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5.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X. CH 3 X. CH 2 X 2. CHX 3. CX 4. F. 1.82. 1.97. 1.65. Cl. 1.94. 1.60. 1.03. 0. Br. 1.79. 1.45. 1.02. 0. I. 1.64. 1.11. 1.0. 0.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colby
Download Presentation

5.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2. X CH3X CH2X2 CHX3 CX4 F 1.82 1.97 1.65 Cl 1.94 1.60 1.03 0 Br 1.79 1.45 1.02 0 I 1.64 1.11 1.0 0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卤原子的电负性(F 4.0,Cl 3.0,Br 2.9,I 2.6)均比C原子的电负性(2.5)大,故C―X键都是极性键。卤代烃一般具有较大的偶极矩。沸点、熔点、密度比相应的烷烃高。 几种卤代烷的偶极矩 5.2.1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卤代烃的沸点 (1)、直链烷烃;(2)、1-氟代烃;(3)、1-氯代烃;(4)、1-溴代烃;(5)、1-碘代烃

  3.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5.2.2.1 红外光谱 C―X伸缩振动按F、Cl、Br、I顺序向低频移动。例如C―F为1350~1000cm-1,C―Cl为850~650cm-1,C―Br为700~500cm-1,C―I为600~500cm-1。 卤代烃红外光谱吸收频率的变化顺序可从虎克定律得到: 5.2.2 卤代烃的光谱性质 对卤素与碳原子组成的单键,键力常数可看成近似相等。当X分别为F、Cl、Br、I时,它们的折合质量为:μC-F = 7.35 μC-Cl = 9.01 μC-Br = 10.44 μC-I = 10.97 所以,vC—X频率的大小顺序为: vC—F > vC—Cl > vC—Br > vC—I 当同一碳原子上相连的卤素增多时,C―X向高频移动,例如CCl4的C―Cl为797cm-1。 当氟原子直接与C=C相连时,C=C向高频移动,例如在C=CF2中C=C为1755~1735cm-1。

  4.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5.2.2.2 质子核磁共振谱 卤素的吸电子作用使直接与其相连的碳及邻近碳上的氢的化学位移向低场方向移动。卤素的电负性越大,这种影响越明显。 5.2.1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5.2.2.3 紫外光谱 在不饱和卤代烃中,当卤原子与不饱和键碳原子相连时,卤原子这种助色基团能使不饱和键生色团的吸收带红移,且ε增大。

  5.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5.2.2.4 质谱 一氯代烃和一溴代烃的质谱中出现丰度与M相当的较强的M+2离子峰。 例如,1-溴丙烷的质谱图中出现强度相近的m/z 122 (M峰)和m/z 124(M+2峰)两峰。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氯或溴原子则其质谱图中出现多个相隔两个质量数的M、M+2、M+4 离子峰。 例如,二氯甲烷的质子谱图中,出现m/z 84(M峰)、m/z 86(M+2峰)及m/z 88(M+4峰)。 5.2.1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氯代烃和溴代烃各有较重的同位素37Cl和81Br,且它的天然丰度也较高(37Cl占24.47%,81Br占49.46%),氟代烃及碘代烃中氟及碘不存在较重的同位素,故对M+1及M+2离子峰无贡献 。 这些规律均可用于鉴别氯代烃及所含氯原子个数和溴代烃及所含溴原子个数。

  6.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5.2.3.1 饱和卤代烃的结构和反应活性 结构特点: C-X键是强极性键, X表现出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1。卤素的吸电子作用,通过碳链传递,使-H原子表现出一定的酸性。 随着卤原子的吸电子作用增强,含卤化合物的-H酸性增加。 2。与卤素相连的C原子,在卤素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作用下,带部分正电荷:C—X。亲核试剂(Nu-或Nu∶)容易进攻与卤原子相连的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将X原子取代下来而发生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简写为SN)。 5.2.3 卤代烃的结构和反应活性 式中RX为反应物,又称为底物,Nu-为亲核试剂,X- 称为离去基团。 3。含有-H的卤代烃,由于受卤素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β-H有一定的酸性。在碱(B-或B∶)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Elimination,简写为E) 形成C=C双键:

