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策略

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策略. 一、考试说明解读 二、 2007 、 2008 年试卷分析 三、复习建议. 一、考试说明解读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1 、测试范围 包括地理 1 、地理 2 、地理 3 三个必修模块 2 、测试能力要求 (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2 )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 4 )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3 、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必修 1. 必修 1. 必修 1. 必修 2. 必修 2. 必修 3.

colum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二地理(必修)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策略

  2. 一、考试说明解读 二、2007、2008年试卷分析 三、复习建议

  3. 一、考试说明解读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1、测试范围 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 2、测试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3、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4. 必修1

  5. 必修1

  6. 必修1

  7. 必修2

  8. 必修2

  9. 必修3

  10. 必修3

  11. 必修3

  12. ①行为动词变化 了解水平(了解、知道)→理解水平(解释、比较、理解、说明) →迁移应用水平(分析、归纳) ②强调结合实例

  13. 二、2007、2008年试卷分析 (一)、题型比例 (二)、试题难度

  14. 2007年试卷 2008年试卷

  15. (三)考查内容 2007年试卷

  16. (三)考查内容 2008年试卷

  17. (四)、试卷整体评价 (1)突出地理主干知识考查 (2)重视地理图表考查 (3)能力立意为主 (4)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 (5)试题内容覆盖面较大 (6)区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18. (五)、命题趋势预测 在保证合格率的前提下,可能会加大区分度。

  19. 三、复习建议 1、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第一周—第四周或第五周,约2月9日—3月上中旬)基础知识过关为主 第二轮复习(第四周或第五周—第八周,3月上中旬—4月上旬)综合、模拟和小专题为主

  20. 2、对照课标、江苏教学要求、考试说明,对考点进行梳理,基础过关2、对照课标、江苏教学要求、考试说明,对考点进行梳理,基础过关 人教版补充的考点: 必修1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必修2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1. 3、三个模块复习策略 必修1抓理解 ,运用图像复习理解

  22. 必修2抓分析 运用表格比较,攻破易混淆的知识点

  23. 必修3抓运用 掌握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考试说明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主要知识点: 1、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地区以及一些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退化、退化、退化而引起的、、。 2、分析思路 (1)、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 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2)、危害 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3)、治理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采取生物措施(如防护林)和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工程)构筑防护体系;③退耕还林、还牧;④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⑤控制人口增长。 3、案例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24. 4、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适当进行专题训练 (1)图表专题 (2)思路梳理专题(冲A) 例:2007年44题 (4)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25. 4、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适当进行专题训练 (1)图表专题 (2)思路梳理专题(冲A) 例:2008年44题 ⑵填写下表,请你从资源利用、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三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主要对策。

  26. 4、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适当进行专题训练 (1)图表专题 (2)思路梳理专题(冲A) (3)错别字专题(过C)

  27.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