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对华裔学生的课堂教学

对华裔学生的课堂教学. Teaching Heritage Students Tucson Chinese School. 发言的内容. 1. 学生人群和班级的特殊性、解决方式和教学重点; 2. 课堂互动的方式、活动、话题、材料; 3. 对学生问题的总结和对老师的要求。. 定义和特殊性. 家长说中文—在家中可能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 学生会讲,或者会听一些中文。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懂两种语言 。. 优势. 班级较小;更容易针对学生情况提问和设计课堂内容 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口语较熟练. 问题和解决.

corb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对华裔学生的课堂教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华裔学生的课堂教学 Teaching Heritage Students Tucson Chinese School

  2. 发言的内容 • 1.学生人群和班级的特殊性、解决方式和教学重点; • 2. 课堂互动的方式、活动、话题、材料; • 3. 对学生问题的总结和对老师的要求。

  3. 定义和特殊性 • 家长说中文—在家中可能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 • 学生会讲,或者会听一些中文。 •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懂两种语言 。

  4. 优势 • 班级较小;更容易针对学生情况提问和设计课堂内容 • 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口语较熟练

  5. 问题和解决 • 1. 学生水平不同 – 可以互相帮助,但是需要老师在一旁随时解释,或者用教学生使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 • 2. 课本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学生。有些课文内容可能比较简单,注意调节。 • 例子:不一定每次都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可以采用默读,提问和回答的方式。 • 每一课不一定从学新词开始。可以让学生通读一段,然后给更多的例子,让学生自己体会生词的意思。

  6. 问题和解决 • 3. 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不同。需要老师认识到他们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有的课文内容比较吸引学生,可以扩展。 ) • 4. 学生的听说能力可能较强,读写能力可能较弱。注意口语和书面语区别。 • 5. 学生可能会经常使用英文回答问题。-- 老师必须随时纠正,并且尽量少用英文。

  7. 教学重点 • 写字。比如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白板;帮助同学纠正错误。 • 句型。比较句型: 既然 … 就; 虽然; • 语法教学中的原则: • a. 常用的句型;b. 重要的;c. 中文特殊的语法 • --了,吗,吧 • -- 把 • -- 中文的补语 • -- 就,才 • -- 对比,强调 • -- 不同的语序 • --固定结构,成语

  8. 班级特点和师生互动 • 对话主题: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可以因人而异 • 老师用主题引导学生使用语言定式 “有… 特点”, “受 …欢迎”,“除了…以外,其他都…” • 共同进行话题控制。运动—喜欢的运动—受学生欢迎的运动—为什么喜欢 • 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听懂。 • 对错误可以立即指出,或者记下在学生发言完后指出。 • 结合其他定式:学生用的句子可能过于简短,句式不复杂,或者连词用的不够多,或者没有把学到的语言形式使用在实际交流中,老师可以及时提醒。

  9. 互动:2.与课文相关的主题 • 例子: 饺子 • 相关主题: 家常饭;妈妈常做的家常饭;我会做的家常饭;喜欢吃的菜 • 有中国特色的食物/饭馆 • 有美国特色的食物/饭馆 • 在同学家吃饭的经历

  10. 老师提问的方式 • 避免: • a. 过分长的问题; • b. 太过简单或本身太复杂的问题; • c. “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

  11. 设计问题 • a.       先找出语言定式、重要句型、词汇。鼓励学生使用这些知识。 • b.      基本提问方式有“什么时候”,“在哪儿”,“谁”,“为什么”,“怎么” • c.       假设情况, “如果… 你会怎么办?” • d.      比较式的问题,比如“在北京….在美国也是这样吗?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鼓励学生用实际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他的说法。比如,“你为什么觉得在中国的人…? 能告诉我一个故事/例子吗”

  12. 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 体育运动;爱好,宠物;好朋友;节日/礼物 • 成语故事/传说。 -- 如果学生会说,就可以多做写的练习。 • 到中国旅行的故事 – 买东西,游乐场,遇见的人。 • 食物:火锅,早茶/点心,饭馆。

  13. 活动 • 1. 以讲生活中的情况开始。 • 2. 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动作。(Total Physical Response)(建议在课程快结束的时间复习时使用。) • 3. 条件允许时可以做小型的竞赛/游戏。 • 4.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做一些简短的写作练习

  14. 辅助材料 • 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材料,比如图片, flashcard. • 和中国传统文化挂钩,比如中秋节—月饼;生日—生肖;元宵节—灯。(甚至可以使用一些灯谜。) • 使用一些小奖品和礼物

  15. 对学生问题的总结 • 身份: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 目的: • 1. 在汉语的环境中沟通,用汉语作为工具; • 2. 提高使用汉语的能力 • 3. 了解中国文化、历史

  16. 灵活式的教学 • 不一定死板的使用课本: • A. 抓住重点:句型、表达方式、词语、口语和书面语 • B. 使用生活中和学生相关的材料 • C. 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活动 • D.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7. 对老师的要求和挑战 • 1. -- 对年轻教师:认真的态度;耐心;管理纪律的方式 • --对本身是家长的老师: 尝试一些教学工具和不同的方法 • 2. 根据班级大小和学生水平决定具体方法。 • 例如:《北京少年报》 http://bjsn.ynet.com/ • 3. 主动联系家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