  7.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5.2.3.2 不饱和卤代烃的结构和反应活性 5.2.3.2.1 孤立式卤代烯烃 孤立式卤代烯烃的反应活性类似于卤代烷烃及烯烃。 5.2.3.2.2 乙烯基卤代烃及卤代芳烃 在乙烯基卤代烃及卤代芳烃中,原子的孤电子对所占的p轨道与双键或苯环的轨道相互作用形成p-π共轭体系。乙烯基卤代烃及卤代芳烃的上述结构特征,决定了这些化合物中C—X键的不活泼性。 5.2.3 卤代烃的结构和反应活性 5.2.3.2.3 烯丙基卤代烃 烯丙基卤代烃能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及消去反应。烯丙基卤代烃的反应活性比卤代烷高。 在烯丙基卤代烃中,位是sp2杂化的碳原子。若亲核试剂进攻烯丙基卤代烃中带部分正电荷的C原子,则π轨道参与过渡态,降低反应活化能,有利于亲核取代反应;若卤离子离开卤代烃,则形成的碳正离子由于与π键共轭,稳定性提高,然后与亲核试剂反应或脱去β-H发生消去反应。由于碳正离子中间体较稳定,故这两类反应均较易进行。

  8.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5.3.1 脂肪族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

  9.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5.3.1.1 被羟基取代(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5.3.1.2 被烷氧基取代(Williamson醚合成法) 卤代烷:一般是伯卤代烷、烯丙基卤代烃及苄基卤代烃。 5.3.1.3 被氨基取代 5.3.1 脂肪族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 5.3.1.4 被氰基取代 5.3.1.5 与AgNO3的反应 可以鉴别不同烃基结构或不同卤原子的卤代烃

  10.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由一个分子中脱出一些小分子产生C=C双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除反应,又称消去反应。 注意点: (1)产物遵循查依采夫(Zaitsev)规则。 5.3.2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2)脱卤化氢的难易程度为: 三级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 一级卤代烃 (3)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竞争 二卤代烃在碱的醇溶液中生成炔烃。

  11.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5.3.3.1 与金属钠反应 Wurtz反应: 5.3.3.2 与金属镁反应 Grignard反应: 注意点: (1) 卤代烃与镁作用的活性顺序: RI > RBr > RCl > RF R-X > Ar-X 5.3.3 与金属的反应 C=C-C-X > R3C-X > R2CH-X > RCH2-X > C=C-X (2)格氏试剂非常活泼, 能与含活泼氢化合物反应而分解, 也能与活泼卤代烃反应。

  12. 格 氏 试 剂 反 应 物 产 物 RMgX H2O RH + MgXOH ROH RH + MgXOR HX RH + MgX2 RC≡CH RH + RC≡C-MgX CH2CH=CHCH2X CH2CH=CHCH2-R + MgX2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格氏试剂与含活泼氢化合物及卤代烃的反应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在制备格氏试剂时 用醚作溶剂, 可生成较稳定的溶剂化物。 应 避免使用活泼卤代烃制备格氏试剂, 防止下列反应发生: 格氏试剂与CO2的反应常被用来制备比卤代烃中的烷基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例如:

  13.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4.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有机锂化学性质比格氏试剂更活泼: 5.3.3.3 与金属锂反应

  15.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与金属铝反应得到烷基铝。热稳定性差,置于空气中燃烧,遇水激烈反应。 烷基铝也可以由烯烃与氢化铝或氢气和铝粉作用得到。 三乙基铝和四氯化钛组成的催化剂称为Ziegler-Natta型催化剂,使烯烃聚合反应可以在低压下实现且有很好的定向作用, 5.3.3.4 与金属铝反应 烷基铝与一些不饱和键化合物加成反应被用于有机合成中。例如:

