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291 Views
(二)物料净化用室布置要求. ( 1 )原、辅料外包装清洁室,设在洁净区外,经处理后由气闸室或传递窗(柜)送入称量室。 ( 2 )包装材料清洁室,设在洁净区外,处理后送入贮藏室。 ( 3 )凡进入无菌区的物料及内包装材料除设清洁室外,还应设置灭菌室。清洁室与灭菌室设于 10 万级区域内,并通过气闸室或传递窗(柜)送入 l 万级区域内。 ( 4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出口不应与物料进口合用一个气闸室或传递窗(柜),应单独设置专用传递设施 。. (三)生产洁净区布置要求.
E N D
(二)物料净化用室布置要求 (1)原、辅料外包装清洁室,设在洁净区外,经处理后由气闸室或传递窗(柜)送入称量室。 (2)包装材料清洁室,设在洁净区外,处理后送入贮藏室。 (3)凡进入无菌区的物料及内包装材料除设清洁室外,还应设置灭菌室。清洁室与灭菌室设于10万级区域内,并通过气闸室或传递窗(柜)送入l万级区域内。 (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出口不应与物料进口合用一个气闸室或传递窗(柜),应单独设置专用传递设施 。
(三)生产洁净区布置要求 (1)不同的生产品种和剂型,其生产洁净区的级别划分也不一样,大致可分下列六种:a.片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30万级),图2-2-3。 b.非无菌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30万级),图2-2-4。c.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包装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万级、10万级、局部100级),图2-2-5。 d.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万级、1万级),图2-2-6。 e.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万级、l万级、局部100级),图2-2-7。f.无菌分装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万级、1万级、局部100级),图2-2-8。 ······
(三(2) ) (2)在工艺许可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洁净室的净高(考虑净化空气量、费用、造价、防尘效果)。 ● 一般洁净车间的净高可控制在2.6m以下。 ●但精制、调配设备一般都带有搅拌器,房间的高度要考虑搅拌轴的检修高度。 ● 选用磁力搅拌配料罐。其搅拌器设在底部,可不必增高房间高度。 ● 对有振动的设备,宜选用易拆洗、型号小,并组合成机组,装在型钢支架上,以减少与地面固定的地脚螺栓,减少地面积尘的死角。 ● 配料调配时,如工人加料高度偏高,可选用移动式铝合金踏步,以减少洁净室内积尘面积。······
(三(3、4、5) ) (3)洁净室内设备布置间距 如前述。片剂类生产,固体物料输送较多,应考虑输送通道及中间品班存量(即临时堆放场地)。 (4)片剂生产时粉碎至压片等工序,其粉尘大、噪声杂,应与其他工序分开,隔成独立小室,并采用消声隔音装置,以改善操作环境。 (5)灭菌烘箱、物料烘箱等设备布置宜采用跨墙布置。 即主要设备布置在非洁净区(或30万级区),将要干燥的瓶或物料送入,以墙为分隔线,墙的另一面为洁净区(或1万级区)。烘干后的瓶或物料从洁净区(1万级区)取出。 所选设备应为双面开门,但不允许同时开启。设备既起到消毒烘干作用,又起到传递窗(柜)的作用。 墙与烘箱间需采用可靠密封隔断材料,以保证达到不同等级的洁净度要求 。
图2-2-3 片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30万级)
图2-2-4 非无菌原料药的精制、干燥、包装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30万级)
图2-2-6 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万级、1万级)
