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17 Views
知識的戰爭. 人類為什麼有戰爭. 為土地 為錢財 為食物 為愛情 為女人 為知識? 其他. 新醫療證照 ( 一 ). 一九九三年六月,傑克 ‧ 辛而 (Jack Singer) 醫生,被山謬 ‧ 帕林 (Samuel Pallin) 醫生控以侵犯專利權。導因是辛而完成一項白內障摘除手術,手術中使用一種無須縫線的特殊切除術,在使用時,必須同意取得使用執照許可,且每次使用均需付費。 如果醫生開始為了新療法互相控訴、索取權利金,病患要不就得吸收由特許費衍生出來的額外成本,否則無法接受最先進的治療,因為醫生沒有使用這些技術的特許資格。
E N D
人類為什麼有戰爭 • 為土地 • 為錢財 • 為食物 • 為愛情 • 為女人 • 為知識? • 其他
新醫療證照 (一) • 一九九三年六月,傑克‧辛而(Jack Singer)醫生,被山謬‧帕林(Samuel Pallin)醫生控以侵犯專利權。導因是辛而完成一項白內障摘除手術,手術中使用一種無須縫線的特殊切除術,在使用時,必須同意取得使用執照許可,且每次使用均需付費。 • 如果醫生開始為了新療法互相控訴、索取權利金,病患要不就得吸收由特許費衍生出來的額外成本,否則無法接受最先進的治療,因為醫生沒有使用這些技術的特許資格。 • 辛而:每個人都有可以在公開的領域中主張對現有的方法擁有一部分的所有權。一旦專利侵入,現有醫療專利不僅毫無助益,反而會使得醫生對於分享經驗採取更防禦的姿態。
新醫療證照 (二) • 醫療方法的私有化與證照化不旦使病人受苦,也讓專業倫理面臨巨大威脅。 • 威廉‧佛瑞斯特(William Frist)所提出的奇異立法協定於一九九六年由科林頓總統簽署,其中:醫生可以就醫療方法申請取得專利,但開業醫生在執業時施行程序時可免除責任。 • 葛瑞格‧賈思科(Greg Ganske)說:為了全體的利益,醫療的進步必須共享,而不是指讓少數富有。 • 希波克拉提斯宣言(Hippocratic Oath)中強調:與同業自由地共享資訊及共享知識,且不同世代的醫生應自由共享新視野。
新醫療證照 (三) • 立法的通過,則衍生出非常重要的問題: • 透過聯邦在醫療方法專利方面的立法,彰顯了知識資產被過度控制與主張權利的情形是可以被修正的。 • 另一個角度來看,國會的修正行動卻未能回答更深層的問題:醫療保健到底是公共服務或是企業?
Ex Vivo檔案(一) • 在一九九0年時展開。法蘭屈‧安德森(W. French Anderson)率領團隊執行兩位小女孩的手術。他們使用的技術稱為 ex vivo(體外)基因治療法。所謂ex vivo是從病患的體內取出細胞,在實驗室中進行改造,都在體外進行。 • 治療成功,但亦有相反的批評: • 大眾對於這類發展缺乏資訊。 • 除科學與貿易方面的媒體外,多數人並不了解該團隊所擁有的美國專利幾乎包含人體體外基因治療的每一部分。 • 因此法,安德森取得專利,他在這項技術上擁有範圍極其廣泛的專利所有權,它的潛在應用領域廣大,從腦瘤到關節炎的治療都可適用,因廣泛程度引起了反彈聲浪。
Ex Vivo檔案(二) • 體外基因治療是一項醫療方法專利,包括了一個全新的、正在發展的一醫療方法。 • 然而研究環境已習慣被私人所有權入侵,從概念性工具到無形資產無一能倖免。 • 在到處爭奪專利所有權之下,沒有人像強納斯‧沙克(發明小兒麻痺疫苗者)一樣,禁止針對這項計畫成果設立任何專利權或是收取任何證照使用費。
系統的新考驗(一) • 與產前檢查有關。每位孕婦均會作血液檢驗,其中有一項目是要檢測人體胎盤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 自一九六0年代中期以來,醫學研究人員非常積極地研究人體胎盤性腺激素┼探索它在胎盤建造上的角色。 • 一九八九年一名叫馬克‧波賈特(Mark Bogart)拿到美國第4,874,693號專利確認他在「檢測胎盤功能失調方法」中的獨占保護地位。許多醫生付了特許費。 • 波賈特在智慧財產與財務上的主張造成對醫療界多方的傷害。 • 應容許一個人擁有人體功能或醫學方法的專利嗎?
