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48 Views
国外大豆育种研究进展与趋势. 王曙明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 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 主要内容. 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国外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几点启示与建议.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一)美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公立机构: 农业部或州立大学资助,基础性研究和种质创新 私立种子公司: 大豆育种的主体,品种占 90% 以上 大豆主产州:
E N D
国外大豆育种研究进展与趋势 王曙明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 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
主要内容 • 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国外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 几点启示与建议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一)美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公立机构: 农业部或州立大学资助,基础性研究和种质创新 私立种子公司: 大豆育种的主体,品种占90%以上 大豆主产州: 筹资(Check-off)体系,大豆销售额的0.5%统一上缴,用于“大豆协会”开拓市场,并对一些公立机构的相关研究给予资助。
大豆区域试验: 初级区域试验(Preliminary Test),统一区试(Uniform Test) 初级区试: 邻近的2-3个州协作举办 统一区试: 分南、北两大片,南片由密西西比州主持,北片由印第安那州主持。区试按成熟期组(MG)编排供试品种,每区约25-30个试验点,试验品种一般为25个,试验三年。公立机构的品种由所在大学的品种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在作物协会登记。私立公司有其自己的区试网络,品种发放亦自行决定。 大豆品种商业化试验(Commercial soybean test): 每州若干区(每区2-3个点),私立、公立品种,结果(产量、熟期、抗性、倒伏性、降雨量等)公布,为农民选择品种提供依据。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一)美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二)巴西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70年代以前全是美国引进的品种,80年代以后巴西品种逐渐取代了美国品种。公立品种占60%,私立品种占40%。公立品种需经区域试验,品种审定须经Embrapa 的专家委员会认可,方可发放推广。审定标准一般品种增产3-4%以上,特殊性状品种可降为1-2%。 区试程序: 预备试验Ⅰ(Preliminary Test 1),3地点,无重复; 预备试验Ⅱ(Preliminary Test 2),3地点,3重复; 预备试验Ⅲ(Preliminary Test 3),10地点,3重复; 区域试验(Final Evaluation),2年,28地点,3重复。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三)阿根廷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最初的品种均从美国或巴西引入。美国的种子公司在阿根廷设有许多分公司,进行大豆育种和种子生产。阿根廷的大豆品种95%以上是私立公司选育的。农民种植的大豆种子有50%来自于黑市,这严重挫伤了种子公司经营大豆种子的积极性,经营大豆的种子公司数量正在减少。从2001年开始,种子公司开始与农民签订合同,如果农民自留种子需要向种子公司交付一定的特许费。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四)印度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1980年以前,印度大豆品种主要是外国品种或从引入种质中筛选的。81-90年主要以外来品种作亲本,90年以后开始以育成品种或品系作亲本。育种方法主要为杂交选育、系统选择、诱变育种和引种。印度的大豆育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大学。品种审定推广需要经过三年试验。第一年在五个农业气候带进行多点试验,称为初始品种试验(Initial Varietal Trial, IVT),表现较好者在各自农业气候带升入高级品种试验Ⅰ(Advanced Varietal Trial, AVT-Ⅰ)和高级品种试验Ⅱ(AVT-Ⅱ),根据三年综合表现,最终确定品种是否推广。
(五)国外常规大豆育种的主要程序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配制杂交组合 (数百至上千,温室或田间) F1 (温室、田间、南繁) F2,F3 单粒传(南繁、当地) F4 选单株 F5 选株行 F6 初级测产(2-3地点,无重复) F7 高级测产(2-3地点,3-4重复) F8 区域试验(1-3年)
孟山都大豆育种阶段: 发现期(2-4年):基因和性状鉴定,5%入选 育种一期(1-2年):基因优化和转化,1/4入选 育种二期(1-2年):生物信息技术预评和大规模转化,几十份材料,1/2入选 育种三期(1-2年):高代培育,田间试验,5份材料,3/4入选 育种四期(1-3年):目标性状,良种繁育,市场预测,1份材料,90%概率入选 品种上市期:适宜区推广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 (六)国外大豆生物技术育种的主要程序
