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k likes | 1.27k Views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主讲教师:. 实验一 TTL 与非门静态参数和逻辑功能测试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三 译码器和编码器 实验四 数据选择器和基本 RS 触发器 实验五 计数器连接法 实验六 多路抢答器的设计 实验七 555 时基电路的应用. 实验目录.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 TTL 与非门静态参数和逻辑功能测试. 1 、熟悉 74LS00 四二入与非门的管脚,内部结构 及使用 2 、学会 TTL 与非门静态参数和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 、掌握 TTL 与非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4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使用.
E N D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主讲教师:
实验一 TTL与非门静态参数和逻辑功能测试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验三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四 数据选择器和基本RS触发器实验五 计数器连接法实验六 多路抢答器的设计实验七 555时基电路的应用 实验目录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 TTL与非门静态参数和逻辑功能测试
1、熟悉74LS00四二入与非门的管脚,内部结构 及使用 2、学会TTL与非门静态参数和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掌握TTL与非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4、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4 13 12 11 10 9 8 & + V cc & 74LS00 & & GND 1 2 3 4 5 6 7 1、74LS00管脚内部结构示意图见图1-1 二、原理说明 图1-1
/ U V O U OH 3.6 2.7 U OL 0.4 0 / U 1.5 1.0 1.4 V i U U U T OFF ON 2、74LS00电压传输特性曲线见图1-2 图1-2
3、接线时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型号(如74LS00)或看标记(左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在标准形TTL集成电路中,电源端VCC一般排在左上端,接地端GND一般排在右下端。如74LS00为14脚芯片,14脚为VCC,7脚为GND。若集成芯片引脚上的功能标号为NC,则表示该引脚为空脚,与内部电路不连接。3、接线时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型号(如74LS00)或看标记(左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在标准形TTL集成电路中,电源端VCC一般排在左上端,接地端GND一般排在右下端。如74LS00为14脚芯片,14脚为VCC,7脚为GND。若集成芯片引脚上的功能标号为NC,则表示该引脚为空脚,与内部电路不连接。
4、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与非门的逻辑功能是:当输入端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只有当输入端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端才是低电平(即有“0”得“1”,全“1”得“0”。) 其逻辑表达式为 Y=AB… 5、
+5V +5V 14 14 74LS00 74LS00 1 2 3 7 1 2 3 7 E0 K0 K1 GND GND 1、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方法步骤 ( 1)按图1-3接线,并请老师检查电路后再开电源: 四、实验内容 图1-3
(2) K0,K1上搬为1,下搬为0。观察绿色发光二级管LED亮/暗变化。 (3)用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20V档,测量1脚,2脚和3脚的对地电压,填入表1-1中。 表1-1
2、 静态电压传输特性测试方法 (1)按图1-4接线,并请老师查看后再开电源: (2)当转动电位器W时,Ui改变,UO也相应改变,每转动电位器W一次,用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20V档测量一组Ui和UO,读出数据填入表1-2: 表1-2
+5V + V cc & & 74LS00 & & GND A 1 2 3 4 5 6 7 B U C GND +5V 14 13 12 11 10 9 8 + V cc & & 74LS00 & & GND A W W B U i 0 C GND 图1-4
+5V 14 13 12 11 10 9 8 74LS00 1 2 3 4 5 6 7 + mA _ GND 3、输入短路电流Iis的测试方法步骤: (1)将74LS00的14脚用导线与实验箱中+5V电源相连,7脚与地相连,其余管脚悬空,如图1-5示: (2)将实验箱电源开关打开 (3)数字万用表选直流20毫安档,将黑表笔(—极)与实验箱的地相连,红表笔(+极)与74LS00的1脚相连,读出表中数据并记录在表1-3中。 表1-3 图1-5
+5V + mA _ 14 13 12 11 10 9 8 74LS00 1 2 3 4 5 6 7 GND 4、导通电源电流Icci测试方法步骤 (1)将74LS00的7脚用导线与地相连,其余管脚悬空,如图1-6示 (2)将数字万用表的黑表笔(—极)与74LS00的14管脚相连,红表笔(+极)与实验箱上的+5V电源相连,读出表中数据并纪录: Isi=_____mA 图1-6
