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890 Views
101 年加強 防溺措施 宣 導. ,. 正義高中 生輔組. 前 言. 根據世界救生組織 1990 年統計全世界各年齡意外溺水人數,除巴哈馬和蘇聯以外,臺灣居世界第三。 根據統計臺灣地區每年都有超過四百人因溺水而死亡,其中又以青少年學生(約 7 至 25 歲)因疏忽、不熟悉水性,前往危險水域從事水上活動而發生意外不幸事故居多。 希望能透過「普及防溺宣導」、「禁制、勸導危險戲水行為」等作為,建立同學安全防溺的意識、選擇適當水上活動地點、熟悉緊急應變搶救技能,提高警覺,避免溺水悲劇一再重演。. 水上安全意識.
E N D
101年加強防溺措施宣 導 , 正義高中 生輔組
前 言 • 根據世界救生組織1990年統計全世界各年齡意外溺水人數,除巴哈馬和蘇聯以外,臺灣居世界第三。 • 根據統計臺灣地區每年都有超過四百人因溺水而死亡,其中又以青少年學生(約7至25歲)因疏忽、不熟悉水性,前往危險水域從事水上活動而發生意外不幸事故居多。 • 希望能透過「普及防溺宣導」、「禁制、勸導危險戲水行為」等作為,建立同學安全防溺的意識、選擇適當水上活動地點、熟悉緊急應變搶救技能,提高警覺,避免溺水悲劇一再重演。
水上安全意識 • 每個人應該學會游泳,進而熟練救生技能,這是治本的方法,也是預防溺水事件最有效的方法。 • 救生員常感嘆說:溺斃者通常是些泳技不佳又不聽「勸告」者,視危險如兒戲,因此水上安全的第一步,應該人人要先有『危險意識』。
不一樣的水域:不一樣的危險 • 戶外水域有:魚池、河川、溪流、湖泊等淡水水域及海洋之海水水域。 • 各種水域之水性狀況皆不同,很多水域潛藏危險。國人意外溺水事故大多發生在海邊及溪流。 • 主要是因為海邊夏天有颱風,海岸10公尺內會出現海浪、海嘯;內陸河溪則因山高水急,河溪流速湍急,河底坡度大,經常出現暗流漩渦。
溪流戲水安全 • 炎熱的夏季,民眾喜歡前往溪流戲水,但午後山區的雷陣雨,常常造成下游的溪水暴漲,常致使戲水的民眾走避不及,而發生被水圍困或被水沖走的不幸意外。 • 本市最近3年溺水案例分析「96年加強防溺措施期間:溺斃人數24人(自殺6人、浮屍18人),獲救人數9人、失縱1人;97年加強防溺措施期間:溺斃人數25人(浮屍13、自殺9、其他1、失足1、原因不詳1);98年加強防溺措施期間:溺斃人數14人(浮屍8、自殺4、戲水1、失足1。
溪流戲水發生意外實例 • 98年5月29日在本市外雙溪流域,臺北縣三和國中應屆畢業生賴俊至和同學在至善路3段173號對面(涼亭下方)烤肉,大夥起鬨玩跳水遊戲不慎溺斃)、獲救人數7人、失蹤2人。 • 綜觀近3年本府執行加強防溺措施期間,在本府各執行單位戮力配合下,本市溺斃事件有減少趨勢,且戲水溺斃人數已減至最低程度,已達到宣傳及防範之成效,有效維護夏季期間民眾水上活動安全。
溪流戲水安全 • 據統計,以下是溪流戲水主要溺斃原因: 1.岩石濕滑、隱石滑動、間距大。 〈導致被水沖走或卡住石縫的意外〉 2.水溫層差異大、水冰冷。 〈導致被水沖走〉 3.漩渦暗流多。 〈導致抽筋〉 4.河床落差大。 〈驟然凹陷陡降,導致被水淹沒或沖走〉 5.豪雨山洪暴發。 〈導致被水沖走〉 〈吸水後笨重的牛仔褲往往就是拖住泳客的致命傷〉。 6.穿著牛仔褲下水。
海濱安全 • 瞭解海洋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海浪、風力、潮流如何影響海水的狀況,知道越多,自身就越安全,甚至在危急時救人。認識海濱警示標誌、海浪狀況是救生的重要一環。
戲水安全守則 • 瞭解自身健康狀況,若有心臟病、高血壓、傳染病、羊癲癇、皮膚病、眼疾等,不宜游泳。 場地選擇上,應在開放浴場或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水域活動。
應在設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海域游泳,並聽從指導及不可超越安全警戒線。應在設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海域游泳,並聽從指導及不可超越安全警戒線。