一、主产国大豆育种与品种推广体系 (七)国外大豆种子繁育体系 %%%%%%%%%%%%%%%%%%%%%%%%%%%%%%%%%%%%%%%%%%%%%%%%%%%%%%%%%%%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原原种(超级原种),三圃法繁殖 基础种子(Foundation seed):原种,超级原种繁殖 登记种子(Registered seed):一级良种 检定种子(Certified seed):二级良种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一)产量的遗传改进 Specht估算,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大豆的年遗传进度是23公斤/公顷(0.8%)。巴西大豆产量的遗传进度大约在每年1.5-2.0%左右(Toledo)。阿根廷的大豆产量改进为1-2%(Salado)。印度大豆产量的遗传进展是每年22公斤/公顷(1.3%)。非洲大豆产量的遗传进展较快,平均遗传进度为3%。大豆新兴国的遗传进展要大于大豆传统生产国。 Orf认为,亲本选配是至关重要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杂交易选出较好品种。在公立研究机构,特别重视外来种质的利用。随着小区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早期世代测产日益受到关注。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二)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 1.蛋白质和油分含量 大豆种质资源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达55.9%,油分含量最高达24.6%。由于南美的特殊气候及土壤条件,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油分含量相对较高而蛋白含量相对较低。阿根廷大豆品种蛋白平均含量39.1%,油分平均含量22.9%,巴西大豆的油分平均含量亦达22%,因此,阿根廷和巴西对提高大豆蛋白含量具有一定兴趣。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二)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2.蛋白质组分 大豆脂氧化酶:日本已有2个缺失Lox-1,Lox-2,Lox-3的大豆品种(Ichihime和L-Star)和2个品系发放推广。 大豆贮藏蛋白: 7Sα′、7Sα亚基缺失,7S球蛋白缺失,11SA4A5B3缺失及11SA3B4缺失等突变体。2001年,Yumeminori品种已发放推广。该品种的特点是缺失7Sα′、α亚基球蛋白,11S/7S比值高,含硫氨基酸较常规品种高1.2倍,且具有较低的蛋白过敏特性(Kitamura & Ujiie)。 胰蛋白酶抑制剂:美国已育成了不含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品种投入商业化生产。Vollmann对常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测定为85-140mg/g, 而缺失Kunitz基因型 TIA 为30-105 mg/g。 外源凝集素(Lectin):通过资源筛选已获得了不含外源凝集素的种质,其基因型为lele。
3.油脂组分 美国已有低亚麻酸(1%)、低棕榈酸(3.5%)、高油酸(80%)品种商业化种植(Fehr)。目前已发现有三个等位基因(fan1,fan2,fan3)控制低亚麻酸含量。 随着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开发,提高PUFAs 含量的育种愈加受重视。Eckert通过转基因方法已育成γ- 亚麻酸(GLA)含量达30%以上的品系(420-5)。 维生素E(tocopherol)是大豆油中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中α- tocopherol 活性相对较高。Kitamura 已鉴定出α- tocopherol 含量较高的种质,较常规品种高出数倍。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二)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4.其它特殊品质性状 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有三种类型,即黄豆苷原(Daidzein)、染料木酮(Genistein)、金雀异黄酮(Glycitin)。大豆不同品种间异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且种胚中的含量远高于种子或子叶。Dayde研究表明,异黄酮含量及其组分的遗传力较高,应属几个主基因控制。 皂苷(saponin)也是一种有益健康的物质。Tsukamoto 对日本1000余份大豆分析表明,有10种皂苷类型,在5个基因位点上,有11个等位基因。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二)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育种 1.大豆锈病 大豆锈病是近年来南美及非洲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该病于1996年首次在非洲发现,2000年在南美洲首次报道。这一美洲新的大豆病害已引起了巴西、阿根廷等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开展抗源筛选与抗性遗传研究。美国对该病害高度警觉,已组织有关专家对美国的大豆种质进行全面的抗锈病鉴定与筛选。巴西已鉴定出4个抗锈基因(Rpp1- Rpp4),但最近发现的新的生理小种,在现有商业品种中还未找到抗源。巴西育种家认为,选育水平抗性的品种更具实际意义。泰国已发现8个生理小种,已鉴定出抗所有8个小种的品系(CM60-10Kr-71),并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已发现2个标记(Satt12, Satt472)与抗锈性有关。印度(Basavaraja)通过物理、化学诱变方法获得了3个抗锈品系。国际热带作物研究所(IITA)从212份材料中筛选出TGX1835-10E等4个中抗品种。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2.