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兒 時 記 趣

兒 時 記 趣. 國中國文康軒版第一冊第十一課教學演示. 屏東縣立東港國中賴銘瑋老師製 2009/12. 「兒時記趣」一文節選自 ________ 。. 「兒時記趣」是一篇 ______ 文 , 主要內容在敘述 __________ 。. 本文作者是 ______ , 字 _______ 。. 為何作者能體會「物外之趣」?. 觀察力、想像力. 記述作者童年生活. 敏銳觀察力+豐富想像力. 旨者-- 物外之趣 . 共記敘三趣事:帳中蚊子.草叢蟲蟻與癩蝦蟆吞二蟲. 在平凡無奇的事物中,開拓出悠閒自得的天地.. 題 解 概 說.

coy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兒 時 記 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兒 時 記 趣 國中國文康軒版第一冊第十一課教學演示 屏東縣立東港國中賴銘瑋老師製 2009/12

  2. 「兒時記趣」一文節選自________。

  3. 「兒時記趣」是一篇______文,主要內容在敘述__________。「兒時記趣」是一篇______文,主要內容在敘述__________。

  4. 本文作者是______, 字_______。

  5. 為何作者能體會「物外之趣」? 觀察力、想像力

  6. 記述作者童年生活. 敏銳觀察力+豐富想像力. 旨者--物外之趣. 共記敘三趣事:帳中蚊子.草叢蟲蟻與癩蝦蟆吞二蟲. 在平凡無奇的事物中,開拓出悠閒自得的天地. 題 解 概 說

  7. 本文節選自浮生六記。浮生六記為作者記述自身經歷的作品,筆調平實,內容真切感人。本文記敘作者在童年時代,以敏銳的觀察力,加上豐富的想像力,在平凡無奇的事物中,找到了情趣,豐富了生活。本文節選自浮生六記。浮生六記為作者記述自身經歷的作品,筆調平實,內容真切感人。本文記敘作者在童年時代,以敏銳的觀察力,加上豐富的想像力,在平凡無奇的事物中,找到了情趣,豐富了生活。 ﹏﹏﹏﹏﹏ ﹏﹏﹏﹏﹏

  8. 作者介紹─沈復 • 沈復,字三白,號梅逸,清朝蘇州人。 • 平日以創作詩文書畫自娛,亦曾以賣畫為生。 • 與其妻陳芸過著伉儷情深、怡然自得的生活。 • 性格爽直,性情恬淡。 • 著有浮生六記一書。

  9. 沈復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在各地方政府擔任幕僚工作,待遇雖然不豐厚,卻能安於平淡,與妻子陳芸過著自得其樂的生活。他擅長繪畫,喜歡遊覽各地園林。平日除作畫外,又喜好創作詩文,風格真摯樸實,著有浮生六記。沈復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在各地方政府擔任幕僚工作,待遇雖然不豐厚,卻能安於平淡,與妻子陳芸過著自得其樂的生活。他擅長繪畫,喜歡遊覽各地園林。平日除作畫外,又喜好創作詩文,風格真摯樸實,著有浮生六記。 ﹏﹏﹏﹏﹏

  10. 沈復之妻陳芸,為沈復的表姐,同年出生而長於沈復十個月。沈復十三歲時,七月,隨母親回娘家,看到陳芸所作的文章後,就十分愛慕,並向母親表示非表姐不娶,其母見陳芸個性柔和,當即脫下戒指為他們訂了婚。沈復之妻陳芸,為沈復的表姐,同年出生而長於沈復十個月。沈復十三歲時,七月,隨母親回娘家,看到陳芸所作的文章後,就十分愛慕,並向母親表示非表姐不娶,其母見陳芸個性柔和,當即脫下戒指為他們訂了婚。 趣聞軼事 兩小無猜(1)

  11.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1)。見藐小微物(2),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3)。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1)。見藐小微物(2),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3)。

  12. 我記得小時候,能睜大眼睛看著太陽,能看清楚極微小的東西。看見細微的東西,必定仔細的察看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我記得小時候,能睜大眼睛看著太陽,能看清楚極微小的東西。看見細微的東西,必定仔細的察看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 語譯

  13. 余憶童稚時 *人稱代名詞 余、 予 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 第三人稱: 我- 你- 他- 吾、 爾、 汝 彼、 其

  14. 能張目對日 你認為我們可用眼睛直視太陽嗎? 我們較常觀測太陽的情形是觀測日食,此時我們能像沈復一樣睜大眼睛看著太陽嗎?

