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工業工程手法

工業工程手法. 工 業 工 程 手 法.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1. 工業工程的演進. 2. 工業工程的定義. 3. 工業工程學術分為二大類. a. 傳統的工業工程. b. 現代的工業工程. 4. 工業工程的重要性. 5. 導入 IE 的準備和順序. 6. 工業工程師的使命. a.IE 工程師的任務. b.IE 工程師在企業內應有的條件. c.IE 工程師所要求的能力. d.IE 工程師執行任務時的步驟. e.IE 工程師解決的步驟. 7. 日本發展 IE 被阻礙的諸問題. 8.IE 的領域與 IE 活動. a. 企業內 IE 活動的日常工作事項.

col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工業工程手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工業工程手法

  2. 工 業 工 程 手 法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1.工業工程的演進 2.工業工程的定義 3.工業工程學術分為二大類 a.傳統的工業工程 b.現代的工業工程 4.工業工程的重要性 5.導入IE的準備和順序

  3. 6.工業工程師的使命 a.IE工程師的任務 b.IE工程師在企業內應有的條件 c.IE工程師所要求的能力 d.IE工程師執行任務時的步驟 e.IE工程師解決的步驟 7.日本發展IE被阻礙的諸問題

  4. 8.IE的領域與IE活動 a.企業內IE活動的日常工作事項 b.IE的流程 c.工作流程與IE的對象 d.科學管理的理念與IE e.現場管理者和IE工程程的關系

  5. 9.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 a.監督者為對象設置IE學校教育內容 b.課長級以上干部接受IE教育的要點 c.第一線管理者接受IE教育改善的要點 d.某公司班組長IE教育的概要 10.IE現場改善的執行步驟 11.依據IE技法作改善的推行方法 12.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PTS)

  6. 13.方法與時間衡量製度(MTM) b.MTM的基本動作說明 a.通常MTS分析的目的 14.時間研究 b.時間研究 a.觀測用器材 15.方法研究 b.方法研究的步驟 a.方法研究的目的 16.寬放時間 17.標準時間的構成

  7. 工 業 工 程 手 法 第二章 IE七大手法 1.工程分析 圖a.工程記號和內容 圖b.工程分析 圖c.全工程分析總括表 圖d.工程分析的記號和內容(範例)

  8. 2.搬運工程分析 a.搬運活性示數和改善的概略 b.物流改善的著眼點 c.搬運系統圖 3. 稼動分析(工作抽查) a.人的稼動狀態分析 b.人的稼動觀分析

  9. 4.生產線平衡 a.生產線作業編成三種狀況 b.生產線平衡推行步驟 c.Pitch Diagram 5.動作分析(Therblig) a.動作分析的範圍和IE手法 a.動作分析的意義 d.Therblig分析證號 c.動作分析的種類 e.Therblig基本分析要素內容大體分為三大類 f.Therblig分析表的要點 g.Therblig分析方法

  10. 6.動作經濟的原則 a.動作經濟原則的概要 b.動作經濟的著眼點 c.動作經濟原則的四項基本想法 d.動作經濟原則的三項分野之原則 e.動作經濟原則七要素 f.人體正常作業範圍

  11. 7.工廠布置的改善 a.工廠布置改善的重要性 b.七項改善的必要性 c.七項改善的原則 d.工廠布置的關鍵性 e.工廠布置改善的步驟 f.工廠布置改善的重要手法 2).Activity分析 1).P-Q分析 g.七項改善效果

  12. 工 業 工 程 手 法 第三章 提高生產力改善活動 1.生產力 a.生產力的定義 b.能率的提高 c.稼動率的提高 d.勞動生產力的構成內容 e.提高生產力體系圖 f.生產力的指標

  13. 2.改善的基本精神 3.作業的不合理,不平衡,不需要 4.排除浪費 a.T公司七大浪費和對策 b.現場浪費的檢核表 5.動與 6.人機分開 c.ManMachine Chart a.重新規劃人的工作和機器的工作組合 b.人的工作和機器的工作要分開 d.人與機械,設備的比較

