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美國的品格教育

美國的品格教育. 「沒有人, 不能做事; 沒有人才, 不能做大事; 沒有人品, 不論做什麼事, 都是壞事。」 ( 高 希 均 ). 歷史. 一次世界大戰後,品格由戰前的個人美德轉向愛國情操、群體精神培養,如合作、忠誠、服從等。. 兒童道德準則. 自我控制 仁慈、運動家精神 自我信賴、責任 可靠、信實 良好工作精神、團隊合作 忠誠 品格教育協會 (1917). 美國人信奉的生活法則. 我要誠實,在語言和行動上。 我不會在不希望別人發現的情況下做壞事。 我不會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情況下拿走不屬於我的東西。 我會做好我承諾的事情。 引用。圭臬「可靠法則」.

cre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美國的品格教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美國的品格教育 「沒有人, 不能做事; 沒有人才, 不能做大事; 沒有人品, 不論做什麼事, 都是壞事。」 (高 希 均 )

  2. 歷史 • 一次世界大戰後,品格由戰前的個人美德轉向愛國情操、群體精神培養,如合作、忠誠、服從等。

  3. 兒童道德準則 • 自我控制 • 仁慈、運動家精神 • 自我信賴、責任 • 可靠、信實 • 良好工作精神、團隊合作 • 忠誠 • 品格教育協會(1917)

  4. 美國人信奉的生活法則 • 我要誠實,在語言和行動上。 • 我不會在不希望別人發現的情況下做壞事。 • 我不會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情況下拿走不屬於我的東西。 • 我會做好我承諾的事情。 引用。圭臬「可靠法則」

  5. 美國人期望的女性美德 • 貞節(sexual purity) • 溫柔(gentleness) • 柔和(meekness)

  6. 1960年美國道德教育興起 • 道德教育取向有二 • 去道德化之價值澄清法 • 道德認知發展論

  7. 價值澄清法之興起 • 反文化主義作家對個體權威的批判質疑、獨立自我探索及開放心智尋求生命真實等觀點

  8. 價值澄清法之興起 • 教師實施價值澄清法前無須經過特殊訓練、各種價值教學活動容易上手。 • 使價值澄清法迅速發展並普及於美國各中小學。

  9. 價值澄清法的基本主張 • 價值是由個人生活經驗而生,不同生活經驗將形成不同價值。 • 是以價值澄清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透過客觀澄清的方式,接受、建立屬於自身的價值,並成為積極、有目的、熱心的人

  10. 價值澄清法的基本主張 • 價值澄清法重視「如何」獲得價值的歷程,而非獲得「什麼」價值的結果。

  11. 價值歷程七步驟 • 選擇 • 自由地選擇 • 從不同途徑中做選擇 • 對各種不同途徑的結果都深思熟慮後才做選擇

  12. 價值歷程七步驟 • 珍視 • 重視和珍惜所做的選擇 • 公開地表示自己的選擇 • 行動 • 根據自己的選擇採取行動 • 重複行動

  13. 價值指標 • 具指示價值方向的功能 • 傾向 • 信念 • 態度 • 興趣 • 情感 • 憂慮 • 活動 • 目標

  14. 「人性本善」的浪漫信念 • 「人類天生就是仁慈、誠實、公正、聰明的,只要經過適當啟發且不受某種方式的精神毀壞」 • 「人們所澄清的需求和喜好都是好的,所以道德教育是不需要的」 • Andrew Oldenquist(1979)

  15. 價值定義的三個難題 • 價值與價值指標之區別是不必要且武斷的 • 「重複行動」亦使個人產生內在價值衝突 • 方法與目的之間區別的崩潰

  16. 價值定義難題的例子 • 一個宣稱推崇部分歐洲國家對嗑藥者判入牢獄的人 • 若按照價值澄清法「珍視且行動」之規準,此人僅是推崇這個價值,卻沒有實際採取嗑藥者被判入獄這個「行動」,就不算是價值。

