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人們用身高及體重的指標來衡量高矮及胖瘦,我們該用什麼指標來評定一個國家是富裕還是貧窮?

人們用身高及體重的指標來衡量高矮及胖瘦,我們該用什麼指標來評定一個國家是富裕還是貧窮?. 一國境內 人士在 特定期間 內生產的 最終產品 的總 市場價值. 只要是在國境內生產,不分本國人或外國人. 衡量時間最短為一季,最長為一年。只要是當期產出(即使未賣出)一律計入當期. 國內生產毛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 須經市場交易 的產品 才列入 但農人自產自用的農產品與自用住宅的設算租金,因數量龐大且估算容易,也列入. 最終產品 是指作為最終使用之產品,而非作為生產原料之用的「 中間產品 」

curran-hor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們用身高及體重的指標來衡量高矮及胖瘦,我們該用什麼指標來評定一個國家是富裕還是貧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們用身高及體重的指標來衡量高矮及胖瘦,我們該用什麼指標來評定一個國家是富裕還是貧窮?人們用身高及體重的指標來衡量高矮及胖瘦,我們該用什麼指標來評定一個國家是富裕還是貧窮?

  2. 一國境內人士在特定期間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市場價值一國境內人士在特定期間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市場價值 只要是在國境內生產,不分本國人或外國人 衡量時間最短為一季,最長為一年。只要是當期產出(即使未賣出)一律計入當期 國內生產毛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須經市場交易的產品才列入 • 但農人自產自用的農產品與自用住宅的設算租金,因數量龐大且估算容易,也列入 • 最終產品是指作為最終使用之產品,而非作為生產原料之用的「中間產品」 • 例如:買雞蛋吃,雞蛋是最終產品,但買雞蛋做蛋糕賣給別人吃,雞蛋為中間產品

  3. 民間消費支出(consumption) GDP=C+I+G+(X-M) 本國消費者購買的消費性產品

  4. 投資支出(investment) GDP=C+I+G+(X-M) 消費者、廠商及政府所購買的機器設備、廠房等可作為長期使用的生產工具

  5. 政府消費支出 (government purchases) GDP=C+I+G+(X-M) 政府部門為了維持運作所支付的開銷,例如公務員、軍人的薪水

  6. 淨出口(export - import) GDP=C+I+G+(X-M) • 出口額減去進口額 • 數字為正則為貿易順差,數字為負則為貿易逆差

  7. 一個國家的常住居民在特定期間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市場價值一個國家的常住居民在特定期間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總市場價值 國民生產毛額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在國外停留不超過一年的本國人,以及在本國停留超過一年的外國人 政府駐外人員雖常居海外,但仍屬於常住居民

  8. 的所得 民在國內 非常住居 所得 在國外的 常住居民 短期來臺的外籍勞工、外籍教師 在海外工作或居住的臺灣人 國民生產毛額 GNP = GDP- +

  9. GDP計算相關問題 • 中古車是否納入GDP? • 股市賺到的錢是否納入GDP? • 股市交易的手續費是否納入GDP? • 獎學金、理賠金、低收入戶生活補助金是否納入GDP? • 農夫自地耕種,自己吃而沒有賣出的穀物,是否納入GDP? • 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所省下的租金,是否納入GDP?

  10. 國民所得與經濟福祉

  11. 一個國家和過去相比,在一段時間(例如一年)內創造了更多的產出一個國家和過去相比,在一段時間(例如一年)內創造了更多的產出 某年GDP 某年的經濟成長率 ( ) = -1 ×100% 前一年GDP 經 濟 成 長

  12. 例如, 臺灣2011年GDP為14,792,928百萬元 2012年為14,988,594百萬元 臺灣2012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14,792,928 ) ( -1 × 100%≒1.32% 14,988,594

  13. GDP指標 的限制 未計入自然環境破壞 忽略產品的品質 未計入市場外的產出 未計入地下經濟 忽略生活品質 不考慮所得分配

  14. 國家競爭力

  15. 人們過去普遍使用國民所得指標來評估一國的經濟發展情形人們過去普遍使用國民所得指標來評估一國的經濟發展情形 • 但至1980年代開始有學者提倡納入政治、社會、教育等其他面向,以更準確地掌握一國的發展狀況及潛力,因而提出國家競爭力的概念

