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85 Views
禁毒预防教育读本. 国家禁毒办 中国禁毒基金会 “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系列教育读本. 大学版. 第 四 章 禁毒 宣传教育. 目 录. 第一节 禁毒宣传教育概述. 一、禁毒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
E N D
禁毒预防教育读本 国家禁毒办 中国禁毒基金会 “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系列教育读本 大学版
一、禁毒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遵循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和“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禁毒教育工作与毒品形势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坚持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坚持禁毒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为核心,不断增强禁毒教育的科学性、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形成全民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的需求和降低毒品的危害。
一、学校禁毒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2005年1月31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教育部、国家禁毒办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 2007年2月2日,国家禁毒办、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等联合印发《全国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 2008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二章第十三条正式从法律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对学生如何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作出了专门规定 2010年8月25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等18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禁毒办发【2010】1号)
二、学校禁毒教育的内容 针对在校学生,通过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预防教育活动,使广大在校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基于教育人类学理论,毒品预防教育的关键是要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学校具备了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是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禁毒形势教育 向学生介绍全球、全国、全省、县市区的禁毒形势,知晓毒品问题的严重性。
(二)禁毒政策、法律教育 讲解我国的禁毒方针、国际禁毒公约、禁毒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知识。
(一)主动进入主渠道——禁毒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禁毒教育课时开足、分阶段开设禁毒教育课程,做到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和毒品认知能力,融合多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渗透教育。学校可将禁毒教育与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理卫生课程、生物学科、化学学科、历史学科以及社会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
2 3 4 1 营造校园禁毒宣传教育氛围。在校园网上设立禁毒专栏、在校园举办禁毒教育展览、校园广播固定时段专题教育等。 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把毒品宣传教育融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结合学生入学、毕业典礼等活动,组织开展禁毒主题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模拟法庭、自护教育、参观戒毒所等禁毒教育活动。 利用“6.26”国际禁毒日等特殊重大节日,开展专题讲座。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禁毒教育活动
(三)主动走出校园,在融入社会中勇于担当责任(三)主动走出校园,在融入社会中勇于担当责任 第一,充分利用校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优势,广泛发动禁毒志愿者、宣传小分队,深入毒品问题严重地区以及繁华街区、交通枢纽、大型建筑工地等场所,开展经常性的禁毒咨询和宣讲活动,普及禁毒知识。 第二,进一步推进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动青年学生参与禁毒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活动内容和性质,建立因地制宜、规模适当的禁毒教育基地(园地)。
(四)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手段,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四)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手段,做好禁毒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采用网络新技术、新手段,如通过博客、播客、微博、QQ、社交网站、网络游戏等,重点加强对防范合成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通过手机媒体定期发布毒品预防知识和预警信息。
(一)志愿者与志愿者精神 1、志愿者(Volunteer) 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2、志愿者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二)禁毒志愿者 禁毒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开展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关心、帮助戒毒人员彻底戒断毒瘾,协助、配合禁毒主管部门开展禁毒工作的人。
二、禁毒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 义务
(一)禁毒志愿者的责任 1、禁毒志愿服务责任 禁毒志愿服务责任,就是在参与、从事禁毒志愿服务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禁毒志愿者的责任 2、禁毒志愿者的法律责任 (1)禁毒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其所在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积极维护其权益; (2)禁毒志愿者组织的组织不当或志愿服务对象故意或过失造成志愿者权益受到损害时,禁毒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应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禁毒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造成服务对象或者其他相关人损害,由组织志愿服务的禁毒青年志愿者组织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4)禁毒志愿者有故意或重大过失,青年志愿者组织可依法向其追究赔偿。
(二)禁毒志愿者的义务 1、履行禁毒志愿服务承诺;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禁毒志愿者组织的章程、其他制度; 3、参加禁毒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 4、不损害被服务者的合法权益; 5、不以禁毒志愿者身份从事赢利性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6、维护禁毒志愿者组织和禁毒志愿者的声誉和形象; 7、每年参加不少于48小时禁毒志愿服务活动; 8、自身远离毒品; 9、相关法律法规、禁毒志愿者组织规定的其它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