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 VC IC ERV R VT VE MBC FVC FEV 1 T D L CO Ra W. SGa W FRC RV TLC RV/TLC PEF MMEF V75 V50 V25 BR=(MBC-VE)/MBC FRI=MBC%/VC%. 测验项目.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活量( VC ) 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 VC 。当 VC 低于预计值的 80% 即为降低, 80%-60%-40% 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Download Presentation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2. VC IC ERV R VT VE MBC FVC FEV1 T DLCO RaW SGaW FRC RV TLC RV/TLC PEF MMEF V75 V50 V25 BR=(MBC-VE)/MBC FRI=MBC%/VC% 测验项目

  3.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活量(VC) 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4. VC减少是由于: 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5.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 容积(RV) 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6.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7. (三)、肺总量(TLC) 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

  8.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 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9.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 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限制性肺疾病。

  10. 气速指数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

  11. (二)、用力肺活量(FVC) 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FVC的临床意义同VC。正常人FVC与VC 相等,而在COPD患者FVC往往明显减少,低于VC。

  12. (三)、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FEV1 % 是指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在第1秒钟呼出的气量。 临床上常用FEV1%(FEV1 /FVC或FEV1实/预)来表示。当FEV1 /FVC <70%时即为降低,7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当FEV1实测值/预计值(%)<70%时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13. FEV1临床意义: 1、FEV1及FEV1 %是常用且较敏感的检测大小气道气流受阻的肺功能指标。 2、 FEV1是评价支气管解痉药物疗效的常用指标。 3、 FEV1是气道阻塞可逆性的判定指标。 4、 FEV1 /FVC与FEV1实/预综合判断有利于COPD分级。 5、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反应指标。

  14. (四)、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为用力呼气曲线中间一半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量。当MMEF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MEF降低表明小气道阻塞,它反映小气道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15. (五)、最大呼气流量(PEF) 由肺总量位用力呼气时,呼气流量随驱动压的增大而增加,约在75%-80%肺活量位时达最大,此时的呼气流量称为PEF。当PEF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16. PEF临床意义 1、诊断支气管哮喘,并与COPD相鉴别。 24小时PEF波动率=(PEF最高值- PEF最低 值)/0.5(同日内最高值+最低值) 支气管哮喘>20% ,COPD<20%,正常人<8%。 2、判断大气道阻塞性病变及程度。

  17. (六)、75%、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75 、V50 、V25) 是指用力呼气到75%、50%、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当V75 、V50 、V25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75 、V50 、V25降低主要由于气道阻力增大和肺弹性回缩力减弱所致。 V75降低表明有大气道阻塞或呼吸肌力减弱, V50 、V25降低表明有小气道阻塞。

  18. 三、呼吸动力机制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顺应性(CL) 指单位经肺压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肺顺应性降低见于:1、限制性肺疾病; 2、肺炎实变、肺水肿使肺容积减少;3、ARDS。 肺顺应性增大常见于肺气肿。 肺顺应性的测定为有创性的检查,故临床应用较少,但其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19. (二)、气道阻力(Raw) 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粘性阻力和惯性阻力。气道阻力是指气流产生的粘性阻力, 是在呼吸过程中空气流经呼吸道时,由气流和气道壁之间以及气流本身相互摩擦而造成的。 Raw为产生单位流量所需要的压力差,即Raw =P/V。

  20. 为排除肺容积对气道阻力的影响,通常以功能残气量(FRC)位时的气道阻力为标准。气道阻力的倒数为气道传导率(Gaw),即Gaw =1/ Raw。Gaw与FRC之比称为比气道传导率( sGaw),即sGaw = Gaw /FRC,表示每单位肺容积的气道传导率,更适宜进行不同肺容积个体之间的比较。

  21. 当Raw实测值/预计值>140%为异常;当sGaw实测值/预计值<60%为异常。当Raw实测值/预计值>140%为异常;当sGaw实测值/预计值<60%为异常。 Raw增加见于: 1、支气管哮喘:Raw-V分离现象 2、COPD

  22. 四、肺弥散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弥散量是表示弥散效率的指标。 每分钟通过肺泡膜的某气体量 弥散量= (ml/mmHg/min)某气体肺泡中分压-肺毛细血管中分压 目前都用CO弥散量作为测定、评定弥散功能的指标。

  23. 影响气体弥散的因素: 1、气体的分压差; 2、气体在血中的溶解度和气体分子量; 3、肺泡膜的弥散面积; 4、肺泡膜的厚度; 5、通气/血流(V/Q)比值。

  24. 临床意义: 弥散功能降低见于: 1、肺泡膜增厚:原发性弥散功能障碍; 2、肺弥散面积减少:继发性; 3、通气/血流(V/Q)比值失调; 4、贫血等。 弥散功能增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房缺所致血容量增多以及肺出血等。

  25. COPD临床严重度分级 & 级别 分 级 标 准 &0级(高危期) FEV1/FVC>70% FEV1>=80% 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Ⅰ级(轻度) FEV1/FVC<70% FEV1>=80%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Ⅱ级(中度) FEV1/FVC<70% 30%<=FEV1<80%有或无慢性咳 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 &Ⅲ级(重度) FEV1/FVC<70% FEV1<30% 或FEV1<50%预计值伴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临床 征象

  26. 支气管扩张试验测之评定 **FEV1增加率>=15%,且**FEV1绝对值>=200ml FEV1增加率=(吸药后FEV1-吸药前FEV1)/吸药前FEV1 **MMEF提高>=20% MMEFiso提高>=30% ***sGaw提高>=40% **Raw下降>=40% *Vtg下降>=10% *PEF提高>=15% *FVC提高>=15% 判定为阳性 sGaw与其他任何一项指标(除Raw)合用,阳性率提高至100%。FVC.MMEF.FEV1增加率15~24%为轻度可逆,25~40为中度可逆,>40%为高度可逆。支气管哮喘改善率均>25%。

  27. 支气管激发试验 • 激发试验阳性时乙酰甲胆碱浓度(单位:mg/ml) • PC35sGaw=e* • 其中x=(lnX2—0.693(Y2-35)/(Y2-Y1)

  28. 小结 • MVV.VC.FVC.DlCO(%)分度 80~60~40 • FEV1%分度 70~60~40 • PEF.V75.MMEF.V50.V25.(%)分度 70~55~40 • BR(%)分度 93~87~40 • Raw(%) 增高 140~200 • 明显增高 200~300 • 异常增高 300~400 • sGaw 60~50~40 • RV/TLC(实测值)分度 35~45~55 >60岁 45~55~65

  29. 对于能否负担胸部手术的判断 • 肺功能评定 MVV RV/TLC FEV1 BR 手术安全性 • 正常 >80% <35% >70% >93% 安全 • 轻度损害 60~80 35~50 55~70 87~93 安全 • 中度损害 40~60 50~65 40~55 60~87 慎重 • 重度损害 30~40 65~80 25~40 <60 危险性大 • 极重度损害 <30 >80 <2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