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likes | 1.35k Views
第七章 水蒸汽.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工程实际中,水蒸汽的使用状况。能进行水蒸汽各种过程的热力计算。 知识点: 水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水蒸汽表和图;水的相图及三相点;水蒸汽的基本过程。 重 点: 工业上水蒸汽的定压生成过程,学会使用水蒸汽热力学性质的图表,并能熟练地运用于各种热力过程的计算。 难 点: 水蒸汽是实际汽体,只能通过查热力学性质图表进行各种热力过程的计算。 ( 也可以用复杂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 7-1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一、汽化与凝结 1 、汽化 物质由 液态转变为汽态 的过程。 汽化方式
E N D
第七章 水蒸汽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工程实际中,水蒸汽的使用状况。能进行水蒸汽各种过程的热力计算。 知识点:水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水蒸汽表和图;水的相图及三相点;水蒸汽的基本过程。 重 点: 工业上水蒸汽的定压生成过程,学会使用水蒸汽热力学性质的图表,并能熟练地运用于各种热力过程的计算。 难 点: 水蒸汽是实际汽体,只能通过查热力学性质图表进行各种热力过程的计算。(也可以用复杂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7-1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一、汽化与凝结 1、汽化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汽态的过程。 • 汽化方式 蒸发:汽化过程在液体表面发生。 沸腾:汽化过程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同时发生。 2、凝结 物质由汽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结的速度取决于空间蒸汽的压力。
液体分子脱离其表面的汽化速度 汽体分子回到液体中的凝结速度 = 这时液体与蒸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饱和液体 饱和蒸汽 二、饱和状态 • 饱和状态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处于饱和状态的汽、液温度相同,称为饱和温度ts,蒸汽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ps • ts上升, ps上升; ps上升, ts上升。 • 结论: 一定的饱和温度对应于一定的饱和压力,反之也成立,即两者间存在单值关系。
三相点 定义:固、液、汽三相共存的状态 分析:1) 当压力低于ptp时,液相不可能存在,而只 可能是汽相或固相。 ptp称为三相点压力, 对应的饱和温度ttp称为三相点温度。 2) 三相点温度和压力是最低的饱和温度和饱 和压力。 3) 各种物质在三相点的温度与压力分别为定值, 但比体积则随固、液、汽三相的混合比例不 同而异。 水的三相点温度和压力值:
7-2 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工业上所用的水蒸汽都是在定压加热设备中产生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一、水蒸汽定压生成过程 预热阶段 汽化阶段 过热阶段
7-2 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未饱和水状态 饱和水状态 湿饱和蒸汽状态 干饱和蒸汽状态 过热蒸汽状态 饱和水的汽化阶段 水的预热阶段 过热阶段 水蒸汽的定压生成过程 说明:在此 可代表
预热阶段 状态及状态参数: 未饱和水(过冷水) 饱和水 •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液体热 ql
湿饱和蒸汽:饱和水与饱和蒸汽混合物 • 汽化阶段 饱和水 湿(饱和)蒸汽 干饱和蒸汽 •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 g
干度x: 湿蒸汽中饱和蒸汽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过热阶段 干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 这个阶段所需的热量称为过热热 qsup。 • t-ts称为过热度
二、水蒸汽定压生成过程中热量的计算 1.水的定压预热阶段 T 液体热 2 2.饱和水的定压汽化过程 汽化潜热 1 3.水蒸汽的定压过热过程 s 过热热 1kg水从1状态被加热到2状态所吸收的热量
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 三、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 p T C C Ⅲ Ⅰ Ⅰ Ⅲ 20 Ⅱ Ⅱ 20 10 10 v s 水的临界参数
水蒸汽的p-v和T─s图 p T T p s v 一点:临界点; 三线:饱和水线、干饱和蒸汽线、等临界温度线; 三区:未饱和水区、湿饱和蒸汽区、过热蒸汽区; 五态: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水的热力学曲面图动态显示 固-液 水的热力学曲面图 汽体 p=常数 液体 临界点 p T=常数 固体 液-汽 蒸汽 三相线 固-汽 T v
