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70 Views
第 6 章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本章介绍 AutoCAD 2010 的面域、图案填充、块以及属性功能。图案填充是指对指定区域填充指定的图案 ( 如机械制图中的剖面线 ) 。绘图时,还可以将需要重复绘制的图形定义成块,需要这些图形时直接插入对应的块即可。此外,可以为块定义属性,即定义从属于块的文字信息。. 6.2 图案填充. 6.5 编辑块定义. 6.1 面域. 6.4 插入块. 6.3 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6.1 面域. 面域是具有边界的平面区域,内部可以包含孔。用户
E N D
第6章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本章介绍AutoCAD 2010的面域、图案填充、块以及属性功能。图案填充是指对指定区域填充指定的图案(如机械制图中的剖面线)。绘图时,还可以将需要重复绘制的图形定义成块,需要这些图形时直接插入对应的块即可。此外,可以为块定义属性,即定义从属于块的文字信息。
6.2 图案填充 6.5 编辑块定义 6.1 面域 6.4 插入块 6.3 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6.1 面域 面域是具有边界的平面区域,内部可以包含孔。用户 可以将由某些对象围成的封闭区域转变为面域,这些封 闭区域可以是圆、椭圆、封闭二维多段线及封闭样条曲 线等,也可以是由圆弧、直线、二维多段线和样条曲线 等构成的封闭区域。
6.1.1 创建面域 • 命令行:REGION↙ • 菜单栏:“绘图”|“面域” • 绘图工具栏:单击“面域”按钮 • 功能:REGION命令用于生成面域,用户选择一个或多个封闭图形,就能创建出面域。 • 命令操作: • 执行命令REGION后,选择对象,系统自动将所选择的对象转换成面域。
6.1.2 面域的布尔运算 • 布尔运算是数学中的一种逻辑运算,将其应用在AutoCAD绘图中,能够极大地提高绘图效率。布尔运算包括并集、差集和交集3种,操作方法类似,一并介绍如下。 • 命令行:UNION↙(并集)或SUBTRACT↙(差集)或INTERSECT↙(交集) • 菜单栏:“修改”|“实体编辑”|“并集”(“差集”、“交集”) • 实体编辑工具栏:单击并集按钮 (差集按钮、交集按钮 ) • 命令操作: • 执行命令UNION(INTERSECT、SUBTRACT)后,选择对象,系统对所选择的面域作并集(差集、交集)计算。
6.2 图案填充 6.5 编辑块定义 6.1 面域 6.4 插入块 6.3 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6.2 图案填充 图案填充常常用于表现剖面和材质,图案的填充种 类很多,在AutoCAD 2010中提供了大量的填充图案 选择。创建图案填充有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确定填 充的边界,即需定义的填充区域、范围;另一个是填 充图案的特性。
6.2 图案填充 图6-5 “渐变色”选项卡 图6-4 “图案填充”选项卡(一) 图6-6 “图案填充”选项卡(二)
6.2.1 创建图案填充 (一)图案填充是块 (二)确定图案填充的边界 (三)通过设置“允许的间隙”来填充非完全封闭的图形 (四)使用填充图案 (五)创建关联图案填充 (六)设置孤岛
1.编辑图案填充边界 5.修剪图案填充 2.计算图案填充面积 6.图案填充新功能 3.创建独立的图案填充 4.图案填充原点特性 6.2.2 图案填充的编辑 我们可以使用“编辑图案填充”命令(Hatchedit) 对图案填充进行方便、快捷的编辑和修改。 可以直接双击填充图案,弹出“图案填充编辑”对话框,通过它可对选择的填充图案进行编辑。也可以执行Hatchedit命令后,系统提示“选择图案填充对象”,选择需要进行编辑的填充对象。
6.2 图案填充 6.5 编辑块定义 6.1 面域 6.4 插入块 6.3 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6.3 块 块是图形对象的集合,通常用于绘制重复的图形。一旦将一 组对象组合成块,就可以根据绘图需要将其多次插入到图形中 任意指定的位置,且插入时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和旋转角度。 用AutoCAD绘图时,常常需要绘制一些形状相同的图形,如果 把这些经常需要绘制的图形分别定义成块(也可以说是定义成图 形库),需要绘制它们时就可以用插入块的方法实现,即把绘图 变成了拼图。这样做既避免了重复性工作,又可以提高绘图效率。
