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47 Views
馬雅文化. 報告者:翁瑋志. 馬雅文化之發現. 來自西班牙的蘭達修士於 1566 年,見到叢林中如高塔般威風凜凜的神殿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作了如下的筆記:「都是用雕鑿得十分精細的石塊砌成的,儘管當地沒有任何金屬器具可用。」而這些馬雅文明重新為歐美所認識,是於邁入十九世紀後。 1822 年英國人陸績著手研究馬雅文化,並推論說,馬雅文明是由舊約聖經 中的「失落的十部族」的後裔所建造的。 巨大的雕刻、石柱、祭壇,表面都刻有人物、動物及象形文字。在東側也有一高大的神殿,刻著二千五百個「神聖文字」及各種奇異又美麗的雕刻,新的遺跡不斷被發現,而此文明遺跡之謎,也變得愈來愈難解了。
E N D
馬雅文化 報告者:翁瑋志
馬雅文化之發現 • 來自西班牙的蘭達修士於1566年,見到叢林中如高塔般威風凜凜的神殿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作了如下的筆記:「都是用雕鑿得十分精細的石塊砌成的,儘管當地沒有任何金屬器具可用。」而這些馬雅文明重新為歐美所認識,是於邁入十九世紀後。 • 1822年英國人陸績著手研究馬雅文化,並推論說,馬雅文明是由舊約聖經 中的「失落的十部族」的後裔所建造的。 • 巨大的雕刻、石柱、祭壇,表面都刻有人物、動物及象形文字。在東側也有一高大的神殿,刻著二千五百個「神聖文字」及各種奇異又美麗的雕刻,新的遺跡不斷被發現,而此文明遺跡之謎,也變得愈來愈難解了。 • 馬雅文明以瓜地馬拉和巴里約為發展中心,幾乎波及整個中美洲,而最繁華的地方是瓜地馬拉南部平原的貝登。這個文明於西元七、八世紀時,繁榮到了極點。
馬雅的地理位置 • 馬雅地區處於中美洲,西瀕太平洋,東臨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北接尤卡坦半島,西北向與東南向分別與北美洲和南美洲相連接。以現在的政治方式來劃分馬雅文化地區的話,則馬雅地區包括了墨西哥東南部及尤卡坦半島上某幾個州、半島東南部的伯利茲、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 • 現今意義上所說的馬雅地區,大致可以按地形或氣候的不同,劃分為三大塊,由南向北,依次是高地、低地和平原。
馬雅的氣候 • 由於地球的磁場受到太陽磁場很大的牽制,當太陽磁極逆轉時,「摩利斯」推論地球磁極也跟著對調,令地球磁南北兩球互換。生物無法適應突然發生的重大氣候變化,而集體死亡。長毛象是熱帶地區的生物,但由於磁極的對調,使牠們生存的地方變成天寒地凍的不毛之地,於是發生長毛象在西伯利亞、阿拉斯加集體死亡的事情。考古學上的證據顯示這二個地方原本屬於熱帶氣候的。
馬雅文化崩壞的可能原因 • 有一派學者認為是因為城內糧食不繼,建於叢林中的馬雅帝國,在發覺此地無以維生後,便做了一次種族大遷徙,來到齊乾伊莎(Chich‘en Itz’a)定居,又綿延兩個世紀才滅亡。 • 也有學者認為,馬雅帝國外受遊牧民族的襲擊,內部則因發生內亂,整個帝國在遭受巨變後,潰退逃散,然而何以勝敗兩方面都走得無影無蹤? • 馬雅文明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大多數人相信當時遭受地震、颶風的侵襲,加上人口爆炸、糧食不足、農民暴動和異族侵入等原因,造成馬雅文明的衰亡。
馬雅文化的農業 • 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馬雅人自創了三種曆法:每年二百六十天的「神曆」、每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太陽曆」及五級制的「長紀年曆」。 • 在農業中對玉米、南瓜、可可等植物新品種的培育,其中以玉米的培育貢獻最大。
馬雅的崩壞-用科潘代表 • 從遺址出土的黑曜石年代碎片判斷,科潘城人口數逐年減少的情況相當明顯,公元950年估計人口約有15000人左右,之後人口繼續凋零,到了公元1250年,科潘谷地已經沒有人跡。根據史料記載,公元800年後,馬雅人口消失了90%~99%,特別是以往人口稠密的南部低地幾乎沒有人煙,國王沒了,文化體系也不見了。曾經是燦爛輝煌的中美洲文明,為什麼消失的如此之快?
馬雅的崩壞可用位於宏都拉斯西部的遺址科潘城來做例子:根據科潘谷地不同居住環境的考古調查,發現最先開墾的土地是谷地中最大的科潘地,後來再擴展為谷地四周。
參考文獻 • http://blog.xuite.net/kao.lin1963/travel/6646406 • http://dinoweb.myweb.hinet.net/paleo-civilization-2.htm • http://www.ufo.org.tw/study/fk35.htm#2 • 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06/03/200603290114341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