不可在設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險」等標誌區域內游泳。亦不可在航道、港區、急流區、礁岩區及碼頭邊游泳。不可在設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險」等標誌區域內游泳。亦不可在航道、港區、急流區、礁岩區及碼頭邊游泳。
入水前應先做伸展暖身操,經淋浴後才能入水。入水前應先做伸展暖身操,經淋浴後才能入水。
從事水上活動時必須告知父母且不可單獨一人 • 游泳時最好兩人一組,採伙伴制,彼此互相照應。團體活動時,入水前先清點人數, 上岸時也一樣,在岸上應留一、二人作警戒,以策安全。
過度飢俄、吃太飽,有醉意或心情欠佳時,不應下水游泳;飯後最好要隔 1 小時才能下水游泳。
初學游泳的人,應該在泳池,並學些自救及求生方法和簡易急救及C.P.R.。初學游泳的人,應該在泳池,並學些自救及求生方法和簡易急救及C.P.R.。 • 游泳技術好又懂救生,才會玩的更安全。
不明地形或水深處都不適合跳水。池邊跳水容易發生危險,常因水淺,造成頸椎受傷而終生癱瘓。不明地形或水深處都不適合跳水。池邊跳水容易發生危險,常因水淺,造成頸椎受傷而終生癱瘓。
游泳時千萬不可逞強好勝,應該量力而為。不會踩水或泳技較差的人,不可到深水處或離岸太遠。游泳時千萬不可逞強好勝,應該量力而為。不會踩水或泳技較差的人,不可到深水處或離岸太遠。
從事水上活動,除游泳外,都應穿著救生衣,以策安全。從事水上活動,除游泳外,都應穿著救生衣,以策安全。
假如使用面鏡、呼吸管、蛙鞋(三寶)浮潛,要經專人指導後才能使用,並且應該兩人以上同行,並在潛水區域樹起潛水旗幟,以策安全。假如使用面鏡、呼吸管、蛙鞋(三寶)浮潛,要經專人指導後才能使用,並且應該兩人以上同行,並在潛水區域樹起潛水旗幟,以策安全。
乘船時,不坐超載的船隻,以策安全。 • 划小船,換位時,應儘量將重心放低,或在碼頭、岸邊等處實施。
磯釣時應穿救生衣、釘鞋及戴安全帽,並確實掌握漲退潮的時間,對於忽然來襲的瘋狗浪應特別注意,以免造成傷害。磯釣時應穿救生衣、釘鞋及戴安全帽,並確實掌握漲退潮的時間,對於忽然來襲的瘋狗浪應特別注意,以免造成傷害。
海邊戲水,不要依賴充氣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來幫助游泳,因為萬一洩氣,就沒有依靠,容易造成溺水情形。海邊戲水,不要依賴充氣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來幫助游泳,因為萬一洩氣,就沒有依靠,容易造成溺水情形。
海中游泳,因為是流動的水,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所以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因此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會造成不幸。海中游泳,因為是流動的水,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所以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因此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會造成不幸。
多岩石及蠔殼的海底容易割傷身體,應避免在這裡游泳。多岩石及蠔殼的海底容易割傷身體,應避免在這裡游泳。
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區,急流及漩流,應特別注意安全。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區,急流及漩流,應特別注意安全。
水底多為滑溜卵石,在水中行走,應注意免得滑倒。水底多為滑溜卵石,在水中行走,應注意免得滑倒。