图2-2-7 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万级、l万级、局部100级)
图2-2-8 无菌分装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图及环境区域划分(10万级、1万级、局部100级) *1、该生产操作可在10000级环境里局部100级的条件下进行 2、虚线框的工序可根据需要设置
七、人员与物料净化通道和设施 1.门厅与换鞋处 2.外衣存放室 3.厕所与淋浴室 4.风淋室 (一)人员净化通道 (二)人员净化程序 (三)物料净化程序
1.门厅与换鞋处 ●门厅是人员进入车间的第一个场所。 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人员将外界尘粒带入车间,故进入门厅时首先应将鞋上泥土除去。 地区差异、穿鞋种类多,较难选得一合理的净鞋设施。目前常用的是刮泥格栅,通过格栅将鞋底大部分泥沙除去。 ●为了进一步控制泥沙的带入,在门厅设立换鞋区,将外用鞋在该区换去,或采用鞋套的方式,使进入更衣室时不致将泥土带入而污染更衣室。
2.外衣存放室 ●为了保障生产区的洁净,除了鞋能带入外界尘土,工人的外衣及生活用品也是带入尘土的来源。因此必须将外衣及生活用品如手提包等存放在指定地点。 ●外衣存放室的衣柜数量按车间定员数每人一个,车间人数少时可采用单层式,人数多时可采用二层的 ●较理想的存衣柜是单层的,上部放包、中部挂衣服、下部存鞋。挂衣处要分左右二路,将外出服与工作服分开挂存,以减少污染。
3.厕所与淋浴室 ●在制剂厂房中厕所与淋浴室的设置一直是个争论问题 ◆从生活习惯讲,这两个房间是不可缺的; ◆但又给洁净车间带来污染(臭味、温湿度和长菌)的场所。 因此这两个场所应设在何位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淋浴常被认为是人员净化的必要手段; 但国外有资料认为,反而使皮肤干燥、皮肤屑脱落,加强发尘量。 因此应在生产制度上严格规定按特定程序穿戴较严密的无菌衣帽、口罩及鞋罩,尤其严格规定戴手套的程序。 ●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建议如须在车间内设淋浴室,则设在车间存外衣室附近较理想,这样湿气不致影响洁净区的温湿度。 淋浴室设成口袋形(图2-2-9),而不是通过式的。 ●关于厕所较一致的意见是集中设在洁净区更衣室之外,以避免污染和臭味。 ● 目前已有100级垂直层流洁净厕所,具烘手、紫外线杀菌等功能。
4.风淋室 ●风淋室的目的是去除工作服表面的灰尘,一般设在洁净室的入口处。 ●对设置风淋室的不同看法: 有的在大输液灌装间、甚至片剂车间入口处设风淋室, 但国外许多液体制剂车间入口处都不设风淋室而只设气闸室,其目的是保持洁净区的正压状态。分析原因是国外大部分厂的制剂开口工段(如洗瓶段,灌装段)都在设备上加层流罩,工人对生产线的影响较小。另外,国外药厂特别重视洁净区工人穿着要求,保证洁净服穿着不遭污染。为此,有些药厂将穿着无菌外衣(即二更衣)安排在层流罩下进行,而不设风淋室。 ●目前设计:一万级洁净区入口设风淋室,十万级洁净区入口处可设风淋室也可设气闸。 ●使用风淋室时,要根据使用人数,当超过5个人时,应设置旁通门。
(二)人员净化程序 ●国外:门厅-更衣室-10万级区域; 而国内较多混杂(如办公、泵房甚至加工工序都与车间安排在一起)。 ●目前药厂制剂车间常用的人员净化程序如图2-2-10。 ●较理想的进入洁净区和控制区的人净程序:图2-2-11 ≥10万级的控制区——换鞋、更洁净服、戴帽; 1万级洁净区——换鞋-存衣-淋浴-穿内衣(一更衣)-穿无菌洁净衣帽(二次更衣)-消毒水洗手-风淋。 ●卫生通道的洁净度由外到内逐步提高,越往内送风量越大,使造成正压,防止污染空气倒流带入尘粒及细菌。 ●若能做到全车间密闭操作(理想制剂车间应是密闭的,尽管有窗也不能考虑开窗操作),则多层厂房的人净路线也可简化如图2-2-12。 ●不论何种方式,人净通道进入洁净区的入口位置尽量靠近洁净中心,这有利于洁净的保证。
图2-2-10、11 图2-2-10 图2-2-11
