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大海,我的故乡

大海,我的故乡. 林雪 2.3. 目录. 威海名称的由来. 威海历史. 近代威海风貌. 威海标志性建筑. {. 环翠楼. 刘公庙. 威海今后的发展. 威海名称的由来. 威海,旧称威海卫,名寓“威震东海”之义。原为文登县地,明洪武三十一年( 1398 年)析辛汪都三里置卫,永乐元年( 1403 年)建城。“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 ( 明谷景阳 《 重请威海卫印记 》) 。威海之名从此始兴。 1945 年,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成威海市。. 威海历史.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海,我的故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海,我的故乡 林雪 2.3

  2. 目录 威海名称的由来 威海历史 近代威海风貌 威海标志性建筑 { 环翠楼 刘公庙 威海今后的发展

  3. 威海名称的由来 • 威海,旧称威海卫,名寓“威震东海”之义。原为文登县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析辛汪都三里置卫,永乐元年(1403年)建城。“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明谷景阳《重请威海卫印记》)。威海之名从此始兴。1945年,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成威海市。

  4. 威海历史 •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派兵驻屯,威海卫的管辖范围与今天环翠区的版图颇为相近。与威海卫同时诞生的卫所还有成山卫、靖海卫。1403年,安徽风阳人陶越调任威海卫指挥佥事,奉命征集军民数万人建设卫城,威海卫逐步从有防无城而演变为海防重镇。 • 1898年,威海卫被英国强租,由英国海军总司令兼理,从1900年开始,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直接隶属英国殖民部。 • 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1950年5月,成立文登专区,辖威海(县级)、荣成、文登、昆嵛、乳山、海阳、牟平、福山等8县。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现威海地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2月,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现威海地属之。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设烟台市(地级),同时威海市(今环翠区)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 • 1987年6月15日,国务院以国函[1987]105号《国务院关于山东省威海市升为地级市的批复》批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9月27日地级威海市举行成立大会,10月1日地级威海市市直机关正式对外办公。

  5. 近代威海风貌 • 威海市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一,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    威海市现辖三市三区,即荣成、文登、乳山三个县级市和环翠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总人口245.0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8.5万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已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经过八年多的建设,区内建成了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金融贸易区、台湾电子工业园、生活居住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多种功能小区,集生产、生活、旅游于一体,成为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该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投资环境最佳、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建区以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内生产总值、财政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用了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一半的时间,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开发区的中游水平,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三,成为全国4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质量最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开发区之一。

  6. 威海标志性建筑   坐落于威海市中心,西夸古山东麓,倚山而建。环翠楼始建于明代,画栋雕梁,飞檐栈门,因其在群山环抱、翠绿环绕中,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而以“环翠”冠之。1944年被侵华日军炸毁。如今的环翠楼是197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主楼三层,高16.8米,楼顶为琉璃瓦覆盖,歇山式层檐,雕花缕空窗,楼子檐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环翠楼”三个大字奕奕发光,楼背的匾“环阁凌空”出自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之手。登临此楼,可眺望刘公岛,尽览港城威海的城市风光,公园前广场还建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铜像。 环翠楼

  7. 刘公庙 公庙据史志记载,明代重修刘公庙。清光绪14年[公元1888年]北洋海军在刘公岛成军,驻岛护军统领张文宣,为使军民获得刘公刘母的护佑,出资重修刘公庙。清政府的海军大臣奕环亲王和李鸿章,在检阅北洋海军的仪式中绵进庙叩拜,北洋海军将士每次出海或作战都到庙中进香叩拜。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 卫, 刘公岛上的土地和房屋被英国全部购买,迫居民迁出岛外,刘公庙随迁岛外,现庙 已不存,但留有一碑载“神本依人,庙迁岛外”。刘公岛上的原刘公庙遗址仍存。   为了丰富刘公岛的人文景观,1994年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局自筹资金500万元,再建刘公庙,庙占地800平方米,前置进山门,左右钟鼓楼,前院上一台阶进中院,东侧殿匾额题“琼岛苍桑”,西侧殿匾额题“千古流芳”,两殿各塑五组彩色泥塑,述说刘公刘母神迹及刘公岛两千年的历史变迁。正殿悬 “海之光”匾,塑刘公刘母座像,两侧塑高两米的风、雨、雷、闪、千里眼、顺风耳、正、恶八 尊神像。内容设置充分体现了海岛之神和民俗风情。建庙几年来,游人络绎不绝,是了解刘公岛名称由来和历史的游览景点。也是刘公岛规划发展的第一个建设项目,但规模甚小,宜就地扩建,充实胶东沿海风情主题 ,侧重历史文化景观,建成一个胶东沿海风情园,后区增建一定面积的中国园林。   刘公庙是为纪念东汉少帝刘辩之子刘民及其夫人积德行善、扶危救难而建的一座祠庙。历史上,由于天灾、战乱等原因,该庙曾数次移址、几经修复,但香火一直不断。(刘辩系汉灵帝刘宏的长子,汉献帝刘协的哥哥。汉灵帝在位时,立刘辩为太子,刘宏死后,刘辩继位,史称少帝。当时,董卓把持朝政,他与刘辩不和,刘辩即位不久即被董卓废黜,董卓改立刘协为帝,即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现在的刘公庙是1994年由刘公岛管委会投资400多万元修建的,占地6000平方米,采用的仿清四合院布局,包括正殿“海之光”、两个偏殿——千古流芳和琼岛沧桑,还有两个钟鼓楼。过会儿大家有兴致的话可以登上钟鼓楼,体验一下晨钟暮鼓的意境。敲四下钟会给您带来福禄寿禧,击六下鼓会让您六六大顺,事事顺心。

  8. 首先,我们到西偏殿看一下。西偏殿主要讲述了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和刘公庙的由来,东偏殿则主要讲述了刘公岛的历史沿革。我们看到的这些壁画是采用1000多种造价昂贵的天然玉石精雕细嵌而成,是我国北方难得一见的巨型玉雕艺术珍品。因为威海的气候关系,来刘公庙旅游以春、夏、秋季为佳,尤其是夏天为最佳。 冬季较不宜。

  9. 威海今后的发展 “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威海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理论指导。“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威海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理念,是我市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延续,首先为威海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其次为威海今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威海人民必须在“加快”和“科学”“和谐”三个方面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把加快发展的内涵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涵有机地统一起来,全面促进威海建设。这个理念提出得非常及时,非常符合威海实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我的理解有两方面:一是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能够顺利稳妥地解决问题。二是我们有加快发展的条件。正如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体制条件……在现有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More Related