3、输入短路电流Iis的测试方法步骤: (1)将74LS00的14脚用导线与实验箱中+5V电源相连,7脚与地相连,其余管脚悬空,如图1-5示: (2)将实验箱电源开关打开 (3)数字万用表选直流20毫安档,将黑表笔(—极)与实验箱的地相连,红表笔(+极)与74LS00的1脚相连,读出表中数据并记录在表1-3中。 +5V 14 13 12 11 10 9 8 74LS00 1 2 3 4 5 6 7 + mA _ GND 图1-5 表1-3
1、接线时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标记(上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电源端VCC排在左上端,接地端GND排在右下端。1、接线时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标记(上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电源端VCC排在左上端,接地端GND排在右下端。 2、为安全起见,应经老师检查 后再通电源。 3、测量时应注意电压表、电流表档位的切换,由于此实验既要测电压又要测电流,如不及时更换测试档,很容易将万用表烧毁。 4、在测静态电压传输特性时,调节电位器要注意转折点处多测几点。 5、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 五、实验注意事项
14 13 12 11 10 9 8 & + V cc & 74LS00 & & GND 1 2 3 4 5 6 7 1. 简述74ls00芯片的管脚结构 答: 2. TTL与非门输入端的多个发射极起到什么作用? 答: 六、预习思考题 逻辑乘
七、实验报告 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回答正确,书写工整,要求要有结论。绘制的曲线图要求坐标要标示清楚,注意转折点的绘制。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异或门,半加器逻辑功能及测试。 2、学会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14 13 12 11 10 9 8 & + V cc & 74LS00 & & GND 1 2 3 4 5 6 7 1、管脚图见图2-1 二、原理说明 图2-1
Y=AB+AB 二次求非,摩根展开 =AB ·AB =A(B+A)B(A+B) AA =0 =A AB· B AB 摩根变换 2、用与非门构成异或门 向学生介绍清楚异或门公式如何用与非门来表示。 从表达式可见用4个与非门即可实现异或门逻辑关系。
3、用与非门构成半加器 因为半加器的本位S=AB+AB是一个异或逻辑,所以用4个与非门即可实现。 半加器的进位 C=AB=AB 在前边异或门的表达式中有AB。再求非一次即可实现C逻辑。可见用5个与非即可实现半加器。
4、用与非门构成全加器: 因为全加器的本位S i=A⊕B⊕Ci--1=S⊕Ci--1 可见Si也是一个异或逻辑。所再用4个与非门即可实现 全加器的进位Ci=Ci—1(A⊕B)+AB =Ci—1(A⊕B) •AB 其中AB是与非门可直接利用异或门中第1个与非门输出,而Ci—1(A⊕B)也是一个与非门,且是第2个异或门中第1个与非门输出,可见Ci用一个与非门就可以。
4 4 6 6 & & ① ① 5 5 K K 1 1 13 13 0 0 3 3 11 11 & & & & E E 0 0 ① ① ① ① 2 2 K K 12 12 9 9 1 1 8 8 & & ① ① 10 10 (一)用1片74LS00构成异或门 1、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线将74LS00的14脚接+5v,7脚接地,然后用第三种颜色的线按图2-2连线,并请老师查看后再开电源: 四、实验内容 图2-2
2、K上拨代表1状态,下拨代表0状态。拨动K,使分别输入以下状态,用万用表直流电压20V档测量K0 K1 E0的对地电压,并观察E0 的亮暗,填入表2-1。请老师查看数据。 表2-1
4 4 6 6 & & ① ① 5 5 1 1 13 13 K K 11 11 3 3 0 0 & & & & E E 0 0 ① ① ① ① 12 12 2 2 K K 1 1 9 9 8 8 & & 1 1 ① ① 3 3 10 10 & & E E 1 1 ② ② 2 2 (二)用2片74LS00构成半加器 1、关闭电源,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线将各片芯片电源脚接+5v,7脚接地。然后用第三种颜色的线按图2-3连线,第1片74SL00用①表示,第2片74SL00用②表示。请老师检查电路后再开电源 : 图2-3
2、K上拨代表1状态,下拨代表0状态。拨动K,使分别输入以下状态,用万用表直流电压20V档测量K0 K1 E0 E1 的对地电压,并观察E0 E1的亮暗,填入表2-2。请老师查看数据。 表2-2
4 4 & & 6 6 5 5 12 1 12 1 A & & & & 11 3 11 3 i S 13 2 13 i 2 9 9 B & & i 8 8 10 10 1 & C 3 i C 2 i + 1 1 2 74 LS 00 4 3、根据实验原理,画出全加器的连接图如图2-4。 图2-4
1、有时芯片被插反,接线时要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辨别,以及电源的正负供给。1、有时芯片被插反,接线时要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辨别,以及电源的正负供给。 2、要给每块芯片供电,如果只供给一片芯片电源,会导致实验数据出错。 3、测量时应注意电压表档位的选择。 4、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 5、注意逻辑电平输入与输出端的区别及作用,逻辑电平输入端是用来检测输入此端口的电平的高低状态,逻辑电平输出端是为数字电路提供高低电平的。 五、实验难点及注意事项