  16.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3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可由LiAlH4或NaBH4还原成烷烃。 LiAlH4还原能力强, 但在水中易分解, NaBH4虽然还原能力不及LiAlH4, 但能溶于水, 不被水分解。 LiAlH4反应活性高,选择性低,能还原许多基团,但NaBH4有较高的选择性,不能还原COOH,CN,COOR等。 5.3.4 还原反应 LiAlH4或NaBH4的作用是提供氢负离子H-,它以游离或不完全游离的形式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卤代烃中α-C原子,卤素原子带着一对电子离去。 反应速度:伯卤代烷反应速度最大,仲卤代烷次之,叔卤代烷最小。对于相同烃基结构的卤代烃,碘代烷反应速度最大,溴代烷次之,氯代烷较小。 卤代烃也能被锌和盐酸、钠和液氨等活性氢还原剂还原为烃,还能被 Pd等催化氢解为烃。

  17.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反应可能通过如下两种途径之一进行: ① 离去基团X-先离去, 形成R+, 然后R+与Nu—结合形成RNu,这个过程叫单分子历程,用SN1表示。 ②Nu—进攻RX,X-的离去与Nu- 同正电性的碳的结合同时进行,这个过程叫双分子历程,用SN2表示。 5.4.1.1 SN2历程(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5.4.1 SN2 和SN1历程 在SN2历程中, 亲核试剂Nu-的进攻与离去基团X-的离去同时进行。 并且亲核试剂Nu- 从离去基团X-的背面进攻。 在SN2反应中, 中心碳原子经过了一个由sp3-sp2-sp3的轨道杂化变化过程。

  18.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5.4.1.2 SN1历程(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在SN1反应中, 中心碳原子也经过了一个由sp3-sp2-sp3的轨道杂化变化过程。 SN1反应的中间体是碳正离子,可得到碳正离子重排后的产物。例如: 5.4.1 SN2 和SN1历程

  19.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反应速度由反应中最慢的一步决定,反应分子数则由决定反应速度的一步衡量。 SN1:第一步是决定反应速度的一步,这一步只决定于C-X键的断裂,与进攻试剂无关,所以叫单分子历程。 反应动力学表达式为: d[(CH3)3C-OH] / dt = k[(CH3)3C-Br] SN2:反应速度决定于过渡态的形成,而反应过渡态的形成需要卤代烷与进攻试剂两种反应物,所以这一历程叫双分子历程. 5.4.2 SN2 和SN1的反应动力学 d[CH3-OH] / dt = k[CH3-Br][-OH] SN2反应动力学表达式为:

  20.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在动力学研究中, 把反应速率表达式里各浓度项的指数叫级数, 把所有浓度项指数的总和叫反应级数。 有些溶剂分子参与的反应(溶剂解反应), 反应中并没有加其它试剂, 而反应是多分子的。但是, 由于溶剂往往是过量的, 反应前后溶剂浓度的变化很小,显示不出来,因此在动力学上观察到的仍是一级反应。 对于SN1和SN2两种机理的动力学关系,可以这样描述: SN1反应肯定是一级反应, SN2反应可以是二级反应,也可以是一级反应。 5.4.2 SN2 和SN1的反应动力学 当测定一个亲核取代反应的动力学为二级反应时, 该反应肯定为SN2历程, 而动力学为一级反应时, 可能是SN2历程, 也可能是SN1历程。

  21.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5.4.3.1 SN2的立体化学 SN2:发生瓦耳登(Walden)翻转。 在水解反应中,手性中心C原子的构型已完全翻转。 5.4.3 SN2 和SN1的立体化学 平衡时, 出现消旋现象。 消旋化速度是交换反应速度的两倍 完全的构型翻转, 可以作为SN2反应历程的标志。

