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古蹟簡介

古蹟簡介. 報告內容: 一、認識台灣古蹟 二、古蹟的建造 三、欣賞台灣古蹟 四、出發去親近古蹟 五、古蹟保護與再利用 六、苗栗縣古蹟簡介 參考網址: http://www.dm.ncyu.edu.tw/search/search.htm. 一、古蹟的定義. 古蹟是經過時間考驗,能幸運躲過各種天災人禍包括:戰爭、人為破壞(火災、人為不當使用)、自然界的破壞(地震、材料風化)等原因,而存留至今的古代建築物。其中不一定是宮殿、廟宇,還包括了:城牆、城門、砲台、民居、遺址、牌坊 … 各種具有歷史意義及特色的建築物都算是古蹟。.

cutt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蹟簡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蹟簡介 報告內容: 一、認識台灣古蹟 二、古蹟的建造 三、欣賞台灣古蹟 四、出發去親近古蹟 五、古蹟保護與再利用 六、苗栗縣古蹟簡介 參考網址:http://www.dm.ncyu.edu.tw/search/search.htm

  2. 一、古蹟的定義 古蹟是經過時間考驗,能幸運躲過各種天災人禍包括:戰爭、人為破壞(火災、人為不當使用)、自然界的破壞(地震、材料風化)等原因,而存留至今的古代建築物。其中不一定是宮殿、廟宇,還包括了:城牆、城門、砲台、民居、遺址、牌坊…各種具有歷史意義及特色的建築物都算是古蹟。 古蹟是早時人類生存與面對各種生活需求所存在的產物,不論任何人建造的都能反映出當時的歷史背景與時代意義。在台灣,不論是荷蘭人所建的紅毛城或是原住民的石板屋與漢人所建的龍山寺,他們的價值是平等的。當然年代較早的保存不易留下來的較少自然較為珍貴,所以總歸起來,一座建築物只要不是在我們這個年代所興建的,而它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的話,那就稱得上是值得保存的古蹟。

  3. 二、古蹟的類別 臺灣的古蹟可以說是中國古蹟類型的縮影, 不但體制皆備,且具精緻特色。 依使用功能可區分為十三大類, 包括:城郭、關塞、衙署、書院、宅第、園林、 寺廟、教堂、牌坊、碑碣、陵墓、橋樑、及其他建築。

  4. 一、古蹟的材料 傳統建築的建材以磚、瓦、木、石及土五種為主;但由於傳統建築中各個構件的所扮演的功能不同,假使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構件部位,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特色。

  5. 二、古蹟的構造方式 以樑及柱支撐屋頂之構造方式,其特徵為牆身不承重。 中國主要宮殿及大廟以「柱樑構造」為主。承重牆構造 :  以牆身支撐屋頂之構造方式,其牆身為「結構體」,不能任意挖洞或變形。民宅多以此種方式構建。 混合構造:  將柱樑構造與承重牆構造混合使用之構造方式,通常外部為「承重牆構造」,內部為「柱樑構造」。次要宮殿、中小型寺廟及豪宅以此混合構造為主。

  6. 一、佈局 一般台灣傳統的建築在建造之前,都會請精通堪輿的地理先生來看風水,也就是為了尋找適宜的自然環境。其中分為:配置座向、建築方位。 配置座向: 前方面開闊面水、後方背山,為古自今,所認為的好風水。為什麼?「氣遇水則聚、遇風則散」所以背山面水才能聚氣;而如此的觀念在平地,則會前方鑿池、後方種樹林來代替。除此之外,這種配製的視野、採光、通風都很好,前方的水池,可供日常生活所需也可調節氣溫。

  7. 二、格局 三落兩護龍式,屋頂為燕尾式,正身為五開間,第一落門廳及第二落客廳為一單元,其附屬空間為左右兩側的護龍(門房);第三落祖廳有私密性較高的中庭,兩側之護龍為低輩份族人居處,亦有獨立之庭院(即日月井)。原來在屋前尚有一落大門廳及倉庫(儲米用),均為磚石及土埆造,約於1936年遭拆除。大埕外大門設兩側,前有半月池拱護。

  8. 三、彩繪 水墨:以墨色來表現,呈現出水墨的效果, 多出現在壁堵部分、樑上也有繪製水墨來做裝飾。平塗:彩繪中一般最常見的技法,直接以刷筆沾色料繪製。退暈: 也稱為化色,是用同色系的顏色,來做出由深到淺的變化, 早期的匠師技法高明,可以利用指頭沾顏色來做出這種效果。擂金畫: 以黑色為底,再塗上金粉擦出圖案,整體看來給人高貴典雅的感覺。瀝粉貼金: 利用灰泥、綠豆粉及膠攪拌成泥,裝在圓錐狀的筒子裡擠壓,出現輪廓線,在貼上金。這是較晚期發展出的技法,多用在門神的繪製上,較具有立體感。安金箔:用大小約一吋的金箔紙,貼在彩繪中,使其呈現絢麗的效果。