水的p—T相图 B 水 的 p │ T 相 图 液体 汽体 (熔解曲线) p 固-液 临界点 C 固体 液-汽 (汽化曲线) 蒸汽 o三相点 固-汽 (升华曲线) A T
7-3 水和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问题:图中各点的状态参数如何确定? T 2 1 零点 s 0
7-3 水和水蒸汽的状态参数 一、零点规定 水及水蒸汽的参数计算中不必求其绝对值,仅求其增量或减少量,故可规定一任意起点。国际水蒸汽会议规定,水的三相点即273.16K的液相水作为基准点,规定其热力学能及熵为0,即对于t0=ttp=0.01°C、p0=ptp=611.659 Pa的饱和水有:
二、温度为0.01oC、压力为P的过冷水 (保持三相点的温度不变,讨论u、h、s随压力的变化) 忽略水的压缩性,即比体积v不变(dv=0),又温度不变,则: uo=u0’=0, w=0 (容积功为0) q=0 so=so’=0, h0= uo+p0 v0=0(压力不高时)
三、温度为t、压力为P的未饱和水 (在前面二的基础上,提高温度) 饱和水状态:
四、压力为P的干饱和蒸汽 五、压力为p的湿饱和蒸汽
六、压力为P的过热蒸汽 过热度:t – ts
7-4 水蒸汽表和图 • 水与水蒸汽的状态参数p、v、t、h、s均可从水蒸汽图表中查到,图表中没有的参数,可根据参数间的一般关系计算得到,如u按u=h-pv计算。
蒸汽表 一、水蒸汽表 • 饱和水及干饱和蒸汽表(表7-1) • 未饱和水及过热蒸汽表(表7-2) 查表 • 判断工质所处的状态 • 查相应的表或进行相应的计算
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表(按温度排列) 温度增加 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表(按压力排列) 压力增加
饱 和 参 数 未饱和水和过热蒸汽表(节录) 压力增加 未饱和水 温度增加 过热蒸汽
Y (x,y) (x2,y2) (x1,y1) X • 热力学性质表很简单,它是把热力学性质以一一对应的表格形式表示出来,其特点表现在:对确定点数据准确,但对非确定点需要内插计算,一般用直线内插。
情况一:已知(p,t),判断水或蒸汽所处的状态情况一:已知(p,t),判断水或蒸汽所处的状态 查饱和表得已知压力(或温度)下的饱和温度ts(p)(或饱和压力ps(t) ): • 在湿蒸汽区,p、t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因此不能由p、t确定状态点。
情况二:已知p(或t)及某一比参数y(v或s或h),判断水或蒸汽所处的状态情况二:已知p(或t)及某一比参数y(v或s或h),判断水或蒸汽所处的状态 查饱和表得已知压力(或温度)下的y’、y”: 在湿蒸汽区干度及其它参数的的计算:
T 1、 图 C Ⅲ Ⅰ Ⅱ 20 10 s 二、蒸汽的热力性质图 主要用于循环效率分析。 水蒸汽的T-s图
定压加热 T 绝热膨胀 绝热压缩 定压(定温)放热 s 二、蒸汽的热力性质图 1 图示的循环中: 吸热量? 放热量? 循环功量? C 10 2 3 x2 水蒸汽的T-s图
完整的T-S图具有以下曲线 ⑴饱和曲线BCD V T BC-饱和液体线 P H CD-饱和蒸汽线 C ⑵ 等P线,以蓝线表示 ⑶ 等H线,以红线表示 ⑷ 等v线,以蓝虚线表示 B x ⑸ 等干度线,以红虚线表示 D ⑹ 等T线,平行于横坐标 S • ⑺ 等S线,平行于纵坐标
水蒸汽的焓─熵图示意图 h 2、 图 s p v T 主要用于过程的能量转换分析。 x x=1 水蒸汽的h-s图
焓─熵图的使用计算定熵过程 wt 焓┃熵图的使用 h T1 p1 1 h1 p2 T2 h2 2 x2 x=1 s1=s2 s
7-5 水蒸汽的基本过程 定容、定压、定温及定熵四种。 水蒸汽基本过程 求解任务 与解理想气体的过程一样,要求: 1、初态和终态的参数; 2、过程中的热量和功。
7-5 水蒸汽的基本过程 1、根据初态的两个已知参数,从表或图中查得其它参数。 2、根据过程特征及一个终态参数确定终态,再从表或图上查得其它参数。 3、根据已求得的初、终态参数,计算q、u、 h、及w。 利用图表分析、计算水蒸汽的步骤:
p v 一、水蒸汽的定压过程 1、工程中的设备:锅炉、换热器 2、过程特点:p=定值 3、过程在图中表示 2 1 3 4
T h 2 2 h2 3 4 1 3 4 1 h1 s s s1 s2 一、水蒸汽的定压过程 T-s 图和h-s图中的表示
一、水蒸汽的定压过程 4、能量转换计算 wt = 0 q = h 5、举例:锅炉中,水从30℃、4MPa, 定压加热到450 ℃。 ts(4MPa)=250.33℃ q = h2-h1
p v 二、水蒸汽的绝热过程 1、工程中的设备:汽轮机 2、过程特点:q=0 1 p1 3、过程在图中表示 p2 2 2’
h T s s 二、水蒸汽的绝热过程 T-s 图和h-s图中的表示 1 1 h1 p1 p1 h2’ h2 2’ p2 2 2’ 2 p2
T 可逆过程:s s 二、水蒸汽的绝热过程 4、能量转换计算 q = 0 1 p1 不可逆过程: p2 2 2’
h s 二、水蒸汽的绝热过程 汽轮机内效率 1 h1 p1 h2’ h2 2’ 2 p2
p T Tc T v 三、水蒸汽的定温过程 实际设备中很少见 远离饱和线,接近于理想气体. C
三、水蒸汽的定温过程 可逆过程: T h 2 2 1 1 s s
四、水蒸汽的定容过程 实际设备中不常见 p 2 1 v
四、水蒸汽的定容过程 T h v v p 2 2 T p 1 1 s s
例题 例题 过热蒸汽由初态p1=2MPa、t1=300℃绝热膨胀 到 p2=4kPa = 0.004MPa,求此过程中每kg蒸汽所 作的功及每kg蒸汽膨胀终态蒸汽的干度。 p1 解 Ⅰ查图法 h t1 1 h1 从 h-s 图上查得 p2 h1=3025kJ/kg, h2=2035kJ/kg, h2 2 x2 x2=0.786 s 每kg 蒸汽所作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