6.3.1 定义属性 命令行:ATTDEF↙ 菜单栏:“绘图”|“块”|“定义属性” 命令操作: 执行ATTDEF后,AutoCAD 2010弹出“属性定义”对话框,如图6-16所示。 图6-16 “属性定义”对话框
6.3.2 创建块 命令行:BLOCK↙ 菜单栏:“绘图”|“块”|“创建” 绘图工具栏:单击“创建块”按钮 命令操作: 执行BLOCK命令后,AutoCAD弹出“块定义”对话框,如图6-17所示。 图6-17 “块定义”对话框(一)
6.3.3 写块 命令行:WBLOCK↙ 用BLOCK命令定义的块是内部块,它从属于定义块时所在的图形。AutoCAD 2010还提供了定义外部块的功能,即将块以单独的文件保存。 命令操作: 执行WBLOCK命令后,AutoCAD弹出“写块”对话框,如图6-21所示。 “写块”对话框将显示不同的默认设置,这取决于是否选定了对象、是否选定了单个块或是否选定了非块的其他对象。 图6-21 “写块”对话框
6.2 图案填充 6.5 编辑块定义 6.1 面域 6.4 插入块 6.3 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6.4 插入块 • 插入块是指将块或已有的图形插入到当前图形中。 • 命令行:INSERT↙ • 菜单栏:“插入”|“块” • 绘图工具栏:单击“插入块”按钮 • 命令操作: • 执行INSERT命令后,AutoCAD弹出“插入”对话框,如图6-22所示。 图6-22 “插入”对话框
(3) “比例”选项组 (6) “分解”复选框 (1) “名称”下拉列表框 (4) “旋转”选项组 (2) “插入点”选项组 (5) “块单位”选项组 6.4 插入块 • 下面介绍对话框中主要项的功能。
6.2 图案填充 6.5 编辑块定义 6.1 面域 6.4 插入块 6.3 块 面域、图案填充和图块
6.5 编辑块定义 • 编辑块定义也称为动态块,它具有灵活性和智能性的特点。用户在操作时可以轻松地更改图形中的动态块参照,通过自定义夹点或自定义特性来操作动态块参照中的几何图形,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调整块,而不用搜索另一个块以插入或重定义现有的块。 • 如果在图形中插入一个门块参照,编辑图形时可能需要更改门的大小。如果该块是动态的,并且定义为可调整大小,那么只需拖动自定义夹点或在“特性”选项板中指定不同的大小就可以修改门的大小,如图6-32所示。用户可能还需要修改门的打开角度,如图6-33所示。该门块还可能会包含对齐夹点,使用对齐夹点可以轻松地将门块参照与图形中的其他几何图形对齐,如图6-34所示。 图6-33 改变角度 图6-32 改变大小 图6-34 对齐
6.5 编辑块定义 • 可以使用块编辑器创建动态块。块编辑器是一个专门的编写区域,用于添加能够使块成为动态块的元素。用户可以创建新的块,也可以向现有的块定义中添加动态行为,还可以像在绘图区中一样创建几何图形。 • 命令行:BEDIT↙ • 菜单栏:“工具”|“块编辑器” • 标准工具栏:单击“块编辑器”按钮 • 命令操作: • 执行上述操作后,系统打开“编辑块定义”对话框,如图6-35所示,在“要创建或编辑的块”文本框中输入图块名或在列表框中选择已定义的块或当前图形。确认后,系统打开块编写选项板和“块编辑器”工具栏,如图6-36所示。 图6-35 “编辑块定义”对话框 图6-36 块编辑状态绘图平面
6.6 实例演练 (一)任务一 绘制如图6-37所示的图形(尺寸自定)。 (二)任务二 插入如图6-44所示的基准符号块,具体要求为:块名为“基准符号”,块的属性标记为A,属性提示为“输入基准符号”,属性默认值为A,以圆的圆心作为属性插入点,属性文字对齐方式采用“中间”模式,以两条直线的交点作为块的基点。然后,在当前图形中以不同比例、不同旋转角度插入该块,观察结果。 图6-37 任务一 图6-44 含有属性的基准符号块
6.7 上机实训 (一)任务一 (1) 将如图6-51所示的A、B、C三个面创建为面域,并查询各部分面积。 (2) 绘制如图6-52所示的螺栓连接图,已知d=M16,在相应区域正确填充剖面线。 图6-52 图案填充 图6-51 创建面域
6.7 上机实训 (二)任务二 (1) 绘制如图6-53所示的图形,在相应区域正确填充剖面线。 (2) 绘制如图6-54所示的螺母,并将其定义为块,块名“螺母块”。然后在当前图形中以不同比例、不同旋转角度插入该块。 图6-53 填充剖面线 图6-54 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