  9. 四、雕刻 雕刻在傳統建築中有各種不同的材料,包括了木雕、石雕、磚雕。  木雕在寺廟中大多位於屋身、屋架的部分,其都有所謂的結構功能,所以匠師在雕刻時,必須明確區分。承受較大結構的部位僅能淺雕,輔助性的構材才能進行的雕刻繁複。建築中木雕的部位,包括了:吊筒、豎材、斗拱、雀替、藻井、門簪、獅座、員光…等。  豐富的石雕常是寺廟入口的重要裝飾,大多位於臺基或為重要的龍柱。石雕一般不易損壞,常是寺廟中保留最古老的物件。建築中石雕的部位,包括了:御路、柱礎、石獅、抱鼓石、門枕石、壁堵、石柱…等。  「磚」的製作,約開始於東周時期,當時磚的表面刻上花紋。在戰國時期,除了簡單的幾何圖案外,更發展出龍、鳳等圖案線條。在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期間,則出現了四十至五十公分的磚雕作品,內容包括了歷史典故、飛仙走獸、家居生活。但晉朝之後,磚雕刻便不再盛行。 磚雕線條剛硬、直挺,十分受文人喜愛,但不易製作,所以數量並不多。

  10. 五、裝飾 剪黏:  先以鐵絲綁製成骨架,用灰泥形塑出內坯的形狀,匠師再用剪子將各色陶瓷杯碗剪成所需的大小,黏貼在灰泥的表面。剪黏原本只是交趾陶的代用品,因交趾陶較昂貴而泥塑不耐用而發展出來的。此後匠師發現剪黏的作品不但耐用且可自由發展及創作,因此成了一種風氣。近代大多改用彩色玻璃或塑膠片當作材料,色彩十分鮮豔,相較於過去失去原本廟宇樸拙的風味。常見於屋脊上的裝飾。交趾陶: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燒製而成的陶製品,質地較軟色彩鮮豔,製作較為繁複,但質地鬆脆、不易保存且技巧性高,因此費用較於昂貴。常出現在壁堵或墀頭內。 泥塑:  利用灰泥捏塑成形,表面再上漆。表面漆上顏料後,不仔細辨認,常被誤以為是交趾陶作品。泥塑作品不及交趾陶作品耐用、精緻;但因製作容易、價錢較便宜及尺寸大小較不受限制,所以廣泛的使用於寺廟及住宅的壁堵、脊堵及屋檐的排水口上。 組砌:  利用石、木材、磚、瓦等建築材料原本的造形排列組合出不同的圖案,使其產生趣味及不同的變化。最常出現於院牆、窗戶、壁堵使建築物看來更豐富且具特色。

  11. 資料的蒐集整理 如果你要出發去實地參觀古蹟我們一定要先做一些事前的準備工作 第一步先去查明要參觀古蹟的詳細地址(到底古蹟在哪裡?附近有沒有較大的指標)找到地址之後,我們可以使用何種交通工具去?(搭火車、公車、捷運或是請爸爸媽媽開車?)最後一個查詢工作,就是去瞭解參觀古蹟的相關資料。例如:當地的歷史、風土民情、這座古蹟與當地的相關性…等。

  12. 第二步我們要帶什麼東西呢?千萬不要認為我們去隨便走走看看,要親自做些記錄才會讓你印象深刻,有對古蹟不同的想法~所以,記得帶著你的照相機、筆記本~照下你認為的重要景致,記下你觀察到或訪談到的重要收穫!!第二步我們要帶什麼東西呢?千萬不要認為我們去隨便走走看看,要親自做些記錄才會讓你印象深刻,有對古蹟不同的想法~所以,記得帶著你的照相機、筆記本~照下你認為的重要景致,記下你觀察到或訪談到的重要收穫!! 當你到了目的地~應該如何開始欣賞這座古蹟呢?首先先觀察古蹟的平面格局是何種形式?是一條龍?兩進兩護龍?或是~這座古蹟重要的特徵、特色?和別的古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種作法? 當你觀察了大的格局之後,緊接著要注意到古蹟內部的文物石碑、匾額、楹聯及牆上所記載的文字,可以瞭解這座古蹟的歷史有時候相關的記載或當地居民、屋主的說法也許不一定相同,所以我們必須靠其他相關可靠的文物來證實。向是在廟宇中所刻的碑文、各種修建記錄都是重要的線索

  13. 古蹟價值的思考 古蹟和人一樣也會老,年代越久,越容易損壞,如果除去外力破壞的部分,材料本身會老化,像是木材會脆裂、會受蟲蛀,木材上的彩繪也會褪色、剝落,而磚、瓦、石材也會隨著古蹟的年紀越大而受到風化更加嚴重,甚至有些會有安全上的問題因此當古蹟受損、被破壞時,我們有責任將它修好。 因為,古蹟是歷史的見證,使我們瞭解過去的生活與文化水準不論是何種時期或是何種類型的古蹟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而要如何修呢?「維持原貌」是非常重要,而非「煥然一新」因為如果你改變了古蹟的材料、形式、原貌,將無法讓下一代見證到這些珍貴的歷史。 因此如果在修護過程中,有些建材受損或嚴重腐朽,無法完全保留原本的建材,不得不更換的時候,因盡可能的保留原樣,將減損降到最低。 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古蹟會被損壞而不去使用它。相反的,因為台灣的氣候濕、熱、蟲害多,好好的使用這些古蹟、賦予它新的功能,更可以減緩它損壞的速度。當這些 古蹟需要維修時都必須經過公部門的核準,甚至於專家學者謹慎的研究討論,才可以進行維修。 這些古蹟都彌足珍貴,像是一本活的歷史課本,清楚的紀錄了台灣發展的點點滴滴,我們應該好好保存,繼續流傳給下一代是我們大家的責任。

