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 likes | 669 Views
提升教學品質研習會 主題:全人教育與學務工作. 報告人:陳英淙 日期: 99 年 12 月 13 日. 報告大綱. 壹、專業與品德 貳、全人教育與學務工作 一、教室清潔評核 二、創意啦啦舞競賽 三、曠課退學預警制度 四、深耕學園 五、基本素養雷達圖 参、結語. 壹、專業與品德 -1. 企業招募新鮮人時重視的項目. 壹、專業與品德 -1. 壹、專業與品德 -2. 臺灣 : 企業招募新鮮人時重視的項目 ( 態度優先於專業知能 ). (1) 主動積極的態度 (5) 承受壓力的能力
E N D
提升教學品質研習會主題:全人教育與學務工作提升教學品質研習會主題:全人教育與學務工作 報告人:陳英淙 日期:99年12月13日
報告大綱 壹、專業與品德 貳、全人教育與學務工作 一、教室清潔評核 二、創意啦啦舞競賽 三、曠課退學預警制度 四、深耕學園 五、基本素養雷達圖 参、結語
壹、專業與品德-1 企業招募新鮮人時重視的項目
壹、專業與品德-2 臺灣:企業招募新鮮人時重視的項目(態度優先於專業知能) (1)主動積極的態度 (5)承受壓力的能力 (2)責任感 (6)良好表達溝通能力 (3)相關科系畢業 (7)足夠專業能力 (4)虛心學習的精神 (8)學歷 資料來源:摘自104人力銀行楊基寬董事長「全球職場動態分析」專題演 講內容(含下頁)
壹、專業與品德-3 C能力= (K知識+S技能)A態度 C=Competence K=Knowledge S=Skill A=Attitude 資料來源:Stein B.Jensen, et al. ICEE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1 Oslo, Norway
壹、專業與品德-4 1.表達能力 (寫作與口語溝通) 2.思辨能力 8.就業能力 具備探索力與知識力的大學生 3.道德推理能力 7.廣泛的興趣 6.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 4.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 5.迎接多元化生活的能力
貳、全人教育與學務工作-1 • 全人教育以品德、專業、通識、團隊合作和身心平衡為指標,學務工作落實五育中的德、群、美三育,加強學生品德、群己關係、人文素養和心性之內涵,亦體現八大核心能力之服務社會、肩負責任的使命感、主流價值的道德觀、及協調溝通與團隊合作之能力。
貳、全人教育與學務工作-2 • 學務工作落實全人教育之作法: 一、教室清潔評核 二、創意啦啦舞競賽 三、曠課退學預警制度 四、深耕學園 五、基本素養
一、教室清潔評核-1 目的 教室清潔係學生秉持「勤勞樸實」校訓所推動之志願服務活動,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自治能力,強化學生品德涵養,關心自己的生活環境,維護自己的學習空間。
一、教室清潔評核-2 舊制 • 本校計有教室65間。 • 原本之教室清潔制度係大學部一至三年級,每班負責一間教室之清潔工作。 • 由本校三處(教務、學務及總務)行政人員,於下班後進行教室評核。 • 評分結果交由校長室承辦人彙整,每月獎勵評核成績優異班級。 • 思考教室清潔應深化成為學生品德與自治觀念的推手,故改變作法並建立規則。
一、教室清潔評核-3 轉型 • 自96年11月起,學務長先與學生議會議長、系聯會會長溝通理念。 • 由兩會代表負責規劃與執行,開始推動學生自主評核並建立機制。 • 從人力協調、評核時程至評核動線、評分表單的建立,均由學生代表自己完成教室清潔評核的初步模式。 • 採志願服務並命名為「大冠鳩工作隊」,評核人員表現優良者,提報獎勵。
