调节肌的供氧和营养代谢,加速睫状 • 肌松弛,预防和缓解视疲劳 • 特点:作用快、药量少、无损伤、无痛苦、无 • 副作用、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效果确切 • 葯物选择:丹参素、川芎嗪、黄芪、党参 • 葯理作用:缓解调节肌痉挛,改善眼部血循环.
6. 生活精神調養(1)精神調養 • 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 順應四時,調攝精神 • 心情焦慮和精神緊張等,容易誘發視疲勞 • 指導患者保持樂觀,調和喜怒,減少思慮,消除 • 憂愁,避免恐慌,無私寡欲,心情舒暢,使氣機調暢 • 氣血平和,正氣旺盛,以減少視疲勞的發生發展
(2)生活調養 • 起居有常,慎適寒暑,調節飲食,健身強体,勞 • 逸結合 • 惜精固腎,切勿縱欲過度,耗精傷氣 •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工作和閱讀距離過近 • 切忌臥床、行走、乘車時、強光下閱讀 • 養成讀必坐,寫必正的良好姿勢,保持33cm的閱 • 讀距離,胸部距書桌1拳
7.飲食調養 飲食有節,定時定量,五味調和,營養均衡 選用具補益肝腎,健脾益氣,養血安神功效的食品,減少視疲勞的發生,有助於消除視疲勞 可選羊、兔、魚等肉類,牛奶、海參、黃鱔、淡菜、青豆、黃豆、黑豆、馬鈴薯、山芋、菠菜、大白菜、芹菜、韭菜、胡蘿蔔、葡萄子、紅棗、蘋果、核桃、蓮子等
選用以下食療方,每週1-2次(1)黃豆豬骨湯 • 黃豆30g,山藥30g,豬骨500g, • 清水2500ml,文火煲至500ml,入精鹽適量,喝 • 湯吃豆 • (2)核桃魚頭湯 • 枸杞子15g,核桃仁20g,草魚頭500g, • 清水2000ml,煲至500ml,入精鹽適量,溫服
8. 環境保健 (1)工作學習環境的合理設計 • 注重照明條件的設計。照明強度與視疲勞有直接 • 的聯繫,過強或過弱的照明,都可引起視疲勞 • 因此,工作和閱讀環境應有良好的照明,建議使 • 用可調節亮度及配置光線柔和燈泡的臺燈,並置書桌 • 的左前方,避免右手遮擋光源 • 不要在太陽光直射下或照明不足处閱讀和工作
總之,學習工作環境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潔淨安寧, 總之,學習工作環境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潔淨安寧, • 給人以良好的視覺環境,可預防和緩解視疲勞 • (2)創造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人類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 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環境保護卻未引起人類足夠的重視, • 自然生態環境日漸惡化,特別是大都市,城市建設規劃欠合 • 理,高樓林立,道路狹窄,大氣污染嚴重,綠化面積不足, • 在如此環境生活工作,容易出現視疲勞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