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领导干部要学习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领导干部要学习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白山市教育局 纪砚秋. 导 言 : 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要有了解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精神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发展,对中华民族整体心理的形成、文化的积淀起着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其核心价值: 儒家:“仁、义、礼、智、信” “孝、悌、忠、信”“忠、恕” “温、良、恭、俭、让”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上善若水、福祸相倚. 用祖先的优秀文化滋养我们的心灵,

cr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领导干部要学习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领导干部要学习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白山市教育局 纪砚秋

  2. 导 言: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 • 传统文化 • 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要有了解 •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精神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发展,对中华民族整体心理的形成、文化的积淀起着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 其核心价值: • 儒家:“仁、义、礼、智、信” • “孝、悌、忠、信”“忠、恕” • “温、良、恭、俭、让” •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 上善若水、福祸相倚

  3. 用祖先的优秀文化滋养我们的心灵, • 重塑中国人的灵魂 • 1、文化身份的证明 • “我是中国人” • 人的最终身份是文化身份 • 2、提升我们的品位 • 品位决定素质,品位决定高低 • 品位决定可持续,文化决定人的魅力

  4. 向祖先求智慧 • 智慧不是知识,不是技术,而是超越知识、技术之上的规律。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问道、求道----“以道御术” • 修正自己,构建和谐,享受幸福人生

  5. 一、“国学热”说明了什么? • (一)“国学热”的表现—— • 1、媒体、出版界: • CCTV:“百家讲坛”(定位在“国学”的阐释) • 出版界:传统文化出版物是建国以来最好时期 • 网络:丰富多彩(资源极为丰富) • 报刊:国学专栏 2、社会各界: • 论坛、讲堂:世界佛教大会、黄帝论坛。传统文化企业家论坛 • 活动:祭孔、先祖祭祀(黄帝、炎帝) • 文化教育培训:安徽庐江、南京居美馨

  6. 3、教育界: • 高校:国学院、国学专业 • 中小学:国学内容的增加,读经诵经活动 • “孔子学院”:282所,241个孔子学堂(至2009年底) • 八国集团(G8):美国81个,日本18个,俄罗斯14个,法国13个,德国12个,意大利9个,英国8个,加拿大7个(韩国18个,澳大利亚9个)。共162所,占57%。 •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符号,传递的是“仁”的精神

  7. 4、中央高层传达出的信息 • ①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 •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天人合一”的理念

  8. 标志: 文化的转型—— 斗争文化----竞争文化----和谐文化 和谐:a、尊重多元; b、共存共赢; c、包容自信。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 2007年十月,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10. 2009年二月,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古老的经典——《尚书》就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哺育了中华民族宽广博大的胸怀。我们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宽厚包容;又能像苍天刚健运行一样,彰显正义。” (暗含《易经》中乾坤二卦: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11. ④《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第二十九条:“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典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2. 第三十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第三十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13. 5、中华传统节日的法定化 清明—慎终追远 端午—爱国主义 中秋—家庭团圆

  14. (二)“国学热”产生的原因 • 1、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反思 • 1840年鸦片战争后,革新救亡运动: • 洋务运动 科技的思考:“师夷长技以制夷”) • 戊戌变法 政治上的思考:建立君主立宪资 本主义政体 • “五四”运动 文化的思考:“打倒孔家店”和封 建礼教 • 一百多年来,中国走了一条否定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道路。 • 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现代化之路的启示

  15. 2、寻求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 文化是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 3、寻找我们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没有科技要亡国,没有文化要亡种。 犹太民族2000年亡国不亡种的奇迹,就是文化的奇迹

  16. 4、应对人类社会一系列危机的积极运动 ___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___孔孟:“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大乘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___“协和万邦”、“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 “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理念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修身养德 不仅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价值,更有恒久的普世价值。

  17. 二、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的涵义 1、什么是传统文化(“国学”) 凡在中国本土发生而为中国所特有的学问称为国学,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18. 2、分类 • (1)学科: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伦理学、考据学、礼俗学等等 • (2)目录学:经、史、子、集 • (3)思想体系:儒、释、道 • 儒: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核心是“仁学”(“仁者爱人”)。中华传统文化中主体地位,正统地位。 • 道: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道学”(“无为”) • 释:讲人与内心的关系,核心“慧学”(“空”)

