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likes | 1.08k Views
“ 治未病 ” 与养生保健 ------- 疾病预测及预防. 河南中医学院 洪素兰 教 授. 开设 《 医学与健康 》 课程的意义. 大家好!首先感谢 各位 的光临,欢迎关心健康的您选听 《 医学与健康 》 课程,组织部开设本课程非常必要,这是对国家的负责,是对在座的各位的关心和爱护。国家培养一批干部不容易,且不说从政后的继续教育,仅从政前的学习至少需要 20 多年。一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强健的身体不仅自己和家庭痛苦,同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所以,从今天开始,请大家 将养生保健活动变被动为主动,都要积极投资健康银行。. 积极投资健康银行. 聪明人投资健康,
E N D
“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疾病预测及预防 河南中医学院 洪素兰 教 授
开设《医学与健康》课程的意义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的光临,欢迎关心健康的您选听《医学与健康》课程,组织部开设本课程非常必要,这是对国家的负责,是对在座的各位的关心和爱护。国家培养一批干部不容易,且不说从政后的继续教育,仅从政前的学习至少需要20多年。一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强健的身体不仅自己和家庭痛苦,同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所以,从今天开始,请大家将养生保健活动变被动为主动,都要积极投资健康银行。
积极投资健康银行 聪明人投资健康, 明白人储蓄健康, 普通人忽视健康, 糊涂人透支健康。 如何投资健康银行?
您了解吗? ■ 医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何谓健康、亚健康? ■ 人的自然寿命是多大年龄? ■ 为何大多数人不能长寿? ■ 如何预测、防病、保健、 延寿?
医学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现代医学的目的--- 正在由医疗逐步向医学保健发展 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 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 维持和促进健康”、以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为首要目的医学--- 为什么?
时代的需要 1.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况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 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过分的劳累,很多人的 身体出现了透支的情况,有的是严重透支, 甚至有的猝死、英年早逝,更多的是出现了 亚健康的情况。
时代的需要 2.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增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转向了对生 活质量的追求。特别是这些年在广大的农村,温饱 问题解决后,保健、养生意识同样日趋强烈。大家 不仅要长寿,而且要达到“寿而康”。 ■随着世界医学向病前状态干预和疾病防治的重 心逐渐转移时 ,中医学“未病先防”, “治未病”的 观点,以及中医药个性化治疗与辨证用药模式 ,对 亚健康状态的调养防治表现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 特色。
时代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保健、养生知识的需求日趋强烈,全国上下掀起了养生热,各种各样的养生书籍、光盘、讲座、电视节目,各种各样养生的方法琳琅满目,大家争相尝试(不知辨体质虚实寒热之偏、辨饮食及药物寒热温凉之性,听说吃苦瓜降糖---各种吃法==导致胃冷痛、腹泻;吃南瓜致生热,皮肤发黄;大枣补血养颜益寿,一次吃多就腹胀等;更不知中医养生最高境界在养神调气,天地人一气,息息相应、相通-人的生理病理、发病疾病的变化、治疗疾病,养生保健都离不开天地自然及社会等因素—要因人(性别年龄体质不同)、因时(季节气候时辰不同)、因地(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养生----以后讲)。
时代的需要 所以,我认为养生保健关键是个观念、意 识问题,至于方法,每个人的禀赋、所处的 自然和社会环境等不同,体质有异,养生保 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要采取辨证施膳、辨 证施练,要坚持辨证预防和治疗。大家积极 参与养生保健康,什么才是健康呢?
何谓健康? 所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载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的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健康人到底能活多大年龄呢?
人的自然寿命应是多大年龄? • 关于人的自然寿命,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 性成熟期推算法认为,生物的自然寿命约为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为14~15岁,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12~150岁; • 生长期推算法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其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岁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00~175岁;
人的自然寿命应是多大年龄? ● 细胞分裂和分裂周期推算法认为,人体细胞在体外分裂传代50次即不能再分裂繁殖,平 均每次分裂周期约为2.5~3.0年,按此法推算 ,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25~150岁; ●地球生物钟理论,人的自然寿命为280岁; 虽然尚无精确推算人的自然寿命的方法,但是根据上述几种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在百岁以上是确切无疑的。现在地球人的平均寿命70多岁。(全球人类的平均寿命是七十一岁,我国是73岁)
为何大多数人不能长寿? • 现在死亡率最高的是30至50岁左右的人。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达到长寿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应该绝大多数是老死而少数是病死。这个极端反常的现象要求我们尽快纠正。
为何大多数人不能长寿? •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很多人死于无知,知识分子平均年龄58.2岁,按这个数字,不算学前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医科大学5年,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3年,有些学完后身心疲惫,有些没学完身心就垮了,甚至出现意外。---就在于很多人对保健一无所知。因为我们天天处在不健康、亚健康状态,稍不小心就要发病或发生危候,这难道还不引起大家的极度关注吗?