  15. 太陽觀測 日食: 「日食」常被誤寫為「日蝕」。日食發生的原因就是太陽、月球與地球成為一直線,月球檔住太陽的光線,影子投射在地球上,右圖是當月球完全遮住了太陽時,太陽外層的日冕。陽光會聚合產生高熱,對眼睛傷害極大,觀測時需使用曝光過底片疊成數層,方可進行觀測。

  16. 明察秋毫 出處:<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釋義:眼光銳利,秋天鳥獸的毫毛那樣細微的東西,也能看得清楚。 用法:形容目光敏銳、觀察精確,任何隱情細節,都能看得清楚。 例句:社會需要「明察秋毫」的法官,才不致冤枉好人,縱容壞人。

  17.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1)說明自己小時眼力好。 (2)下文的童年情趣,均建立在視覺的觀賞上。

  18. 觀察力遊戲(一) 林先生購物時總是一次買兩樣相同的東西,他很喜歡售貨員手上那條領帶的款式,請您再找一條同樣花樣的領帶!

  19. 觀察力遊戲(二) 大姑媽的廚房很妙,藏了很多東西,有企鵝、號角、鬱金香、積木、小汽車、船錨、鏟子、水桶、小雞、蠟燭、鑰匙、木槳、海龜。 客人快來了,你能幫大姑媽找到嗎?

  20.     見藐小微物 看見細微的東西

  21. 必細察其紋理 A.左圖的紋路中,  你能不能說出它  們有什麼不同? B.下圖植物的葉脈,  是不是都長得一  樣,你能分辨它  們的不同點嗎? 血桐 長葉變葉木 榕樹

  22. 物外之趣:具體形象及精神形象練習 透明無色,千刀萬剪割不斷,碰黑變黑,觸紅變紅,抓不住,千變萬化猜不定。 水:具體形象-   精神形象- 涓涓流水流不完,誰也無法阻擋,象徵我們做人處事,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要勇往直前。(王可音) 鏡子:具體形象-    精神形象- 用玻璃做成,一面塗水銀,能做對稱面反射,照形取影的工具。 我們做人處事,要像鏡子一樣,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笑,要以誠待人。(李怡萱)

  23. 想像力的使用

  24. 夏蚊成雷(4),私擬(5)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6),則或千或百(7),果然鶴也。昂首(8)觀之,項為之強(9)。又留蚊於素帳(10)中,徐噴以煙(11),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12),果如鶴唳(13)雲端,為之怡然稱快(14)。夏蚊成雷(4),私擬(5)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6),則或千或百(7),果然鶴也。昂首(8)觀之,項為之強(9)。又留蚊於素帳(10)中,徐噴以煙(11),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12),果如鶴唳(13)雲端,為之怡然稱快(14)。

  25. 夏天蚊子成群的飛鳴,嗡嗡的聲音像雷鳴似的,我私自把牠們比擬作一群白鶴在天空飛舞。內心這麼想,於是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白鶴了。我抬頭看著牠們,脖子都因此僵硬了。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中,用煙慢慢的噴,使牠們沖上煙霧中飛翔鳴叫,我將牠們當作青雲白鶴來看;果然就像白鶴在雲頂高聲的鳴叫,我因此高興得大叫痛快。 夏天蚊子成群的飛鳴,嗡嗡的聲音像雷鳴似的,我私自把牠們比擬作一群白鶴在天空飛舞。內心這麼想,於是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白鶴了。我抬頭看著牠們,脖子都因此僵硬了。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中,用煙慢慢的噴,使牠們沖上煙霧中飛翔鳴叫,我將牠們當作青雲白鶴來看;果然就像白鶴在雲頂高聲的鳴叫,我因此高興得大叫痛快。  語譯

  26.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27. 語文中,故意用誇大鋪張的手法來描述,以加深讀者的印象,稱為「誇飾」。誇飾要越誇大越好,才不易被誤認為事實。語文中,故意用誇大鋪張的手法來描述,以加深讀者的印象,稱為「誇飾」。誇飾要越誇大越好,才不易被誤認為事實。 誇飾修辭

  28. (一)夏蚊成雷。——蚊子的聲音,好像「打雷」一樣。(一)夏蚊成雷。——蚊子的聲音,好像「打雷」一樣。 (二)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把「癩蝦蟆」形容成「龐然大物」,能夠「拔山倒樹」。 (三)後座舒適寬大,整個籃球隊都坐進來也沒關係。(汽車廣告)——車子後座大到可以容納一支籃球隊。 誇飾修辭

