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49 Views
工作指引 风险评估- JSA-WSWP-PJO- 事故管理. 生安部安健环分部 200 9-7-16. 安健环管理体系图. 把所有的要求、经验、措施固化。. 逐步扩充 PJO 工作,评估 WSWP 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并部分量化评估安健环绩效。. 推动体系运作的动力. 所有安健环工作都基于风险. 2、建立与完善系统 (文件体系,措施固化). 3、依从 (实施与执行情况检查、测量). 4、事件管理 (纠正、预防). 1、识别与评价风险 (识别与发现问题). 本篇所讲内容主要就班组如何针对以上4个部分开展工作,重点在于说明操作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E N D
工作指引风险评估-JSA-WSWP-PJO-事故管理 生安部安健环分部 2009-7-16
安健环管理体系图 把所有的要求、经验、措施固化。 逐步扩充PJO工作,评估WSWP的执行情况与效果,并部分量化评估安健环绩效。 推动体系运作的动力 所有安健环工作都基于风险 2、建立与完善系统 (文件体系,措施固化) 3、依从 (实施与执行情况检查、测量) 4、事件管理 (纠正、预防) 1、识别与评价风险 (识别与发现问题) 本篇所讲内容主要就班组如何针对以上4个部分开展工作,重点在于说明操作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部分 安健环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 安健环管理的实质、核心是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流程图 对生产过程/作业活动进行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 第一步 危险工作认定 第二步 进行JSA分析 第三步 • 各步骤不是独立的,要相互对应,关联起来。 分析结果融入WSWP(包括检修文件包),并应用于 工作票、操作票 第四步 第五步 开展计划工作观察
第一步: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 • 具体操作见《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作业指导书》。
开展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要点 • 以班组为单位开展。班组要保存本班的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汇总表。 • 强调全员参与、全面识别。每位员工要清楚本职工作的相关风险与控制措施。 • 措施要具体、明确(可执行)。 • 各专业、分部对班组的汇总表要组织评价、审核。
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是动态的 对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更新,班组重点关注以下三类: • 生产过程/作业活动变化而导致安健环因素变化,如:设备技改后。 • 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后。 • 计划工作观察(PJO)的结果/目标/指标发生改变。 对以上三类情况,应对本班组相关安健环因素进行重新识别与评价。
第二步:将风险等级为2级及以上的作业,或虽然评为1级,但如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的活动列入危险工作清单第二步:将风险等级为2级及以上的作业,或虽然评为1级,但如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的活动列入危险工作清单 只要该项工作有一项安健环因素经评价后达到2级及以上,即列入危险工作。
第三步:进行JSA(工作安全分析) 1、危险工作必须做JSA; 2、有检修文件包工作必须做JSA。
做JSA的两点提醒 措施要具体、明确,可执行。 “基本步骤”要与文件包的作业步骤对应。
第四步:JSA分析结果融入WSWP(包括检修文件包),并应用于工作票、操作票中。第四步:JSA分析结果融入WSWP(包括检修文件包),并应用于工作票、操作票中。 • JSA(工作安全分析)不是现场作业的执行文件。现场作业执行文件为WSWP、检修文件包、操作票、工作票等。 对照文件包,找到相对应的步骤,把JSA中的措施写进文件包中。对于重要的措施,用黑体字显示。
对于没有检修文件包类的危险工作,需编写书面安全工作程序。对于没有检修文件包类的危险工作,需编写书面安全工作程序。 把JSA的分析结果,按工作程序、步骤编写。也可包括质量方面要求、措施
计划工作观察目的 • 通过开展观察,核查具体某项危险工作中,对WSWP(包括检修文件包、操作票)的遵照度,同时检查WSWP中有无遗漏重要程序、措施。 • 对于厂级及各部门,通过统计工作观察,对安健环行为进行分类分解,达到相对量化评估该类安健环行为的绩效表现,为制订工作策略提供依据。
开展计划工作观察频率 • 计划工作观察是一项日常工作。列入危险工作清单的,必须开展计划工作观察。未列入危险工作清单的,班组亦可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观察。 • 各分部、班组要编制工作观察计划。 • 计划工作观察频率 : 3级风险:每季一次。 2级风险:每半年一次。 1级风险:由班组选择开展。
