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52 Views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1. 特点及作用: ① 主入肺经,味或辛或苦或甘,性或温或寒,作用有宣肺、清肺、润肺、泻肺、降肺、敛肺及化痰之别。或偏于止咳,或偏于平喘,或兼而有之。主要适用咳喘证,并有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之异。应用时应辨证选药。 2. 使用注意: ① 应据辨证配伍相应的药物。 ② 表证、麻疹初起,当以疏解为主,少佐止咳药,不能单投或早投敛肺止咳药。. 桑 白 皮 《 神农本草经 》 Mulberry Bark. 为桑科小乔木植物桑 Morus alba L .的
E N D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1.特点及作用:①主入肺经,味或辛或苦或甘,性或温或寒,作用有宣肺、清肺、润肺、泻肺、降肺、敛肺及化痰之别。或偏于止咳,或偏于平喘,或兼而有之。主要适用咳喘证,并有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之异。应用时应辨证选药。 2.使用注意:①应据辨证配伍相应的药物。 ②表证、麻疹初起,当以疏解为主,少佐止咳药,不能单投或早投敛肺止咳药。
桑 白 皮 《神农本草经》Mulberry Bark 为桑科小乔木植物桑Morus alba L.的 根皮。全产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挖根,刮去黄棕色粗皮,剥取根皮,晒干,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甘,寒。归肺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性能】甘,寒。归肺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肺热咳喘等如泻白散。 2.水肿,小便不利等 如五皮饮。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泻肺利水、平肝清 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葶 苈 子 《神农本草经》Lepidium Seed or Descurainia Seed 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独行菜Lepdium apetalum Willd. 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的成熟种子。前者称“北葶苈”,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后者称“南葶苈”,主产于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等地。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以子粒充实、均匀、黄棕色、无杂质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性能】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性能】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 如葶苈大枣泻肺汤。 2.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 如大陷胸丸等。 【用法用量】煎服,5~l0g;研末服,3~6g。 【使用注意】可泄利伤正,虚证忌用,或配补益药。
苦 杏 仁《神农本草经》Bitter Apricot Kernel 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 sibirica L.东北杏.P.mandshurica (Maxim.)Koehne或杏P.armeniaca L.的 成熟种子。主产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新疆及长江流域。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晒干,以颗粒均匀、饱满非厚、味苦、不发油者为佳。生用,多去皮尖,捣碎用(杏仁泥) 。
【性能】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性能】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用】 1.咳嗽气喘 治肺热咳喘,如麻杏甘石汤。 2.肠燥便秘 如五仁丸。 【用法用量】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有小毒,勿过量用;婴儿慎用。
苏 子 《名医别录》Perilla Fruit 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eens (L.)Britt.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种仁黄白色,富油脂,气清香,味微辛,以颗粒饱满、均匀、灰棕色、无杂质者为佳。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性能】辛,温。归肺、大肠经。【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性能】辛,温。归肺、大肠经。【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用】 1.痰壅气逆,咳嗽气喘 如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 2.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炒用可减少滑肠;阴虚及脾虚者慎用。
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白芥子化痰之特点 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白芥子均能化痰,但各有特点: 苏子——降气化痰而平喘; 莱菔子——行气消痰而除胀; 葶苈子——泻肺行水以祛痰; 白芥子——温肺利气以豁痰。
百 部 《名医别录》Stemona Root 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Miq.蔓生百部S.jap- onica (BL.)Miq.或对叶百部S.tuberosa Lour.的块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湖北、浙江、山东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切厚片。以粗壮、肥润、坚实、色白者为佳。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甘、苦,微温。归肺经。【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性能】甘、苦,微温。归肺经。【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应用】 1.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 2.蛲虫、阴道滴虫、头虱及疥癣等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外用适量。久咳虚嗽 宜蜜炙用。
紫 菀 《神农本草经》Astre Root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河北、安徽及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编成辨状晒干,或直接晒干,以根长、色紫、之柔韧、去净茎苗者为佳。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辛、甘、苦,温。归肺经。【功效】润肺化痰止咳。【性味】辛、甘、苦,温。归肺经。【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 咳嗽咳痰 性质平和,长于润肺下气,化痰浊而止 咳。凡咳嗽无论新久,寒热虚实,皆可 用之。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肺 虚久咳宜蜜炙用。
款 冬 花《神农本草经》Coltsfoot Flower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ara L.的花蕾。主产于河南、甘肃、山西、陕西等地。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阴干,以朵大、色紫红、无花梗者为佳。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经。【功效】润肺止咳化痰。【性能】辛、微苦,温。归肺经。【功效】润肺止咳化痰。 【应用】 咳 嗽 为治咳常用药,药性功效与紫菀相似,紫菀 长于化痰,款冬花长于止咳。 【用法用量】 煎服,5~l0g。外感暴咳宜生用, 内伤久咳宜炙用。
马 兜 铃《药性论》Aristolochia Fruit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debilis Sieb.et Zucc.的成熟果实。前者主产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后者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以个大、完整者为佳。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性能】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应用】 肺热咳喘 善清降肺气而化痰止咳平喘。治肺热咳嗽痰喘者最宜,如补肺阿胶汤。 【用法用量】煎服,3~l0g;外用适量,煎汤薰 洗。一般生用,肺虚久咳炙用。 【使用注意】剂量过大易致呕吐。
枇 杷 叶 《名医别录》Loquat leaf 为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产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以叶大、色灰绿、不破碎者为佳。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和胃降逆止呕。【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和胃降逆止呕。 【应用】 1.肺热咳嗽 2.胃热呕逆 常配橘皮、竹茹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止咳喘宜炙用,止 呕哕宜生用。
白 果 《日用本草》Gingko Nut 为银杏科乔木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以外壳白色、种仁饱满色白者为佳。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除去硬壳,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功效】敛肺定喘,止带,缩尿。【性味归经】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功效】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应用】 1.哮喘痰嗽 外感风寒引发哮喘痰嗽,与麻黄同 用;若内有蕴热而喘者,则配伍麻黄、黄芩等。 2.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 常与收涩止带药同用 。 【用法用量】煎服,5~l0g,捣碎。 【使用注意】①有毒,不可多用,小儿尤当谨慎。 ②性收敛,咳痰不爽者慎用。
思考题(第二十章) 1.何为化痰、消痰软坚? 2.简述桔梗的功效及应用。 3.比较半夏、天南星功用的异同。 4.简述川贝母与浙贝母功用的异同。 5.瓜蒌不同入药部位的功用有何不同? 6.比较桑白皮与葶苈子功用的异同。 7.简述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白芥子化痰之特点。 8.治咳嗽气喘之证常以杏仁与麻黄配伍应用,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