大豆蚜虫 大豆蚜是北美新发生的一种害虫,2000年在美国中西部九个州发现,2001年已扩展到东部、西部各州及加拿大。这一新害虫已引起美国高度重视,2001年派遣二支考察队分赴中国东北和日本,试图寻找天敌以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伊利诺大学对3000份大豆种质和野生大豆进行了鉴定,发现30份材料具有抗蚜性或推测具有抗蚜性。Hill 研究表明,Dowling,Jackson,PI200538 表现出较强的抗生性(antibiosis),而PI71506表现出较强的排趋性(antixenosis)。有6个野生大豆具有抗蚜性,其中三个表现出抗生性。Michigan State对抗蚜性的遗传研究已经展开,包括抗源的遗传关系、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抗性种质的培育等。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育种
3.大豆孢囊线虫病 大豆孢囊线虫(SCN)是美国大豆的重要病害,1992年在巴西发现了SCN,此后迅速传播。在巴西已鉴定出1、2、3、4、4+、5、6、9、10、14等小种,3号小种为优势小种。Hartwig曾被认为是抗所有小种的品种,但它感最近发现的4+小种。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涉及3-4个主基因及微效基因。一些重要基因的QTL已定位(rhg1,rhg2,rhg3,Rhg4在Peking中,Rhg5在PI88788中),常用的标记包括Satt309, Satt162, Satt632。几乎所有美国抗孢囊线虫品种均来自于Peking和PI88788所携带的抗性主基因。现已发现新的抗源携带新的抗性基因,PI438489B、PI89772、PI468916(野生豆)抗几个孢囊线虫群体。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育种
4.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花叶病毒病(SMV)是世界性病害,美国对抗性基因和抗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发现的抗性基因位于三个独立位点,均为显性单基因。SMV被分成7个株系群(G1-G7)。Rsv1位点抗G1-G6;Rsv3位点抗G5-G7,但感G1-G4;Rsv4位点抗所有7个株系群。Columbia 和PI486355自然携带多个抗性基因,抗所有7个株系群。三个基因均已定位于大豆基因组中,可通过特殊标记检测。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育种
5.大豆叶食性害虫 叶食性害虫是影响美国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之一。从来自于日本的种质中发现了墨西哥瓢虫的抗源(PI171451, PI227687, PI229358),这种抗性包括排趋性和抗生性。遗憾的是这种抗性基因与不良性状基因连锁,尽管美国已发放了三个抗虫品种,但其产量不如非抗性品种。Boerma认为,利用大豆固有的抗性基因与Bt转基因结合或许是大豆抗虫育种的一种有效策略。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育种
(四)耐非生物逆境胁迫遗传育种 干旱胁迫是影响大豆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Carter通过对300份大豆种质的鉴定筛选,发现PI416937 在干旱胁迫时萎蔫程度远低于其它品种,能够保持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并能有效利用土壤中的水分。PI471938和H2L16也具有良好的抗旱性,这些种质已被用来作亲本,与当地优良品种杂交,以便将抗旱特性转移至新的育种品系中。Mian发现有6个RFLP标记与水分利用率(WUE)有关。 由于巴西特殊的土壤条件,他们对耐酸性土壤铝离子毒性育种极为重视,育成一批耐性品种。此外,各国结合本地特点,还开展了耐盐碱、耐缺铁性黄化、抗乍荚性、耐湿性、耐热性、耐低温、耐种子贮藏性、抗种子机械损伤等特性的育种研究,并获得一定成效。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五)广适性品种选育 大豆属典型的短日照作物,一般每个品种的适应范围为1-1.5纬度,但品种间的感光性存在着较大差异。Hartwig在PI159925中发现了 “长青春期”(Long Juvenility)特性。Hinson研究表明,“长青春期”特性受一对隐性基因(j)控制。已发现有五对基因(E1-E5)控制大豆的成熟期。 巴西通过大量筛选,获得了“Doko”和“Cristalina”两个光周期不敏感品种,利用这两个品种的“长青春期”特性对传统品种进行改良,使传统品种的营养生长期延长二周左右,从而使整个生育期延长到130天左右。由于广适应性品种的育成,对巴西的大豆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适应性有关的育种在新兴大豆国如阿根廷、印度及非洲等也受到同等重视,印度已将巴西品种中的“长青春期”特性转育到本国品种中。 二、国外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要进展 %%%%%%%%%%%%%%%%%%%%%%%%%%%%%%%%%%%%%%%%%%%%%%%%%%%%%%%%%%%
三、国外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 (一)转基因大豆占居主导地位 1996年Monsanto的RoundupReadySoybean商业化生产。2006年,全球种植转基因大豆5860万公顷,占全球大豆种植面积的64%,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57%,居各类转基因作物之首。美国转基因大豆占播种面积的92%,巴西为55%,阿根廷在99%以上(James,2006)。 第二代转基因大豆(Roundup RReady2Yield™)较第一代增产7-11%(3年田间试验),2007年7月通过美国和加拿大农业部批准。预计2009年100-200万英亩,2010年500-600万英亩,2012年将实现5个性状聚合的转基因大豆。 Vistive I Low-linolenic soybeans低亚麻酸大豆(3%以下),含抗草甘磷特性,北美种植,19个加工企业接收,每bushel 加价60 cents.