系統的新考驗(二) • 辛而說:醫學知識長久以來保有自由交換的文化,病患、醫學專業人員與社會都將因此受益,然只有專利所有者與律師才會因為將知識搬移到私領域而得利。 • 又說:免費且公開交換資訊的文化提升醫療照護的品質,也讓社會的健康與福祉獲益良多。 不幸的,當生物醫學界的法律論戰不斷延燒,知識經濟體中自由交換的機制已經逐漸喪失。 • 馬克‧伊文斯(Mark Evans):我相信資本主義,也認為應該對發明者給予回報,但必須找出一個關鍵分界點,讓社會責任超越貪婪。
軟體戰(一) • 坎普頓公司事件:CD-ROM產品─坎普頓互動式百科全書(Compton’s Interactive Encyclopedia),於一九八九年公司提出了專利申請,內容涵蓋所有多媒體軟體。它的獨占權包含所有多媒體軟體資料庫,原是讓使用者可同步搜尋文字、影像或聲音,所擁有的搜尋工具是所有多媒體產品中的基本配備。 • 引述專利權對範圍界定的用語,坎普頓是對多媒體資料庫中所謂檢索技術中的「程序與概念」的排他性權利擁有人。
軟體戰(二) • 身為一項專利技術的獨家擁有者,坎普頓可合法向每一個希望使用的人索取權利金。根據公司的標準,在為期十七年的專利保護期中,其他生產者如果想要販售多媒體產品,必須支付收益的百分之一到三給坎普頓,或與公司進行合資協商。 • 一位微軟前主管說:一個公司擁有包含整個多媒體科技專利是很荒謬的,就像是「一群大象要踩過大毒蛇」一樣。
黃豆之夢(一) • 只要成長種子公司(Asgrow Seed Company),控告溫特柏夫婦偷取其智慧財產,導因是:夫婦可利用買來的種子植新作物,並可賣出;但如果最後的收成是賣給鄰居作種,如此便是違法的,因為這兩種都是經過註冊,取得專利號的黃豆類。 • 之前: • 農人免責權反映了舊時代對於農人的觀點。 • 農人在種植作物時,也對於開發新作物種類與維持基因多樣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黃豆之夢(二) • 此案證實:(從一九八0年代開始) 1.私人之所以侵入之前為公有的物種領域,不僅只是學術界需要獲得資源,而變成了一場狂暴的戰爭,席捲全球的耕地。 2.我們無法用常識畫出一個界線,說明哪一些概念工具可以屬於私人,哪些則否;結果,社會只會漫不經心地允許企業宣告權利,取得全球全球重要作物的所有權。 • 與其他高科技產業相似,智慧財產的價值農業領域中越來越高,代表著對現有規則的一種挑戰。
塔柏爾斯基的悲歌(一) • 在一九九六年,帕托‧塔柏爾斯基(Petr Taborsky)事件─他正進行研究能找一些細菌或酵素,增加斜發沸石。然而因為他偷取自己的研究而被判有罪。造成: • 研究人員對於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何權利? • 當大學受業界接受越來越多的研究經費,讓財務考量超越共享智慧財產的概念時,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 3. 此案也代表了新興知識經濟體下共有知識領域的脆弱。
塔柏爾斯基的悲歌(二) 4. 大學、圖書館與博物館是由「共有概念」所構築而成的城堡,現在管理者也發現他們必須面對私人商業行為的試煉。 • 但是對與此案,所有人都未曾提到傳統認知下對於大學的主要任務:是要培植一個不斷學習的環境,讓人們在那裡可以學得研究的方法。 • 在美國,即使是那些仍以聯邦政府補助款作為主要財政收入的大學裡,對於專利的興趣也已變成一種信條,因為企業會保證提供保護、排他使用及新興科技突破的所有權。
淘淘揀揀找新藥(一) • 一九九六年六月,厄瓜多爾 (Quito, Ecuador)國會與美國政府就智慧財產權條例進行協商,由於阿亞胡斯卡(ayahuasca)專利事件引起。 • 佛拉里歐‧葛拉法(Valerio Grefa),稱此項專利為「對我國人民文化的一項實質褻瀆」。 • 對於傳統知識的竊取,長久以來在殖民主義中早已根深柢固。且當地人從未因為分享知識而得到一分一毫補償或特許費。 • 私人企業不應被允許擁有本土知識的所有權,這些知識都是由公眾免費共享的。 4. 誰可以合法地出售自然資源?