  14. 7.成本減半計劃 a.成本減半五大Action b.VRP成本的架構 c.VRP降低成本的不同點 8.推動改善活動的種類和手法 9.一般改善的順序 10.問題的改善方法(原因追究型) 11.解決工作問題的步驟 12.工廠革新20項實行指南互相關連圖(PPORF MAP)

  15.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一.工業工程的演進 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簡稱IE),于1900年 前後創始于美國,當時受了泰勒(F.W.Taylor1856~1915)倡導 科學管理(時間研究)之外,還有吉伯萊慈夫婦(F.B.Gilbreth 1868~1924)的動作研究和艾默孫(H.Emerson),甘特(H.L.Gantt) 的管理研究以及享利福特(Henry Ford)的大量生產流程之作業 方式研究等,由于這些管理大師的大力推動而發展到IE的實施.

  16.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二.工業工程的定義 工業工程是一門新興的應用科學,發展迅速,範圍廣泛,而且 變化較多,且有動態特性.它包括的分門項目甚為繁雜,與若平近 似學科易于混淆, 況且它的學術範圍與應用限度,亦隨時代的不 同及技術的進步,不斷變動,增長,擴大.因此其定義或確切說明, 亦有數個不同的表達方式.日本的工業工程定義則與美國工業工 程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AIIE) 所訂定者頗為近似,僅將最具權威性的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在1956 年所采用的定義,介紹說明如下: 工業工程是關于人員,物料,設備以及能源等整體系統的設計 改善與裝置的一門技術,它利用數學,物理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 的專門知識和技法, 並且應用工程分析及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對于 上述系統所可能得到的結果予以規定,預測和評估.

  17.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三.工業工程學術分為二大類 1.傳統的工業工程 傳統上的IE,主要的工作對象是製造工業,因此工業工程 部門人員的功能(即幕僚功能),可分別如下: 1).方法工程--- 作業分析,動作研究,材料運送,生產計 劃,工業安全及標準化. 2).工作衡量--- 時間研究,預定單元時間標準( Predetermined Elementary Time Standards). 3).確定管制方法--- 生產管製,存貨管製,品質管製,預算 管制.

  18.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三.工業工程學術分為二大類 1.傳統的工業工程 傳統上的IE,主要的工作對象是製造工業,因此工業工程 部門人員的功能(即幕僚功能),可分別如下: 4).工資及工作評價--- 獎金制度,利潤分享制度,工作評 價,薪水及工資管理. 5).工廠設施及設計--- 工廠布置,設備購置與更新,產品 設計,工具及量具設計.

  19. 2).作業研究及管理科學 由英國的卜拉開德教授(Professor P.M.S.Bracket)所領導 的一個混合小組,他們著眼于全系統的整體,建立教學模式,用計 量方法代替定性方法,名為作業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並 于1950年開始出版作業研究季刊. 3).電子計算機的影響 電子計算機的創造,據稱第一次的設計裝配是由美國本薛文 尼亞大學的毛池萊博士(Dr.John W.Mauchly)及艾可泰博士( Dr.J.Presper Echerat )所完成的,並且于1946年在美國陸軍的 阿波狄恩試驗基地首先使用. 電子計算機應用在工業工程上的效用如下: a.模擬(Simulation) b.計劃與時種安排(Planning and Scheduling) c.電腦管制的製造方法(Computer Process Control) d.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

  20. 4).全系統觀念及系統設計 工業工程是關于人員,物料,設備等整體系統的設計,改良與 裝置的一門科學, 它對問題的處理不可能脫離現實環境,而超然 獨立的結論, 其關鍵點則為全系統具有互相聯結(Linkage)以及 互相影響的作用. 系統設計是很繁雜和變化多端,IE對于管理的各階層的系統 設計具有如下的新園地: 網狀計劃的技巧與應用 價值工程(VE) 高級數學的廣被應用 行為科學及人體因素(Human Factor) 自動化及機械化