  22. 反应物 碳正离子稳定性 产物组成 外消旋 构型转化 PhCHClCH3 稳定 83-98% 2-17% C6H13CHClCH3 不稳定 34% 66%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5.4.3.2 SN1的立体化学 SN1:外消旋化。50%的产物发生了构型转化。 实际上, SN1反应在消旋化的同时还会伴随部分构型的翻转。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越差, 构型转化的程度就越大。 5.4.3 SN2 和SN1的立体化学 两种仲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结果 SN2反应总是100%构型翻转, 而SN1总是发生外消旋 + 转化。

  23.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α-溴代丙酸在碱中水解: 在中心碳原子的邻位上有-O-, -OH, -OR, -NR2, -X, -Ph, -COO-等基团时, 都有构型保持的现象。 认为这是邻基参与的结果, 其过程如下: *5.4.4 邻基参与作用 在上述反应中,中心碳原子的构型经过两次转化, 结果使产物100%保持原来的构型不变。 邻基为什么能参与反应?原因只有一点:因为它比亲核试剂有优越的位置。

  24.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SN1和SN2决速步骤中过渡态结构 5.5.1 烃基结构的影响 -C原子上电子密度的影响。如果-C原子上电子密度低,则有利于Nu-进攻,有利于反应按双分子历程进行。反之,如果-C原子上电子密度高,则有利于卤素夺取电子而以X-的形式离解,所以有利于按单分子历程进行反应。 中间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中间体来看如果能形成稳定的正离子,则有利于反应按SN1历程进行。反之,则有利于SN2历程。 烃基的立体效应的影响。对SN2历程,烃基的立体效应是主要的,而对SN1历程,烃基的电子效应是主要的。

  25.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5.5.1.1 烃基的立体效应 (1)当中心碳原子上的支链增多时, 不利于SN2反应, 有利于SN1反应。 伯卤代烃有利于SN2反应,叔卤代烃有利于SN1反应。SN1的过渡态和中间体能减小取代基之间的空间相互排斥力。 5.5.1 烃基结构的影响 (2)β位上支链增多, 对SN2也不利, 而有利于SN1。 随着β位上的支链增加, 使反应物中心C原子的四面体角度将偏离109o28′, 形成张力。这种张力在SN2历程中的过渡态得不到消除, 而在SN1中, 这种张力可得到消除。

  26.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5.5.1.2 烃基的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对SN1影响大于SN2。 能使碳正离子稳定的因素有利于SN1反应, 能分散负电荷的因素有利于SN2反应。 5.5.1 烃基结构的影响 当中心碳原子与吸电子基相连时, 对SN1不利, 而对SN2有利。 当中心碳原子与供电子基相连时, 对SN1有利, 而对SN2不利。 当中心碳原子上连有双键或苯环时, 对SN1和SN2都有利。对烯丙基卤代烃C=C-C-X或苄基卤代烃PhCH2X,主要按SN1历程反应。

  27.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5.5.1.3 桥头碳原子的影响 桥头碳原子上的离去基团, 很难被取代, SN1和SN2都难进行。 5.5.1 烃基结构的影响 下面反应可以看出,桥头卤代烃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28.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卤代烃结构对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反应活性的影响,可以归纳如下。 CH3X 一级卤代烃 二级卤代烃 三级卤代烃 烯丙基卤代烃 SN2历程 SN1历程 进行SN1反应活性高低次序为: 烯丙基卤代烃 > 三级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 一级卤代烃 > CH3X > 乙烯基卤代烃,桥头卤代烃 5.5.1 烃基结构的影响 进行SN2反应活性高低次序为: 烯丙基卤代烃 > CH3X > 一级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 三级卤代烃 > 乙烯基卤代烃,桥头卤代烃