1、在实验过程中,芯片没用到的管脚悬空是什么状态?会影响实验的稳定性吗?1、在实验过程中,芯片没用到的管脚悬空是什么状态?会影响实验的稳定性吗? 答: 2、TTL门电路的多余输入端要怎样处理? 答: 六、预习思考题 相当于正逻辑“1”,对于一般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据输入端,实验时允许悬空处理。但易受外界干扰,导致电路的逻辑功能不正常。 1) 直接接电源电压VCC(也可以串入一只1~10KΩ的固定电阻)或接至某一固定电压(+2.4≤V≤4.5V)的电源上, 或与输入端为接地的多余与非门的输出端相接。 2) 若前级驱动能力允许,可以与使用的输入端并联。
七、实验报告 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回答正确,书写工整,要求要有结论。如有将全加器的电路设计出来,并经实验验证正确的,应将逻辑接线图画于实验报告上。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三 译码器和编码器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优先编码器器功能的测试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双2线——4线译码器74LS139管脚图如图3-1(a);优先编码器74LS148的管脚图如图3-1(b):1、双2线——4线译码器74LS139管脚图如图3-1(a);优先编码器74LS148的管脚图如图3-1(b): 二、原理说明 • (b) • 图3-1
2、译码器概念: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它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译码器可分为通用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两大类。 通用译码器若有n个输入变量,则有2n个不同的组合状态,就有2n 个输出端供其使用。而每一个输出所代表的函数对应于n个输入变量的最小项。以双2线——4线译码器74LS139为例,就有4 个输出端供其使用。
3、74LS148是一个八线-三线优先级编码器。 优先编码器只按优先级高的输入信号编码,优先级低的信号则不起作用。其中I0—I7为输入信号,A2,A1,A0为三位二进制编码输出信号,IE是使能输入端,OE是使能输出端,GS为片优先编码输出端。
由74LS148真值表可列输出逻辑方程为: A2 = (I4+I5+I6+I7)IE A1 = (I2I4I5+I3I4I5+I6+7)•IE A0 = (I1I2I4I6+I3I4I6+I5I6+I7)•IE 使能输出端OE的逻辑方程为: OE =I0•I1•I2•I3•I4•I5•67•IE 当使能输入IE=1时,禁止编码、输出(反码): A2,A1,A0为全1。(如表3.2第一行所示。) 当使能输入IE=0时,允许编码,在I0~I7输入中,输入I7优先级最高,其余依次为:I6,I5,I4,I3,I2,I0,I0等级排列。
+5V +5V 接实验箱上 接实验箱上 16 16 74LS139 74LS139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GND GND E E E E E E E E 0 0 1 1 2 2 3 3 K2 K2 K K K K 0 0 1 1 (一) 74SL139 双2线——4线译码器功能表的测试 1、 按图3-2接线,并请老师查看后再开电源: 四、实验内容 图3-2 表3-1
2、 电平开关K0、K1、K2上搬为高电平(1),下搬为低电平(0)。 E0、E1、E2、E3是电平显示输入端,分别对应发光二极LE0、LE1、LE2、LE3,当输入高电平1时发亮,并分别对应Y0、Y1、Y2、Y3 。当输入低电平0时暗. 3、 搬动K0,K1,K2选择G、A1、A0高低电平,并把发光二极管的亮暗结果对应的1或0填入译码器功能表3-1中
(二)将双2——4线译码器转换为3——8线译码器(二)将双2——4线译码器转换为3——8线译码器 1、 按图3-3接线,并请老师查看后再开电源, 图3-3
2、 搬动K0、K1、K2选择以下状态,并把发光二极管的亮暗结果对应的1或0填入表3-2中
逻辑电平输入端 逻辑电平输入端 逻辑电平输出端 逻辑电平输出端 15 14 5 15 14 5 6 7 9 6 7 9 Y Y Y Y Y Y Y Y Y Y ST ST 2 2 1 1 0 0 S S EX EX 16 16 8 8 V V GND GND 74LS148 74LS148 CC CC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IN 7 7 6 6 5 5 4 4 3 3 2 2 1 1 0 0 4 3 2 1 13 12 11 10 4 3 2 1 13 12 11 10 逻辑电平输出端 逻辑电平输出端 (三)优先编码器器功能的测试 根据74LS148芯片的管脚图,进行其功能表的测试,根据实验任务,画出所需的实验线路及记录表格。EI相当于ST、EO相当于YEX、GS相当于YS
1、有时芯片被插反,接线时要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辨别,以及电源的正负供给。1、有时芯片被插反,接线时要注意芯片的正负极辨别,以及电源的正负供给。 2、注意要给每块芯片供电,有的学生只供给一片芯片电源,忘记给74ls00供电,导致实验数据出错。 3、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 4、注意逻辑电平输入与输出端的区别及作用,逻辑电平输入端是用来检测输入此端口的电平的高低状态,逻辑电平输出端是为数字电路提供高低电平的。 5、注意使能端的设置。 五、实验难点及注意事项
1.74LS139芯片中, 1G、2G 有什么功能? 答: 2.74LS148芯片中,YS、YEX、ST 管脚的作用是什么? 答: 六、预习思考题 为选通端,低电平有效。若为高电平,则所有输出端都为高电平。 分别叫做选通输出端、扩展输出端和选通输入端;前两者是为了扩展编码器功能而设置的,例如利用两个8线-3线编码器构成16线-4线编码器,第三个是用来控制编码器,使之工作在工作状态或禁止状态
1、写出设计过程并进行逻辑功能测试。 2、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3. 心得体会及其他。 七、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