  19. 3、中华文化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 (1)类型 • 生产方式:农耕文化(精工细做) • 思维方式:综合文化(宏观性) • 价值追求:道德文化(君子人格) • 社会结构:宗法文化(稳定性) • 政治结构:大一统文化(专制性)

  20. (2)特征 • 固守田园不远征 (长城的象征意义) • 喜欢中和不极端 (因中庸而求中和) • 追求有序反动乱 (长治久安的理想) • 不在乎公德(公共意识淡薄、公共责任模糊) • 不重视实证(缺少数字概念和真假的求证程序) • 不强调创新(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祖 先和基业都太伟大)

  21. 4、学习的途径 • 直取经典 • “经”:是纺织过程中,处于纵线上的织线,它的特点是不动。被奉为经典著作,具有根源性、典范性和权威性 。例如《道德经》《五经》《十三经》《黄帝内经》《三字经》《坛经》等等 • 提倡儿童读经

  22. 5、最具有代表性经典: ①儒: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②道:《道德经》、《庄子》 ③佛:《金刚经》、《坛经》等 医学:《黄帝内经》----讲人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中国传统的生命观。 军学:《孙子兵法》----谋略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23. 6、注意的问题: 一要用理性的态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吸收都不是理性的态度。 二是对宗教要把握好其思想文化体系的介绍和信仰传播的区别。

  24. 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老传统。 (一)、“百善孝为先”。 1、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是遵循由小而大,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国家的次序。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又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 2、孝是做人的第一本份。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 《孝经》:“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

  26. 3、怎样才能做到“孝”呢? 一要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二要顺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7. 三要礼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   孟懿子问孝。子告之曰:“无违。”又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 《弟子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28. 四要养心   一是免对身体的挂心。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   二是免对出门在外的担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三是免对品德和学习的忧心。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弟子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9. 4、童蒙养正,从小做起,从孝做起。 《颜氏家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童蒙须知》《朱子家训》《弟子规》

  30.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 子曰:“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 2、孔子的人格理想: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里孔子把老人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就是让他(她)安身和安心。 3、儒家经典《礼记》描述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1. (三)、知行统一,重在力行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有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经》) “德”(徘徊、征、徙、徐、往、待、得) “德”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一心”“十目”的行为。古圣先贤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孔子十四年的周游列国,老子的飘然西归,玄奘法师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里的印度取经。都是大德的体现。“德”和“行”是分不开的。

  32. 结 束 语 ——我们应该骄傲。 在两千多年前东西方几大文明同时进入一个思想和智慧迸发的“轴心时代”,中华文化没有缺席,我们的祖先以高贵的身份参加盛宴。孔子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老子》(《道德经》)一书是《圣经》之外全球出版最多的专著,在哲学的国度—德国平均每家一本。

  33. ——我们应该感恩。 中华文化基因中的不远征,不极端,使得中华民族免遭毁灭性灾难,使我们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使得中华文化成为四大文明系统中唯一的没有中断的文明,被誉为长寿的文化。

  34. ——我们应该谦卑。 面对祖先我们永远需要虚心请教,不用费太多的力气,更不需花费很多的金钱,只要你静下心来,谦恭地走近智者,用心聆听智者的声音,智慧的甘露只要一点点,便会滋润你生命的心田。

  35. ——我们应该行动。 “孝”是“仁”的一种表现,“敬”和“顺”则是“孝”的脚步。让用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双亲吧,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在烦也要耐心去听一听父母的唠叨。在这个老龄社会里,请你也能关注你身边所有的老人,“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有一天你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时,你会告诉年轻的孩子:我有资格得到你们的尊重。

  36. ——我们应该坚信。 有我们中华几千年的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丰富宝藏,有我们众人拾柴的决心和力量,道德的重建“这壶水”一定会翻开起来。每个人都来分享一杯吧!让越来越多的人血管里流淌的是道德的血液。

  37. 感谢您的分享, 让我们向祖先致敬!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