  16. 臺灣的國家競爭力

  17. WEF全球競爭力報告對臺灣的評比 臺灣被WEF歸類為第三階段的經濟體,競爭時必須仰賴創新,近年排名都是10 幾名 在2013−2014年期間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當中,臺灣是第12名,主要落後歐美國家 在亞太地區裡,臺灣僅次於新加坡(2)、香港(7)及日本(9),但高於南韓(25)、中國大陸(29)等主要競爭對手

  18. IMD 世界競爭力年報對臺灣的評比 IMD近年給予臺灣不錯的評價,在2013年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中,臺灣排名第11 在亞太地區裡僅次於香港(3)及新加坡(5),領先澳洲(16)、中國大陸(21)、南韓(22)、日本(24)及紐西蘭(25)

  19. 國家競爭力評比的問題 國家競爭力的概念不容易定義 不論是WEF或IMD的評比,本身都具有相當的主觀性 評比設計上的爭議 強調經濟產出,有過於偏重廠商的疑慮 許多指標的計分原則都是對廠商愈有利,則分數愈高,但是這個原則本身就有爭議 偏向廠商的角度來評比 目前國家競爭力評比仍偏重短期的經濟表現,對社會及環境則著墨較少 例如,全球競爭力報告並不考量人口老化、貧富差距,也不考慮資源消耗、環境汙染 世界競爭力年報對上述問題略有著墨,但比重不高,無法確切反映一國的永續發展程度 無法反映一國永續發展 隱私權

  20. 經濟發展的要素

  21. 經濟發展的意義 經濟發展得考量所得、教育、健康、社會結構、環境等多個面向,因此各種不同的指標應運而生,包括識字率、嬰兒死亡率、自來水普及率、平均每人小汽車擁有量等 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其平均每人國民所得較高,國民平均壽命、教育程度與居住品質也都隨之高出許多 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DI)是反映各國經濟發展的常用指數,除了考量平均每人GDP以外,還加入了預期壽命及教育程度(包括成人識字率與綜合入學率),以衡量健康與教育兩個參考因子 臺灣在人類發展指數的世界排名大約落在20名到30名中間

  22. 經濟發展要素

  23. 永續的經濟發展

  24. 從國民所得指標或國家競爭力評比來看,經濟成長被視為好事;但近年「資源有限」的事實日漸明顯,人們開始提倡「永續發展」的概念從國民所得指標或國家競爭力評比來看,經濟成長被視為好事;但近年「資源有限」的事實日漸明顯,人們開始提倡「永續發展」的概念 《2012年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人類在2008年對地球的影響,地球需要1.5年才能復原;若人口成長速度與生活方式改變不大,到2030年時,人類將需要2個地球 當人類對地球的影響超過地球的負荷能力時,就會傷害自然資本的質與量,連帶降低未來的生產力及生活品質 例如,臺灣周邊海域的海洋資源豐富,但過度捕撈與汙染卻使海洋資源日漸枯竭,像烏魚的捕獲量就曾經從全盛時期的每年270萬尾,減少到不足20萬尾

  25. 不同情況下,人類活動所需要的地球數量

  26. 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幫助

  27. 永續發展的意義 聯合國對永續發展的定義:「能滿足當代需要,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的發展」 永續發展要使人類活動在各個面向「收支平衡」,避免損害各式資本,以維護未來世代的生活福祉 1 2 對照國民所得指標及國家競爭力評比後可以發現,自然資本及社會資本並未受到足夠的關注,甚至完全被忽略 因此,經濟成長率及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不必然代表人類社會能持續繁榮,反而有可能是人們透支當前資源、預支未來幸福的結果

  28. 永續發展的三個面向

  29. 聯合國與永續發展

  30. 永續發展指標 自然資源的用量超過環境再生能力時所產生的損失 估算環境汙染所造成的損害,或是為了減少環境汙染所須投入的成本 綠色GDP = GDP − 自然資源折耗 − 環境品質質損

  31. 我國的綠色GDP 行政院主計總處:我國2011年的GDP約為新臺幣13兆6千7百億元,自然資源折耗及環境品質損共約8百億元,約佔GDP的0.6%,而綠色GDP則是13兆5千9百億元 對照我國近5年的GDP與綠色GDP,後者的成長率都高於前者,可能顯示我國在環保方面有所改善 但也可能是因為我國綠色GDP尚未獲得社會足夠重視,政府也沒有積極克服技術上的問題,因而缺漏許多項目的結果