  21.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一.工業工程的重要性 擔任生產現場的管理監督者,為了使部屬作業者能夠產出 良品時, 務必以價廉,快速,輕松,正確,並安全的改善作業,進 而推行改善活動,基本上要掌握真正的問題點和原理則最有效 同時從調查,分析,改善的方向檢討,以科學的管理技術才能提 高生產力,這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IE(Industrial Engineering)

  22. 第一章 工業工程概論 五.導入IE的準備和順序 1.以生產線的機能來規劃組織 1).確立生產線的管理 2).生產線再編成 3).決定管理者對測定業績的尺度 2.訓練生產線管理者的實力 1).專門知識 2).解決問題能力 3).部屬指導能力 3.管理者的IE教育 1).部課長級的IE教育 2).第一線管理者的IE教育

  23. 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 1.IE工程師的任務 1).做為IE工程師應該對其他有關部門專業性的支援 2).有助于降低成本或附加價值大的活動要支援 3).促進全員工對改善意願能夠提升的活動 4).將新的創意和情報傳達到組織的各階層,並能啟發,革新的行動 5).提供現在企業存在的問題須要解決的新技術,手法的改善和開 發等

  24. 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 2.IE工程師在企業內應有的條件 1).具有分析,綜合的才能 2).具有判斷力 3).具有豐富的創意和創造力 4).具有堅強的身體和意志力 5).具有說服力 6).具有協調性強同時被人喜愛的性格

  25. 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 3.IE工程師所要求的能力 2).問題解決能力 1).問題創造能力 4).抽象化能力 3).分析力 6).創造力 5).綜合力 8).理解人際能力 7).經濟性價值判斷能力 10).推銷能力 9).表現能力

  26. 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 4.IE工程師執行任務時的步驟 1).把問題辨認出來,搜集有關事實資料,並評估困難所在 2).把解決方案與系統設計,先想像出來,然後把它發展成形, 或加以改良. 3).尋找出關于品質,數量,成本及完成時間的需要條件 4).作經濟分析,並將其結果證明無誤 5).把這此系統,予以規定,建立,裝配,有時候予以初步運轉 6).擬定控制與評估這系統績效的方法 7).設法獲得這系統使用人的合作和接受

  27. 六.工業工程師的使命 5.IE工程師(IER)解決問題的步驟 2).問題的提出 1).問題意議 4).問題的本質追求 3).現狀掌握 6).解決問題的構想計劃立案 5).目標方外的設定 8).試行,實施 7).實施計劃的立案 10).人性的感受 9).實施結果的檢討修正,追蹤

  28. 七.日本發展IE被阻礙的諸原因 1912年前後美國發展的IE介紹到日本,導入當時經營者對IE的認 知不夠,經IE考察團的報告得知如下的諸原因: 1).經營者對科學的管理之需要性沒有感覺 2).經營者對管理的意義之理解不夠 3).經營者重視設備更新的效果而忽略IE改善 4).日本的IE技術實質上尚未發達 5).日本的經濟狀況和勞動事情而阻礙IE的發達 6).歷史的社會環境而阻礙IE的發展

  29. 八.IE的領域與IE活動 1.企業內IE活動的日常工作事項 1).作業研究和作業改善 2).標準的設定和維持 3).成本報價 4).工廠管理資料之作成(設備能力,工廠能力,工廠負荷, 作業能率等) 5).工程管理(工程計劃,進度) 6).設備管理(設備計劃,籌辦,保養) 7).工具管理(治工具設計,制作,籌辦) 8).品質管理 9).情報管理(圖面其他製造情報,實績報告等)

  30. 2.IE的流程 手法 分析 設計 預測 問題解決 的用具之 研究開發 人 機 械 材 料 方 法 情 報 新手法 成本與成果 失 敗 設 備 組 織 管控系統 作業條作 OR 經營科學 勸 告 提 升 新問題 改善的可能性 管 理 決定方針 的研究 公司的目標 成本 滿 足 政 府 道 義 有關人員的訓練 競爭 公司 社 會 成果報告 倏正措施 運作系統的狀況 導 入 人 調查研究活動 Engineering活動 Operating活動 Management

