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37 Views
中华医学会建立中国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报告. 非诚勿扰队 霍永丰.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二、国外医学期刊全文获取途径 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旗下期刊文献量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一)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CNKI )工程 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 1999 年 6 月(网址 http://www.cnki.net/ )。
E N D
中华医学会建立中国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报告中华医学会建立中国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报告 非诚勿扰队 霍永丰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 二、国外医学期刊全文获取途径 • 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旗下期刊文献量 •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一)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工程 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网址http://www.cnki.net/)。 其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包括国内正式出版的7630 种学术期刊,对科技期刊的覆盖率达99%,文献最早可追溯至1915年,文献总量29 311 061条(截至2010年5月底)。全文下载费用0.5元/面。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二)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前身为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1993年成立(网址www.cqvip.com)。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共收录中文期刊12 000余种,全文2300余万篇,引文3000余万条,分三个版本和8个专辑定期出版,拥有高等院校、中等学校、职业学校、公共图书馆、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医院等各类用户 5000 多家。全文下载费用2元/篇。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三)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万方数据(集团)公司为基础,联合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和科技文献出版社发起组建的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网址www.wanfangdata.com.cn)。 收录学术期刊6564种,文献总量为14 790 971条(截至2010年5月底)。全文下载费用3元/篇。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四)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开发研制。在全面涵盖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基础上,新增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BM)、日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俄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文会议文摘数据库、北京协和医学院博硕学位论文库等多种资源,学科范围广泛,年代跨度大(网址http://sinomed.imicams.ac.cn/index.jsp)。 该数据库收录了1978年以来1600多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至10年5月底止收录医学文献5 795 347篇。全文需要被链接至“协和医学文献传递服务系统”,非直接下载全文形式。非中华系列医学论文被链接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协和提供文献服务,服务费用2元/面。
一、中国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现状 (五)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网址http://www.nstl.gov.cn/)。 该数据库主要收录了1989年至今国内出版的4350余种期刊刊载的719余万篇文献。学科范围涉及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并兼顾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文献服务费用0.3元/面。
二、国外医学期刊全文获取途径 (一)PubMed(MedLine) 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国外英文医学专业数据库,具体不再介绍。PubMed上约有5%的文献是可以免费看到全文的,通常这些文献的左上角会有个Free Full Text的小标记。只要点击这个图标,系统就自动链接入该文献的全文。若文献为非免费获取的,PubMed在文献显示栏中(文摘显示格式下)会提供期刊全文的期刊官网、出版商的网址链接,或第三方的数据库链接。PubMed也在其网站上直接提供部分期刊的免费全文(PubMed Central),共包括1006种期刊的不完全全文文献。
二、国外医学期刊全文获取途径 (二)其他数据库 爱思维尔公司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提供2300多种学术期刊全文,Cell Press数据库提供数十种期刊全文,Blackwell公司Synergy数据库提供425种期刊全文,Wiley Intersciences数据库,收录200种期刊全文,斯普林格公司SpringerLink数据库收录1268种期刊全文,斯坦福大学HighWire数据库包括916种期刊全文,威科公司Kluwer Online收录近800种期刊全文。
二、国外医学期刊全文获取途径 (三)国外影响因子较高的著名期刊全文获取方式调查 按照Thomson Reuters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Impact Factor 2008的结果,简单检索其中影响因子排名前50位的生物医学期刊电子全文获取的途径发现,其中仅4本杂志可开放获取(OA)外,其他杂志的全文均需要在杂志官方或主办方网站上登录下载,属于收费服务。另外,在收费下载的46种期刊中,仅5本未在官方网站提供全文下载服务,而将全文链接至爱思维尔公司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通过PubMed检索验证发现,需收费下载的41本杂志的全文虽然可在其他数据库中获得,但其官方网站均为其首选全文提供站点。