  14. 中港慈裕宮 鄭崇和是開臺進士鄭用錫之父,父以子貴,死後亦獲哀榮,因此,其墓規模甚大,為現存古墓保存最完善者之一。鄭家原籍金門,崇和生於乾隆21年,於19歲時渡海來臺,卜居於後龍,發跡後才遷到淡水廳竹塹。    崇和熱心公益,當時新竹一帶,閩粵雜處,常有械鬥事件發生,經崇和曉以大義,始得平息;又竹塹多山野,土番輒出殺人,崇和便集壯丁,鳩資設隘,以保護行人。當時文風未開,崇和更倡教育,授課教書,頗受地方尊重。道光7年,崇和卒,其子用錫為之築墓。   此墓在省縱貫大道往通霄鎮和苗栗市的交口處,也就是後龍十班,坑停車站的正後方,很容易便能找到。坐西向東,結構相當壯觀。進口處可先窺見一方神道碑:「皇清覃恩誥贈奉政大夫禮部員外郎晉贈通奉大夫奉旨入祀鄉賢祠庵鄭先生暨德配覃恩誥封大宜人晉贈夫人恭懿陳夫人神道」,本省尚存古墓有神道碑者不多。   墓顯得渾厚壯大,墓前文武石人、石馬、石羊、石虎及石旗竿的雕刻,相當精巧,尤其文武石人,雕工精細更是栩栩如生。墓碑上面橫寫著:「梧江」,中央:「皇清誥贈通奉大夫二品夫人顯祖考祀鄉賢祠鄭公妣鄭門陳太夫人金葬佳城」。上款:「出治卯子月」。 下款:「四大房孫男如樁如梁如雲如蘭等重修」。顯示同治6年重修過。

  15. 勝興火車站 勝興火車站海拔標高四百零二點三二六公尺,是台灣縱貫鐵路最高點,該站設於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原稱「伯公坑」信號場,後改名為十六份信號場,民國二十四年,又改稱「十六份驛」,開始客運及貨運業務。 勝興站座落山谷中的小台地上,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每根標柱都完全不使用釘子,勝興車站附近有九座山頭環繞,造型十分特殊,具有避邪的作用,站區景致的布置,極富巧思,各色花木,隨地勢栽植,錯落有致,看來賞心悅目,台灣鐵路沿線各站,景色有如此明媚多姿者,實在不多。站外十數戶民家聚居,小小山村,深處群山中,居民和緩悠然的生活步調,使人深深著迷。   勝興至關刀山的地段,屬鯉魚潭水源保護區,得以保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道路蜿蜒伸長其間,清涼靜謐,意境幽雅。沿途,縣政府觀光課設有路標,一目了然,人人稱便。目前則是中部地區青年學子登山郊遊瀏覽風景最熱門的地點。

  16. 苗栗文昌祠 古蹟等級:三級古蹟古蹟類型:寺廟 簡介 苗栗文昌祠位於現在的苗栗縣苗栗市區西南,中正路與文昌路交叉口上。面 積為1,387平方公尺,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十九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 第三級古蹟。 苗栗文昌祠是一座三開間兩進兩廊的合院式祠宇。祠前有寬闊的廟埕,埕前 有一道照牆與中正路分隔,照牆左右設出入的山門各一座。前殿外檐裝修多由砂 岩雕成,正面開三門,抱鼓石特別碩大,是其他廟宇比較少見的。中門左右鏤雕 石質夔形圓窗,形式古樸。大木結構多用角形樑,是主要的特徵。由於民間相信 文昌帝君職司考運,所以每屆考期、臨考的學子除了祈求金榜題名之外,考取後 還願時多將姓名及校名留下,久而久之,琳琅滿目,就為文昌祠的正殿空間添加 幾許特殊的景觀。 http://www.ag007.com.tw/travel/guge/guge-n/gugen0064.htm

  17. 賴氏節孝坊 • 古蹟等級:三級古蹟 • 古蹟類型:牌坊 簡介 賴氏節孝坊在苗栗市福星山公園。 賴氏節孝坊,為一座四柱三間三層的石造牌坊,石材採用花崗石與部分砂岩 雕成,立體結構保存相當完整。建築物坐西北朝東南,有石獅﹑望柱及欄杆加以 環圍。一字排開的四柱,面寬488.5公分,高510公分。上層頂檐的下方,安有「 聖旨」牌一方,柱身前後則刻有楹聯數幅。 http://www.ag007.com.tw/travel/guge/guge-n/gugen0072.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