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101 年加強 防溺措施 宣 導

101 年加強 防溺措施 宣 導. ,. 正義高中 生輔組. 前 言. 根據世界救生組織 1990 年統計全世界各年齡意外溺水人數,除巴哈馬和蘇聯以外,臺灣居世界第三。 根據統計臺灣地區每年都有超過四百人因溺水而死亡,其中又以青少年學生(約 7 至 25 歲)因疏忽、不熟悉水性,前往危險水域從事水上活動而發生意外不幸事故居多。 希望能透過「普及防溺宣導」、「禁制、勸導危險戲水行為」等作為,建立同學安全防溺的意識、選擇適當水上活動地點、熟悉緊急應變搶救技能,提高警覺,避免溺水悲劇一再重演。. 水上安全意識.

Download Presentation

101 年加強 防溺措施 宣 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1年加強防溺措施宣 導 , 正義高中 生輔組

  2. 前 言 • 根據世界救生組織1990年統計全世界各年齡意外溺水人數,除巴哈馬和蘇聯以外,臺灣居世界第三。 • 根據統計臺灣地區每年都有超過四百人因溺水而死亡,其中又以青少年學生(約7至25歲)因疏忽、不熟悉水性,前往危險水域從事水上活動而發生意外不幸事故居多。 • 希望能透過「普及防溺宣導」、「禁制、勸導危險戲水行為」等作為,建立同學安全防溺的意識、選擇適當水上活動地點、熟悉緊急應變搶救技能,提高警覺,避免溺水悲劇一再重演。

  3. 水上安全意識 • 每個人應該學會游泳,進而熟練救生技能,這是治本的方法,也是預防溺水事件最有效的方法。 • 救生員常感嘆說:溺斃者通常是些泳技不佳又不聽「勸告」者,視危險如兒戲,因此水上安全的第一步,應該人人要先有『危險意識』。

  4. 不一樣的水域:不一樣的危險 • 戶外水域有:魚池、河川、溪流、湖泊等淡水水域及海洋之海水水域。 • 各種水域之水性狀況皆不同,很多水域潛藏危險。國人意外溺水事故大多發生在海邊及溪流。 • 主要是因為海邊夏天有颱風,海岸10公尺內會出現海浪、海嘯;內陸河溪則因山高水急,河溪流速湍急,河底坡度大,經常出現暗流漩渦。

  5. 溪流戲水安全 • 炎熱的夏季,民眾喜歡前往溪流戲水,但午後山區的雷陣雨,常常造成下游的溪水暴漲,常致使戲水的民眾走避不及,而發生被水圍困或被水沖走的不幸意外。 • 本市最近3年溺水案例分析「96年加強防溺措施期間:溺斃人數24人(自殺6人、浮屍18人),獲救人數9人、失縱1人;97年加強防溺措施期間:溺斃人數25人(浮屍13、自殺9、其他1、失足1、原因不詳1);98年加強防溺措施期間:溺斃人數14人(浮屍8、自殺4、戲水1、失足1。

  6. 溪流戲水發生意外實例 • 98年5月29日在本市外雙溪流域,臺北縣三和國中應屆畢業生賴俊至和同學在至善路3段173號對面(涼亭下方)烤肉,大夥起鬨玩跳水遊戲不慎溺斃)、獲救人數7人、失蹤2人。 • 綜觀近3年本府執行加強防溺措施期間,在本府各執行單位戮力配合下,本市溺斃事件有減少趨勢,且戲水溺斃人數已減至最低程度,已達到宣傳及防範之成效,有效維護夏季期間民眾水上活動安全。

  7. 溪流戲水安全 • 據統計,以下是溪流戲水主要溺斃原因: 1.岩石濕滑、隱石滑動、間距大。 〈導致被水沖走或卡住石縫的意外〉 2.水溫層差異大、水冰冷。 〈導致被水沖走〉 3.漩渦暗流多。 〈導致抽筋〉 4.河床落差大。 〈驟然凹陷陡降,導致被水淹沒或沖走〉 5.豪雨山洪暴發。 〈導致被水沖走〉 〈吸水後笨重的牛仔褲往往就是拖住泳客的致命傷〉。 6.穿著牛仔褲下水。

  8. 海濱安全 • 瞭解海洋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海浪、風力、潮流如何影響海水的狀況,知道越多,自身就越安全,甚至在危急時救人。認識海濱警示標誌、海浪狀況是救生的重要一環。