淘淘揀揀找新藥(二) 5. 製藥不僅是知識上的奮鬥,同時也是全球獲利最豐的製造業,在全球經濟體中掌握著強力的知識資產。 6. 越來越多人希望掌握全球基因的寶庫,針對有利益的物質等,製藥公司開始有系統地建立目錄與要求所有權。 7. 專利在製藥廠業中的角色非常重要,智慧財產權專家經常將此拿來作為建構整個專利系統的合理化理由。 8. 如果有,是誰可以對世界上的基因與文化遺產要求所有權?
淘淘揀揀找新藥(三) 9. 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卻讓我們承擔了消滅另一項珍貴資源的危機,那就是,共享知識。 10. 哲學家馬克‧薩果夫(Mark Sagoff):他主張世界上的基因資源不應該有專利權,更不應該變成私人擁有,因為這並非創新。 • 專利系統目前是主導全球的一套系統,是「以作者為中心的體制」,將每一次的進步與貢獻都當作是個別作家或發明家的創新─因此衍生出私人財產權。
淘淘揀揀找新藥(四) 12. 一個人如何能不提及如何公平補償累積過程,就對這一類知識主張所有權? 13. 在傳統醫學領域,「知識並非由單一的研究人員累積而來,而是整個文化長時間的努力。」 14. 主張所有權通常會削弱本土知識系統的 合適 性。美國專利的核心價值嘲弄了其他國家裡「民族學」中代代口傳的觀念和發明明確地漠視他們的存在。
矽谷輓歌(一) • XyQuest事件。於1990年初,它獨自發出自動修正文字與縮寫功能,但因害怕侵權,回收原本軟體,給客戶一個降級版,這說明了軟體專利的不必要與無生產力。 • 軟體業的惡夢是,必須在對概念性專利權付費或是停滯高科技產業發展間作取捨。 • 甲骨文資深副總裁傑瑞‧貝克(Jerry Baker)及理查‧史多曼均強調,軟體專利與其他類型專利有太多相異之處: • 軟體很少包含實質的技術跳躍。 • 是由不同想法的排列組合所形成。
矽谷輓歌(二) 3. 一項專利可涵蓋許多不同的程式即使是一個完全原創的程式也可能或侵犯之前的專利,這主要是因軟體中須包含許多不同的計數與執行功能。 • 專利的箝制: • 道格拉斯‧布拉茲(Douglas Brotz):專利促成廠商的獨佔地位,「使得產業停滯非,而非促進創新。當企業不再以提供最佳商品作為競爭方式,轉向以法律地位作為威脅時,我們將會看到這個國家能提供最佳就業機會的產業逐漸消失。」 • 專利本身都是拿來作為勒索的工具。 • 專利開始把新興的軟體產業帶入專斷的壟斷局面,阻斷新的進入者與新的開發者。
知識戰爭的體會 • 知識的戰爭原名Owing the future,換句話說,誰擁有專利誰就擁有我們的未來 • 作者的本意是在批評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包山包海,但從書中卻讓我們體會,這些保護的內容即是知識創新的產品 • 這也是Public knowledge or private knowledge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