  29.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亲核试剂的性质主要影响SN2反应。试剂的亲核性越强, 进行SN2反应速度越快。 亲核性与碱性强弱顺序一致。 例如: 酸性: C2H5OH < H2O < PhOH < CH3COOH 碱性与亲核性:C2H5O— > OH— > PhO— > CH3COO— 酸性: R3CH < R2NH < ROH < HF(同周期元素) 碱性与亲核性: R3C— > R2N— > RO— > F— 5.5.2 亲核试剂的影响 由于空间效应、亲核性与碱性强弱顺序可能不一致。例如: 碱性: (CH3)3CO— > C2H5O— > CH3O— 亲核性: (CH3)3CO— > C2H5O— > CH3O— 试剂的极化性和形成氢键的能力也影响亲核性:例如: 在非质子溶剂中, 亲核性:F— > Cl— > Br— > I—(与碱性顺序一致) 在质子溶剂中, 亲核性: F— < Cl— < Br— < I—(与离子的极化性和形成氢键能力一致)

  30.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一些亲核试剂的亲核性 5.5.2 亲核试剂的影响

  31.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被取代的基团越易离去, SN1和SN2反应速度越快。 离去基团的碱性越弱, 离去倾向越大。 离去基团离去能力大小次序为:RSO3—>RCOO—>PhO— >> OR—~OH—>R3C— OR—, OH—和R3C—等碱性太强, 不能离去,对RO—和HO—必须在酸性条件下, 以ROH或H2O的形式离去, 而RSO3- 等强酸的酸根则是好的离去基团。 离去基团的可极化度越大, 离去倾向越大。例如:I— > Br— > Cl— > F—, RS— > RO— 5.5.3 离去基团的影响 I- 无论是作为亲核试剂还是作为离去基团, 都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因此, SN2反应中, 常加入少量I-, 使反应速度加快。例如: 反应过程中, I—未消耗, 但是促进了反应。

  32.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5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 在水中, 按SN1历程进行, 而在极性较小的丙酮中, 按SN2历程进行。 溶剂化效应:分子或离子通过静电力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 溶剂化作用能增加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 溶剂化作用大, 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也大。 溶剂化效应的强弱取决于两方面:溶剂的极性和分子或离子的极性。 溶剂的极性越强, 溶剂化作用越强;分子或离子的极性越强, 溶剂化作用也越强。 5.5.4 溶剂化效应 溶剂极性对SN1 和SN2反应的影响程度不同。 在非极性溶剂中和极性小的溶剂中,对SN2有利,而极性大的溶剂对SN2不利。

  33.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从一个分子中消除一个小分子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Elimination,简写为E)。发生在分子中两个相邻碳原子上的消除反应叫-消除反应。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1.1 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E1) 3°卤代烃,烯丙基卤代烃与碱作用,醇与酸作用发生的消除反应都是E1历程,它们的产物通常是正离子重排后的产物。 5.6.1 消除反应历程

  34.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1.1 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E1) 5.6.1 消除反应历程

  35.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1.2 双分子消除反应历程 (E2) E2反应是一步完成的,只经过了一个中间过渡态。 1°卤代烃在强碱作用下按E2历程反应。 5.6.1 消除反应历程 5.6.1.3 E1和E2历程的动力学特征 E2反应动力学呈现二级反应。 v2= k[反应物][碱] E1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 v1= k[反应物]

  36.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对于一个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产物的反应,如果实际产物只生成一种,这种反应叫定向反应;如果生成几种产物,其中一种占优势,这种反应叫择向反应,如果几种产物近于平均分配,则为非定向反应。 查依采夫规则:卤代烃的脱HX和醇的脱H2O反应优先形成具有较多烷基取代的烯烃。 上述结果可从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得到解释,上面两种产物的过渡态为: 5.6.2 消除反应的取向 过渡态具备部分烯烃的性质。

  37.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查依采夫规则的局限性。 (1)热消除反应,主要产物为Hofmann产物。 反应机理 5.6.2 消除反应的取向 部分化学键的断裂及部分化学键的形成同时进行的反应,叫协同反应。 形成无明显电荷集中的六员环过渡态,立体效应起主导作用。

  38.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查依采夫规则的局限性。 (2) 随着碱的体积加大,Hofmann产物增加。 5.6.2 消除反应的取向