对于以下情况,可开展有针对性工作观察 • 新进厂员工; • 安健环表现较差的; • 精神状态不好的; • 冒险者; • 发生事故后(包括未遂事故); • 表现优秀的员工、小组; • 其它。
填 写工作观察记录 填写观察依据文件:WSWP、检修文件包、操作票。如不是危险工作,没有WSWP,也可填写工作票编号。 班组需要保留存档的,就是这份记录。 记录观察发现与评价内容,(记录为手写) 从WSWP(包括检修文件包、操作票)中摘录需要观察的内容,可以有针对的对部分内容观察,亦可全过程观察。(可打印) 工作观察总结及建议(主要是符合性总结或改进性建议),目的在于改进、提高 被观察人签名栏,主要由工作负责人签名。通过交流回复,改进工作。
计划工作观察发现及评价记录内容 必须评价 • 是否遵循了书面安全工作程序(WSWP)等有关安健环标准制度的要求; • 是否应用了恰当的安全防护设备; • 是否配备、正确使用了个人防护用品(PPE); • 是否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环境是否安全; • 是否危及其他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 是否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是否有序、有条理; • 是否对本工作过程的安健环因素及风险有精确的了解和认识; • 身体素质、业务技术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 书面安全工作程序(WSWP)、文件包、操作票是否完善; • 工序是否需要简化或修改; • 被观察人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经验; • 其他评估内容。 结合发现问题评价。如有,则评价说明;如未发现,则不用列出。
工作观察总结及建议内容 • 修改现有的书面安全工作程序(WSWP)或标准; • 进行适当的培训或再培训; • 进行设备维修或改造; • 进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与整改; • 进行个人防护用品(PPE)专项检查或评估; • 工序需要简化或修改; • 推广危险工作中相关人员好的经验; • 其他建议(如:岗位调整)。 针对观察发现与评价内容,进行总结与提出建议措施。 对提出的建议、措施要闭环管理。 如:修改文件包,则要走修改文件包的程序。
事故管理是推进安健环管理系统完善的动力。 • 事故管理是推动安健环管理系统持续前进的动力,是系统中很重要的输入。 • 每发生一起安健环事故(事件),说明我们的系统存在薄弱环节、有漏洞,如果我们正视它,在系统上把该漏洞堵上,那么在系统上就会更完善,就可避免同类事件发生。 • 对发生的安健环事件上报后,通过持续推动风险评估、JSA(工作安全分析)、WSWP(书面安全工作程序)、PJO(计划工作观察)等工作之间的联动,来达到完善系统的目的。
上报原则 未遂事故及以上安健环事故(事件)需上报。 • 未遂事故定义 设备和人为差错等诱发产生有可能造成的事故,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职工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件。 • 未遂事故是指 发生事故的条件已经具备,或虽然发生了事故,但因某种侥幸而未造成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
填报安健环事件报告—存在问题(1) 违章行为≠未遂事故 违章是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不等同于未遂事故 。 如厂区内驾驶车辆超速行驶(车速30公里/小时)是违章行为,但在发生事故的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车辆故障、雨天路滑、对面来车等可能条件),不列入未遂事故。
填报安健环事件报告—存在问题(2) 事件经过 未记录清楚 应记录时间、地点、工作内容、作业人员,以及与事件相关的运行、周围环境等信息。事件经过重在客观;事件经过不作原因分析。
填报安健环事件报告—存在问题(3) 原因分析不客观 或与事实不符 原因分析如果不客观、与事实不符,那么将会导致措施对控制同类事件失效。 事故调查中,原因分析至关重要。
填报安健环事件报告—存在问题(4) 应根据原因分析,制订具体、明确、可执行的措施。如:1、对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表“***”项工作,增加“***”安健环因素;2、7月组织全班学习“***”文件包;3、对***设备进行*****整改;等。 措施不具体 不明确
确定根本原因及制订措施需重点关注 • 风险评估是否充分; • 安全操作规定是否健全(JSA、WSWP、检修文件包、操作票等); • 教育培训是否足够或未经培训; • 对现场工作是否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 技术和设计上是否有缺陷; • 劳动组织是否合理; • 以往有无同类事件,有无实施制定的防范措施。
1、发生安健环事件后 检查安健环因素识别与评价是否充分 相关的JSA、文件包、规程是否需要修订。
同类相关工作 列入工作观察计划 2、发生安健环事件后 修订计划 实施观察 如果没列入观察计划内,则应列入;如果已列入,可调整为近期内开展观察。 开展观察,按照最新制订的措施实施观察。
如有疑问或需交流 • 请联系分部负责人、部门安全员。 • 请联系安健环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