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952 Views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与职业技能鉴定. 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目 录 第一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 第三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 国家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第一部分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背 景 特 征 现 状. 一、背 景. 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
E N D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与职业技能鉴定 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目 录 第一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 第三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 国家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第一部分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背 景 • 特 征 • 现 状
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 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焦点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劳动力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四流合一: -- 新生劳动力 1000万人 -- 失业人员 800万人 -- 下岗职工 600万人 -- 农村转移劳动力 富余劳动力1.5亿人 每年新增500-600万
新时期就业方针 劳动者自主择业 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
2. 我国职工队伍素质基本状况 • 从目前情况看,劳动力素质状况令人担忧 • 新生劳动力素质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 下岗失业人员素质不能满足转岗转业需要 • 企业职工素质与生产经营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影响就业质量 • 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更是亟待开发
五个突出问题: • 技术工人总量不足,职工队伍素质结构不尽合理 • 技术工人技术等级偏低,职工队伍技能素质堪忧 • 高技能人才年龄偏高,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 • 职工流动比例逐年上升,国企技术工人流失严重 • 职工队伍文化素质不高,企业职工培训弱化
“十五”时期我国技术工人需求预测 • 技术工人需求总量进一步增长,技术工人重心呈整体上移趋势。 • 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由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建立起科学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做出战略调整 —— 实行学业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两种证书制度。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 • 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 •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学历文凭 职业资格 学科性教育 职业性教育 职前|职后 职前|职后 基础性教育 高级 高级 中级 中级 初级 初级 人力资源开发两大支柱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劳动部门为主导) 学历文凭制度 (教育部门为主导) 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学科分类和学科体系 普通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 学历文凭考试 职业资格证书 学历文凭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 是国际上通行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 认证制度
基本特征 • 国家证书制度 • 现代认证规则 • 标准参照考试模式 • 职业导向内容体系
(1)国家证书制度 • 竞争性管理:非政府证书 • 非竞争性管理:国家证书
(2) 现代认证规则 • 需求方 • 供给方 • 第三方
(3) 标准参照考试模式 • 常模参照-相对性-选拔性 • 标准参照-绝对性-达标性
(4) 职业导向内容体系 —全球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共同方向 •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 • 政策框架 • 等级结构 • 管理体制
2.1 政策框架 法 律:《劳动法》 《职业教育法》 法 规:《工人考核条例》 部门规章:《关于技师聘任制暂行规定》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 标 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命 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 《国家题库网络建设与运行规程》 考 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 证 书:《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与管理办法》 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办法》 质 量:《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工作规则》
就业准入制度 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 6号部令 主要内容是对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
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鉴定 94年--96年 97年--99年 2000年--2003年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序列 初级技能 (五级) 中级技能 (四级) 高级技能 (三级) 技 师 (二级) 高级技师 (一级) 技 能 层 技 术 层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 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 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管理能力。
技术技能型人员系列 学术工程型人员系列 对照 荣誉级: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获得者 荣誉级:中华技能大奖 全国技术能手 对照 高级工程师,教授 副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一 级:高级技师 对照 二 级:技 师 工程师,讲师 对照 三 级:高级技能 助理工程师,助教 对照 四 级:中级技能 五 级:初级技能
国家技能 鉴定所 培训(培训就业)处 省级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 培 训 就 业 司 省级鉴定指导中心 地方技能 鉴定站 劳 动 保 障 部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特有 工种鉴定站 行业鉴定指导中心 行业协会 行业特有 工种鉴定站 行业鉴定指导中心 国务院直属 总公司 行业鉴定指导中心 部 鉴 定 中 心 行业特有 工种鉴定站 解放军总参军务部 军队系统 (技术兵) 军队系统 技能鉴定站 军队鉴定委员会办公室 中直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 中直或 国务院系统 工人考核机构 2.3 管理体制 国管局工人考核委员会 工人考核机构
行政管理机构 技术指导机构 具体实施机构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技能鉴定所站 • 制定法规政策 • 统筹协调 • 监督检查 • 制定技术文件 • 技术支持 • 组织实施 • 实施准备 • 鉴定实施 • 结果申报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系
第三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 • 标 准 • 教 材 • 题 库 • 考 务 • 督 导
工种分类 3.1 职业标准 45个行业 4700个工种 大类 8 中类 66 职业分类 小类 413 细类 1838
《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知识分析法 《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考核大纲 《国家职业标准》 职业功能分析法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