學生參加環境戶外教學,應聽從老師的指導,不要脫隊戲水。學生參加環境戶外教學,應聽從老師的指導,不要脫隊戲水。
遇有鯊魚侵入,應立即上岸。在海中,若有皮膚受傷出血時,應立即上岸,因為鯊魚對於血腥味特別敏感,可能會遭到攻擊。遇有鯊魚侵入,應立即上岸。在海中,若有皮膚受傷出血時,應立即上岸,因為鯊魚對於血腥味特別敏感,可能會遭到攻擊。 • 假如受到水母、海蛇等侵襲,應立即上岸治療。
切勿在大浪及水流急之海域游泳,因容易被捲入海底。切勿在大浪及水流急之海域游泳,因容易被捲入海底。
假如看到上游山區烏雲密佈或聽到上游傳來隆隆聲響越來越大,或看到溪水變色,水面忽然上昇,這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該立即離開水裡,往高處逃。假如看到上游山區烏雲密佈或聽到上游傳來隆隆聲響越來越大,或看到溪水變色,水面忽然上昇,這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該立即離開水裡,往高處逃。
深潭、野塘、水埤等處,水質大多不好,深度不明,水底雜物多,屬於泥沼地,若在該地區玩水,容易受傷或陷入泥沼無法自拔而喪命。深潭、野塘、水埤等處,水質大多不好,深度不明,水底雜物多,屬於泥沼地,若在該地區玩水,容易受傷或陷入泥沼無法自拔而喪命。
如果遇溪水暴漲,被困岩石上或在沙洲中,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尋找一些可幫助漂浮而且耐沖擊的東西,萬一被水沖走時,可將物品置於身體下方,以免身體直接被撞傷。如果遇溪水暴漲,被困岩石上或在沙洲中,應保持冷靜,等待救援;尋找一些可幫助漂浮而且耐沖擊的東西,萬一被水沖走時,可將物品置於身體下方,以免身體直接被撞傷。
假如不幸被溪水沖走時,身體應以仰姿保持腳在前頭在後,以免頭被撞傷;看到前方水面有高浪,即表示水底有巨石,應設法避開,以免被撞傷,如遇轉彎處,應游向內彎緩流處,即可順勢上岸。假如不幸被溪水沖走時,身體應以仰姿保持腳在前頭在後,以免頭被撞傷;看到前方水面有高浪,即表示水底有巨石,應設法避開,以免被撞傷,如遇轉彎處,應游向內彎緩流處,即可順勢上岸。
在水庫下游作水上活動,要特別注意水庫洩洪資訊及時間,以免被困在沙洲或被水沖走。在水庫下游作水上活動,要特別注意水庫洩洪資訊及時間,以免被困在沙洲或被水沖走。
颱風來襲前後二天,海裡風浪大或浴場關閉時,或太陽下山後(夜間),不可入水游泳。颱風來襲前後二天,海裡風浪大或浴場關閉時,或太陽下山後(夜間),不可入水游泳。 • 紅色旗代表危險。
假如被海流捲到外海,應向岸上發出求救信號,保持體力及體溫,並察看周圍是否有可幫助漂浮的漂流物加以利用,等待救援。假如被海流捲到外海,應向岸上發出求救信號,保持體力及體溫,並察看周圍是否有可幫助漂浮的漂流物加以利用,等待救援。
假如發現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請求支援。假如發現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請求支援。 • 假如未學過水中救生技術,不可冒然入水救人,同時,請人打119電話向消防隊求救,並察看周圍是否有救生器材如救生繩袋、救生圈、救生球、救生桿(鉤)等或代替物作岸上施救。
溺水者假如離岸邊不遠,則可用岸上一切自然的物品如竹竿、木條等,從岸上施救。溺水者假如離岸邊不遠,則可用岸上一切自然的物品如竹竿、木條等,從岸上施救。 • 從岸上施救,是最安全有效的救生方法。
溺水者的位置假如是水深度在胸部以下,且離岸邊不遠時,則可由3~5人用手拉手的人鏈方式施救。溺水者的位置假如是水深度在胸部以下,且離岸邊不遠時,則可由3~5人用手拉手的人鏈方式施救。
當發現溺水者,對他拋擲救生圈、救生繩袋、繩子及一切可浮物品,都可使溺水者獲救。當發現溺水者,對他拋擲救生圈、救生繩袋、繩子及一切可浮物品,都可使溺水者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