  29. 誇飾修辭練習:同學由本文學到了「夏蚊成雷」、「拔山倒樹而來」、「明察秋毫」等誇飾修辭,請將使用誇飾的句子圈出。例句:(一)美味當前,令人垂涎三尺。(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歌聲美妙極了,真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三)老師不在,同學們吵得天花板都快掀掉了誇飾修辭練習:同學由本文學到了「夏蚊成雷」、「拔山倒樹而來」、「明察秋毫」等誇飾修辭,請將使用誇飾的句子圈出。例句:(一)美味當前,令人垂涎三尺。(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歌聲美妙極了,真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三)老師不在,同學們吵得天花板都快掀掉了

  30. 誇飾修辭練習:

  31. ( )1.熱淚燙傷了我的臉。(流行歌詞) ( )2.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 早發白帝城) 一、誇飾修辭練習:下列句子何者運用了「誇飾」的修辭法,請在( )中打ˇ。 ˇ ˇ ﹏﹏﹏﹏﹏﹏

  32. ( )3.立在城市的飛塵裡,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張曉風 行道樹) ( )4.濟南真是一個泉水充沛的地方,用一枝筷子往地下一扎,拔起來便是一線清泉。 (殷穎 品泉) ( )5.這天的陽光分外燦爛,風吹在身上也是暖薰薰的。(白先勇 等) ˇ ﹏﹏﹏﹏ ﹏﹏ ﹏

  33. ( )1.雲是被風吹走的棉花糖。 ( )2.鬧鐘是都市裡的公雞。 ( )3.風是空氣對流所形成的。 ( )4.自信是生命的動力。 ( )5.山是大自然的紙鎮。 二、想像練習:本文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想像力,而使得生活多采多姿。下列句子中,哪些也是靠想像力的發揮,而形成生動有趣的句子,請在( )中打ˇ。 ˇ ˇ ˇ

  34. 譬喻法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

  35. 譬喻法練習:

  36.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心「之」所向- 不用翻譯,助詞。 「則」或千或百- 那麼、就。 翻譯: 內心往這樣想去, 於是成千上百的蚊子, 真的都變成白鶴了。

  37. 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昂首觀「之」 - 代詞,指蚊子。 項為「之」強 - 代詞,指抬頭看蚊子這件事。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 (1)可見沈復看了很久,而且樂此不疲。 (2)沈復觀賞時的專注,心情亦是愉悅的。

  38.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

  39. 倒裝句 「徐噴以煙」→「以煙徐噴」。

  40. 「徐」噴以煙- 慢慢地 徐噴「以」煙- 用

  41. 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 代詞,指蚊子。 使「之」沖煙飛鳴- 翻譯: 使蚊子沖冒著煙飛叫著,我將牠們當作飛在青雲間的白鶴來看。

  42. 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為「之」怡然稱快- 看飛蚊如舞鶴一事,代詞。 翻譯: 果然就像白鶴在雲頂高聲地鳴叫,我因此高興得大叫痛快。

  43. 之之總整理 等於「的」,介詞 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昂首觀「之」- 項為「之」強- 為「之」怡然稱快- 送孟浩然「之」廣陵- 不等於「的」,介詞 通「牠」,指蚊子,代詞 之 通「此」,昂首看蚊子的舉動,代詞 通「此」,看飛蚊如舞鶴一事 去、往,動詞

  44. 想像力的使用 在下面圖案中,你看到了什麼?試著說出來。

  45. 課後作業: 揮灑你的畫筆,將「兒時記趣」第二段內容畫成一幅圖畫!

  46. 1「張目對月,明察秋毫」對全文有何重要性? 2作者何以時常發現「物外之趣」? 3「夏蚊成雷」作者為何能比喻成「群鶴舞空」?

  47. 全文分析 • 本文是寫實性的記敘文,記敘的方法是「順敘法」,記敘的內容是「記事類」;觀察力及想像力的交互使用。 • 本文中作者以「童年的情趣」來貫穿統攝全文。他童年的情趣似乎建立在視覺的觀賞上,在末三段中,都是依照「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物外之趣」三個步驟的順序來記敘的。

  48. 二、「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除了可以想像成「鶴唳雲端」以外,還可以想像成什麼景象?二、「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除了可以想像成「鶴唳雲端」以外,還可以想像成什麼景象? • 在藍天中上下俯衝的噴射機群。   • 在空中成群飛舞的蜜蜂。   • 吹奏仙樂,在天空翩然起舞的仙女。 ︵請鼓勵學生發揮想像,自由作答。所答必須掌握三點:1.有背景︵雲端︶、2.有具體的形象︵鶴︶、3.有聲響︵唳︶。︶

  49. 作者對於蚊子的看法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 你認為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問題與討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