  39.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无论是E1历程还是E2历程,都有相同的反应活性顺序: 3°> 2°> 1° 5.6.4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E1反应,中间体是平面形状的碳正离子,产物由过渡态的稳定性决定。烯烃一般以反式为主 。 E2反应,大多数反应都是反式共平面消除历程。 5.6.3 反应活性 被消除的两个基团彼此反式共平面,在形成π键轨道时,可以使相应过渡态中部分形成的双键中的轨道重叠,形成过渡态的能量较低。 反式消除时,B 与L可以避免空间排斥和电荷排斥作用。 热消除反应是一个顺式共平面消除过程,且产物为Hofmann产物。

  40.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例1:分别预测顺、反-1-甲基-2-溴-环己烷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 解:根据反式共平面消除历程,可得到如下结论: 5.6.4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41.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例2: 用反应式分析(1R,2R)-1-溴-1,2-二苯基-丙烷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过程。 解: 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发生顺式消除。 5.6.4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环的刚性,使处于反式的两个基团不能共平面, 不利于双键的形成,因此,无反式消除产物生成。

  42.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43.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单分子历程(E1) : 离去基团X-先离去, 形成R+, 然后R+发生消除形成烯烃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单分子历程(SN1) : 离去基团X-先离去, 形成R+, 然后R+与Nu—结合形成RNu,

  44.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双分子历程( E2): X-与H+的离去同时进行。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双分子历程( SN2): Nu—进攻RX,X-的离去与Nu- 同正电性的碳的结合同时进行。

  45.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进攻试剂进攻-碳原子,引起取代反应,进攻β -氢原子引起消除反应。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影响因素:反应物结构,试剂的碱性及亲核性、溶剂极性及反应温度的影响。

  46.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47.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5.1 结构因素 一级卤代烷主要为SN2,叔卤代烃以及仲、叔醇主要为E1。随着α-C原子上的支链增多,SN2反应速度减慢,E2反应速度加快,且随着C原子上支链增加,则由双分子历程向单分子历程转变。 β-C原子支链增多,有利于消除反应而不利于亲核取代反应。 β-H原子酸性加大,有利于碱进攻β-H原子,因而有利于E2反应。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消除反应速度增加 双分子历程 1RX 2RX 3RX单分子历程 亲核取代反应速度增加

  48.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5.1 结构因素 几种溴代烃进行SN2和E2竞争反应情况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β -C原子支链增多,SN2产物比例降低,而E2反应产物比例增大;β-H原子酸性增大,SN2反应产物比例降低,E2反应产物比例增大。PhCH2CH2 Br的E2反应产物比例明显增大的另一个原因是进行E2反应得到的产物苯乙烯由于π-π共轭作用使其稳定性增大。

  49.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5.2 试剂性质 进攻试剂的碱性越强,浓度越大,将有利于E2反应;试剂的亲核性越强,则有利于SN2反应。 碱性大小次序为:NH2—>RO—> OH—> CH3COO—> I— 当伯和仲卤代烷用NaOH进行水解时,除了发生取代反应外,还伴随消除反应,因为OH-既是亲核试剂又是强碱,但当CH3COO—和I—作为进攻试剂时,则往往只发生SN2反应而没有消除反应,因为CH3COO—和I—的碱性比OH—弱,它能进攻α-C原子而不进攻β-H原子,所以,为了提高卤代烷水解反应的产率,不是用NaOH,而是用CH3COONa生成酯,然后再水解得醇。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进攻试剂的体积越大,越不易于接近α-C原子,而容易进攻β-H原子,有利于E2反应的进行。

  50. 5 含卤有机化合物 5.6 消除反应历程 5.6.5.3 溶剂极性 增加溶剂的极性有利于取代反应,不利于消除反应。 无论对单分子历程还是双分子历程,亲核取代反应的过渡态电荷比较集中,溶剂化作用能较大幅度地分散电荷,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较大,因此,溶剂极性的增加,对亲核取代反应有利。 *5.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常用KOH-H2O从卤代烷制醇而用KOH-C2H5OH制烯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