  17. 道德認知發展論 • 發展 • 道德討論取向 • 正義社群取向 Kohlberg(1958)發表

  18. 進步主義對發展論影響 • 道德發展是人類面臨衝突情境而引發認知失衡,促使認知結構轉變的歷程 • Kohlberg

  19. 道德發展階段 • Kohlberg透過三個道德兩難情境問題 (如著名的漢斯偷藥) 研究出人類道德發展的順序可分為三個時期六個階段。

  20. 道德發展階段 • 時期一:成規前期 • 階段一:他律道德 • 自我中心,不瞭解人我之不同 • 階段二:個人主義 • 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其追求的利益

  21. 道德發展階段 • 時期二:成規期 • 階段三:人際間相互期盼 • 依據親密的人之期望而活 • 能夠從別人的角度看事物 • 階段四:社會系統與良知 • 完成你同意的責任 • 將社會觀點從個體之動機中區分出來

  22. 道德發展階段 • 時期三:成規後期(或原則期) • 階段五:社會契約及個人權利 • 優先於社會觀點 • 考量道德與法律的觀點 • 階段六:普遍倫理原則 • 社會措施皆以道德為基礎

  23. 漢斯偷藥(上) • 漢斯的太太罹患重症快死了,醫生診斷只有一種特效藥能救她,然而該藥物只能在鎮上的一間藥店才能買得到 • 藥店老闆得知後,因此向漢斯索價二千美元(原價只需兩百美元) • 漢斯因太太久病,早已花光所有積蓄,他四處向親友籌錢,也只能湊到半數,漢斯要求藥店老闆賣便宜些,或是先取藥,日後再清償餘款,然而老闆堅持不降價,並要求一次付清藥費 • 絕望的漢斯為了救妻一命 只好在第二天晚上潛入藥店偷藥

  24. 漢斯偷藥(下) • 布郎先生是一名警官,與漢斯夫婦相識 • 一日他值班完畢下班回家,途中經過藥房 正好看到漢斯潛入偷藥 • 布郎先生曾耳聞漢斯缺錢買藥且受藥店老闆刁難一事,內心頗為同情,且目睹竊案時並非自己的值勤時間 • 但基於警察維護治安的職責,讓他對於是否逮捕漢斯感到十分為難

  25. 省思 • 1、請問漢斯偷藥的舉動應不應該?對不對?為什麼? • 2、請問布郎先生該不該追查漢斯偷藥的案件 為什麼?

  26. 正義是唯一德行 • Kohlberg以正義(justice)概念貫穿整個道德 • 善知識是唯一的,且此唯一的善即是正義 Kohlberg(1981)

  27. 對Kohlberg理論之反思 • 女性主義者Carol Gilligan便批評Kohlberg的理論完全以男性思維為主 • 卻宣稱其普遍性可類推至所有人,忽略男性與女性在道德思維本質上的不同 • Gilligan主張關懷(人際間互相期盼) • 關於Gilligan請見「校園道德知覺.ppt」

  28. 道德討論取向 • 加一原則: • Kohlberg將兩難情境用於道德教育課程,教師的任務是提供類似真實生活的假設性,刺激學生道德判斷的自然發展。 • 教師道德討論的口語層次較學生的道德發展層次高一階段 • 此為「加一原則」

  29. 道德討論取向 • Danforth計畫: • 將學生置於符合其道德認知結構的兩難情境中 • 將學生置於較其高一階段的情境中 • 提供開放與交換意見的氛圍 • 教師的討論方式則採提問法 • 有助於學生提升道德階段

  30. 1980年代後的新品格教育 • 廣泛多元的品格教育 • 自我要求、憐憫 • 責任、友誼 • 工作、勇氣 • 堅毅、誠實 • 忠誠、信仰 • 《美德書》

  31. 1980年代後的新品格教育 • 簽訂Aspen「品格教育宣言」,宣布8項品格教育原則(1992) • 「品格教育夥伴」提出「有效品格教育的11條原則」(1993) • 「品格教育優質中心」推動品格教育的十大歷程(1999)

