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726 Views
第三章 中古音系 上. 第一節 《 廣韻 》 的性質和體例 第二節 《 廣韻 》 的調系及其演變 第三節 《 廣韻 》 聲系 第四節 《 廣韻 》 聲母的演變. 第四節 《 廣韻 》 聲母的演變. 一 . 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 二 .《 廣韻 》 聲母的演變 三 . 中古到現代聲母演變的特點. 第四節 《 廣韻 》 聲母的演變. 一 . 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 1. 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的分組 2. 中古聲母的系組. 1. 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的分組. → p 組. 2. 中古聲母的系組 ( 一 ). → f. → t 組. → n 、 l.
E N D
第三章 中古音系上 第一節 《廣韻》的性質和體例 第二節 《廣韻》的調系及其演變 第三節 《廣韻》聲系 第四節 《廣韻》聲母的演變
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 一.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 二.《廣韻》聲母的演變 三.中古到現代聲母演變的特點
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 一.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 1.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的分組 2.中古聲母的系組
→p組 2.中古聲母的系組(一) →f →t組 →n、l →ts、tþ組 →t組 →½ →k組、tþ組 →·
2.中古聲母的系組(二) • 關於“見曉組”: • 見曉組中沒有“疑母”。 舌面後音:
1. 幫系(一) • 例字的聲調: ①按中古四聲給出: ②如果某聲調沒有例字則空缺:
1.幫系(二) • 幫組: 中古 現代(普通話) 幫p p 仄 滂pÁ pÁ 平 並b 明m m
1.幫系(三) • 非組: 中古 現代(普通話) 非pf f 敷pfÁ 奉bv 微M · 合口
1.幫系(四) • 例字中的聲調演變: 平分陰陽 濁上變去 全濁入變陽平 次濁入變去聲
2.端組和泥組(一) • 端組: 中古 現代(普通話) 端t t 仄 透tÁ tÁ 平 定d
2.端組和泥組(二) • 泥組(兼及疑母): 中古 現代(普通話) 泥n n 娘¤ 少部分細音 疑N · 大部分 來l l
3.見曉組和精組(一) • 見曉組:概括 k組 洪音 見曉組 k組 tþ組 細音
3.見曉組和精組(二) • 見曉組:各個聲母⑴ • 韻母爲洪音時: 見k k 仄 溪kÁ kÁ 平 群g 工:古見紅切 kuN←k+uN 曉x x 匣Ä
3.見曉組和精組(三) • 見曉組:各個聲母⑵ • 韻母爲細音時: 見k tþ 仄 溪kÁ tþÁ 平 群g 嫌:戶匣兼切 þian←x+ian 曉x þ 匣Ä
3.見曉組和精組(四) 洪 • 見曉組:總結 k 仄 洪 見k 細 tþ 仄 細 溪kÁ 洪 kÁ 平 洪 全濁 塞音 群g 細 tþÁ 平 細 洪 曉x 洪 x 細 全濁 擦音 匣Ä þ 細
3.見曉組和精組(五) • 精組:概括 ts組 洪音 精組 ts組 細音 tþ組
3.見曉組和精組(六) • 精組:各個聲母⑴ • 韻母爲洪音時: 精ts ts 仄 清tsÁ tsÁ 平 從dz 再:作精代切 tsai←ts+ai 心s s 邪z
3.見曉組和精組(七) • 精組:各個聲母⑵ • 韻母爲細音時: 精ts tþ 仄 清tsÁ tþÁ 平 從dz 笑:私心妙切 þiau←s+iau 心s þ 邪z
3.見曉組和精組(八) 洪 • 精組:總結 ts 仄 洪 精ts 細 tþ 仄 細 清tsÁ 洪 tsÁ 平 洪 全濁 塞擦音 從dz 細 tþÁ 平 細 洪 心s 洪 s 細 全濁 擦音 邪z þ 細
4.知系(一) • 知組: 中古 現代普通話 知¦ t 仄 徹¦Á tÁ 平 澄¥
4.知系(二) • 莊組:一般 中古 現代普通話 莊tS t 仄 初tSÁ tÁ 平 崇dZ 生S
4.知系(三) • 莊組:特殊 • 莊組有很多字不變翹舌音,而變平舌音。 莊tS ts 鄒責阻仄 廁測策冊 初tSÁ tsÁ 崇dZ tsÁ、s 岑俟 搜森所色 生S s
4.知系(四) • 章組:有規律的演變 章tþ t 仄 昌tþÁ tÁ 平 船dü 書þ 禪ü
4.知系(五) • 章組:不合規律的演變 船dü 神繩順食舌 禪ü tÁ 垂純仇常成
4.知系(六) • 日母: 中古 現代普通話 日¤ü ½ 大部分 · [Ô] 少部分,止攝
5.影组(一) 中古 現代普通話 影· • 影組(兼及微、疑、日): 云 Ä 全部 以j · 微M 大部分← 疑N 少部分← 日¤ü