  31. 3.工作流程與IE的對象

  32. 4.科學管理法的理念與IE

  33. 5.現場管理者和IE工程師的關系 管理者 承 認 提 案 命 令 現 場 管理的機能 計劃 干 部 IE工程師 實施 報告 編製 作業者 教育訓練 說 明 咨 詢 追 蹤

  34. 九.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 1.1967年日本以監督者為對象設置工業工程學校(IES)教育 其內容如下: 1).教育期間:6個月 2).教育擔當:事業所的IE技師 3).教育方法: A).後述的教課程之聽課 B).根據OJT的IE技法訓練 C).參加事業所的IE專案

  35. 4).教育課程(Curriculum) A).標準時間的構成和設定法 B).時間研究,動作研究,生產量研究,工作抽查(Work sam- piling),作業速度比(Rating) C).寬放率,準備時間的設定 D).改善手法(改善意識,著眼點) E).作業分析,工程研究 F).物的流動和操作方法(人和機械的分析) G).成本報價,成本計算(初步),成本管理,VA技法 H).經濟計算(初步),工場布置(初步) J).報告書的寫法,會總方法,發表的要點 K).經營全盤的常識

  36. 九.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 1.課長級以上干部接受IE教育的要點 1).理解經營管理的本質 2).理解總是的意義和提出問題的結構 3).目標設定能力 4).理解解決問題的效果和程序 5).理解生產線現場人員與干部的任務與組織的運作

  37. 九.工業工程的教育訓練概要 4.某公司組成IE教育的概要求

  38. 十一.依據IE技法作改善的推行方法

  39. 十二.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 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Predetermined Time Standord PTS) 是將人所操作的作業,分解為幾個基本動作,並對于各基本動作 依該動作的性質與條伯,而代入預先規定的時間值之方法. 依PTS要設定時間時,其順序如下: 1).關于對象作業必須決定[一定的方法] 2).將其方法作細分的基本動作要素 3).對于各動作要素,從PTS 的[動作時間標準表]求得時間 值 4).最後把時間值合總計

  40. ※ 從1920年代開始研究並發展TPS的代表性如下:

  41. 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 Measurement,MTM) MTM創始于1948年,由梅納德(H.B.Maynard)開發出來的, MTM為方法分析(method analysis)的一種,此方法將人所操 作的作業分成基本動作(basic motions),以明確這些基本動 作間的關系,及其所需要的時間值. 1.通常MTM分析的目的 1).在開始生產之前,設計有效率的工作方法 2).現行的工作方法之改善 3).標準時間之設定 4).預估所需要的時間 5).考慮作業員的動作經濟之工具,夾具設計 6).激勵員工重視工作改善

  42. 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 Measurement,MTM) 2.MTM的基本動作說明 1).伸手(Reach)----符號R 手或手指向目的物移動的基本動作,稱為伸手.但伸手並不 限于空手移動. 2).搬運(Move)----符號M 利用手或手指將目的物搬運移動的基本動作,稱為搬運,但 搬運並不限于把持目的物之移動 3).身體之補助動作(Body Assists) 作伸手或搬運之基本動作時,往往發生上身或肩部之移動 動作. 4).旋轉(Turn)----符號T 以前臂為軸之手或手指(無論空手與否)的旋轉動作,稱為 旋轉 5).加壓(Apply Pressure)----符號AP 反逆阻力所附加的力量,稱為加壓.

