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731 Views
食品罐藏加工技术. 罐藏食品加工. 罐头生产基本过程 果蔬类罐头 肉禽类罐头 水产类罐头 其他类罐头 软罐头. 第一节 总论. 一、罐藏食品的分类 1.肉类:清蒸、调味、腌制、烟熏、香肠、肉脏 2.禽类:白烧、去骨、调味 3.水产类:油浸(熏制)、调味、清蒸 4.水果类:糖水、糖浆、果酱、果汁 5.蔬菜类:清渍、醋渍、调味、盐渍(酱渍) 6.其他类:坚干果类、汤类. 二、罐藏加工基本过程. 原材料预处理 装罐和注液 排气和密封 杀菌和冷却. 1.预处理. 选罐 清洗与消毒 热水浸泡 刷洗 清水冲净 消毒 沥水使用
E N D
罐藏食品加工 • 罐头生产基本过程 • 果蔬类罐头 • 肉禽类罐头 • 水产类罐头 • 其他类罐头 • 软罐头
第一节 总论 一、罐藏食品的分类 1.肉类:清蒸、调味、腌制、烟熏、香肠、肉脏 2.禽类:白烧、去骨、调味 3.水产类:油浸(熏制)、调味、清蒸 4.水果类:糖水、糖浆、果酱、果汁 5.蔬菜类:清渍、醋渍、调味、盐渍(酱渍) 6.其他类:坚干果类、汤类
二、罐藏加工基本过程 • 原材料预处理 • 装罐和注液 • 排气和密封 • 杀菌和冷却
1.预处理 • 选罐 • 清洗与消毒 热水浸泡 刷洗 清水冲净 消毒 沥水使用 • 罐盖的打印 • 空罐的钝化 Na2Cr2O7 0.8kg,NaOH 2.0kg,土耳其红油300mL,Na3PO4 0.9kg,自来水100kg
2.装罐和注液 • 装罐的要求 质量、含量、顶隙、装罐时间及清洁卫生 • 装罐方法 主要有人工和机械装罐方法 • 注液
3.排气和密封 • 预封 • 排气 (1)防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 (2)有利于食品色、香、味的保存 (3)防止或减轻罐头在贮藏过程中罐内壁的腐蚀 (4)有助于“打检”,检查识别罐头质量的好环 (5)防止或减轻罐头在高温杀菌时发生容器的变 形和损坏
热力排气 • 热装灌排气 • 保证装罐密封时食品的温度 • 密封后及时杀菌 • 排气箱加热排气 一般为90~100℃,5~20min。
真空密封排气 • 罐头成品的真空度受控于真空封口时真空仓的真空度和食品温度; • 真空封口时,需保证罐头顶隙内的水蒸汽分压小于真空仓内的实际压力; • 真空封罐时的补充加热
影响罐头真空度的因素 • 排气温度和时间 • 食品的密封温度 • 罐内顶隙的大小 • 食品原料的种类和新鲜度 • 食品的酸度 • 外界气温和气压的变化
密封 • 金属罐的密封 • 玻璃罐的密封
二重卷边卷封示意图 (1)头道滚轮的卷封过程(2)二道滚轮的卷封过程 叠接率、紧密度和接缝盖钩完整率三者都要求≥ 50%
4.杀菌和冷却 • 罐头杀菌的目的和要求 商业灭菌(commercial sterilization):将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要求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罐头食品的腐败及腐败菌 • 食品pH值与腐败菌的关系 • 根据腐败菌对不同pH值的适应情况及其耐热性,罐头食品按照pH值不同常分为四类:低酸性、中酸性、酸性和高酸性。 • 在罐头工业中酸性食品和低酸性食品的分界线以pH4.6为界线。
影响罐头热杀菌的因素 •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 菌种与菌株 • 原始活菌数 • 热处理前细菌芽孢的培育和经历 • 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的影响 • 热处理温度
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的影响 pH与芽孢致死时间的关系 糖与微生物耐热性的关系
影响罐头传热的因素 • 罐内食品的物理性质 • 罐藏容器的物理性质 • 罐内食品的初温及杀菌温度 • 杀菌釜的形式及罐头在杀菌釜中的位置
罐头热杀菌的工艺条件 • 温度 • 时间 • 反压力
罐头热杀菌技术 • 静压间歇式杀菌 • 连续杀菌 • 其他杀菌技术
冷却 ——常压冷却 ——加压冷却
三、罐藏容器的腐蚀 • 罐内外壁腐蚀的类型 • 镀锡薄钢板内壁的腐蚀 • 金属罐外壁的腐蚀
影响因素 • 食品原辅料的组成成分 • 氧气含量 • 其他金属离子(eg:Cu) • 镀锡薄钢板的质量 • 食品加工工艺
防止罐外壁锈蚀的措施 采用正确的加工工艺 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控制质量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涂防锈油
