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36 Views
7 . 2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 滴定曲线 ( 演示 ). >> ( ~ V T ) 滴定曲线的计算. >> Ce 4+ 滴定 Fe 2+ 的滴定曲线. >> 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 滴定终点的确定. >> 指示剂法. >> 电位法、电流法等 ( 自学 ). p O x 1 + q Red 2 = p Red 1 + q O x 2. 1. 滴定曲线的计算. Nernst 方程:. 非 “ 对称反应 ” sp 还有他项. 各个平衡态: 体系 = 1 = 2. ① sp 前 : 由 被滴物 对应电对求出
E N D
7.2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演示) >>( ~VT)滴定曲线的计算 >>Ce4+滴定Fe2+的滴定曲线 >> 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滴定终点的确定 >> 指示剂法 >> 电位法、电流法等(自学)
pOx1 + qRed2 = pRed1 + qOx2 1.滴定曲线的计算 Nernst方程: 非“对称反应” sp还有他项 各个平衡态:体系= 1= 2 ① sp前: 由被滴物对应电对求出 ② sp后: 由滴定剂对应电对求出 ③ sp时:sp由1=2及反应关系导出 示 例
[例] Ce4+滴定Fe2+ (oCe=1.44V,oFe=0.68V) 1.滴定曲线的计算 Ce4++Fe2+= Ce3++Fe3+ =Fe=0.68+0.059 99.9% : 100.1%: 100.0%: =Ce=1.44+0.059 sp= (滴定曲线还可由滴定曲线方程作得)
[例] Ce4+滴定Fe2+ (Kt = 7.0×1012 ) 1.滴定曲线的计算
◆两电对的12o(或12o)越大,反应越完全,滴定突跃 越大。 ◆对称电对反应(Er≤0.1%)的滴定突跃范围为 2.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 主要因素:o= 1o- 2o =(o2+0.0593/n2)~(o1 - 0.0593/n1) ◆不对称电对反应的 还与浓度有关。
1.氧化还原指示剂 ◆作用原理: In(Ox) + neIn(Red) 滴定终点的确定 氧化还原指示剂 特殊指示剂 自身指示剂 ——通过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变色而指示计量点到达的指示剂。 氧化色 还原色 ◆使用原则:指示剂Ino应接近计量点sp K2Cr2O7法使用这类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等)
2.特殊指示剂 滴定终点的确定 ——本身无色、无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标液或被滴物作用生成深色物,从而指示计量点到达的物质。 碘量法常以淀粉为指示剂(兰色~无色) 淀粉 + I2 →蓝色物
3.自身指示剂 滴定终点的确定 ——能直接以其本身深色指示计量点到达的标液或被滴物。 ◆使用条件:滴定产物应无色或颜色很浅 KMnO4法常以KMnO4为指示剂(不用另加) (MnO4-红色~Mn2+近无色)。 下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