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宝存.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 2007 年 1 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 《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 ,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这是继“ 211 工程”、“ 985 工程” 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 质量工程 ” 与 “ 985 工程 ” 、 “ 211 工程 ” 的关系. 1 、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刘宝存

  2.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 •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 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 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3. “质量工程”与“985工程”、“211工程”的关系“质量工程”与“985工程”、“211工程”的关系

  4. 1、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 ①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图书、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 ②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 ③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对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④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4年后使60%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英语听说问题;

  5. ⑤推进各种科技和有益健康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⑤推进各种科技和有益健康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⑥建设一批教学团队,完善教授上讲台的政策机制; ⑦初步建立用于网络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通普通本科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课程体系; ⑧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手段和方法; ⑨通过对口支援,为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教学管理干部,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6. 2.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 • 教育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规划了17个建设项目,其中: • “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 3项; • “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3项; •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项; • “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3项; • “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 2项; •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2项。

  7. 3、建设成效 一是强化了教学的中心地位。 • “质量工程”针对部分高校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教学工作、弱化本科教育的倾向,旗帜鲜明地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强化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个理念,突出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有力地引导和促使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本科教育,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

  8. 二是明确了教学改革的重点。 • “质量工程”的内容体系涵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教师队伍以及质量监控等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诸多关键环节,内涵丰富,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抓住教学工作的重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9. 三是引导了办学定位的思考。 • 一方面,“质量工程”的启动实施,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地思考高职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异同,促使我们对本科院校中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的分层分类思考。 • 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质量工程”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发出了一个信号,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校坚定信念,发挥各自优势,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10. 四是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 “质量工程”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着力建设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国家精品课程集成、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公共系统建设项目,这有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在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11. 五是带动了各地的改革试点。 • “质量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来,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高度重视,一种包括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在内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正在逐步的构建和形成。

  12. 二、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二、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 1、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建设项目布点比较集中,院校间差异大; (2)重申报,轻建设; (3)马太效应; (4)评科研还是评教学? (5)评官员还是评教师?

  13. 2.我国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 • 2010年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将告一段落,二期工程、三期工程? •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能否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底下的问题? • 袁贵仁部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

  14. (1)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1)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 • 如何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论。 • 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制定各个层次高等学校的质量标准,对每一个层次做得优秀的高等学校予以承认和奖励,鼓励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在各自的层次范围内追求卓越; • 在资源分配上,改变以研究和学术发展为基础的项目的垄断地位,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中设置促进学校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提高质量的项目,限定申请学校的范围,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 • 在评价方式上,改变原来的单一学术性价值取向,实现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注意办学特色的评估。

  15.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 我国要创建高等教育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引进和培养,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培养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数以万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 针对近年来高校新增教师比例偏高的实际情况,高等学校必须对青年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加大对青年教师科学研究的经费资助力度,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必须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并通过各种途径培训青年教师,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丰富其专业实践经验,提高起业务水平。

  16. 积极探索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在教师选聘和教师职称评聘中打破“要么出版,要么出局”(publish or perish)的潜规则,平衡教学和科研的条件要求, 鼓励教师既要进行高水平研究,又要潜心教书,并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以实际工作绩效为基础的奖酬制度,激发和调动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

  17.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 首先,积极推动国际学生流动,建设国际化大学校园。 • 来华留学总体规模小、层次低,与我国教育大国地位不相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6年各国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学历生)的数量分别是:美国58万人,英国33万人,德国26万人,法国25万人,澳大利亚20万人,日本13万人,俄罗斯8万人;而2008年我国来华学历生仅8万人,且质量和层次也不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仅有1万人。 • 其次,引导高等学校确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 • 再次,鼓励高等学校扩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基金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18.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 首先,调整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确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创新型人才是所有高等学校共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必须在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 • 普通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专门人才的使命,重点在于满足人才规模上的要求;高水平大学则担负着培养科学后备力量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19. 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探究性学习和本科生科研。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探究性学习和本科生科研。 • 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 • 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外学生实践、实习基地。

  20. (5)加大经费投入,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5)加大经费投入,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 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建立确保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增长的体制与机制,并科学确定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办法,并在测算的基础上分地区、培养层次、学科类别规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成本的指标及合理浮动范围,确定各高等学校经费总量、成本分担比例及办法。 • 在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设计、科学分类、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提高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并使之法律化。

  21. 改革政府拨款方式,在公式拨款、合同拨款的基础上强化绩效拨款,使拨款与办学质量、年度效能核算紧密挂钩,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改革政府拨款方式,在公式拨款、合同拨款的基础上强化绩效拨款,使拨款与办学质量、年度效能核算紧密挂钩,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 根据拨款性质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拨款方式,经常性经费部分采用公式拨款,发展部分经费采用专项拨款,研究经费采用合同拨款,绩效拨款则可结合每一种方式应用于各种性质的拨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