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525 Views
國際情勢報告 - 史諾登事件. 組別 : 模聯 A 組第 1 組 組員 : 高一乙 王欣平 / 胡喬晏 / 陳竫沂 指導老師 : 陳英偉老師. 當事人 : 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雇員,美國國家安全局技術承包人。 於 2013 年 6 月在中國香港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 稜鏡計劃監聽專案的秘密文件披露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 。 因此斯諾登遭到美國政府及英國政府的通緝。 2013 年 6 月 23 日,斯諾登離開前往 俄羅斯莫斯科,並獲得為期一年的臨時難民身份 。. 事件 : 向 媒體透露稜鏡計劃 (PRISM).
E N D
國際情勢報告-史諾登事件 組別:模聯A組第1組 組員:高一乙 王欣平/胡喬晏/陳竫沂 指導老師:陳英偉老師
當事人: 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 • 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雇員,美國國家安全局技術承包人。 • 於2013年6月在中國香港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稜鏡計劃監聽專案的秘密文件披露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 • 因此斯諾登遭到美國政府及英國政府的通緝。2013年6月23日,斯諾登離開前往俄羅斯莫斯科,並獲得為期一年的臨時難民身份。
事件:向媒體透露稜鏡計劃(PRISM) • 2013年5月,斯諾登以治療癲癇為由申請暫時離職並獲得批准。5月20日,他飛抵香港,入住一家酒店,在此將秘密文件披露給《衛報》並接受該報採訪。 • 理由:《衛報》形容斯諾登對隱私的價值懷有強烈的熱情-他的筆記型電腦上附有支援網際網路自由組織的標籤。斯諾登本人表示: 說自己「願意犧牲掉這一切(工作、收入、女友)(把真相告訴世人),因為美國政府利用他們正在秘密建造的這一龐大的監視機器摧毀隱私、網際網路自由、和世界各地人民的基本自由的行為讓他良心不安」。
事件: 向媒體透露稜鏡計劃(PRISM) • 斯諾登的身份是出於他本人請求,在文件泄露後數天由《衛報》和《華盛頓郵報》公開的。他解釋了放棄匿名活動的原因:「我不想隱藏自己的身份,因為我知道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情」。「細心地挑選了外泄的檔案,確保都是關聯公共利益的材料。許多材料能造成更大的影響,但我沒有泄漏。傷害人不是目的,揭露真相才是」。 • 6月17日,英國《衛報》再公開由美國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取得的情報資料,指出2009年倫敦舉行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倫敦當局利用特設網咖,於電腦安裝軟體程式截取電郵及監控資料,又入侵手機保安系統,監視與會各國領袖及官員通訊和電郵檔案。
尋求庇護 • 斯諾登表示之所以來到香港泄密和接受採訪是因為香港有保護言論自由和異議者人權的承諾,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可以抵抗美國政府勢力的地方。 • 斯諾登冰島是理想的選擇。冰島的一家言論自由倡導組織—國際現代媒體協會(IMMI),已經發表了一份宣告,為斯諾登提供法律建議和獲得政治庇護的援助。然而,冰島駐華大使 Kristin Arnadottir表示,冰島無法為斯諾登提供庇護,因為該國法律要求庇護申請人必須身處於冰島境內。
尋求庇護 • 斯諾登稱自己既非英雄也非叛徒,並披露以下內容: (A)美國國家安全局「稜鏡」計劃範圍包括中國內 地與香港地區的個人 及機構。 (B)美國向香港施加外交壓力,威逼港府將他引渡 返美。 (C)香港的法治將保護他免受美國壓迫; (D)他一直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 8月1日,俄國向斯諾登批出為期一年的臨時政治難民身分。
國際反應-美國 • 美國國家安全局已向美國司法部申請對斯諾登的行 為進行犯罪調查。國家情報總監James Clapper說, 斯諾登的「魯莽的披露」已經在媒體中造成 「顯著的錯誤印象」。 • 斯諾登的僱主博思•艾倫•漢密爾頓發表了一份宣 告,譴責他的行為。並且表示他的行為與我們公司 的行為準則與核心值的嚴重違犯」。 • 斯諾登身份公開後不久,白宮網站上出現了一則請 願,要求對斯諾登的任何與披露國家安全局秘密監 聽專案的犯罪行為或可能犯罪行為給予完全的,自 由的,以及絕對的寬恕。
國際反應-美國 • 美國著名電台主持與政治評論家Michael Savage表示,斯諾登本 人為維護人權所做出的貢獻應該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 美國政府對斯諾登以間諜等罪名提出刑事起訴,並要求香港特行政 區政府對斯諾登發出臨時拘捕令。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已經通知俄羅斯政府,斯諾登持有的美國護照 已經被註銷,美國希望俄羅斯以沒有合法旅行證件為由驅逐他。
國際反應-香港特別行政區: • 香港外國記者會在2013年6月10日發表一篇聲明,表示會密切留意香港特區政府會否受到來自華盛頓或北京的壓力,限制斯諾登的活 動,或限制媒體接觸斯諾登。聲明更稱,斯諾登事件是對香港政府的一大試驗,試驗港府會否繼續捍衛言論及新聞自由。
國際反應-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否認愛德華•斯諾登是中國間諜,為中國政府提供美國情報。外交部表示,美方對中國中央政府的指責缺乏依據,中方對此不能接受。
國際反應-英國 • 英國政府6月10日發出旅行警示,警告航空業者不要允許斯諾登搭乘前往英國的飛機,因為他「極有可能不被允許進入」該國。一名外交官表示,任何允許斯諾登進入英國的航空業者將可能受到2000英鎊的罰金。
國際反應-厄瓜多 • 在斯諾登所持的美國護照被註銷前,厄瓜多政府於2013年6月17日即發給他一紙「特殊難民旅行證」做為替代美國護照的合法旅行證件。斯諾登憑此證合法離開香港。
國際反應-俄羅斯 • 2013年06月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證實了斯諾登來到莫斯科的訊息的真實性,並表示「俄羅斯不會按照美國期望,把斯諾登交給美國」。
國際反應-玻利維亞 • 2013年7月2日,在俄羅斯出席世界天然氣出口國論壇峰會後回國的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的專機因被美國懷疑載有斯諾登,回國途中遭遇法國、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四個歐洲國家拒絕過境,迫使專機臨時降落在奧地利。 • 玻利維亞政府對此感到憤怒,稱此舉是對領導人的「直接攻擊」。6日,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宣布玻利維亞政府願為斯諾登提供人道主義庇護。為聲援莫拉萊斯,委內瑞拉、尼加拉瓜政府也表示願收留斯諾登。
國際反應-法國 • 法國內政部長Manuel Valls表示,為避免損害法美關聯,法國不會向斯諾登提供政治庇護。而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對於斯諾登事件,法國政府強烈譴責。
國際反應-德國 •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聯邦政府強烈譴責間諜行動,並要求立即停止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聽行為。
國際反應-委內瑞拉 • 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在紀念委內瑞拉獨立202週年的儀式上說,作為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國家元首,他決定向年輕的美國人愛德華•斯諾登提供人道主義庇護,使他來到玻利瓦爾和查韋斯的祖國生活,免受邪惡帝國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