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likes | 975 Views
第二章 厚重的历史画卷. 基本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辽宁的历史发展和辽宁的历史遗迹,了解辽宁的文物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重点难点 : 1 、辽宁的历史发展 2 、辽宁的清史摘要 3 、辽宁的文物. 第二章 厚重的历史画卷. 第一节 历史足迹 第二节 岁月遗痕 第三节 文物荟萃. 第一节 历史足迹. 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位于营口市大石桥南永安乡西田电村的金牛山遗址,距今已有三四十万年之久 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活动遗址: 本溪庙后山遗址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
E N D
第二章 厚重的历史画卷 基本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辽宁的历史发展和辽宁的历史遗迹,了解辽宁的文物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重点难点 : 1、辽宁的历史发展 2、辽宁的清史摘要 3、辽宁的文物
第二章 厚重的历史画卷 第一节 历史足迹 第二节 岁月遗痕 第三节 文物荟萃
第一节 历史足迹 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位于营口市大石桥南永安乡西田电村的金牛山遗址,距今已有三四十万年之久 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活动遗址: 本溪庙后山遗址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喀左县鸽子洞遗址
第一节 历史足迹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共7处:(6万年至1万年前) 蹦河上游的建平人遗址 锦州凌海市的沈家台遗址 朝阳凌源市的西八间房遗址 鞍山海城市的孤山遗址 大连瓦房店市的古龙山洞穴遗址 丹东东港市前阳遗址 鞍山海城市的仙人洞遗址
第一节 历史足迹 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 沈阳的新乐遗址 大连长海县广鹿岛的小朱山遗址 朝阳市凌源、建平的牛河梁遗址 阜新市查海遗址 朝阳市喀左的东山嘴遗址
第一节 历史足迹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即夏、商、周时代直至战国,辽宁地区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 辽宁地区最早隶属于冀州、青州,夏商时为幽州、营州之地;周灭商后,封了71个诸侯国,辽宁则属于其中的燕国。
第一节 历史足迹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在这里设郡置守,设置了辽东、辽西等郡,郡治分别在襄平(今辽阳)和阳乐(今义县偏南大城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宁地区因辽水(今辽河)流域平原千里一望如海,故称 “辽海”; 唐王朝建立后,征服了高句丽,于公元668年设立安东都护府。辽宁西部设营州都护府,隶属河北道管辖。
第一节 历史足迹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辽政权,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北方的王朝。 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朝政权平定辽东,接管了元朝对辽宁地区的统治,又设辽东都指挥使司于辽阳,简称 “辽东都司”。
第一节 历史足迹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18年5月,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战中,大败明军;1621年3月又率军攻克沈阳,夺取辽阳。 1622年迁都辽阳,4年后再迁都沈阳。
第一节 历史足迹 皇太极命名沈阳为盛京 光绪二十三年在今辽宁地区设奉天省,其治所在奉天府,辖今辽宁全省及内蒙古、吉林一部分地区; 1928年,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后,为了国家统一,毅然宣布 “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上报南京,申请省名改为 “辽宁”。
第二节 岁月遗痕 一、清前史迹 1.东临竭石有遗篇 2.医巫闾山著显陵 3.五女山诗谱高句丽
第二节 岁月遗痕 二、清史摘要 1.努尔哈赤与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满语 “金”的意思)出身于贵族之家,其父塔克世、祖父觉昌安以及祖先,都世袭为建州卫指挥,是建州女真的上层人物; 1615年,也就是后金政权建立的前一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兵农合一的制度,为后金国家政权的基础; 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后金政权,自称 “覆育列国英明汗”(简称“英明汗”),他就是清太祖。
第二节 岁月遗痕 1618年,萨尔浒大战中打败明军;1621年,努尔哈赤率军一举攻克沈阳。 为巩固对占领区统治,努尔哈赤说服诸臣迁都辽阳,4年后,再迁都沈阳。 萨尔浒之战,是我国历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这一战例是后金由弱转强、明朝由强转弱并江河日下最后走向覆灭的开始。
第二节 岁月遗痕 2.集军政才能于一身的皇太极 皇太极生于1592年,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他少年英雄,善骑射,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22岁时被提升为正白旗主旗贝勒,一直是努尔哈赤的有力助手。 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在代善等人的支持下,继承了汗位,为清太宗,次年改元天聪。 松山战役 反间计杀害袁崇焕; 劝降洪承畴; 皇太极,集军政才能于一身,驰骋纵横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但是,1643年8月9日,突然在沈阳故宫的清宁宫内端坐无疾而终,享年52岁。
第二节 岁月遗痕 辽东三京: 兴京——赫图阿拉 东京——辽阳 盛京——沈阳 关外三陵: 永陵——祖陵 福陵——努尔哈赤 昭陵——皇太极
第二节 岁月遗痕 康熙十年,17岁的“少年天子”玄烨,决意继承其父遗志,前往盛京拜谒祖陵; 初次东巡之后,他又于康熙二十一年和三十七年,分别以“三藩平定”和 “剿灭噶尔丹”为由,又两度东巡谒陵; 乾隆皇帝也效法其祖父4次东巡; 嘉庆皇帝两次东巡; 道光皇帝东巡一次;
第二节 岁月遗痕 按 “三陵”辈分高低: 先祭永陵 再祭福陵 后祭昭陵 最后入盛京城驻跸 举行谒陵礼成庆典 然后起驾回銮 祭陵礼仪程序 第一天举行 “展谒礼” 第二天举行 “大飨礼"
第二节 岁月遗痕 盛京旧宫 ·康熙 双悬凤阙隐金铺,想见龙飞握瑞符; 殿列丹宵崇大政,官开紫极接神区; 君臣际会风云日,版籍留存山海图; 堂构有怀追往事,土阶俭朴示规模。 3、悲壮惨烈的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从 “明治维新”后就蓄谋侵略朝鲜和中国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1894年7月,日本借口帮助朝鲜改革内政,派兵占领朝鲜王宫,并在朝鲜牙山口外半岛附近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发动了一场罪恶的侵略战争,由于这一年是中国的旧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之为 “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