一、教室清潔評核-4 作法 • 由學生會及學生議會代表共72位同學,2人一組,負責評核。 • 每學期依週次排班,共計18週,每週4組,每組輪值2週。 • 每週4組中,2組為醫學院同學、2組為工、管學院同學,醫學院同學評核工學、管理大樓、工管學院同學則評核第一、二醫學大樓,每組各佔總成績的50%,以求公平及制衡。
一、教室清潔評核-5 作法 • 第一輪由服務學習中心承辦同仁帶隊評分。 • 每週、每月及每學期公佈週、月及學期成績表。 • 評分人員以拍照方式,將髒亂教室情形作紀錄。 • 髒亂教室照片提供系主任、導師知悉;要求成績不佳之班導師提出具體改善策略,並於期限內回覆。 • 每月優異(前三名)之導師、班級,提供津貼、獎金。 • 每月倒數三名且15分以下之班級,請其提改善提報表。
一、教室清潔評核-6 作法
一、教室清潔評核-7 • 四學期總成績統計
一、教室清潔評核-8 • 前六名成績統計
一、教室清潔評核-9 • 教室設備請修統計
二、創意啦啦舞競賽-1 目的 • 透過團隊合作凝聚系上向心力,以收班級經營之效。 • 營造學生對系上、學校的認同感,並熟悉校園環境。 • 建立傳承制度,並提升系學會功能。
二、創意啦啦舞競賽-2 歷年參與狀況 100% 88% 18系 83% 16系 15系 72% 13系
二、創意啦啦舞競賽-3 • 自願與認同:以自願的方式參與活動,達到認同學校事務的功能 。 • 建立同儕聯結:本項活動不需任何專長,而每班均超過一半以上的同學參與,在長達兩個月練習時間中,讓來自北中南各地學子們迅速凝聚向心力;並為達優良表現,彼此討論動作,互作修正,放下自我,建立良好同儕關係。 • 深化群己關係:透過學長姐經驗及技術指導傳承,讓大一新生深刻了解班、系、校三層凝聚關係。 • 塑造友善校園:透過各系主任及系輔導老師關心與行政資源提供,多元互動讓師生之間增進情感,有助於建立友善校園。 特色意涵
二、創意啦啦舞競賽-4 特色意涵 • 行政資源投入:課外組舉辦三次行前討論會議及ㄧ次活動後檢討會,協調各系隊場地、服裝及練習時間,並協助專業諮詢,俾活動順利進行。 • 安全性考量:以不受傷為主要考量,禁止危險動作,強調班級同學融入團結合作,提昇活動品質。 • 健康的課外活動:針對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在不影響課業的前提之下,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有助於熟悉校園環境。
三、曠課預警制度 • 根據學則規定學生一學期內曠課累積時數達二十三小時者(相當於兩堂課6學分),即令退學。 • 本校自97年1月,開始實施以NOTE公文傳簽系統管制缺曠課異常人員,曠課超過10小時以上者,即以NOTE系統通知導師、院輔導教官、系主任等人。 • 98年3月起請假及曠課提報系統網路化,授課教師提報曠課多元化且更方便;而此系統學生在獲知曠課時存在一時間差,為降低學生曠課異常通知延遲之可能行政瑕疵,特訂定「長庚大學學生曠課異常管制表」。
三、曠課預警制度-1 • 學務處為輔導與教育學生,建立預警機制如下:
三、曠課預警制度-2 • 97~99學年曠課異常之人數統計表如下:
三、曠課預警制度-3 • 輔導個案案例: (一)生醫一乙李OO於98學年度第二學期,因打工、社團活動,生活作息不正常,造成身體不適而未上課情形,曠課達25小時,超過23小時需退學的標準。經輔導教官四次輔導並邀集導師、李生母親與諮輔組一同召開個案輔導會議,在大家關心下,李生懇切悔過,同意銷減曠課時數,並同意導師將操行加分至60分,而未遭退學之命運;目前李生99學年度僅曠課2小時。