  9. 水上安全標誌—藍色方形允許

  10. 水上安全標誌—紅色圓形禁止

  11. 水上安全標誌—黃色菱形警告

  12. 水上安全標誌—紅黃安全

  13. 戲水安全守則 • 瞭解自身健康狀況,若有心臟病、高血壓、傳染病、羊癲癇、皮膚病、眼疾等,不宜游泳。 場地選擇上,應在開放浴場或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水域活動。

  14. 應在設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海域游泳,並聽從指導及不可超越安全警戒線。應在設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海域游泳,並聽從指導及不可超越安全警戒線。

  15. 不可在設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險」等標誌區域內游泳。亦不可在航道、港區、急流區、礁岩區及碼頭邊游泳。不可在設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險」等標誌區域內游泳。亦不可在航道、港區、急流區、礁岩區及碼頭邊游泳。

  16. 入水前應先做伸展暖身操,經淋浴後才能入水。入水前應先做伸展暖身操,經淋浴後才能入水。

  17. 從事水上活動時必須告知父母且不可單獨一人 • 游泳時最好兩人一組,採伙伴制,彼此互相照應。團體活動時,入水前先清點人數, 上岸時也一樣,在岸上應留一、二人作警戒,以策安全。

  18. 過度飢俄、吃太飽,有醉意或心情欠佳時,不應下水游泳;飯後最好要隔 1 小時才能下水游泳。

  19. 初學游泳的人,應該在泳池,並學些自救及求生方法和簡易急救及C.P.R.。初學游泳的人,應該在泳池,並學些自救及求生方法和簡易急救及C.P.R.。 • 游泳技術好又懂救生,才會玩的更安全。

  20. 不明地形或水深處都不適合跳水。池邊跳水容易發生危險,常因水淺,造成頸椎受傷而終生癱瘓。不明地形或水深處都不適合跳水。池邊跳水容易發生危險,常因水淺,造成頸椎受傷而終生癱瘓。

  21. 游泳時千萬不可逞強好勝,應該量力而為。不會踩水或泳技較差的人,不可到深水處或離岸太遠。游泳時千萬不可逞強好勝,應該量力而為。不會踩水或泳技較差的人,不可到深水處或離岸太遠。

  22. 從事水上活動,除游泳外,都應穿著救生衣,以策安全。從事水上活動,除游泳外,都應穿著救生衣,以策安全。

  23. 假如使用面鏡、呼吸管、蛙鞋(三寶)浮潛,要經專人指導後才能使用,並且應該兩人以上同行,並在潛水區域樹起潛水旗幟,以策安全。假如使用面鏡、呼吸管、蛙鞋(三寶)浮潛,要經專人指導後才能使用,並且應該兩人以上同行,並在潛水區域樹起潛水旗幟,以策安全。

  24. 潛水時,應該衡量自身能力,以免發生意外。

  25. 乘船時,不坐超載的船隻,以策安全。 • 划小船,換位時,應儘量將重心放低,或在碼頭、岸邊等處實施。

  26. 磯釣時應穿救生衣、釘鞋及戴安全帽,並確實掌握漲退潮的時間,對於忽然來襲的瘋狗浪應特別注意,以免造成傷害。磯釣時應穿救生衣、釘鞋及戴安全帽,並確實掌握漲退潮的時間,對於忽然來襲的瘋狗浪應特別注意,以免造成傷害。

  27. 海邊戲水,不要依賴充氣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來幫助游泳,因為萬一洩氣,就沒有依靠,容易造成溺水情形。海邊戲水,不要依賴充氣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來幫助游泳,因為萬一洩氣,就沒有依靠,容易造成溺水情形。

  28. 海中游泳,因為是流動的水,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所以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因此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會造成不幸。海中游泳,因為是流動的水,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所以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因此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會造成不幸。

  29. 多岩石及蠔殼的海底容易割傷身體,應避免在這裡游泳。多岩石及蠔殼的海底容易割傷身體,應避免在這裡游泳。

  30. 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區,急流及漩流,應特別注意安全。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區,急流及漩流,應特別注意安全。

