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83 Views
《 基础陶冶理念推广性研究 》 研究报告. 锦州市实验学校 郭寻梅.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能强化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 (二)有利于实验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是为了推广学校的“五个特有”。 实验学校五个特有: 一是实验学校所特有的精神; 二是实验学校特有的 “ 方法 ” ; 三是实验学校特有的 “ 科研 ” ; 四是实验学校特有的校风; 五是实验学校特有的校训 —— “ 做事求实,做人求真。 ”.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和重要论据.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观点一:夯实基础,提升智慧 观点二:陶冶情操,完善道德
E N D
《基础陶冶理念推广性研究》 研究报告 锦州市实验学校 郭寻梅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能强化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 (二)有利于实验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是为了推广学校的“五个特有”。 实验学校五个特有: 一是实验学校所特有的精神; 二是实验学校特有的“方法”; 三是实验学校特有的“科研”; 四是实验学校特有的校风; 五是实验学校特有的校训——“做事求实,做人求真。”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和重要论据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观点一:夯实基础,提升智慧 观点二:陶冶情操,完善道德 观点三:践行理念,彰显特色
(二)重要论据 1.依据瑞士近代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 2.依据现在日本所实行的“发展个性教育”的方针。 3.依据上海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 4.依据我校的办学理念。 我们以“培养有修养、负责任、会学习、善求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培养总目标,沿着“以人为本、人人发展、六段重点、三项要求,九年一贯、一以贯之”的思路,以德、学、能三项要求和六段衔接为核心,设计出小学三段和初中三段详细的目标系列,三项目标和谐相融,六段要求紧紧衔接。突显了九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的特点。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课题研究主要结论: 《基础陶冶理念推广性研究》让教育承载学子的未来 方法一: 用心灵滋养,聚智慧育人,铸就学生优秀品质
1.构建“九年六段、分层实施”基础 陶冶理念下的德育目标体系1.构建“九年六段、分层实施”基础 陶冶理念下的德育目标体系 总目标:培养有修养、负责任、会学习、善求真、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学生。 分目标: 一二年段感知并践行身边的真善美,重在让学生知对错; 三四年段感知并践行校园的真善美,重在让学生辨荣辱; 五六年段感知并践行社会的真善美,重在让学生明是非; 七年段——践行并评价校园的真善美,重在培养习惯; 八年段——践行并评价社会的真善美,重在讲诚信、负责任; 九年段——感知并践行做一名好学生,重在知恩、报恩。
2.完善“三条主线、纵深渗透” 基础 陶冶理念下的德育实施体系 (1)以德育主管校长——政教处——年部——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德育日常管理,促进德育活动的开展及德育课题的研究。 (2)以教学主管校长——教务处——科研处——教研组为主体的学科德育体系,保证德育工作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教材德育资源,进行德育渗透,以保证课堂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3)以团委(大队)——学生会——团支部(中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体系,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
3.优化“三个维度、横向辐射” 基础 陶冶理念下德育运作体系 •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运作体系,拓展德育空间。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各位家长会员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参加学校家长义工队,组织“家长大讲坛”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力求家长学校教学高质量,一是请高人为家长出高招。二是家长学校开课前对任课教师的备课有检查、有研讨、有交流。 (2)力求家教引导常态化。一是学校创办家庭教育小报及家庭指南。二是普及家校E联,用它与家长沟通、联谊,形成合力。 (3)力求家教经验传播现代化。利用学校网站上传大量的家教故事和家教经验,这些家教故事与经验都来自本校的学生家长。
方法二:用科研引领,聚魅力陶冶, 激活师生生命力量 1.魅力课堂模式创建,让每个实验人体验成功 • 《基础陶冶理念推广性研究》催生了“魅力课堂”的蓓蕾,在锦州市实验学校绽放异彩。小学部的“四步教学法”,初中部的“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教学模式。 • 李洪斌校长整合了中小学部教学模式,提出要“打造魅力课堂的三重境界”:强调好课要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而三个度的重要分值取决于“课堂氛围”、“参与度”、“达标率”。具体到一节课,要注重三效,即效果、效率、效益。
2.魅力课堂组织实施,让基础教育回归到本真 • 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课堂上有“行”可循,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魅力课堂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培养高德、高能、高分“三高”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德、行、能得到统一发展。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实现魅力课堂步步高效的关键:一是目标引领,自主学习;二是创设情境,启发思考;三是合作探究,协作交流;四是精讲点拨,引申拓展;五是梳理归纳,巩固提升。
3.校本魅力课题研究,让实验勇立潮头再跨越 • 成绩一: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推出一批分量重的学术成果 学校教师撰写的16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李洪斌、郭寻梅主编的《潮平两岸阔》、郭寻梅著的《郭寻梅教坛耕耘录》等课题研究成果集,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9项;获市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成为“辽宁省科研兴校百强校”。 • 成绩二:锻造名优教师团队,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名优教师 2011年,学校举办了“教育教学研讨周”活动,来自全地区的200多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仅今年一年,就取得了可喜成绩:获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1人,获市“创新杯”等教学大赛特等奖3人、一等奖10人、二、三等奖9人,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3人。锦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
方法三:用平台搭建,聚多元推广, 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 1.社团活动激发意趣,校园生活增添异彩 • 2.校节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1)在书香浓郁的读书节中品味经典文字的魅力。 (2)在激情绽放的体育节中展现青春少年的英姿。 (3)在丰富多彩的艺术节中展示多才多艺的风采。 • 3. 校园文化陶冶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二)课题研究的对策建议 • 《基础陶冶理念推广性研究》课题的实施,迄今为止将近四年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就当前实验学校的现状来说,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 • 1.学校课题管理者应抓住关键:将“人”的变革作为最终的目标 • 2.学校课题制度建设应抓住关键:将质量提升作为以后工作的重点
结束语 本课题的工作我们将会继续实施下去,因为我们已经看到研究的效果:它催化了学生的精神生命,铸就了师生的优秀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优化了学生的个性化品质,我们期待《基础陶冶理念推广性研究》的继续研究,在教育的浩瀚长空中,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