三、曠課預警制度-4 • 輔導個案案例: (二)電子一甲葛OO於98學年度第二學期,曠課超過20小時且請假15小時致操行成績59分,輔導教官四次輔導並召開個案輔導會議,同意予以加分至60分。因葛生上、下學期曠課均超過20小時,於99學年度初即予列管,截至目前葛生曠課為6小時,曠課情形較有好轉。
四、深耕學園-1 開課理念 • 全人教育以品德、專業、通識、團隊合作和身心平衡為指標,本課程加強學生品德、群己關係和心性之內涵 (a)服務學習(德育):藉由服務暸解施與受的關係 (b)公共事務(群育):瞭解大我與小我的關聯性 (c)藝文活動(美育):藝文活動提供心靈的饗宴 • 服務學習、公共事務和藝文活動三大項目同時呼應了五育中的德、群、美三育。
四、深耕學園-2 課程特色 • 行動實踐力的展現 • 廣度與深度的兼顧 • 博雅教育的契合 • 社團能量的提升 • 形式與實質的兼顧 • 全人教育的落實
四、深耕學園-3 「深耕學園」委員會 • 訂定規範:制定修課要點、時數認定及心得繳交等細節。 • 審查活動:課程三大項目活動內容品質把關。 • 制定評語:制定適宜語句,供評閱老師選用。 • 諮詢疑惑:學生學習上的問題,可與其晤談。
四、深耕學園-4 課程方式 • 本課程名稱為「深耕學園」,必修零學分,適用大學部99學年度入學之各學系學生,於大學四年期間完成。 • 本課程採e化管理,預先將活動內容放置校務資訊系統」上供選填,同學對於自己的選課結果、修課情形,可上網查詢 • 出缺席採現場簽到簽退制。
四、深耕學園-5 課程內容 • 必修零學分: • 服務學習至少8小時 • 公共事務至少4小時 • 藝文活動至少16小時 (人文類、藝術類各8小時)。
四、深耕學園-6 成績評量 • 成績評定為「通過」、「不通過」二種,通過者需符合下列條件 A.完成時數要求 B.繳交心得報告且及格
四、深耕學園-7 修課限制 • 藝文活動每學期認證2小時,惟第四學期結束,低於8小時之學生,額外增加2小時,以資反省; • 凡大學部各學系已開設德育及群育相關課程者,包括醫學系「志工參與創作實作」、生技系「服務學習」及醫管、工設、工管、資管之「社會關懷」,可抵免服務學習8小時及公共事務4小時,計12小時。 • 另因個人或團體之因素,全學期無法在校內修課者,得出示證明而免除之。
四、深耕學園-8 心得評閱 • 學生需於第四學期結束後及全部課程結束後繳交期中、期末心得報告,送交教師評閱,俾瞭解其心路成長歷程。 • 由通識中心人文藝術學科、英文學科及社會學科與體育室共計28位教學型教師,以班級為單位,一個班級一名評閱老師,以符合課程規劃要求 • 每位教師負責審閱該班同學心得報告,並給予適當評語,評語並紀錄於全人護照上。
四、深耕學園-9 全人護照 • 本課程之成績除依規定傳送教務處註冊組外,學務處將核發每名畢業生「全人護照」。 • 學生除符合成績評量之要求外,亦鼓勵其記錄學習成果,作為全人護照之附錄。
五、基本素養雷達圖 目的 • 全人教育核心能力涵蓋五育所有項目:除智育與體育外,將德育、群育及美育涵括在內,並包含學生應守本分之消極面,及終身學習之積極態度。 • (1)關懷付出 (2)團隊合作 (3)人文藝術 (4)自我省思 (5)守分自律 (6)創新進取。
五、基本素養雷達圖-1 作法-1 • 彙整學務處相關活動之資料,將每一項目之配分及計分轉成滿分為100分。 • 配分過程中,凡涉及深耕學園項目皆為基本分,其他二項基本分設為操行分數及院會講習。
(公共事務)深耕學園 五、基本素養雷達圖-3 合併服務活動 基本分 20
五、基本素養雷達圖-8 【基本分數】
五、基本素養雷達圖-9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