(三)物料净化程序 ●物净与人净出入口应分开独立设置。 ●物料传递路线应短捷,并避免与人流路线交叉。 ●目前设计中,在进入车间的物料入口处,均安排一个清扫外包装的场所(考虑到国内原料及容器的包装材料质量及可能产生的污染,目的和人流路线中的净鞋、换鞋相同)。 ●凡进入控制区的物料容器及工具,均需在缓冲室内处理,换控制区内部使用的周转容器。 ●凡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容器及工具,均需在缓冲室内用消毒水擦洗,然后通过传递窗或气闸室用紫外灯照射杀茵。 ●多层厂房的货梯不能设在洁净区内,只能设在一般区或控制区内;若设在控制区内,则在电梯出入口处均应增加一缓冲间,此室应对控制区保持负压状态。进入货梯的物料容器均应先进行清洁。
一、设备露天化问题 ●前面已经谈到,设备露天化后,无论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具有不少优点。 ●此项工作很复杂,须根据工艺和具体条件慎重考虑。 1.可露天布置的设备 (1)不需要经常看管、辅助、气候影响较小的设备,如吸收塔、不冻液体贮槽、大型贮罐、等。 (2)需要大气来调节温湿度的设备,如凉水塔、冷却器等。 (3)不需要人工操作、高度自动化的设备。 (4)气候温和、没有酷寒和少雪地区的设备。 2.不能露天布置的设备 (1)不能受大气影响、不允许有显著温度变化的设备如反应器、使用冷冻剂的设备等。 (2)各种有机械传动的设备和机器,如冷冻机、往复泵等。 (3)生产控制和操作台。
§2.2.3 设备的排列和布置 ●当厂房的整体布置告一段落后,即可进行设备的排列及布置。 ●在布置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设备露天化问题 二、生产工艺要求 三、设备安装检修、建筑要求及其它.
二、生产工艺要求 1.保证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在布置设备时,原则是保证工艺流程顺利,做到上下纵横相呼应,也就是要保证工艺流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一般说来,凡计量设备布置在最高层,主要设备和反应设备等布置在中层,贮槽及重型设备布置在底层。 2.确定设备位置(设备本身、检修拆卸地位,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安全距离等,P49表2-2-3)。 3.同类型设备尽量布置(同类、性质相似、操作有关的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便于集中管理,统一操作,节约劳动力。) 4.相同或相似设备考虑互换的可能性(相互调换使用、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在使用率。) 5.设备布置时要考虑管线的布置(短,沿墙敷设、避免交错。) 6.考虑安装、操作安全等位置(排列整齐、间距适当、操作和交通便利、安全防护。)·
三、设备安装检修、建筑要求及其它 1.考虑设备安装和检修 药厂设备种类多、化学腐蚀性大、需要经常进行维护检修甚至更换设备因此,在进行车间布置时,必须考虑。 2.考虑设备搬进和搬出车间 大门(宽度比设备大0.2米左右)、安装洞,设备运入后再行砌封。 3.对穿楼层设备的处理 上层外墙上设置安装洞,室外吊运;直接从设备本身楼层上的安装孔吊上。 4.预留检修、拆卸设备场地 5.考虑设备安装、维修时的起重设施 设备检修和拆卸以及运输起重装置的高度。 6.以下几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1)笨重、运转时产生很大震动的设备。如空压机、离心机、大型通风机、破碎机等,尽可能布置在厂房的底层,以减少厂房的荷载和震动。(1)笨重、运转时产生很大震动的设备。如空压机、离心机、大型通风机、破碎机等,尽可能布置在厂房的底层,以减少厂房的荷载和震动。 (2)洁净室内尽量采用无基础设备。必须设置时,可采用移动砌块式水磨石光洁基础块,能随地放置。动态测试时,噪声级别不超70dB。 (3)安装传动机械时应增加隔震、消音装置,改善操作环境。有剧烈震动的机械切勿和建筑物的柱、墙相连,以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4)设备布置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柱子、主梁及次梁的位置。必须避开柱子和住梁,至于次梁,在必要时可以移动。 (5)操作台统一考虑,避免平台支柱零乱重复,节约面积,更合理地组织操作和交通的路线。 … 几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