  32. 我國的綠色國民所得帳 自然資源折耗 環境品質質損 自然資源服務價值 環境支出及環境稅 礦產與土石資源 土壤資源 水資源 森林資源 海洋資源 土地與生態系統 空氣汙染 水汙染 固體廢棄物 土壤與地下水汙染 我國編製的綠色國民指標仍有多個項目未被納入(圖中白底的項目)

  33. 兼容性財富指標 2012年,聯合國首度提出兼容性財富指標(Inclusive Wealth Index,IWI)的概念,並針對1990−2008年GDP佔全球四分之三的20個國家編製IWI IWI:如果能維護社會中的人力資本、人造資本、自然資本、社會資本等各式資產,則這些資產就能持續供應人類所需,保障未來各世代的生活福祉 聯合國:列入評估的20個國家在1990−2008年都有不錯的經濟成長,但若以IWI來看,這些國家因為大量消耗自然資本,所以成長幅度都大幅下降 例如,中國大陸的GDP在這段期間成長422%,美國、巴西及南非則分別成長37%、31% 及24%;然而IWI顯示,中國大陸的實際成長幅度只有45%,美國與巴西則是13%、18%,南非甚至衰退了1%

  34. 四類指標的比較

  35. 思考與行動 • 垃圾減量大作戰 • 垃圾減量是政府正在推廣的環保政策,請各位同學參考以下四個案例,討論當大家致力於垃圾減量時,各個家庭、廠商、整體社會可能產生的成本與效益。 • 日本出現了全國首家環保便利商店,店內不販售任何罐裝及寶特瓶飲料,顧客自備杯子、容器即可購買咖啡及清涼飲料,並有折價優待。 • 減少使用塑膠袋,可能並不會減少石油的使用量。 • 金山鄉垃圾隨袋徵收,往後每年金山鄉民眾可減少356萬元的垃圾費支出。 • 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自從我們開始執行垃圾減運政策後,資源回收的數量成長為原來的3 倍。」

  36. 實戰演練 B • ( )1. 雞蛋有多種用途,可販售給麵包店加工為蛋糕、用來孵出小雞、供人購買烹煮後食用,甚至有蛋農與物流業者合作,直接將雞蛋出口外銷。根據國內生產毛額的概念,下列何者正確?(101學測) (A)麵包店以雞蛋生產蛋糕屬於投資行為,計入國內生產毛額  (B)人們購買雞蛋烹煮後食用屬消費行為,計入國內生產毛額  (C)蛋農將雞蛋銷往國外,屬國際貿易,故不計入國內生產毛額  (D)孵化小雞的雞蛋雖屬中間商品,對國內生產有貢獻,故計入國內生產毛額

  37. 實戰演練 C • ( )2. 國內生產毛額(GDP)、每人平均GDP、綠色GDP、國家競爭力以及經濟成長率等,皆為衡量一國整體表現的指標。下列有關這些指標的敘述何者正確?(102學測) (A)一國的經濟成長率愈高,該國的GDP以及國家競爭力也愈高  (B) GDP無法顯示政府效能高低,但綠色GDP與國家競爭力則可  (C)經濟成長率較低國家之每人平均GDP,不必然會低於經濟成長率較高國家  (D)相較於GDP,綠色GDP因為包含休閒價值,故後者的水準通常會高於前者

  38. 實戰演練 • ( )3. 當經濟高度成長時,社會大眾的福祉反而減少,這是因為以支出面衡量國內生產毛額時,遺漏掉一些重要因素。請問下列哪些是「沒有」被考慮進去而使社會福祉減少的因素?(多選)(102指考) (A)薪資所得  (B)中間產品的價值  (C)環境汙染成本  (D)所得分配不均 (E)最終產品市場價值 CD

  39. 千島之國 內需活絡"錢"景俏 (2013)

  40. 印尼速起飛 潛藏貧富差距(2013)

  41. 洛桑學院評比 瑞士技職生最具競爭力(2013/9/4)

  42. WEF全球競爭力 臺灣上升第12名 (2013/9/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