育种四期:MaveraI(蛋白提高5%,产量接近常规豆)、高β-伴蛋白大豆育种四期:MaveraI(蛋白提高5%,产量接近常规豆)、高β-伴蛋白大豆 育种三期:高油大豆(22%,提高1.55百分点)、VistiveII 低亚麻酸大豆(3%以下) + 中高油酸(45%)+低饱和脂肪酸(5%)+无反式脂肪酸、高Omega-3 大豆 育种二期:抗麦草畏除草剂大豆、抗虫+抗除草剂大豆、超高产大豆(6-10%)、MaveraII高附加值大豆(蛋白提高5%,产量高于常规豆)、VistiveIII低亚麻酸大豆(3%以下) + 高油酸(70%)+低饱和脂肪酸(5%)+无反式脂肪酸 三、国外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 (一)转基因大豆占居主导地位
三、国外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生物技术成为重要的育种手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已成为大豆育种中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美国已通过MAS方法选育出了一些大豆品种。 分子标记的方法主要包括RFLP、RAPD、AFLP、SSR、SNP等。SSR为广泛采用的遗传标记,SNP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其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B)在大豆抗病虫育种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在大豆疫霉根腐病、细菌性斑点病、花叶病毒病(SMV)、灰斑病、茎腐病、根腐病、霜霉病、紫斑病、孢囊线虫病(SCN)、根结线虫病、猝死综合症(SDS)、锈病、叶食性害虫等病虫害中均已找到了一些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运用于抗源筛选及后代选择上。在非生物逆境抗性方面,如抗旱、耐盐碱等的分子标记,产量及重要品质性状的QTL定位也已取得显著进展。在14个连锁群中发现24个SSR标记与产量性状显著相关。
(三)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倍受重视 中国 3.2万(7000野生) 美国 1.6万(1000野生) 巴西 1.2万 三、国外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 高产基因 大豆种质资源 优质基因 发掘 抗病虫基因 耐逆基因
三、国外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育种设施和手段日趋现代化 %%%%%%%%%%%%%%%%%%%%%%%%%%%%%%%%%%%%%%%%%%%%%%%%%%%%%%%%%%% 田间试验设施和手段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程序化 种子准备:自动数粒装置 播种:小区播种机 收获:自走式小区联合收割机 (自动包装、称重、含水量、蛋白、油份,计算机数据)
四、几点启示与建议 %%%%%%%%%%%%%%%%%%%%%%%%%%%%%%%%%%%%%%%%%%%%%%%%%%%%%%%%%%% (一)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密切结合 Monsanto: 一个基因带动一个产业 发现期 育种一期 生物技术 育种二期 育种三期 育种四期 常规育种 品种上市期
四、几点启示与建议 (二)多学科交叉渗透与超前研究 %%%%%%%%%%%%%%%%%%%%%%%%%%%%%%%%%%%%%%%%%%%%%%%%%%%%%%%%%%% SoyFACE (Soybean Free Air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 大豆锈病 大豆蚜
四、几点启示与建议 (三)育种方法值得借鉴 %%%%%%%%%%%%%%%%%%%%%%%%%%%%%%%%%%%%%%%%%%%%%%%%%%%%%%%%%%% 多组合 单粒传 多点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