  43. 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 Measurement,MTM) 2.MTM的基本動作說明 6).旋擺運動(Cranking Motion)----符號C 以肘(elbow)為軸的擺動動作,稱為旋擺運動 7).抓取(Grasp)----符號G 手指或手控制目的物的動作,稱為放抓取 8).放手(Release)----符號RL 放卸以手指或手控之止的物的動作,稱為放手 9).安置(Position)----符號P 使目的物與另一目的物安置整齊(Align,Orient,Engage)的 動作,稱為安置(亦稱對準) 10).拆卸(Disengage)----符號D 拆離兩結合之物體時,有反動力發生的動作,稱為拆卸. 11).眼睛之時間(Eye Time) (a)眼睛移動(Eye Travel)----符號ET (b)眼睛視覺焦點(Eye Focus)----符號EF

  44. 十三.方法與時間衡量制度(Method-Time Measurement,MTM) 2.MTM的基本動作說明 12).全身動作(Body Motion) 腳或身體之動作(不包括手指,手,臂及眼睛之動作),稱為 全身動作. 13).動作之聯合 (a)合並動作(Combined Motion) 兩種或兩種以上之動作,同時在同一身體部位發生者, 稱為合並動作 (b)同時動作(Simultaneous Motion) 兩種或兩種以上之動作,同時在不同身體部位發生者, 稱為同時動作. (c)復合動作(Simultaneous and Combined Motion) 同時動作與合並動作之復合,稱為復合動作.

  45. 十四.時間研究 時間研究(Time Study)就是作業內容的時間經過,利用任何 的測時機或記錄設備所觀測的方法. 時間研究是泰勒創始的制度,為了將一天的公平工作量也就 是課業任務(Task)設定時最合理最好的標準時間(作業時間)的 手法. 1.觀測器材 a.馬表(Stop Watch) b.攝影機(電影或VTR) c.使用錄音帶,移動帶,磁碟片,電子測時器的時間記錄機

  46. 十四.時間研究 2.時間研究和實施步驟 a.明確目的: 目的有改善現行的工作方法,設定標準時間,檢討 現行標準時間的妥當性. b.選定觀測對象的作業: 通常選定反覆性較高的作業.尤應重視在製造成本 中比較大的作業. c.選定觀測對象的作業: 通常依時間研究的目的,選定對象作業員亦有差異 如以改善工作為目的時,應以熟練工為之;如以設定標 準時間為目的時,則以普通或稍高技術水準的作業員 為之.

  47. 十四.時間研究 2.時間研究和實施步驟 d.獲得有關人員(現場的負責人,領班,作業員)的理解與 協力 e.檢討作業方法 f.預備調查. g.將作業分割為單元作業的單位 h.決定觀測次數 i.觀測結果的整理與檢討 j.發表整理所得之結果

  48. 十五.方法研究 1.方法研究的目的 (1).方法最適合的追求 將現在的進行工作的方法予以分析,期使有更好的方法 發現並改善之,或者是,今後想要推行的工作有效的方法予以 發現並加以設計之. (2).為了設定標準數據的方法規定 當生產能力的基準,作業時間的標準等之數據要設定時, 此數據可能達到的基礎方法,如何來決定它的規定.

  49. 十五.方法研究 2.方法研究的步驟 (1).根據現狀的工廠布置,產品工程分析等,尋找出何處,何 物,什麼方法在製造流程,應有所明確 (2).該處到底有什麼問應該予以指摘 常用為“PQCDSM的自問”  生產量? Production……P  品 質? Quality ……Q  成 本? Cost ……C  交 期? Delivery ……D  安 全? Safety ……S  士 氣? Morale ……M

  50. 十五.方法研究 2.方法研究的步驟 (3).有問題的現場,應推行作業者的工程分析,動作分析和時 間分析.從事于實際管理者,一般常用的想法如下:  5W2H 何人 Who………………人,機器設備 何事 What………………對象物,範圍 何時 When………………時刻,時期,時間 何人 Who………………人,機器設備 何事 What………………對象物,範圍 何時 When………………時刻,時期,時間 何處 Where……………位置,方向,經路 如何 How ………………順序,方法 如何 Why ………………目的,成果,理由 多少錢 How much …………金錢,成本,費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