  31. 水底多為滑溜卵石,在水中行走,應注意免得滑倒。水底多為滑溜卵石,在水中行走,應注意免得滑倒。

  32. 學生參加環境戶外教學,應聽從老師的指導,不要脫隊戲水。學生參加環境戶外教學,應聽從老師的指導,不要脫隊戲水。

  33. 遇有鯊魚侵入,應立即上岸。在海中,若有皮膚受傷出血時,應立即上岸,因為鯊魚對於血腥味特別敏感,可能會遭到攻擊。遇有鯊魚侵入,應立即上岸。在海中,若有皮膚受傷出血時,應立即上岸,因為鯊魚對於血腥味特別敏感,可能會遭到攻擊。 • 假如受到水母、海蛇等侵襲,應立即上岸治療。

  34. 切勿在大浪及水流急之海域游泳,因容易被捲入海底。切勿在大浪及水流急之海域游泳,因容易被捲入海底。

  35. 假如看到上游山區烏雲密佈或聽到上游傳來隆隆聲響越來越大,或看到溪水變色,水面忽然上昇,這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該立即離開水裡,往高處逃。假如看到上游山區烏雲密佈或聽到上游傳來隆隆聲響越來越大,或看到溪水變色,水面忽然上昇,這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該立即離開水裡,往高處逃。

  36. 深潭、野塘、水埤等處,水質大多不好,深度不明,水底雜物多,屬於泥沼地,若在該地區玩水,容易受傷或陷入泥沼無法自拔而喪命。深潭、野塘、水埤等處,水質大多不好,深度不明,水底雜物多,屬於泥沼地,若在該地區玩水,容易受傷或陷入泥沼無法自拔而喪命。

  37. 如果遇溪水暴漲,被困岩石上或在沙洲中,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尋找一些可幫助漂浮而且耐沖擊的東西,萬一被水沖走時,可將物品置於身體下方,以免身體直接被撞傷。如果遇溪水暴漲,被困岩石上或在沙洲中,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尋找一些可幫助漂浮而且耐沖擊的東西,萬一被水沖走時,可將物品置於身體下方,以免身體直接被撞傷。

  38. 假如不幸被溪水沖走時,身體應以仰姿保持腳在前頭在後,以免頭被撞傷;看到前方水面有高浪,即表示水底有巨石,應設法避開,以免被撞傷,如遇轉彎處,應游向內彎緩流處,即可順勢上岸。假如不幸被溪水沖走時,身體應以仰姿保持腳在前頭在後,以免頭被撞傷;看到前方水面有高浪,即表示水底有巨石,應設法避開,以免被撞傷,如遇轉彎處,應游向內彎緩流處,即可順勢上岸。

  39. 在水庫下游作水上活動,要特別注意水庫洩洪資訊及時間,以免被困在沙洲或被水沖走。在水庫下游作水上活動,要特別注意水庫洩洪資訊及時間,以免被困在沙洲或被水沖走。

  40. 颱風來襲前後二天,海裡風浪大或浴場關閉時,或太陽下山後(夜間),不可入水游泳。颱風來襲前後二天,海裡風浪大或浴場關閉時,或太陽下山後(夜間),不可入水游泳。 • 紅色旗代表危險。

  41. 假如被海流捲到外海,應向岸上發出求救信號,保持體力及體溫,並察看周圍是否有可幫助漂浮的漂流物加以利用,等待救援。假如被海流捲到外海,應向岸上發出求救信號,保持體力及體溫,並察看周圍是否有可幫助漂浮的漂流物加以利用,等待救援。

  42. 假如發現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請求支援。假如發現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請求支援。 • 假如未學過水中救生技術,不可冒然入水救人,同時,請人打119電話向消防隊求救,並察看周圍是否有救生器材如救生繩袋、救生圈、救生球、救生桿(鉤)等或代替物作岸上施救。

  43. 溺水者假如離岸邊不遠,則可用岸上一切自然的物品如竹竿、木條等,從岸上施救。溺水者假如離岸邊不遠,則可用岸上一切自然的物品如竹竿、木條等,從岸上施救。 • 從岸上施救,是最安全有效的救生方法。

  44. 溺水者的位置假如是水深度在胸部以下,且離岸邊不遠時,則可由3~5人用手拉手的人鏈方式施救。溺水者的位置假如是水深度在胸部以下,且離岸邊不遠時,則可由3~5人用手拉手的人鏈方式施救。

  45. 當發現溺水者,對他拋擲救生圈、救生繩袋、繩子及一切可浮物品,都可使溺水者獲救。當發現溺水者,對他拋擲救生圈、救生繩袋、繩子及一切可浮物品,都可使溺水者獲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