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518 Views
第 10 单元小测. 请赶快准备哦!. 课前重点知识小测(第 10 单元). 1 、 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_______________ 2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______ ,设计者是 ______ 3 、“侯氏制碱法”的作者是 ______ 4 、魏源编成 《 ______》 一书,严复译著 《 ______》 5 、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______ 帝,废除于 ______ 年 6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时期,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课前重点知识小测(第 10 单元). 张謇. 詹天佑.
E N D
第10单元小测 请赶快准备哦!
课前重点知识小测(第10单元) • 1、 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_______________ • 2、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______,设计者是______ • 3、“侯氏制碱法”的作者是______ • 4、魏源编成《 ______》一书,严复译著《 ______》 • 5、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______帝,废除于______年 • 6、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时期,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课前重点知识小测(第10单元) 张謇 詹天佑 • 1、 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_______________ • 2、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______,设计者是______ • 3、“侯氏制碱法”的作者是______ • 4、魏源编成《 ______》一书,严复译著《 ______》 • 5、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______帝,废除于______年 • 6、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时期,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京张铁路 侯德榜 海国图志 天演论 隋炀 1905 戊戌变法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第1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成立: •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西藏和平解放 (热点问题) 巩固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不考)
▲考点一:新中国的成立 ▲1、标志: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54门礼炮齐鸣28响 • 54代表: 54个民族、纪念五四爱国运动 28代表: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思 考: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个时间分别指什么时期? •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指1946—1949年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指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 开辟了…… 中国结束了…… 真正成为…… 国际: 壮大了…… 鼓舞了……
▲考点二: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西藏民主改革1959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左起:阿沛·阿旺晋美;毛泽东;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考点二:西藏和平解放 思 考: 我们应如何看待今天的“藏独”分裂势力?请你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 2、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3、清朝时,册封“达赖、班禅”,形成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考点三:土地改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国前的土地改革 1、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28年) 2、抗战时期的土地改革(1941年)。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
考点三: 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 2、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土 地 改 革 必要性(原因) 经过 结果 1950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50至1952年底)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意义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
10% 20-30% 90% 70-80%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地主 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 1950年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思 考: 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 农民拔除地界碑的依据是什么? 4. 这一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1. 土地改革 2.原因: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 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2. 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 农民拔除地界碑的依据是什么? 4. 这一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P61 1—5 AA DB 6—8 AAC P63 1、 DACD 2—5 DCA ADB 6—10 CBD C DD D A 11—12 BDA A
P64、 13(1)图一:虎门销烟 图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或第二次鸦片战争); 图三:五四运动 图四: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2)图一:虎门销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图三: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图四: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3) 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1927-1937年: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1937-194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1945-1949年:进行解放战争。 (4)图片四: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意义:见《学案》P61
P183 1—5 ADBDA 6—10 ADDBC 11—15 DCADD 16—18 CB
P184 • 18(1)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 (2)从封建农奴制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制度。 • (3)让西藏的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爱党、爱祖国、爱新西藏的感情;使他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