  32. 有效品格教育的11條原則 • 以核心價值作為基礎 • 品格必須從思考、情感與行為三方面界定 • 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一種有意向的、積極主動的和綜合的取向 • 學校必須是一種關懷的社群

  33. 有效品格教育的11條原則 • 學校要提供學生實踐道德的機會 • 品格教育包括有意義、充滿挑戰的課程 • 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 • 學校教職員必須共同承擔品格教育的責任

  34. 有效品格教育的11條原則 • 品格教育要求全體師生共同的道德領導。 • 學校必須使家長及社區成員共同參與學生品格陶冶的工作 • 品格教育必須評量學校的品質 • 品格教育夥伴(1993)

  35. 品格六支柱 • 可靠、尊重 • 責任、公正 • 關懷、公民素養 • 傑佛遜倫理學機構

  36. 教育優質十大歷程 • 社群參與 • 品格教育政策 • 確認及定義內涵 • 統整課程 • 體驗學習

  37. 教育優質十大歷程 • 評鑑 • 成人角色模範 • 教職員發展 • 學生參與及領導 • 永續發展 • 品格教育優質中心(2006)

  38.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德行倫理學 • 德行倫理學聚焦於「行動者本身」,亦即「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 (What sort of person should I be?)。

  39. 外在善 • 外在善是指個人的財產或所有物,其特性是有人獲得更多,意謂其他人獲得更少。 (MacIntyre,1984)

  40. 內在善 • 內在善亦是競爭的結果,參與實踐者雖彼此競爭,但皆以達成社群的共善為目的 (MacIntyre,1984)

  41. 兼重「知」、「情」、「意」 • 認知方面,鼓勵學生學習核心價值、觀察模範、處理各種價值問題解決進而理解。 • 情意方面,鼓勵學生發展同理技巧、形成關懷關係、聆聽激發靈感的故事以反思自身。 • 行為方面,鼓勵學生發展利社會行為、特別是反覆實踐的實際行動面 (CEP,2003)

  42. Etzioni提出四項基礎原則 • 1、價值教育是公共教育的重要一環。 • 2、品格建造是促進價值的根源。 • 3、品格教育應充滿於學校體驗的所有範疇之中,包括人文課程及學術課程。 • 4、公立學校應進行宗教教育,著重於各種宗教間的共善

  43. 統整式倫理教育 • 基礎概念一:道德發展即培養道德專門技能 • 基礎概念二:教育是轉化且互動的 • 基礎概念三:人類本質是合作且自我實現的

  44. 道德發展即培養道德專門技能 • 實踐意義一,教育家應教導道德行為之歷程與技能 • 實踐意義二,教育家應教導道德德行及道德推理

  45. 教育是轉化且互動的 • 實踐意義一,教育家應建立有良好結構的環境,以促進學生適當的倫理直覺 • 實踐意義二,教育家應設計使學生能從生手達到具備倫理上「知道—如何」的能力之教學

  46. 人類本質是合作且自我實現的 • 實踐意義一:教育家應幫助建立學校內外的社群 • 實踐意義二:教育家應促進學生及社群成員的自我管理

  47. CVCE • 「明尼蘇達的社群聲音及品格教育方案」(Minnesota‘s Community Voice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roject, CVCE) • 是IEE模式首次大規模施行、並輔以科學實驗驗證其有效性之品格教育方案。 • 該方案從1998年至2002年共歷時四年。

  48. CVCE教學目標 • (一)提供統整的且以社群為本之品格觀點及結構 • (二)提供道德品格一有系統、全部及歷程之觀點 • (三)提出根據當前研究及最佳實踐為基礎之教學法 • (四)與教師合作,設計適用於地區之有用範疇

  49. CVCE倫理教學四層次 • 1.沈浸於範例及機會 • 2.關注事實及技能 • 3.實踐歷程 • 4.統整知識及歷程

  50. CVCE施行面向 • 1.導生會談室/顧問施行 • 2.全校性方案施行 • 3.核心團隊學術課程施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