5.影组(二) • 云、以、疑的例外: 云 Ä 榮蠑 以j ½ 容溶蓉融銳 疑N 阮
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 三.中古到現代聲母演變的特點 1.全濁聲母清化 2.從重脣中分化出輕脣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 4.知、莊、章三組合流爲t組 5.零聲母字大量增加
1.全濁聲母清化(一) • 塞音和塞擦音 漢語的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對立。 因此,全濁聲母清化後,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氣和不送氣兩種可能,送氣與否的條件是聲調的平仄,即:平送仄不送 p 仄 並 b 平 pÁ
1.全濁聲母清化(二) • 擦音 漢語的擦音沒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對立,因此,全濁擦音清化時只需要清化爲同部位的清音。 隋唐 元代 清代 x 洪 匣 Ä x 細 þ 濁 清
1.全濁聲母清化(三) • 奉母的清化 北宋時是塞擦音,先變爲擦音,再清化。 北宋 南宋 元代 奉bv v f 濁 濁 清
p k 並 b 並 b pÁ kÁ 雙脣 雙脣 雙脣 舌面後 1.全濁聲母清化(四) • 清化只能在同發音部位内進行
1.全濁聲母清化(五) • 中古(宋)全濁聲母 塞音 塞擦音 擦音 並 b 奉 bv 邪 z 定 d 從 dz 禪 ü 澄 ¥ 牀 dü 匣 Ä 群 g
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 三.中古到現代聲母演變的特點 1.全濁聲母清化 2.從重脣中分化出輕脣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 4.知、莊、章三組合流爲t組 5.零聲母字大量增加
2.從重脣中分化出輕脣(一) • 重脣中分化出輕脣:唐代中期至北宋 幫p 幫p 滂pÁ 滂pÁ 非pf 敷pf Á 明m 明 m 並b 並b 微M 奉bv
2.從重脣中分化出輕脣(二) • 條件:韻母爲合口三等。 因爲合口有u-,三等有i-。 隋唐 北宋 元代 現代 方: piuaN pfiuaN fuaN faN 非 幫 非
2.從重脣中分化出輕脣(三) • “輕脣十韻” 《廣韻》中只有十個韻(舉平以賅上去入)有輕脣音: 1. 東(董送屋) 2. 鍾(腫用燭) 3. 微(尾未) 4. 虞(麌遇) 5. 廢 6. 文(吻問物) 7. 元(阮願月) 8. 陽(養漾藥) 9. 尤(有宥) 10. 凡(范梵乏)
精 ts 見 k 清 tsÁ tþ 溪 kÁ 從 dz tþÁ 群 g 心 s þ 曉 x 邪 z 匣 Ä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一) • 總括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二) • 分化的條件:細音韻母 tsi- tþi- ki- 舌尖前 舌面前 舌面後 前 中 後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三) • 關於“尖團音”。 清代以前 精組 + 細音 = 尖音 tsi- 見曉組 + 細音 = 團音 ki-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四) • 關於“分尖團”和“不分尖團” ⑴。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五) • 關於“分尖團”和“不分尖團” ⑵。 尖音 團音 酒 秋 修 九 丘 休 將 槍 箱 薑 羌 香 津 親 新 金 欽 欣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六) • 關於“分尖團”和“不分尖團” ⑶。 NOKIA 诺基亚 tþin 現代北京話 tþi
3.從見曉組和精組中分化出tþ組(七) • 關於“分尖團”和“不分尖團” ⑷。 簡 啓 賢 tþ tþÁ þ 今 ki- kÁi- xi- 古 gi ki hi @hotmail.com 拼音
4.知、莊、章三組合流爲t組 • 演變圖 隋唐 宋代 元代 現代 知組¦ 知組¦ 照組tS t組 莊組tS 照組tþ 章組tþ
5.零聲母字大量增加(一) • 云母(喻三)和以母(喻四)的變化: 隋唐 宋代 元代 現代 云母 Ä 喻母j · · 以母j
5.零聲母字大量增加(二) • 微母的變化⑴: 隋唐 宋代 元代 現代 明母m 微母M 微母v · 部 分 vu- u-
5.零聲母字大量增加(三) • 微母的變化⑵: 微母例字: 襪 ua 微尾未味 uei 晚萬 uan 文聞吻問 uen 亡網望忘 uaN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