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12 Views
認識自己的家鄉. 地理學的觀點. 認識自己的家鄉. 家鄉的自然環境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 … ) 家鄉的人文環境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人口、經濟、交通、聚落、政治 … ). 鄉土地理問題選擇的原則. 是否為自己在課程中真正有興趣的部分? 學校其他學科的學習是否有幫助? 使否有課餘嗜好以強化研究動機? 有沒有特殊管道以取得資料?. 地理問題的發掘. 透過 時間的比對 、 空間的比對 、 理論與實際的比對 等方發,發掘出重要而有意義的地理主題. 與自然地理有關的題目 (1)以自然環境與居民互動所產生的「地方感」來切入.
E N D
認識自己的家鄉 地理學的觀點
認識自己的家鄉 • 家鄉的自然環境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 • 家鄉的人文環境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人口、經濟、交通、聚落、政治…)
鄉土地理問題選擇的原則 • 是否為自己在課程中真正有興趣的部分? • 學校其他學科的學習是否有幫助? • 使否有課餘嗜好以強化研究動機? • 有沒有特殊管道以取得資料?
地理問題的發掘 • 透過時間的比對、空間的比對、理論與實際的比對等方發,發掘出重要而有意義的地理主題
與自然地理有關的題目(1)以自然環境與居民互動所產生的「地方感」來切入與自然地理有關的題目(1)以自然環境與居民互動所產生的「地方感」來切入
與自然地理有關的題目(2)以自然環境為起點,根據各地特色尋找值得研究的地理問題與自然地理有關的題目(2)以自然環境為起點,根據各地特色尋找值得研究的地理問題
與人文地理有關的題目(1)人類活動與環境互動在地表上所呈現出來的文化景觀與人文地理有關的題目(1)人類活動與環境互動在地表上所呈現出來的文化景觀
與人文地理有關的題目(2)根據區特色找出值得研究的鄉土議題與人文地理有關的題目(2)根據區特色找出值得研究的鄉土議題
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 • 事實發現~適合初學者 • 假說檢驗 而得到理念 觀察或閱讀 決定研究區 形成問題和 蒐集資料 整理資料 導出結論
地理實察 • 意義 以探究地理為目的,在田野間進行地理環境的觀察、測量、訪問等,以獲取相關一手資料的野外調查工作 • 目的 實察者利用自給的感官、經驗、知識,去觀察周遭地理環境,以建構正確的地理概念,進而懂得利用地理環境以改善自我生活環境
地理實察準備工作流程 經費、時間、 易達性、安全 大比例尺地圖 確定 實察區域 確定 實察主題 蒐集資料 研讀資料 準備底圖 實施 地理實察 準備 實察工具 明列 實察項目 規劃 實察路線 以問卷調查和訪問為主 藉助儀器進行紀錄與定量分析 觀察地點、 任務分配、 交通食宿安排
研究所需資料之來源 • 資料等級:因行政區層級與性質而有所不同 • 主要來源:各級政府的官方統計資料、文獻資料、圖像資料與地理實察所得之資料 • 經濟部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整合供應倉儲系統http://ngis.moea.gov.tw/ngisfxweb/ Default.aspx
準備地圖 • 以大比例尺地圖為主 • 依實際需求準備地形圖、古地圖、航照圖、衛星影像圖等
資料整理、分析、呈現 • 將資料整理成資訊 • 常以統計圖、統計表、地圖方式呈現
報告的撰寫 • 一份好的研究報告並不取決於獲得的結論,而是如何蒐集、分析資料,以及透過研究所得的發現 • 中學生的鄉土地理調查,目的在提升對自給家鄉的認識與提高鄉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