“亚健康”的涵义 所谓亚健康,即在疾病和健康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疲劳、精神不振、食欲和睡眠欠佳、心烦意乱,经现代化的仪器检查无病,然而病人的确感到不舒服,这就是“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低下的状态。(在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也叫病(轻病---疾)---失眠、郁证、纳差、虚劳等病)(世卫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健康人占15%; 亚健康人 70%,(知识分子和干部亚健康人达75% );患病者占15%,即使我们保守一些,按50%的比例计算,我国也至少有6.5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如何阻截从亚健康发展为疾病,或大病?应积极治疗亚健康,不可忽视!
亚健康—易被忽略的隐性杀手 • 《健康报》报道,1987年上半年,中科院有8人病逝,年龄在33~56岁之间,其中5名是高级研究人员; • 《科学报》报道,1986年,中科院北京地区有38名科技人员去世,其中23名正值中年。北京航空学院7个月中就有7名中年人死亡。
亚健康—易被忽略的隐性杀手 • 据对高级知识分子死亡情况调查显示,其平均寿命为58.2岁,远不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3岁。著名科学家蒋筑英、罗健夫等;优秀干部和企业家—焦裕禄(肝癌,42岁)、牛玉儒(结肠癌,51岁 )、王海洋(50岁,突发心源性疾病)、王瑛(肺癌,47岁)、王均瑶(肠癌,38岁),著名艺人---陈晓旭(乳腺癌,42岁),高秀敏(心肌梗塞 ,44岁)傅彪(肝癌,42岁 ),等,罗京(淋巴癌,48岁)等等,这些优秀人才中年早逝,太可惜了!---所以越是工作忙、累、压力大,越是要注重保健,为了更好更多的工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如何保健防病 • “治未病”乃中医追求的最高学术境界。 • 2007年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 •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并已开始实施---全国各省市县级中医院要求成立“治未病” 中心,广东已将“治未病”收费列入医保,我校去年成立了“治未病”研究所—省科技攻关项目“治未病软件管理系统等的研究”,从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特点制定养生保健防病方法。
“治未病”的概念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精髓之一,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 “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三大主题: 未病先防(没有病时注意保养防病发生) 既病防变(有病早治防小病变大病、防恶化死亡,活到应尽的天年) 愈后防复(病愈后应防再复发。如感冒、结石、心绞痛等)
“治未病”的概念 • 祖国医学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繁衍昌盛起到了根本保障作用,其重要理念之一是让人们如何不得病,认为这是高明的医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故《黄帝内经》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其后,历代医家对此理论也多有发挥和补充,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明确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论。时至今日,“治未病”已经发展成为预防医学的一个领域,得到了现代医家的广泛认同(国外也成立了许多“治未病”机构)。
保健防病知多少 • ----保健防病方法有多种 • 国际上在维多利亚开会有个宣言,这个宣言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叫平衡饮食,第二个叫有氧运动,第三个叫心理状态。
保健防病知多少 • 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8》——这两个文件我要奉送给大家)。以上这三个里程碑国际上都知道,我们有些人可能不清楚。这三个里程碑的标题不会改变,而内容会随时改变。有关健康生活方式可能大家也了解一部分,以后还要讲,今天和大家讨论如何预测及防大病以保健的问题。
早测、早防、早知、早防变 学会预测,及早干预; 防微杜渐,永保健康; 身心强健,益寿延年; 为国为民,尽心竭力。
治未病--常见大病的预测及预防 预测方法 微观与宏观结合 1、即使你身心强健也要重视到医院体检(许多没任何症状,但体检发现问题:仅本院近几年每年都查出几位老师得了大病---早知早治—几年来大都坚守在工作岗位) 2、某些疾病有遗传、家族史的,最好早防。有条件的做基因检测并早防(如何防后面讲)
治未病--常见大病的预测及预防 • 3、坚持自我体检,学会简单而重要的自测、自疗法,特殊情况下可自救(望闻问切和自我感觉综合应用—如照镜望面、舌—黧黑、萎黄、面青、色素斑、舌苔厚或无苔;观尿、汗、涕质和色及全身皮肤的情况;闻闻自己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气味;触摸自己的颈部、腋窝下、乳房、腹部等有否肿块;测量血压情况,协助医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心慌胸闷而痛时能及时服用救心之药---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不离身。
治未病--常见大病的预测及预防 • 4、 吃、喝、运动等防治措施应结合不同的季节气候和地理环境及自己的精神情志选择适宜自己的养生方法),做到平时既重视养生保健,又要有戒备心理,尤其对突发病和大病要早预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关键是大家平时要树立这种观念(我国北方保健意识不如南方)。
第一章 治未病 ----重大疾病的预测及预防 癌症的预测及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预测及预防
治未病—癌症的预测--概述 • 癌是人类目前最凶恶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被控制,但癌症发病和死亡率已居前列。2008年4月下旬国家卫生部公布了我国第三次人口死因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癌症的发病与死亡居首位,在农村占第二位。肺癌死亡率已超过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在过去30年,肺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6.5%,女性乳腺癌过去30年增长了90%。尽管部分肿瘤开始减少,但其增速仍未停止。-但已不是不治之症。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任何病都不能完全否定。
治未病—癌症的预测--概述 •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九大癌症为:肺癌、肝癌、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其中最凶险的癌要算肝癌,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现在国内外已发现部分癌的易感基因,终有一天会被征服,不必谈癌色变—重在预防!
