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27 Views
莱芜钢铁集团阶段性战略转移的决策与实施. 规划发展部课题组 时间:200 7.5. 一、课题的由来 二、战略选择 三、阶段性战略转移内涵及目标 四、主要创新点 五、取得的效果. 一、课题的由来 全球进入战略管理时代,企业间竞争实质上在于企业更高层次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战略的较量,战略管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 莱钢具有千万吨钢的产能,初步确立了在中国钢铁工业中的优势地位,但莱钢还没有充分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能力。
E N D
莱芜钢铁集团阶段性战略转移的决策与实施 规划发展部课题组 时间:2007.5
一、课题的由来 • 二、战略选择 • 三、阶段性战略转移内涵及目标 • 四、主要创新点 • 五、取得的效果
一、课题的由来 • 全球进入战略管理时代,企业间竞争实质上在于企业更高层次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战略的较量,战略管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要素。 • 莱钢具有千万吨钢的产能,初步确立了在中国钢铁工业中的优势地位,但莱钢还没有充分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能力。 • “十五”是以规模扩张、抢占资源为主的群雄并起的时代,谁发展慢了,谁就会落伍,谁抢占了先机,谁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源;“十一五”应是进行结构调整,抢占市场时期,谁抢占了先机,谁就赢得了市场,否则,“十五”期间获得的资源,也会拱手让出。
二、战略选择 (一)莱钢目前的发展瓶颈与劣势分析 • 1、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即使正在建设的银山型钢和银山前区,其产品也仅属于中档或以下档次。 • 2、与同类企业相比,莱钢在工艺装备水平方面还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老区,装备能力偏小。 • 3、与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相比,莱钢的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能力亟待提高。 • 4、莱钢的成本与先进企业相比还存有较大差距。 • 5、莱钢现行的营销体系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 6、莱钢在众多钢铁非相关行业的投资也制约了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莱钢的非钢资产各项业务的业绩表现参差不齐,钢铁非相关业务的经济价值较低。
二、战略选择 采用企业外部评价矩阵(EFEM,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对莱钢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分析评价 (二)外部因素评价
二、战略选择 利用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M,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对企业优、劣势评价 (三)内部因素评价
机会(+5) 莱钢的位置 WO战略(扭转型:在稳定中发展):利用外部机会, 弥补内部弱点 SO战略(增长型): 发挥莱钢优势, 利用外部机会 优势 (+5) 劣势 (-5) WT战略(防御型): 减少莱钢弱势, 回避外部威胁 ST战略(多元化型): 利用莱钢优势, 回避外部威胁 威胁(-5) 二、战略选择 (四)战略选择评价 企业面临外部机会,但自身内部缺乏条件,应采取扭转性战略,改变企业内部的不利条件。为此,谋划提出了推进实施莱钢阶段性战略转移,即实现由“十五”前期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和企业发展品质为主转变。
三、阶段性战略转移内涵及目标 莱钢阶段性战略转移的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发展思路上的重大调整,即,从适应宏观环境角度,要实现以规模扩张为主到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从企业管理角度,要实现从以生产为导向到以市场用户为导向的转变;从企业功能角度,要实现从以产品制造为主到产品研发、创造多功能的转变;从企业使命角度,要实现从单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全面提高的转变。 • 其目标是: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莱钢打造成为装备先进、结构合理、管理优良、机制灵活、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钢铁强企,努力跻身国家钢铁行业第一梯队行列。
四、主要创新点: • (一)定量方法的应用,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应用经典的战略管理方法,系统分析莱钢所处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战略设计。 审视外部环境 全球.国内 识别战略要求 机遇.威胁 • 实施战略和变革 • 重大举措 • 重新确定 • 战略 评价现状 SWOT 审视内部环境 核心竞争力 协同作用 价值创造 识别战略要求 优势.劣势
五、主要创新点: • (二)进行体制创新--业务流程再造 • (三)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研发人员施展才华的平台,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四)实施低成本战略—全流程降本增效,打造成本竞争优势 • 1、大力降低采购成本,强化国内精粉、焦碳、生铁、废钢等大宗原燃料采购成本控制。 • 2、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影响成本的关键指标进行攻关。 • 3、快速推进循环经济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 4、优化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一是实现水路联运,提高火车运输比例;二是加强采购供应运输的过程管理,减少途耗。 • 5、优化工艺结构,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先后淘汰了2座120m3高炉,4座25吨电炉,2座42孔焦炉,实现了工艺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同时,在配套改造中,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高炉顶燃式热风炉、高炉炉底烧蚀检测等冶金行业“十大亮点技术”,全面提升了生产科技含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 (五)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比较优势 • (六)理念创新—建设生态工厂,构建和谐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 • 抓主要矛盾 有序推进
五、莱钢集团阶段性战略转移实施成效 • (一)初步实现了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用户导向型的转变 • (二)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打造了成本优势 • (三)新成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产品生产到产品研发、创造的转变 • (四)发展品质得到提升,初步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向产品质量效益转变
请各位 专家指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