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70 Views
人生价值. 第四章 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 1 、价值: 指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即某一事物或对象(客体)对人们(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水果 —— 有满足人的营养需要的属性 —— 经济价值. 油画 —— 有满足人的艺术需要的属性 —— 艺术价值. 小说 —— 有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属性 —— 审美价值. 药品 —— 有满足人的健康需要的属性 —— 药用价值. 人生的价值在哪里? —— 个体我+集体我.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社会价值(贡献) 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 自我价值(索取).
E N D
第四章 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 1、价值:指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效用关系,即某一事物或对象(客体)对人们(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水果——有满足人的营养需要的属性——经济价值 油画——有满足人的艺术需要的属性——艺术价值 小说——有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属性——审美价值 药品——有满足人的健康需要的属性——药用价值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2、人生价值
十月十四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世界粮食奖创立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诺曼·博洛格(左)在世界粮食奖颁奖仪式上与获奖的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中)握手致意。右侧为另一名获奖者——塞拉利昂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十月十四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世界粮食奖创立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诺曼·博洛格(左)在世界粮食奖颁奖仪式上与获奖的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中)握手致意。右侧为另一名获奖者——塞拉利昂水稻专家蒙蒂·琼斯博士。 •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并奖励500万元奖金。 • 提问:1、他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怎样体现的? • 2、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歌德说:“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说:“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 (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 (2)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互为前提,不可分割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根本、基础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 雷锋的人生价值,在于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服务中去,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焦裕禄的人生价值,在于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为了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雷锋、焦裕禄等先进入物与亿万人民一起,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一个农民通过自己的劳作、耕耘,为社会创造出供人们享用的物质和生活资料;一个作家写出优秀作品,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一个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他们的价值便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为社会做贡献也就成为他们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三、走出人生价值的误区——金钱与人生的辩证关系原理三、走出人生价值的误区——金钱与人生的辩证关系原理 • 1、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说法能不能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 (1)享受的多少——享乐主义 • (2)占有金钱的多少——拜金主义 • (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实用主义
2、金钱与人生的辩证关系原理 • ( 1 )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 • ( 2 )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 阅读材料“有钱不一定幸福”,思考人生除了金钱外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 ( 3 )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 • 讨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不是万能的”
小结 人的社会价值 条件 基础 人的自我价值 人生价值 正确的人生 价值取向 统一 坚持 评价标准 人生的真正价值 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走出人生价值的误区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1)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一定的社会条件 科学文化水平 生存条件 工作条件 ···· (2)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因素
讨论 • 面对我国就业形势、政策的改变,有的同学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赶上“包分配”的好年头;有的同学埋怨为就业形势严峻;还有的同学把对现状的不满都归于家庭,说什么:“不怨天,不怨地,就怨爹娘不争气。”你怎样看待这些观点? • ——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把个人不同的人生境遇、成败得失都归于社会、家庭,没有看到个人的主观条件对人生价值实现的作用。事实上,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人生价值就越容易实现。
丁俊晖,一个刚步入18岁的中国少年日前在中国台球公开赛连续挫败包括史上最伟大的台球手亨得利在内的3位前世界冠军,不仅让世界职业排名赛冠军榜上有了第一位中国人的名字,而且还成为职业台球界持外卡夺冠第一人。丁俊晖夺冠的意义不仅仅是像李婷/孙甜甜在奥运网球赛场上书写希腊神话一样振奋人心,更给中国台球运动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丁俊晖,一个刚步入18岁的中国少年日前在中国台球公开赛连续挫败包括史上最伟大的台球手亨得利在内的3位前世界冠军,不仅让世界职业排名赛冠军榜上有了第一位中国人的名字,而且还成为职业台球界持外卡夺冠第一人。丁俊晖夺冠的意义不仅仅是像李婷/孙甜甜在奥运网球赛场上书写希腊神话一样振奋人心,更给中国台球运动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 回首丁俊晖走过的路不难发现,丁俊晖从一个台球“神童”一步步发展壮大,最后登上了英国发明并长期垄断的这项运动的顶峰,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台协、台球人的支持,父母的引导和丁俊晖本人的执著追求。 • 众所周知,台球运动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下于80年代才走入中国百姓生活的,它是培育一代又一代台球人才的沃土。而此次世界职业台协能时隔两年,再次让这项大赛重返中国,重返亚洲,看重的正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台球在中国的巨大市场。也正是大赛落户中国,东道主才有可能创纪录地有14
位外卡球手参赛,才产生了丁俊晖这个职业台球史上第一个持外卡夺冠的“美丽传说”。位外卡球手参赛,才产生了丁俊晖这个职业台球史上第一个持外卡夺冠的“美丽传说”。 • 10岁开姓全身心扑在台球上,13岁叫响全国,15岁拿下世青赛冠军、亚锦赛和亚运冠军。这看上去的确很“神”。可一位年仅13岁的儿童能代表中国出赛,能持外卡参加国内的各项比赛,15岁参加亚运会并夺冠,没有中国台协在政策上的倾斜是难以做到的。此外,丁俊晖一再强调,他们这一代中国台球人很幸福,因为正是有了郭华等这些中国台球几代人的实践与传帮带,他才少走了不少弯路,更有了独闯英伦去寻找台球真谛的顺畅大道。丁俊晖的父亲也有同感,称孩子有今天的造诣与台协的大力帮助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 同学们,看了关于神童丁俊晖的故事后有何感想?
