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k likes | 1.29k Views
把握新课标 用活新教材 —— 物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黄 国 雄 湖南株洲市二中 特级教师 西南大学 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核心成员.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精神和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理念及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功能、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服务。 核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E N D
把握新课标 用活新教材——物理必修模块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黄 国 雄 湖南株洲市二中 特级教师 西南大学 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核心成员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 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理念及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功能、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服务。 • 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物理课程的定位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当今世界各国科学教育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物 理 课 程 理 念 ● 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 ● 结构:基础性、选择性 ●内容: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 实施:自主学习、方式多样化 ● 评价: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1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是物理学本质特征在物理教育中的反映
庞加莱: 物理学是由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建立起来的,就像房子是用砖砌成的一样。 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就看成物理学,那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 不,物理学比组成它的事实、公式和法则要深刻得多!
爱因斯坦: •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共同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倾向,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共同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倾向,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过去的课程方案的弊端: (四个“同样”) 所有的学生必须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所:《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调查报告》 根据您的经历,您觉得高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64.6%的人选了: 教育目的简单,只为高考服务。
选修3-5 选修3-4 选修 选修2-3 选修3-3 选修1-2 选修2-2 选修3-2 选修1-1 选修2-1 选修3-1 必修 物理2 共同必修 物理1 特色: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必修。 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强烈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
“选择”的意义(亮点) • 选择——提高兴趣; • 选择——发展个性; • 选择——铸就责任心; • 选择——提升价值判断; • 选择——培养批判精神; • 选择——增强反思习惯; • 选择——引导人生规划。 • 选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选择——促使学校走向特色化之路。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与基础性 • (1)时代性 • 课程内容体现社会进步和当代科技发展; • 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 • 关注学生的经验。 • 案例:电灯、滑块与ABS、GPS
(2)基础性 • 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突破“双基”,体现“三维目标”的基础。 • 普通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 突破“共同基础”,体现“个性发展”的基础。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最有效的途径
案例:一位特级教师的公开课引起的质疑 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板书漂亮,极有条理,重点突出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细节:开讲鸦雀无声;板书错落有致,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下课声落铃声,分秒不差。 整堂课无懈可击。 英美教育专家:不理解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 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 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反映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重教——重学? 让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新的评价观 • 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 通过评价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 • 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给予同样的重视,使发展变化过程(学习记录档案)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空间。 • 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教材编写有助于 学生发展个性 教师施展才华 学校发展特色
必修模块特色: 《物理1》、《物理2》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能量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三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四章 相互作用 第五章 力与平衡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物理1》的知识结构 线索: 运动学 静力学 动力学
第一章 功和功率 第二章 能的转化与守恒 第三章 抛体运动 第四章 匀速圆周运动 第五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第六章 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 《物理2》的知识结构 线索: 经典物理 近代物理
第3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全面把握并实施三维目标要求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兴趣的保护,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兴趣的保护,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纲要》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习者才能自主、用心地学习。
案例:绪论 • 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告诉学生大自然充满了奥秘,在万物繁荣、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背后,隐含了统一和谐的自然规律。 • 告诉学生这些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伴随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中。 • 通过这些展示希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亲近感,求知欲,避免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
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能在空中“划出”一条抛物线?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能在空中“划出”一条抛物线?
案例:每章的“导入” • 每章都有精彩的导入,旨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 案例:物理2 第5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导入 从嫦娥奔月到“阿波罗”上天 • 通过 “嫦娥奔月”的神话与“阿波罗登月”的现实对比,激发学生对登月的好奇与求知欲,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做铺垫。
(二)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二)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 表现1:注重物理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 表现2: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观点。 • 意义: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注意从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
(三)注重课程的逻辑性与可操作性 • 各章、各节、各段的布局以及各知识点的呈现方面都非常注重逻辑性以及教学的可操作性,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 教材呈现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 强调了对以往教材的继承与发展。
案例:瞬时速度的引出 • 不同路段的比较 • 从生活常识到科学概念 • 不同小段的比较 • 不同点的比较 • 注重了概念引出的必要性 • 注重了概念发展的循序渐进与逻辑性
案例:抛体运动 • 从运动的独立性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 从竖直方向的抛体到平抛,再到斜抛 • 注重了概念发展的循序渐进与逻辑性 • 注重物理规律的前提条件 • 注重研究方法的前后贯穿 • 注重教学方法的形式多样
(四)注重知识构建过程,注重物理实验,培养探究能力(四)注重知识构建过程,注重物理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 注重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以及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和低成本实验的引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让他们经历一些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充分体现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的“注重自主学习”的理念。
案例:通过“实验与探究”栏目或者某节内容展示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要求,并且在“迷你实验室”栏目中介绍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低成本实验,为学生进一步动手实践,开拓思路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案例:通过“实验与探究”栏目或者某节内容展示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要求,并且在“迷你实验室”栏目中介绍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低成本实验,为学生进一步动手实践,开拓思路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 注重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美,物理学的内在价值,力图让学生们感受到知识结构的逻辑美,科学探究的方法妙,科学精神的伟大与崇高,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树立科学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