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旗下期刊文献量 据万方数据中华医学会专区数据库获得的数据表明,自1998年至2009年底止共收录中华系列期刊文献295 543篇,其平均逐年增长率11.2%。由于更改刊期、增加页面、接纳新刊,2006年前的文献年增长量较大,增长率较高,自2006年其增长趋势变缓,2009年相对于2008年仅有1.9%的增长。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一)投资必要性(1) • 信息时代,“有事求网络”已经成了大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网站的生存之道在于网站的内容质量,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于用户浏览是一个网站的根基!可以负责任地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内容是中文医药类期刊所能提供、最好的内容。这个基础,即是经营诉求的有力保证。期刊文献不像新闻、资讯,是无法简单转载的,内容提供商宜将自己的资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爱思维尔公司每年向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收取高额的数据库使用费用即是一个例子。目前,国内的各大数据库均无自己主办的科技期刊,所收录期刊均为其他主办单位,其文献来源受制于人。 • 中华医学会建立自己的专业数据库,也是今后行业期刊“结构化排版”的需要,是符合更经济、快捷、易用的出版要求的。在建立“结构化排版”系统后,文章电子文件可通用,亦可随时进行再加工和组合,为深入加工或经营提供了保证;更节省了人力、物力。另外,数据库建立成功后,对于机构用户,也省去了纸质期刊的制作、印刷、运送等费用,这正符合“建立节能型社会”的要求。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一)投资的必要性(2) • 在目前电子阅读风行的背景下,专业数据库与数字阅读终端的合作将是今后的一个趋势,现在国内外已经有书商、出版商与数据阅读终端合作的成功案例,如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等,相信占主导地位的是内容提供商,而非数字终端生产商。专业数据库的建立是这种阅读模式的基础,也将受益于此。 • 据检索验证,万方数据收录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全文库中,自1998年至2009年底共收录295 543篇文献,经济容量巨大。采取多种模式对数据库进行销售,比如,对于大集团用户(医学院校、各种机构等),可以进行IP限制、无限次下载。据教育部2009年12月23日数据,我国现有103所可授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学院校,若按每所年费用5万元计算,每年可收入500万元。另外,仍有大量的医院(仅三级医院就有近1200家)、制药企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个人用户等,也是目标销售客户。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二)技术的可行性 • 据咨询IT技术专业人士,创建大中型数据库在技术上并非难事,一般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即可胜任。所建立的数据库应与每种杂志的官方网站进行无缝链接,或者直接进行网站的嵌入,让读者在点击不超过4次(登录、查询、查看具体信息、点击下载)的情况下即可下载到需要的全文电子文件。各杂志的官方网站可以采取不同的风格,也可统一风格。 • 数据库的架构可参照国内外已较成熟的相关专业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三)财务可行性 • 创建大中型数据库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若要满足2万人同时在线下载需要有百兆独享的网络带宽。这种海量下载的服务器,一般要做镜像,而且需要在不同机房置放服务器。以总量60万篇文献、每篇文献500kb计算,共需要300Gb的存贮空间,考虑到周转,提供3Tb的空间即可完全满足需要。这对硬件的要求并不算高,费用也不算高。数据库需要提前考虑文件的备份,这比带宽更重要,也常是容易忽视的问题。数据备份仅需要存贮空间,费用要低廉的多。系统在建立成功后,需要进行日常维护。 • 同时,建立起来的专业数据库可有条件地接纳其他医学杂志入库,当然会外杂志的入围需要有具体指标限定,在把数据库“做大”的同时保证数据库的精品质量,将本数据库逐渐打造成“中国医学科技期刊出版的航母”。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四)组织可行性 • 每个新鲜事物的出现,若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我们有现成的平面媒体(杂志),许多杂志还有自己的网站,每年中华医学会直接或间接主办大量医学专业会议,另外还有大量会员资料,这些都是宣传渠道,可以借以进行立体式的宣传。 • 当然,建立起来的数据库是要为人民服务,也要为经济收入服务,将数据库产品销售出去,需要专门的经营、策划人员,特别对于机构用户的开发。这需要招聘比较有经验的经营人员,前期投入可能较大。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五)经济可行性 • 据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至2008年底,中国有执业医师171万,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38.5%,中级及以上年资者占56.5%。在现在大多医疗机构需要文章发表方可晋升职称或毕业的形势下,其论文发表和文献索取的容量相当可观,可见此市场容量巨大,建立内容独有的专业数据库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六)社会可行性 • 当然,经济效益要以保证社会效益为前提。专业数据库的建立,可大大减少纸质期刊的印刷数量,在“结构化排版”系统建立后,最终可做到全电子刊发,这样可节省大量的印刷、运输、存贮、装订费用,并且可加快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这是符合“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的,也是绿色出版的保证。
四、建立医学专业数据库的可行性 (七)风险因素 • 数据库的从无到有,前期投入可能是巨大的,但考虑到后期产出,其投入产出比是相当可观的,还是非常值得建立的。同时,数据库建立初期的工作量将非常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凡投资定有风险,数据库的建立若能获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扶持可将其风险大大降低。建立中国的MedLine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有利于促进中国医药科技的发展,宜寻求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