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285 Views
高效课堂探讨 汇报. ------化学 科组. 一、我们 对 高效课堂 的理解. 高效课堂是 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 效率的最大化 。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② 效益的最优化 。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 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 衡量课堂高效的标准: ① 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
E N D
高效课堂探讨汇报 ------化学科组
一、我们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高效课堂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 效率的最大化。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② 效益的最优化。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衡量课堂高效的标准: ① 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变化程度 ② 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 了少教多学 ③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二、我们模式的理论依据 生本教育理论—1999年郭思乐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①提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理念的教育体系。 ②强调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的教育(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 ③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本质,学习是学生的本能之一,学生的德智成长主要不是靠外界教,而是靠自身的学习活动去发展和丰富。
生本教育理论指导教学体现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 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 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 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在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已有学校或老师个人进行了实践,上学期我们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去深圳华侨城中学听课、学习,并形成我们的模式。
三、我们的模式 1.“两讲、两评、互助、互动”教学模式 “两讲”—学生讲、老师讲 “两评”—教师评价质疑、学生评价质疑 “互助”—学生学习小组互帮互学,合作探究 “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 2.本模式重、难点 重点: 对生本教育理论的理解。 难点: ① 编写好导学案 ②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③ 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激励办法
课内 小组合作 交流表达 课内 代表汇报讲解组员支持 课内 老师点拨师生评价质疑 课前 自主学习 完成导学案 完成完善 导学案 总结反思 (约5分钟) (课中课后) (20-30分钟) (约25分钟) (约10分钟) 3.该模式基本流程 课前 老师批阅 导学案
4、环节说明 (1)设计前置学习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低入: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 。 多做: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收获多。能做得自己做,困难的先思考。
(1)设计前置学习 体现“教在学之后,练在讲之前,讲到关键处”的理念。以导学案为载体展开学习,因此需要编写好导学案。 A、编制导学案 ①导学案的结构 (目标、重难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巩固提高) ②导学案的核心部分(体现核心内容、核心环节、核心思想、核心技能) ③导学案的编制原则(一般按课时) ④导学案难度控制适度 B、布置学习任务 先读书,后思考,再做导学案,即所谓“练在讲之前” 。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建立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B 组内成员的角色分工 C建立组内帮扶机制 D进行相关培训指导 ①学会发言,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改正、补充。 ②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勇于作出评价。 ③学会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个人观点,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再讲一次。 ④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3)评价激励学生小组和个人 A 评价原则 整体与个体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 评价方式 主要采取量化打分的形式,由课代表记录,定期汇总并保存记录以共查询,以表扬小组集体为主要形式。 录像课
四、反思 积极方面: ① 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发言胆量大了 从初期需要多次鼓励才会上台展示表达到积极主动代表小组展示表达,大多数同学能够大大方方地讲解好问题。 ② 课堂更民主了 课堂比以往轻松,体现了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这样的理念,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师生课堂交往增多、更民主。学生的各种观点、看法在课堂上有时交锋。
③ 同学们合作意识增强了 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意识,有的小组课前、课内讨论时积极、热烈,小老师能热情的给组员讲解疑难问题,而当小组接受到讲解任务,上台展示表达的时候,学生互相打气,精诚合作,将任务完成的很好。 ④ 讲解问题更加条理清晰了 开始不少同学上台讲解问题,不是前言不搭后语,就是逻辑混乱,条理不清不楚。经过老师的规范培训以及课堂上及时纠错,加上多次的训练,多数同学表达比以往从容、条理清晰。 ⑤ 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 此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使得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关系更和谐了,学生与老师谈话少了当初的拘谨,多了朋友间的坦诚。
存在问题: ① 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每天只有20分钟左右,高一有时还没有,时间偏少。 ② 在课堂展示讲解的过程中,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同学依然表达不清晰、不条理、不能说到点子上,至使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有“吃不饱”的感觉。 ③老师放的太开,讲得太少,一些同学不习惯,想让老师多讲些,甚至怀念由老师完全主导的课堂教学。
④导学案编制的质量还不够高,任务量比较大,由备课组不同老师分别承担编制时存在差异,有时难度、题量控制不够理想。④导学案编制的质量还不够高,任务量比较大,由备课组不同老师分别承担编制时存在差异,有时难度、题量控制不够理想。 ⑤此教学模式磨合阶段学生学习成绩也没有想象的提升高,有些同学起伏还比较大,老师有顾虑。另外,我们觉得按我校实际情况,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储备时,效果会更好一些。
谢 谢 大 家 ! 化学科组 王绍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