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97 Views
焦慮與睡眠障礙處理的非藥物原則 - 以慢性失眠為例. 李信謙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雙和醫院精神科. Outlines. 慢性失眠的症狀、病程及可能機轉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 慢性失眠的行為心理評估 合併非藥物治療原則的失眠藥物治療. 慢性失眠的症狀、病程及可能機轉. 失眠症狀的分布. 59.2 % 9.8% 13.9% 5.4%. TSSM, 2009. Ohayon , 2002. 慢性失眠的病程. Morin et al., 2009. 睡眠的恆定與節律機制. Homeostatic drive for sleep. Awake.
E N D
焦慮與睡眠障礙處理的非藥物原則-以慢性失眠為例焦慮與睡眠障礙處理的非藥物原則-以慢性失眠為例 李信謙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雙和醫院精神科
Outlines • 慢性失眠的症狀、病程及可能機轉 •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 • 慢性失眠的行為心理評估 • 合併非藥物治療原則的失眠藥物治療
失眠症狀的分布 59.2% 9.8% 13.9% 5.4% TSSM, 2009 Ohayon, 2002
慢性失眠的病程 Morin et al., 2009
睡眠的恆定與節律機制 Homeostaticdrive forsleep Awake Sleep Circadiandrive forwakefulness 9 AM 3 PM 9 PM 9 AM 3 AM Awake Sleep Adapted from Moore RY.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Insomnia, Vol 3, 2004. http://www.medscape.com/viewprogram/3516_pnt.
Homeostatic System Behavioral Practices Sleep cognition Sleep Circadian System Emotional arousal Arousal System 睡眠的生理心理機轉與失眠 Psychological/Behavioral Factors NeuroPhysiological Systems Yang CM et al. (2006) Psychiatr Clin N Am. 29;895-919.
慢性失眠的症狀、病程及可能機轉 • 由失眠症狀乃至失眠症,仍缺乏客觀判準 • 失眠症狀容易反覆出現,失眠症容易慢性化 • 慢性失眠的可能機轉不僅止於生理因素 • 慢性失眠與對睡眠的認知、行為及情緒有關
Behavioral Practices Sleep cognition Emotional arousal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 Psychological/Behavioral Factors NeuroPhysiological Systems Homeostatic System 2.限眠療法 Circadian System 3.刺激控制 Arousal System 4.認知治療 1.助眠行為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1.助眠行為 • 放鬆訓練 • 固定活動與睡眠儀式 • 煩惱記事本 • 矛盾意象法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2.限眠療法 • 根據實際入睡時間限制躺床時間,維持理想的睡眠效率 • 例:晚上11點躺床準備睡覺,一直到凌晨1點才睡著 早上6點醒來,賴床到7點下床 -----實際入睡= 5小時 -----躺床時數= 8小時 睡眠效率 = 實際入睡/躺床時數=5/8×100%= 62.5% 有1/3的時間躺在床上 調整12:30上床,6:00下床,使睡眠效率達90%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3.刺激控制 • 避免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活動 • 想睡的時才可以上床 • 躺床一陣子無法入睡,必須離開床做靜態放鬆活動到想睡才上床 • 固定起床時間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4.認知治療 • 陣子無法入睡,必須離開床做靜態放鬆活動到想睡才上床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 • 實證資料支持非藥物治療的有效性 • 多層面非藥物療方式的配搭可增加療效 • 非藥物治療的施行仍較耗費專業人力 • 非藥物治療對共病性失眠仍需更多實證支持
慢性失眠的行為心理評估 病史詢問 問卷量表 活動記錄 生理監測
慢性失眠的病史詢問 • 2-18歲:BEARS B:Bedtime problems-就寢問題 E: Excessivedaytimesleepiness-日間嗜睡 A:Awakenings-夜間覺醒 R:Regularity-睡眠規律 S:Snoring-打鼾 • 18歲以上:+3C Co-morbidities-共患身心疾病 Chemical-化學藥品及物質 Cognition-認知
慢性失眠的量表評估 • 整體睡眠品質: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 失眠嚴重度:失眠嚴重度量表 • 嗜睡嚴重度:愛普渥斯嗜睡量表 • 睡眠呼吸疾患:柏林問卷
愛普渥斯嗜睡度量表(ESS) 0=would never doze; 1=slight chance of dozing; 2=moderate chance of dozing; 3=high chance of dozing Johns MW. Sleep. 1991;14:540.
慢性失眠的活動記錄 • 睡眠日誌 SleepDiary 2-至少兩週:避免短期事件影響 2-每天兩次:起床後及就寢前(一段時間) 4-四項參數:躺床時間,入睡需時,總睡眠時間,覺醒時間
慢性失眠的活動記錄 • 睡眠日誌 SleepDiary 2-至少兩週:避免短期事件影響 2-每天兩次:起床後及就寢前(一段時間) 4-四項參數:躺床時間,入睡需時,總睡眠時間,覺醒時間 • 活動記錄儀測量 Actigraphy 活動記錄非睡眠紀錄 與睡眠日誌互參互補 傾向低估入睡需時 較能呈現治療反應
慢性失眠的生理監測 • 多頻道睡眠生理檢查 Polysomnography,PSG 睡眠醫學核心技術但非各種睡眠疾患標準檢查 結果可提供睡眠參數指標與睡眠階段分佈與佔率 過程可辨認呼吸,運動,覺醒等事件 在慢性失眠評估所佔地位不大
慢性失眠的行為心理評估 • 病史詢問與自我活動記錄為主,量表為輔 • 生理監測的重要性不大 • 日間嗜睡與睡眠異常行為需留意共病可能 • 睡眠日誌可提供相當訊息,包括用藥模式
合併藥物治療原則的失眠藥物治療 • 修正對睡眠及藥物的偏差認知與行為 • 睡眠日誌的紀錄與藥物使用監測 • 固定睡眠週期 • 助眠技巧與放鬆方式的學習 • 對減藥過程的適當了解 • 訂定藥物使用與停用計劃
失眠藥物減藥策略 • 訂定一段時間內的使用劑量 • 訂定一段時間內的使用次數 • 需要時使用: 1.睡前狀況不佳與謹慎的預防性使用 2.避免失眠惡化的治療性使用
總結 • 失眠是普遍而可能慢性的症狀與疾病 • 適度辨認出須積極治療的慢性失眠族群相對可減少不當濫用 • 慢性失眠的非藥物治療方式雖耗時且專業,但可擷取其原則運用於藥物治療中 • 非藥物原則的運用奠基於較詳盡的行為心理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