当然,仅一个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还不足以培养出杰出人才,加上丁俊晖和家人这个小气候,才有了“神童”诞生的可能。可以说,“神童”的神气来自于丁俊晖与台球的缘分、勤奋和天分! • 缘分,父亲打台球的乐趣在不经意中让刚能够上台球桌的小晖对台球着了迷;勤奋,为了打好台球,圆自己打败当时世界台球第一人亨得利的梦,丁俊晖10岁就基本远离学堂,每天6至8小时与台球为伴,苦与累甚至枯燥乏味在他看来都是值得的,时至今日他依然如此,因此在同行中他有“第一吃苦球手”之称;天分,99%的努力加上1%的天分就等于成功,丁俊晖不仅能吃苦而且对台球的悟性也较高,10岁时就能一杆上百分,特别是他打球时的那种深沉内敛、从容不惊、骨子里谁都不服的气质令亨得利惊呼:他有点像奥苏利文(现世界台球第一人)。
丁俊晖能有今天当然也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支持,试想一个儿童怎能想到为了台球的“钱”途而放弃学业?又怎能做出从江苏老家举家迁往台球氛围相对较好的广东去发展?丁俊晖父母的付出开始得到回报,现在他们在关注儿子打球的同时,又在为他设计未来补充文化知识的“后路”。丁俊晖能有今天当然也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支持,试想一个儿童怎能想到为了台球的“钱”途而放弃学业?又怎能做出从江苏老家举家迁往台球氛围相对较好的广东去发展?丁俊晖父母的付出开始得到回报,现在他们在关注儿子打球的同时,又在为他设计未来补充文化知识的“后路”。 • 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还 • 需要什么条件呢?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1)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招聘” 启事 感想? • 某集团公司热电厂对招聘热能和锅炉工的个人素质要求是: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能承担工作压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积极配合他人工作。 • 某商务有限公司对招聘的信息管理员和导购员的素质要求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悟性、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善于沟通协调。 • 启示: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个人要胜任某个职位,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证书不再是法宝 企业看重“三大件” • 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 • ——启示: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第二,要有自觉的、科学的选择意识 诗朗诵《选择》 • 人的一生是选择的一生。选择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 选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由选择。即使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仍然有选择的自主权。从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走出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其亲身的经历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人都有一种终极自由:思想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任何人无法剥夺的。很多人在集中营中绝望了,选择了自杀,并把这种选择归结为迫不得已。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却领悟到了终极自由的思想,并做出了生存下去的自由选择。 • 在日常生活中,自由选择往往是困难的,原因在于人们不愿舍弃的东西太多。选择其一,就意味着要放弃其余,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一种痛苦的处境。拉封丹寓言中的驴子,面临两捆干草的自由选择时,犹豫不决,竟然饿死了。自由成了困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荒谬。难怪有人逃避自由。 • 事实上,每个人的际遇,其根本原因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 你是你的选择。选择了平庸,就会碌碌无为;选择了卓越,就会超越自我;选择了偷窃,就会成为窃贼;选择了劳动,就会成为创造者……选择的权利在于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 (1)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 (2)人生价值的实现还取决于人自身的努力和奋斗的程度。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李白 • 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 ——茅盾 • 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英)哈伯特
启示: •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伟人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们之所以伟大,创造出辉煌的人生,就是因为他们从青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伟人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未来人才标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畏艰难,勇于实践,我们也能够创造出多彩的人生。虽谈不辉煌,但也无怨无悔。
五、在职业岗位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 1.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 • 2.立足本职,让实现人生价值落到实处
2.立足本职,让实现人生价值落到实处 徐虎 全国劳模,十五大代表 (一)1975年,徐虎当上了房修水电工,凭 着随叫随到和不怕脏、不怕累的周到服务,他在上海中山北路房管所几乎年年是先进。1984年元宵节,他被市民投票评选为“上海市优秀社会服务工作者”。自己的工作受到了社会认可,他备受鼓舞,浑身充满了昂扬向上的力量。 (二)“为人民服务,点滴做起,贵在坚持”,这是江泽民总书记给徐虎的题词。当了副董事长,徐虎仍把这三句话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这正是他20多年来的人生写照。 (三)1985年6月23日,星期天,徐虎在辖区内挂了三个夜间报修服务箱,还写了告示:“凡附近公房居民,如遇到晚间水电急修,请写上纸条放入箱中,本人将为您服务。开箱时间:每晚七点。中山北路房管所:徐虎。”从那一天起的十多年间,徐虎没有了节假日,甚至每年除夕,年夜饭的餐桌上也单缺徐虎一人,但每年的6月23日,全家人都要过一个挂箱节,分享徐虎为民服务的喜悦。(节选自《理想之光》)
总结 • 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1、人生价值实现 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的条件 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主观条件 要有自觉科学的选择意识 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2、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还取决于人自身的努力和奋斗的程度
作业 • 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活着有什么价值”为主题,撰写课堂演讲稿,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价值观,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