治未病—癌症的预测--概述 • 癌属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癌及肉瘤,其中癌占恶性肿瘤的80%以上。男性常发生的癌:肺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白血病,女性常发生的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肠癌。
治未病—癌症的预测--概述 远在殷周时代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 《灵枢经》 《难经》 《诸病源候论》 《千金要方》 《外科正宗》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等
治未病—癌症的预测--概述 • 中医学中癌与巖通,宋、元时期癌仍多用岩,如乳岩而不用乳癌。迄明代,癌始被正式纳入恶性肿瘤的记述. • 中医学无论对癌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药方面,都有着精湛的论述,对探索癌先兆提供了一定基础。
气血阴阳不足 正气亏虚 治未病—癌症预测--发生机制 脏腑经络功能失常 痰、瘀、热 寒、湿 毒 恶性肿瘤 → 七情、饮食、劳逸 先天禀赋不耐 (遗传) 环境污染 外邪
治未病—癌症预测 • 霉变的食粮,含黄曲霉素——肝癌 • 酸菜含亚硝酸盐——食管癌 • 盐腌食品——胃癌 • 熏制食品——诱发胃癌 • 烟、酒——食管癌、肝癌、肺癌 • 放射药物——医源性肿瘤 • 紫外线——皮肤癌;
治未病—癌症预测 电离辐射——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肉瘤、 甲状腺癌等。 慢性刺激、慢性炎症、溃疡、漏管、烧伤、瘢痕……也都易成为产生肿瘤的背景。 服用氯霉素、保泰松等药物也与癌的发生有关。
治未病—癌症预测 • 空气、水污染、过度的砍伐、高楼林立、战争等--人类造成的灾害→自然灾害→殃及人类(天气、人气、地气相互通应)
癌的发生机制—环境—白色污染 •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治未病—预测--癌症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1)人体恶性肿瘤75%长在体表,易于发现。 (2)癌形态学为发生肿块,故易于暴露。 (3)生长速度虽比良性肿瘤快,但亦有一定过程 (4)早期淋巴结转移,人体的六大淋巴结就是癌肿的早期预报仪,尤其是颈部淋巴结,可以是全身淋巴结的早期荧光屏。颈部淋巴肿块仅20%为原发,80%均为全身转移而来。
治未病—预测--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 (5)隐蔽再深的癌肿亦必然有一定的征象暴露,诸如出现内分泌失调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性欲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乳腺增生等病。或见癌毒刺激的瘙痒症,神经营养功能障碍所致的皮肌炎(皮肌炎是一种皮肤和肌肉的弥漫性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皮肤发生红、水肿,肌肉发生炎症和变性引起肌无力,疼痛及肿胀。可伴有关节,心肌等多种器官损害。),精神异常,代谢异常等。---平时注意调节内分泌--
治未病--预测--癌早期发现的困难性 • 1.早期肿块无痛在癌肿未侵及神经、骨膜时,无痛无痒为癌肿的匿性进展创造了条件。如乳腺癌2/3以上呈现“不痛不痒”的肿块,除非神经系统、骨、肝等神经纤维分布丰富的癌才有早期疼痛。肿块小的有时反而侵蚀力极强,淋巴转移较早,或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有远期转移。
治未病--预测--癌早期发现的困难性 • 2.癌善于伪装癌的早期难以发现还在于它的伪装性和隐敝性,有不少癌伪装成急性炎症,如“类炎症性乳腺癌”,出现皮肤潮红、水肿、灼热及疼痛,酷似急性乳腺炎。再如一些乳腺癌常以乳腺增生症的形式作为掩护,某些癌可以乔装成溃疡的形式而暗地发展,如胃癌即可以以溃疡的形式长期不知不觉地匿进着。
治未病--预测--癌早期发现的困难性 • 3.善于隐蔽鼻咽癌常选择鼻咽隐窝,阴道癌则藏于阴道后穹窿。又如有些癌症(如甲状腺癌)可长期隐匿性存在着,甚至在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有的则偷藏于器官腺管内而难以发现。如早期乳腺癌由于癌肿极小,匿藏于乳腺管内,无法发现,因此经常延误了病情,而胃癌则常以萎缩性胃炎的形式匿性进展。
治未病--预测--癌早期发现的困难性 4.长期潜伏性交界痣、皮内痔可以长期 不活动,如体内只要有一个黑色素细胞瘤出现 则身体其它部分埋伏着的交界病、皮内痔均 会突然发生响应,全都几乎同时发生癌变。有 的癌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开始潜伏。有学者说, 在妊娠期妇女因治疗给予雌激素,通过胎盘血 循到达胎儿生殖道,可致其上皮细胞发生突变, 这些突变的细胞可潜伏14~22年,至到女孩发 育至青春时期才暴露生殖道的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