第二节 果蔬类罐头 • 罐藏对果蔬原料的基本要求 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感官品质,新鲜,无病虫害、完整无外伤,收获期长、收获量稳定,可食部分比例高,加工适应性强,并有一定的耐藏性。
1.果蔬原料的处理 • 分选与洗涤 • 去皮与修整 • 热烫与漂洗 • 抽空处理 机械去皮 化学去皮 热力去皮 手工去皮
热烫的目的 • 破坏原料组织中所含酶的活性,稳定色泽,改善风味和组织。 • 软化组织,便于以后的加工和装罐。 • 脱除部分水分,以保证开罐时固形物的含量。 • 排除原料组织内部的部分空气以减少氧化作用,减轻金属罐内壁的腐蚀作用。 • 杀灭部分附着于原料的微生物,减少半成品的带菌数,提高罐头的杀菌效果。 • 可改进原料的品质。
热烫的方法 • 热烫终点的判定 1.5%愈创木酚 四愈创木醌 (褐色)
2.糖水水果罐头 原料验收 原料处理 分选 装罐 排气密封 杀菌冷却 检验 包装 成品 空罐处理 糖水配制
工艺要点 • 糖水的配制 • 水果罐头的变色及防止措施 • 水果化学组成成分的影响 • 抗坏血酸氧化引起的变色 • 加工操作不当引起的变色 • 罐头成品贮藏温度的影响
3.果酱类罐头 • 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的理论基础 溶液中高度水合的果胶束因脱水和电性中和而凝聚并相互交错,无定向地组成一种连接松弛的三维网状结构,形成无数空隙。由于氢键和分子间引力的作用紧紧的吸附着糖-水分子,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强度和结构的类似海棉的凝胶体。
高甲氧基果胶凝胶形成的条件 糖65~70%,pH 2.8~3.3,果胶0.6~1% • 影响凝胶强度的因素 (1)果胶相对分子质量 (2)果胶甲酯化程度 (3)pH值 (4)温度
果酱类罐头的加工工艺 • 原料的选择 • 原料的处理 • 配料浓缩 • 装罐密封 • 杀菌冷却 • 检验、包装 预处理(选果、去皮、去核) 加热软化 打浆(泥状酱)或取汁(果冻)
果酱的配方 果肉(汁)40~50%,砂糖45~60%,成品含酸量0.5~1%,果胶0.4~0.9% • 砂糖:配成70~75%的溶液。 • 柠檬酸:配成50%的溶液。 • 果胶粉:先与果胶粉重4~6倍的砂糖粉充分混合均匀,再以10~15倍的水在搅拌下加热溶解。 • 琼脂——增稠剂
果酱类罐头生产常见的质量问题 • 糖的晶析 • 果酱的变色 • 果酱的霉变
4.蔬菜罐头 • 原料的处理 • 汤汁的配制及要求 • 常见的质量问题 • 胀罐 • 平盖酸败
第三节 肉禽类罐头 • 罐藏对畜禽原料的基本要求 对所有的肉禽原料均要求采用来自非疫区、健康良好、宰前宰后经兽医检验合格的原料,冷冻两次或质量不好的肉不得使用。
1.畜禽原料的处理 • 原料的解冻 • 分割、剔骨与整理 • 原料的预煮 • 原料的油炸
肉的解冻条件 禽类解冻条件
2.肉禽类罐头的种类 • 清蒸原汁类罐头 • 腌制、烟熏类罐头 • 调味类罐头
腌制的作用 • 防腐 • 呈色 • 提高肉的持水性 肌球蛋白B的胶凝状态 聚磷酸盐的作用
食盐的防腐作用 •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防腐作用 • 微生物的防腐作用 • 香辛料的防腐作用
脱氨菌还原(+2H) NaNO3 NaNO2 + H2O CH3CHOHCOOH + NaNO2 CH3CHOHCOONa+HNO2 2HNO2 NO + NO2H2O NO + Mb(Hb) NO-Mb(NO-Hb) △ NO-Mb(NO-Hb) NO-血色原
腌制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 蛋白质水解,产生一系列小分子物质如含氮浸出物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具有增强肉的滋味和香气的作用。 • 亚硝基肌红蛋白、亚硝基血红蛋白具有特殊的腌肉风味。
腌制方法 • 干腌法 • 湿腌法 • 混合腌制法 • 注射腌制法
肉的熏制 • 熏材的选择 宜选用树脂少,烟味好,防腐材料含量多的材料,一般多为硬木。 • 熏烟成分 石炭酸类、有机酸类、乙醇类、羰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 • 熏烟的作用 呈味,发色,脱水干燥,杀菌,抗氧化作用
烟熏方法 a.直接烟熏法:冷熏、温熏、热熏、培熏 b.间接烟熏法:燃烧法、摩擦发烟法、湿热分解法、流动加热法、二步法、碳化法 c.速熏法:电熏、液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